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54|回复: 3

读书札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6 12: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闲来读书,人生一乐耳。读而有感,感则有记。胸中固无所主,笔下岂多绳墨?心如驰马,历块过都;思逐流泉,随泻随止。雪泥红爪,庶几身世之喟,败絮残花,聊供方家
一哂。

     《白鹿原》之人物
    朱先生是个通儒。在他身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的那一部分,通脱、宽博、淡泊、质朴以及敏锐、开放和浩然之气。
    黑娃其实与白嘉轩倒有某些相通之处,底色是纯正与刚正的,只是他比白嘉轩多了一份更外化的血性与烈性。当他做了朱先生的弟子后,应该是一个臻于完美的人物。用佛家
语讲,是一个有慧根的人因缘遇合而终于成佛了。但他的结局似乎是小说的一个败笔,以他所达到的境界 似乎不会与白孝文为伍更甚而遭其暗算。也许我只是做理论上的推测, 现实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谁又真的和佛那般超然睿智呢?况且,这样的结局设计更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和震撼力。但陈忠实先生偏偏又安排了焦振国的急流勇退,相形之下倒显得 黑娃的不通了。
    白孝文不像他老子,却偏偏与鹿子霖有相通之处。要之,心性不纯正但比鹿子霖厉害多了,多了一份阴毒。鹿虽非君子,却终不算心狠手黑。呵呵,这也许是他成不了大事的
原因,你看白孝文不是成了事了嘛!可以说鹿子霖至终是一个伪君子,白孝文却终于修练到真小人。当然这期间外部条件起了很大作用,白孝文如果一番顺利也许会成为一个表面 上的正面人物。但有一点必须清楚,就是他绝不是他老子白嘉轩那样的人。他的骨子里就有阴险和卑鄙的东西只不过如果没有机会这些东西也许终其一生都开发不出来。相同的遭 遇加诸白嘉轩身上,我相信白嘉轩仍然会是白嘉轩而成不了白孝文, 这就是底色的区别。
    白灵之死,命也,然则命乎?  
    黑娃之死,表明了君子的失败,鹿子霖之疯,表明了小人的失败。那么。白嘉轩的相对平顺和白孝文的成功呢?
             读《论语》两则
                                 1
    尊卑贵贱等级之分,自古皆然。所以孔子主张人各安其位,恰恰是正视了这一客观现实。“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劳动分工的不同”,应该是一个美丽的梦吧? 只可惜梦想
不曾实现反倒白白拨动了人心。人心不安其位而等级之分依然,岂不是个大大的尴尬?桓温说:“遂使神州陆沉,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空言误国,可不思之?
   而今讲构建和谐社会。孔子说为政以德、节用爱人使民以时、举直措诸枉。。。。。。不正是要我们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吗?为政以德,此理千古皆然!
  
                                2
  
   《孟子 梁惠王章句》: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正来自于《论语 学而》: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后世所
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应该也是本乎此吧。

            王实味事件
   王实味事件,一个文人的悲剧!
   小而言之,是极左偏激,是一个错误一桩冤案,大而言之,是民主主与法制的问题,是人权的问题。尽管老调重弹让人腻烦,却恰恰是悲哀之所在!王实味,一个发出了自己
真实声音的文人,因为这个声音的不甚和谐而,遭的野蛮残忍的肉体毁灭。这是滚滚历史洪流中一个人的悲剧,是包含了必然性的偶然事件。但仅仅如此吗?
   人的命运多么的不同!造物弄人真是可怜可叹,无怪乎李斯要发出:人之贤与不肖乃如鼠之在仓在厕的感慨了。

           史记、李广、司马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代名将凋折于汉武帝手中。“使飞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李广临死前的悲愤是可以想见的。由此我想到了司马迁。当其为李广作
传时不知是怀着怎样的一份心情? 在那篇充满了同情与不平之气的文章中,我们一定找得到司马迁自己的一腔块垒。“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 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果,司马迁不是有那样的遭际,《史记》仍然会有,但是绝不会是今天的这部《史记》。
  
         敦敏、敦诚

    敦敏、敦诚兄弟的诗文当然是不错的,尤其敦诚的诗以及其为人的深情敏感,应当说都有以传诸后世者。但我知道他们的名字并了解到他们简略的生平和著述,却都是因为曹
雪芹。在当时的北京城文化圈那些八旗子弟里,恐怕以二敦的诗名地位,其影响力是曹雪芹所不敢仰望的。可是二百多年后,他们还有他们那个圈子里的那些人,如明义、明琳、 弘晓、乃至裕瑞等,却得以附名于曹公雪芹之后,造化弄人。历史,真让人叹息复发笑!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当年康熙帝对待西方文化无疑是持接纳态度的。 可惜这种开放的胸襟、求知求新的精神未能得以传承。 中国近代历史,并不缺少走向繁盛的机遇,我们曾一次次站在历史的
十字路口徘徊犹豫,最终却阴差阳错的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像开了一个个让人痛心又无奈的玩笑!


