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遥招手”到“怕得鱼惊”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很著名的一首唐诗。
这首诗首联并不特别,甚至可以称得上平凡,无非就是点题、叙事,用到的手法也仅仅是白描而已;但是转合是神来之笔,虽然还是在白描,但是细节抓得好,写得准确,通过准确的细节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即通常所说的“传神”。人物的动作总是附带着相应的神情的,语言也是一样,因为是心理支配动作、语言的,动作和语言,包括神情都只是心理活动的外化。同样的语言、动作、神情,在会写的人眼中,就不仅仅是语言、动作、神情,而是借此窥测到了人物的内心,即“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做到这一点,当然要取决于写作者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了,也就是说观察和想象是写作的前提。有了前提只能说是具备了写出好的作品的可能,真的能写出来还要经过构思和技巧的运用,也就是进行最终的创作。胡令能《小儿垂钓》的最后两句,实在是前提和创作的完美结合,“路人”的“借问”和“小儿”的“招手”都被他准确地捕捉到了,最难得是“遥”也没有放过,连远远地就提醒也考虑进去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洞察力。上述的一系列动作都很平常,钓鱼的人或许都做过,都看到过,却大多没有“拍摄”下来,没有利用上,只有胡令能不仅“拍摄”到了,还通过联想,推己及人写出了“小儿”“怕得鱼惊”的心理活动,“不应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我相信胡令能并不是当时就吟诵出了这二十八个字,他一定是回去之后才写出来的。他是经过情景再现、精妙构思和技术加工才做到的,这就是创作。
最后两句为什么好?观察细致、细节描写、想象合理等或许可以回答,但明显趋于浅白,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要挖掘。我认为是作者从“写境”到“造境”都做得好,写境就是通过写实来营造境界,那就是通过前面所说的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达成的。造境就是通过想象来营造意境,做到这一点是殊为不易的,因为人的心理毕竟是微妙的,是不可捉摸无法定论的。你说是“怕得鱼惊”,我还说是“懒得搭理”呢,虽然有了前面的铺垫,“怕得鱼惊”更有说服力,但是想象本身就是一个最美妙过程,见仁见智,即使是大谬不然,又何尝不是对正确认识的一种促进、补充和丰富呢?即便两相冰炭,也其乐无穷。还有,为什么是“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呢?“遥摇手”也可以,但没有“遥招手”好,首先是连用两个同音字,影响音律美;再者,从意义的表达上来看,招手也远比摇手深远。摇手,说明不知道或者不回答,对“借问”没有交代,直接给人一种“小儿”不好的印象,只顾自己,拒人千里,对全篇有损伤,用现在的话讲不和谐;招手,既可以想象成已经做了指引,也可以理解为,“您过来,我再告诉你,我这儿有鱼要上钩,您得走轻点!”多好哇,妙趣天成。所以,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皆由心生,我们在欣赏杨丽萍跳孔雀舞的时候,看到的不是杨丽萍,是骄傲尊贵的孔雀在轻舞。我们被邰丽华的《千手观音》所陶醉的时候,实在是陶醉于无色无相的大士庄严。我们在读《小儿垂钓》的时候,再现的是当时的情景,喜欢的是小儿的天真,更加是与胡令能的一次穿越时光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