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26|回复: 10

[原创] 走进绩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6 13: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淡淡的三月,我再次来到了美丽的绩溪。站在宾馆的窗户内举目遥望对面不远的几座山山,青山依旧。以往这个时候,我也曾在宾馆的某个房间的窗户下,遥望对面,山坡上杜鹃花已经开放,红红的杜鹃花开的真美丽啊,就像春天的小姑娘来到了我的身边,杜鹃花把山峦装点得漂亮无比。而如今,却依旧难见杜鹃花影子。
  我多次来绩溪,喜欢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我对绩溪的钟爱,并不因为妻子是绩溪人,也并不是因为当今的总书记是绩溪人,而是因为这里的山美、水美、人文美,在绩溪,你可以真正领略徽州文化。代表徽文化的徽商、徽菜、文房四宝都是出在绩溪,因此才有“真正的徽州在绩溪”的说法。古老的徽州吸引着国内外数不清的名人雅士,也同样吸引着我这个极其普通的人。这次来绩溪呆的时间较长,连头带尾有十来天,有时间对绩溪作更多的了解。
  绩溪汉为歙县地,属丹阳郡,晋属新安郡。《新唐书?地理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析歙县地置北野县,后改为绩溪县。《元和郡县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置绩溪县,属歙州。宋属徽州,元属徽州路,明清属徽州府。
  绩溪县名的由来,此前我也不清楚,但对绩溪县名的探索却有很长时间了。那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引起了我对绩溪县名的注意。我第一次绩溪时,听县建设局的领导说过,说胡耀帮任总书记时,有一次乘专列南行,途经绩溪时因专列加水,曾在绩溪车站停留了半个多小时。当时的绩溪县委书记、县长得知总书记在在这里停留,匆忙带了一些材料要向总书记汇报绩溪的政治、经济、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哪知道胡耀帮不听汇报,只随口问了两位县领导绩溪县名的由来,两位县领导还真的考住了。从那时起留意起这个问题了。这次去绩溪,我才基本搞清了绩溪县名的由来。
  绩溪县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其一:绩溪境内山溪交错萦流,以此地理特征而名县。《寰宇记》:“县界内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回转屈曲并流,离而复合,谓之绩溪,县因名焉。”《元和郡县志》载:乳、徽两溪“离而复合,有如绩焉,因以为名。” 其二:《清史稿?地理志》:“绩溪县城东有溪名为‘绩溪’,源出杨溪,‘与徽水交流如绩,县名?此。’” 其三:还是出自《寰宇记》:绩溪县“有临溪石,在县北三里,临溪岸,方圆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纱。数里内,妇女悉来浣纱,去家既远,遂于石上绩而守之。每春花始布,花柳交映,多艳妆丽服群绩于此,虽不浣纱者亦有从而会绩溪。又曰其县名绩溪,亦兼取绩之义也。” 不管怎么说,绩溪县名的由来均与绩溪的水有关。
  绩溪县城原是歙县华阳古镇,唐永徽年间才设县志。到了宋朝,县城有了想当的规模。《道光徽州府志》有这样的记载:宋时县城周围五里,立三门。明初城毁,嘉庆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重建,城周八百四十一丈,开四门。东玉鄣门,西望?门,南华阳门,北屏镇门。又有三小门,东宾阳门,西通济门,北阜成门。解放后,县城不断扩展,原先的东玉鄣门,西望?门,南华阳门,北屏镇门早已不见踪影,惟有三小门仍然伫立城中。宋人孙岩在《兵后绩溪道中》诗纪旧时风物:古道缘流水,寒郊带断烟。稀疏鸦种麦,羞涩女耕田。人事休兵事,秋怀落木前。小苏遗翰墨,今古一山川。诗中的小苏是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撤。苏轼、苏撤不称大苏,与起父苏洵并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
  在绩溪一定要尝毛豆腐、臭桂鱼、火腿烧冬笋、蒿子饼等,这三样菜是徽菜的经典。我所住的宾馆每天都有这三道菜,可以说,我在绩溪的这些天里,算是大饱口福。其实说到火腿,别以为金华火腿好。我可以告诉朋友们的是:要想尝火腿,还是徽州的火腿的好,而徽州的火腿,以绩溪的为佳。金华火腿是天南地北的销售,徽州人家的火腿是自制自用,因此,徽州的火腿绝不像金华火腿那样,在制作过程中还加“敌敌畏”,因此,徽州火腿可放心食用。
