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心田

[围炉共乐] 色*香*味---双城变奏之二(风中的箫声&心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9: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9楼轻花写意于2010-08-11 02:01发表的 :
萨克斯是属于夜晚的乐器,于心田的行摄中感受闽中班驳阳光下,城墙藤蔓蓬草中时光的记忆。。。

闽南民歌很好听。黄河母亲那幅雕塑让人震撼,让人惊奇的是,

兰州的夜景竟然有如空中楼阁一般
.......

  又来一个听闽南歌的,看来福州的闽越文化大有被闽南文化取代之势,作为福州人,俺要多介绍一下闽越文化,洗洗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1 13: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心田,闽南文化不是属于福建的吗?闽越文化与闽南文化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长乐海口的人说方言是什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3: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1楼轻花写意于2010-08-11 13:16发表的 :
哈哈,心田,闽南文化不是属于福建的吗?闽越文化与闽南文化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长乐海口的人说方言是什么样?


          福州的文化主要是以闽越文化为主。闽越是族称,系我国古代南方百越族群的一支。战国中期(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威王击败杀死,越国开始瓦解,王族南奔,部份越人入闽,与闽族融合成为闽越族。 福州人大部分为中原移民的后裔??也就是北方人的后代有直接的关系。福州人追溯祖先总能与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地联系起来。因为今天的福州人,其祖先大多为历史上汉末、晋末、唐末五胡乱华、军阀混战时,为躲避中原战火而从河南、山西等地南迁到福建、定居福州的北方人。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设福州都督府,从此,福州就定了名。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随其兄王潮率兵南下,占领福建全境,创立闽国,定都福州。王审知安置中原移民,选用贤能,兴文重教,浚湖拓城,减税撤卡,发展海外贸易。并将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在子城外环建大城,设八城门、九便门、三水门,称“罗城”,全部用印有“钱纹”图案的城砖砌城。罗城内除官吏居住外,还让百姓按规定地段修建住宅,分段围以高墙,称之为坊,这便是“三坊七巷”的雏型。

   福州地区通用福州话,福州方言是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间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整个闽东地区划代表性方言。在今福州市所属的5区2市6县通行,今宁德地区所辖的2市5县也能听懂。在闽东方言区之外的浙江省泰顺县、平阳县、苍南县部分乡镇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至于闽北地区如尤溪、建瓯、沙县、顺昌、将乐等,则以福州话为第二方言,从闽东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
   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其底层应当是古闽越族的语言。魏、晋之前的早期移民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也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01: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9楼轻花写意于2010-08-11 02:01发表的  :
萨克斯是属于夜晚的乐器,于心田的行摄中感受闽中班驳阳光下,城墙藤蔓蓬草中时光的记忆。。。

闽南民歌很好听。黄河母亲那幅雕塑让人震撼,让人惊奇的是,

兰州的夜景竟然有如空中楼阁一般
.......
        这幅夜景图的确很漂亮,摄制者应该是在兰州白塔山公园对面黄河南岸向对岸取景的。由于兰州黄河北岸地形狭窄,沿岸建筑大多依山而建,白塔山公园内山高坡陡,亭台楼阁随山势坐落,最高处白塔耸立。夜间灯光打起,黄河北岸在波光粼粼的黄河水衬托下,宛如空中楼阁,煞是美丽!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兰州的城市名片“中山桥”,也叫“黄河第一桥”,它至今已走过的百年的风风雨雨。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始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据甘肃省档案馆公布的资料,中山桥由德国商人承建,美国人作技术指导,清政府耗费白银30多万两,历时两年修建成功。最初名称为兰州黄河铁桥,为了纪念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是在1942年改名为中山桥。
    中山桥是中国现存近代以来修建最早的钢架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永久性公路桥,这是黄河上的第一座铁桥,它也因此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亦称为“镇远桥”,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浮桥时所遗的铸铁浮桥柱3根,注上铸有洪武X年字样,人称“将军柱”。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便指此景,更有“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写照浮桥。
       至今,中山桥已走过百年历史,自建成近百年来一直作为交通要道,它除了在1949年在炮火中中断了十余个昼夜外,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车辆和行人穿梭其上。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铁桥更加坚固而壮观。2005年,中山桥结束了作为交通枢纽历史使命,机动车辆禁止通行,完全变为步行桥。2006年6月份,它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古老的中山桥虽然结束了它的光荣使命,但它像一面史鉴,见证了兰州百余年来的沧桑巨变,它永远是兰州历史画卷中一个美丽的背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02: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2楼(@心田@) 的帖子

