泓一 发表于 2011-1-23 23:37:50

雪兄点卯,敢不应卯?不过,这是一次难得的向大家学习的机会,在此向各位大家问好!近日俗务缠身,今日始有时间做作业,或有不当处,敬请见谅。

1号作品--作者:月下笛

百花寂寞隐浓妆,检点原知是雪狂。
且待来年君又到,催开烂漫一天香。
点评:此诗格律严明,由冬写起,百花隐匿,原来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到了,第三句转得非常好,表达了作者对春的期盼,对春的畅想。全诗极富想象,手法夸张,语言自然、流畅,尤喜最后一句。
得分:90分。

2号作品--作者:梧桐诗雨

僵卧荒村漏重迟,西风弄雪舞迷离。
小园新换春衫尽,漫吐红梅作彩诗。
点评:此诗格律上规范、严谨,与1号作品一样,由冬起,雪舞漫天,然第三句转得不够自然,正写着眼前之景,突然跳到写“春衫尽”,虽然1号作品也是由第三句转而写春,但由“且待”二字来说明是一种对春的“等待”,在此基础上来想象春天,就很自然。而本诗则这方面稍欠缺,显得转得生硬。就本诗而言,在谴词造句与谋篇上可能还需要注意,既然“新换春衫尽”了,时令当是春夏之交,再写“漫吐红梅”,就显得不符合自然规律了。
得分:75分。

3号作品:--作者:萍水相逢

梅花映雪吐春声,挥手经年意若泓。
燕语呢喃何处寄,草堂泼墨曲含情。
点评:此诗格律规范、工整。与前两首一样,由冬起,梅雪相映,似闻春声,挥手辞旧年,自是春来。全诗暗有时序之脉络,虽然第三句转得不如1号作品好,但符合时序顺承。只是从意境上来看,不够明晰,“意若泓”虽然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放在全诗里,似与主题关系不大。燕语窗外,泼墨窗前,不可谓不是好景、好心态,然与前两句开合过大,似乎完全不相干。“曲含情”何由也?整诗跳跃过大,给人的感觉有点乱。
得分:80分。

4号作品--作者:兵发柳城
七古
漫道年关急煞贫,天下何人不惜春?
雪消心暖施政善,好风沐我化外民。
点评:既然点明是古风,因此在格律上就比较自由,押韵没有问题。从内容上来看,此诗是我非常欣赏且应该学习的一首诗。从来颂诗难写,一是容易空泛,而是容易写成歌功颂德的老干体,本人亦常犯此病。然,本诗从春的喻格出发,写善政,别出心裁,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既有肯定,又有期盼,因为肯定才会信任,因为信任才会期盼。好诗,值得推荐!如“政善”改为“善政”,似更流畅一些。四句七言的诗,贵在流畅,除非本诗风格另有别意。
得分:92分。

5号作品--作者:金球球
五律春
风吹杨柳漫,引棹渡桃溪。
稚燕穿云过,流霞挽袖低。
山中沉暮鼓,垄上绿春畦。
不觉寻归处,芒鞋落旧泥。
点评:此诗格律严谨,五律向来在格律上要求比较严格,对仗要求工整,此诗深得五律之要。整个诗语言流畅,清新自然。诗意明晰,读来如饮清露。有一种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之笔意(指写法,不是指诗意)。由“春风拂柳,游人出行”起,然后写春之景,有动态的,有静态的,有声音,有色彩,有拟人,手法较多,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做到自然、畅达。结句再以写游人止,前后呼应。此诗从技法、营造意境方面,值得学习。如说有不满意之处,唯“沉”与“绿”相对稍宽,律诗此联要求最为严格。
得分:91分。

6号作品--作者:逆流而上
七古
书案残灯孤玉影,半杯茶淡韵诗铭。
推窗一缕银光照,此刻相思醉晚亭。
点评:格律上没有什么问题,作为七古,只要押韵没有大问题就可以了。从意境上来说,没感觉到与春天有何关系,相思似乎并不是春天的特定产物,扣题上有问题。人在亭中么?一般亭中是不需要推窗的,亭中孤灯更似乎没有必要,亭中设书案也不能说没有,但总是给人的感觉不够自然。晚亭,又是灯,又是玉影,又是月光,感觉还是用“夜亭”更好些,晚亭往往指的是傍晚多些。
得分:不用给分了吧。


7号作品--作者:蒲牢元尊
七律/春
燕泥几点入轩窗,栏外疏梅暗影藏;
蝶使蜂媒迷杏眼,兰溪江树舞云裳。

奔雷阵阵发人奋,细雨丝丝蓄势忙;
怀抱昆仑调大吕,引来鸾凤谱华章。
点评:从格律上看,严谨、无误,颔、颈二联对仗工整。此诗当是春盛之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只是显得平了一些,没有特别突出的章法与新意。另,盛春之时的梅,已经不再“疏”了。
得分:85分。

8号作品--作者:书离
春七绝
一朵含羞独揣测,闻香尽放后出阁。
实因春势难估计,故意徘徊再应和。
点评:此为七绝么?从格律上看不是,韵也不相押,甚至连古风都算不上。
意境也不甚明了,是写梅?后二句不知所谓。或谓本人水平尚属懵懂时,不识黄钟大吕声?
得分:不给分了。