  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绩溪人,胡雪岩(1823?1885)少年时入杭州一钱庄当伙计,后在浙江巡抚王有龄扶持下,自办阜康钱庄。又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在其鼎盛时,胡雪岩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一代徽商王。
  文房四宝之一的徽墨,其上等之品出自绩溪人之手。民国《歙县志》:“墨虽独工与歙,而点烟于婺源(婺源解放前属徽州),捣制于绩溪人之手,歙唯监造精研而已。”清朝乾隆时期,绩溪人汪近圣所制徽墨最负盛名。汪近圣早先是歙县墨商曹素功家的墨工,后来自开鉴古斋墨庄。乾隆六年(公元1742年),歙县令赵本指定其精致贡墨,其子汪维高又被选送入京,在宫中制墨,蜚声京师。古代曾有大量诗文赞扬汪家的制造的墨,如:徽墨由来天下传,汪家鉴古更精研。玄霜持就香犹馥,玉屑凝成质最坚。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绩溪,我的两位随员整天忙忙碌碌,不是整理材料,就是修改什么评价意见,还生怕断错了标点的位置,看了他们忙碌的样子,我有些不忍。工作归工作,休息是休息。我奉信的是:只有积极休息,才能有效工作。在这个风轻云淡的日子里,何不傍花随柳去龙川?我要两位书呆子放下手头上的事,去龙川散散心。
  龙川是我执意要去看的,这里不仅是胡锦涛总书记的故里,而且历史上还出现过兵部尚书这样的大官,可谓人杰地灵。龙川(今瀛洲乡坑口村)颇具藏龙卧虎之势,整个村落呈船形。这里最早是胡姓人在此居住。据《龙川胡氏宗谱》记载:始祖胡炎,原居山东青州濮阳(今属河南),东晋大兴四年(318年),敕封散骑常侍兼中领军随元帝南下,镇守歙州(今歙县)。后于咸康元年(335年)元月,与绩溪华阳女王氏结为连理,并于两年后迁居这里。龙川地势“东耸龙峰,西峙鸡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登源河)蜿蜒而来,羡其山水清丽,便卜龙川之口荆林里聚族而居”。经1600多年,传至当今的“锦”字辈,计历48世。
  据导游讲,始祖胡炎在此定居时,请了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此地呈船形,风水非常好,以后胡氏家族必人丁兴旺,高官辈出,但船在大河大海中航行如果没有铁锚就无法停船靠港,因此要请一位丁姓守护,而且须是外地的丁姓人,于是始祖胡炎从山东青州老家请了一户丁姓人家来此居住,丁姓犹如铁锚把大船钉住就安宁稳当了。丁姓人家在这里世代都与胡姓人家们友好相处。说来奇怪,这位丁姓人家自来龙川后,就不曾兴旺,也没衰败,几百年来,都是世代单传。如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队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而丁姓人家却又都能生一个男孩。是什么原因使这里的丁姓人家不能人丁兴旺,这是一个谜。
  龙川有三个可看之处,胡氏祠堂、牌坊和胡锦涛故居。胡氏祠堂为江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间胡宗宪(梅林公)敕封总督江南七省军务,文有徐谓(字文长)、文征明等出谋划策,武用俞大猷、戚继光等冲锋陷阵,采用“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剿抚兼施”的抗倭战略,终于荡平倭寇。显赫战功使胡宗宪的仕途登峰造极:官封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并加太保。衣锦还乡便大兴土木,于嘉靖26年(1547年)将原先的祠堂改建成这现在这座三进七开间、建筑面积达1564平方米的祠堂。该祠堂不仅具有徽州古祠的特点外,还具有内饰雕刻精美,天井、门楼、廊庑、祭堂、寝厅的梁坊、梁脐、斗拱、雀替、柱拱、柱基、隔扇等建筑构件上木雕千姿百态。祠堂前进中间前方大梁雕刻的“九狮滚球遍地锦”,后方大梁雕刻的“九龙戏珠满天星”枝艺高超;正厅三面几十扇落地窗门下截平板花雕的荷池胜景、梅花鹿生态写真栩栩如生;后进两侧窗门雕刻的几十个花瓶插花图案,瓶与花无一雷同,这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有专家称其为“木雕艺术殿堂”。祠内有一特异现象:500多年来均不见蜘蛛踪迹,但到底是何原因我就不得而知了。在胡氏祠堂的旁边还有一个规模很小的小祠堂??丁氏祠堂,这是胡氏人专门为丁家人修建的,两祠堂紧贴在一起,意为唇齿相依。