哈哈!我已被你成功洗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8: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福州真是个好地方,人杰景美
春春欲动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2: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之城 有福之州



    庄子,逍遥游里有这么一段对话: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gǔ)。今夫?(lí)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而将老庄论点用到极致的,也许就是福州人吧,榕,古文献多作“?”。《海物异名记》云:“材拥肿,不中绳墨,故谓之?。或曰:其荫覆宽广,故谓之榕。”又言:“榕,不材木也。其体臃肿,不可为栋梁。其质薄脆,不可为杯?。焚之无焰,不可以爨。斫之无沈,不可以髹。有花不可悦目,有实不可供口。是则木之不材也,莫榕若矣。”简言之,榕树为无用不成材之木。然而福州人却对这树情有独钟
    据福建史志所说,福州自汉代建城始,就有榕树存在了。清?郭柏苍在《闽产录异》中说到:“冶山旧有古榕,传为汉时物……道光初,风折而枯”。至唐朝时福州城内外榕树已十分茂盛。《榕城景物考》中也记载,在今天安泰桥一带,“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肆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北宋尤昌期的诗:“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苍烟巷陌青榕老,白露园林紫蔗甜。”如一幅绢美的水墨画向今人展现了北宋时榕荫下福州城市生活的景色。
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福州来了一位叫张伯玉的太守,任上他碰上了百年罕见的大水灾,在鸭姆洲受到一老农植榕保水土的启迪,编户植榕。于是太守张伯玉布告通衢编户浚沟六尺,广植榕树。“宋熙宁中,郡守程师孟多命植此”,榕树在调节水土、缓解旱涝灾情方面的作用,也成为地处水乡泽国经常受水灾威胁的福州民众的喜欢。“熙宁以来,绿阴满城,行者暑不张盖”。榕树就这样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由野生到人为广泛种植,福州别称“榕城”也自此而得名。
    位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千年古榕被誉为福州第一大榕,相传,北宋冶平年间,三位武官在此练武时植下这株榕树。这棵古榕树,主干胸围10米,高约20米,树龄有900多年,树冠如一顶绿色巨伞,遮天蔽日,覆盖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远看就是一片树林,颇有王者气概。
   由于榕树自身的这些特点及其对福州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得福州民众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广泛种植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了对榕树的崇拜。福州民众生活也与榕树关系日渐密切,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 茶亭帮边村的三棵古榕上,设了许多的神龛,挂满了100多幅的横幔,每天到此烧香祭拜者不下千人。后来榕树被风刮倒了,但榕树崇拜的遗风依旧延续下来,如今人们仍有在帮边巷的接龙桥上设龛祭拜的习俗。 位于今天于山补山精舍旁有一榕寿岩。这株古榕盘根屈干,生长于悬岩峭壁上。其枝叶三分之一荫盖岩顶补山精舍,三分之二伸向岩下挹翠园,状若悬岩菊。据说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曾有人为树祝寿,并在岩壁刻有字径达2.22米的行书“寿”字,旁署“道光乙末秋日联奎”,故名榕寿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22: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独树成林~~~~~

《榕树》   

泰戈尔   

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曾忘记了那小小的孩子,就象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内,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

妇人们常到池边,汲了满罐的水去,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摇动,好象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象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织着金色的花毡。

两只鸭子挨着芦苇,在芦苇影子上游来游去,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

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想到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22: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到过三坊七巷穿赏了半日,,这会儿见心田的摄影,很亲切。
福建那里称房子为“厝”,那些古厝接连而成的三坊七巷,记录着福州人的曾经生活的印记,。想起前些日子那张白水《时间》专辑。。

田师妹的照片中有几个正是我当日走过的地点。。

白石坊门往东几十米处就是冰心的故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23: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箫声兄的兰州都没去过,甘肃。。兰州。、、

搜肠刮肚地一直想能说两句关于兰州的,。。呵呵,但还是说不上来。。看来箫声兄的兰州离我很远,远到连地理课本里的词都忘记了,。

希望能在这里了解更多,,黄河明珠。黄河第一桥。。。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19 20:49 , Processed in 0.12438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