9号作品--作者:檐声

冬尽春来树结香,欢歌处处几回肠?
长亭驿外双双燕,飞入人家诉吉祥。
点评:格律没有问题。问题是在意境的营造上,虽有歌舞升平之景象,但思绪上有些乱,起句平起,写春来了,承句前扬后抑,欢歌了,但却欢中有悲,“几回肠”是郁结之意。转句写到“长亭驿外”,似曾分别,也是对“几回肠”的交待,如按此意继续写下去,或可成为好意,可是结句却来了个“诉吉祥”,俗就不说了,只是这一“诉”,让人受不了,用词与想写的意思矛盾着,这也没有关系,如果矛盾有由头。然从诗中并不能看出矛盾有什么由头,如果硬要去解释,也不是说绕七八个弯后也无法解释的,但七绝往往佳境在于流畅,除有特别需要解释的原因外,一般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就能让人一看就明白你要说什么。作为参加比赛的作品,相对而言,就缺乏应有的竞争力了。
得分:74分。

10号作品--作者:蒲牢元尊
五绝 春
碧野遮天目,风声隐鹤鸣;
远山云出岫,人似画中莺。
点评:格律上符合要求。此诗得五绝之精髓,大好!虽没有春字,却读来春意侵唇,仿佛眼前一幅绝妙的画境。既有实景,又有虚景,虚写多于实写,既让人感觉到春的感染力,又充满了灵气,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得分:91分。


11号作品--作者:落花栏畔
七绝 春心
无眠容易到深更,偶忆东风过小城。
顿起春心拦不住,冲寒半夜画风筝。
点评:格律符合要求。诗意简明,由对春的回忆,到对春的向往,手法好。春心拦不住,后面是很难接的,但作者处理得很好,通过“画风筝”来表达对春风的那种期盼,真匪夷所思!作者是睿智的,富有才情,令人佩服!只是首句显得过于平淡,没有深度。
得分:90.5分。

本人此次点评,感觉参赛者水平差距过大。给分以“思想深刻为上,写景抒情次之”的标准给分。点评中,有些地方比较严厉,如有不妥,还请作者原谅!
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泓一 发表于 2011-1-24 17:12:18

赵元席 发表于 2011-1-24 20:22:58

七绝 春夜

(2010-5-7)

一帘冷月梦思飞,最怕夜深闻子规。

谁弄清箫诉幽怨,云纱万里幔低垂。

泪莫轻弹 发表于 2011-1-24 22:19:04

回 32楼(赵元席) 的帖子

赵君要参赛,还可以把帖子发单贴的。

易水长虹 发表于 2011-1-26 03:26:58

4 号作品--作者:月下笛 留春令 春

唤酥青草,闹醒桃李,唱欢归燕。姹紫嫣红蝶纷飞,好风拂、人间暖。
雪暴相摧心未倦,独怀东风念。冬去寒消问谁来,望原野、百花灿。

此制格律工稳,行笔流畅,语亦清新,然章法欠妥。起句一酥一醒一唱,春初景致已在眼前,春风送暖,春花烂漫。下阙转笔雪暴,景物变化,情语未能透达,“冬去寒消”之问略觉突兀。另,小令中不规则重字当力避之,如“风”字,上阙“姹紫嫣红”“青草”“桃李”与结句景致亦有重复之嫌。

评分:75

易水长虹 发表于 2011-1-26 03:28:11

5 号作品--作者:圈圈【新年第一赛】高阳台
   自注:初春再到,人事皆非,崔护萧郎,一时同感。

      炉隐香熏,窗沾杏雨,疏灯倦压楼阴。彳亍庭廊,几番朱户??。愁痕偏聚眉间上,怪今宵、芳信沉沉。怕清寒、悄绕栏杆,瘦损罗襟。◎飘零尚有东风约,记村前流水,堤岸双禽。暗转相思,难通鱼锦杯心。江南离别销魂处,甚隔帘、小院春深。恨重来、一梦成烟,没个人寻!


此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杏雨春风反衬孤寂之情,“双禽”“流水”更显物是人非之叹。叠字领字运用精准,足见功底,然个别字词欠炼,如“愁痕偏聚眉间上”句,方位词连用则语乏自然,或是斧痕,或太随手。
评分:90

圈圈 发表于 2011-1-26 04:43:28

引用第35楼易水长虹于2011-01-26 03:28发表的:
5 号作品--作者:圈圈【新年第一赛】高阳台
   自注:初春再到,人事皆非,崔护萧郎,一时同感。

      炉隐香熏,窗沾杏雨,疏灯倦压楼阴。彳亍庭廊,几番朱户??。愁痕偏聚眉间上,怪今宵、芳信沉沉。怕清寒、悄绕栏杆,瘦损罗襟。◎飘零尚有东风约,记村前流水,堤岸双禽。暗转相思,难通鱼锦杯心。江南离别销魂处,甚隔帘、小院春深。恨重来、一梦成烟,没个人寻!

....... images/back.gif

多谢易水兄点评,小可出手志在飞花的围巾,还请成全则个。

月下笛 发表于 2011-1-26 12:40:44

引用第34楼易水长虹于2011-01-26 03:26发表的 :
4 号作品--作者:月下笛 留春令 春

唤酥青草,闹醒桃李,唱欢归燕。姹紫嫣红蝶纷飞,好风拂、人间暖。
雪暴相摧心未倦,独怀东风念。冬去寒消问谁来,望原野、百花灿。

....... http://www.mtxsnow.net/images/back.gif


哇塞,易水75俺,不好噫嘻的啦!飞花那围巾就给圈圈吧。哈哈哈~

飛花花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7:30

回 30楼(泓一) 的帖子

泓一大师辛苦~~!!

飛花花主 发表于 2011-1-26 16:38:48

回 35楼(易水长虹) 的帖子

谢谢易水长虹~~~点评精彩,学习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年第一赛《咏春》:作品总汇及评论专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