  龙川有两座牌坊,一个是圣旨牌坊,一个是恩荣牌坊。圣旨牌坊为兵部尚书胡宗宪所立,牌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2年),仿木结构,三间四柱五楼,高10米、宽9米,其镂空浮雕的龙、狮、鹤、鹿及明代书画大家文征明手书镌刻的“奕世尚书”、“奕世宫保”具有极高的艺术阶值。恩荣牌坊是为胡宗宪的族叔胡富所立,胡富??明成化戊戌科(1478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叔沾侄荣,胡富去世多年后,皇上因其侄的辉煌,特恩准胡氏人为其立牌坊一座,但建牌坊的银子由胡氏人自掏。
  与胡氏祠堂隔河相望的就是胡锦涛的故居,门牌号是“大坑口10号”。这是一座孤零零徽州老宅,解放后住着一位孤寡老太,老宅曾遭遇火灾,烧毁了前厅。大前年县文物保护部门对其进行了整修,本想对外开放,但上面有关部门通知县里,暂不开放。现在这座老宅整日锁着门,只有院内那棵凤尾竹毫无顾忌地生长,摇曳在院墙上方的竹叶,频频向一张张陌生的游客打招呼。
  其实,在绩溪还有几个好去处,如一代国学大师胡适的故里??上庄,也是一个徽州古村落。绩溪十景之一的“苍龙瀑布”,是个自然与人文景观绝佳的好地方。但玩也要有度,由于时间不允许,只有留待以后再来绩溪时去游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6 15: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美丽的绩溪,感受着人杰地灵的好风光。

谢谢淡云兄让我们读到了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绩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6 16: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的两眼只顾盯着吃的了。好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牡丹于2010-09-06 16:42发表的  :
哈哈,我的两眼只顾盯着吃的了。好馋人。
  是不是盯上火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6 20: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淡云孤雁于2010-09-06 20:40发表的  :

  是不是盯上火腿了


哈哈,我不要吃那个放敌敌畏滴。怕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08: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牡丹于2010-09-06 20:48发表的  :
哈哈,我不要吃那个放敌敌畏滴。怕怕。
  火腿是徽州商人发明的,传到现在的金华就变味了。正宗的徽州火腿味道回味无穷,是值得你品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0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淡云孤雁于2010-09-07 08:21发表的  :

  火腿是徽州商人发明的,传到现在的金华就变味了。正宗的徽州火腿味道回味无穷,是值得你品尝的。

家中父亲出差时带过一套盘,讲述的都是徽州文化,曾细细看过,很文化值得一游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11: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配上几张照片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15: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值得回味的好地方,神奇的绩溪带给人们无限遐思……

感谢淡云兄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20: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描写的很细致。喜欢绩溪的山水和美食,特别是龙川的胡氏祠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30 10:59 , Processed in 0.1097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