                 门庭萧瑟之风流
   “须知志即在读书中寻之,不失为门庭萧瑟之风流也。” 此傅青主《仕训》中语,无可奈何之极矣,然则亦真高境界大胸怀。当此举世汲汲之时,亦复几人晓此境界?可为一
叹,亦可为浮一大白。


               种玉之缘
    《幼学琼林》中有这样一句:蓝田种玉,伯雍之缘;宝窗选婿,林甫之女。说的是关于婚姻的典故。蓝田,即现在的陕西蓝田县。地处关中东部,隶属陕西省西安市,县城距
市区22公里。东南以秦岭为界与渭南、华县、洛南、商州、柞水等县市相望,北部以横岭与临潼区为邻,西部与长安区、灞桥区接壤。蓝田自古为秦楚大道,是关中通往东南诸省 的要道之一。那么什么是伯雍之缘呢?伯雍之缘典出晋干宝的《搜神记》:“杨公伯雍,雒阳县人也。本以侩卖为业。性笃孝。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 ,公汲水,作义浆於阪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 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 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天子闻而异之,拜为大夫。乃於种玉处,四角作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顷也。名曰‘玉田’。”。
    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在这则记载中却根本看不到有任何关于蓝田的文字。杨伯雍种玉在无终山,而无终山应该在现在的河北省北部也就是现在的蓟县、遵化、玉田一带。查
玉田县志,玉田春秋时属无终子国。战国时,为燕国地,属右北平郡。秦代,归右北平郡无终县地。两汉时为无终、徐无二县地,先隶燕郡,后改属右北平郡。南北朝北周时废徐 无县并入无终县地。隋初仍为无终县地,大业初无终县改为渔阳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划出渔阳县东部建无终县,玉田属之,县治所在今玉田城关。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撤销无终县并入渔阳县地。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又分渔阳县复置无终县,玉田仍属之,为幽州地。武则天时,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更名玉田县。
    蓝田在陕西,无终山在河北。两地相隔何啻千里?却都搭上了这一则故事的车。真是两造纷然,莫衷一是了。不过我们细读这一则故事不难发现,杨伯雍种玉之处,明明白白
是在无终山。杨伯雍所聘之徐氏女,也正是当地右北平郡的著姓。也就是说,杨伯雍种玉在右北平郡的无终,种玉之缘也在右北平郡的无终。这实在是与几千里之外的陕西蓝田扯 不上任何关系。而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改无终县名为玉田县,也正说明这一观点是被当时的官方所承认的。但是,在岁月的流逝中,人们最终还是把这一则故事挪到了陕西的蓝田 。连明代程登吉编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都这么说。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海棠诗社中代史湘云写的诗中也说: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李商隐的蓝田日暖 玉生烟,虽未说种玉,但显然也以玉写爱情。众口纷纷,遂使天下人知有蓝田而不知有玉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两个地方的对比中试着找到一些原因。玉田古属无终子国,而据有的学者说,古无终是春秋时期的偏鄙小国,由少数民族山戎所建
。也就是说,玉田在古代,应该是偏鄙蛮荒之地,地远人稀,王化不被。更重要的是没有明确可信的记载证明玉田曾有玉石出产。而蓝田,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名气人气上,都占 尽了先机。地处关中腹地,毗邻古都,物阜民丰,人文气息浓郁,历史积淀沉厚。蓝田不但产蓝田玉,还有蓝溪、蓝桥等等流传着美丽传说的地方。据说尾生抱柱的故事就在蓝桥 ,唐朝秀才裴航遇云英的故事也在蓝桥。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蓝田这个地方寄寓了人们尤其是多情文人们太多的绮情遐思,那么把种玉之缘归诸蓝田也就没 什么奇怪的了。但事实是不应该被湮没不彰的,杨伯雍种玉之缘,明明白白应该是玉田而不是蓝田。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关于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海棠诗社中代史湘云写的诗: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周汝昌老先生曾有过一段考辨,称种玉当是在北
京东边的玉田而非秦地的蓝田。蓝田玉并非种出来的,并且也与神仙无涉。我同意周老先生所说蓝田玉并非种出来的,并且也与神仙无涉这句话。但周老先生又说,种玉之典充分 说明曹雪芹喜用“老根”丰润故籍的典故。对此我却不太以为然。从情感上讲,我也非常希望曹雪芹与自己的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我理解周老先生,甚而有着比周老 先生更为强烈的情感期待(毕竟周老先生是天津人而我是玉田人)。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真实。我们没有资料证明曹雪芹的一生生活经历与丰润玉田等地发生过关联。曹雪芹生在 江南,长在北京,也可能后来又游历过江南,最终死在北京。他所熟悉的生活应当是秦淮旧梦、燕市悲歌。以现在的资料看,丰润曹氏与曹雪芹隔得太远太久了。所以在这首诗中 ,曹雪芹不过是信手拈来了种玉蓝田的典故,未见得心中便有什么蓝田、玉田之辨吧。

              名妓

    傅青主有言:名妓失路,与名士落魄,赍志没齿无异也。这也许是晚明秦淮河畔那些美丽女子被人们所怀念的原因。  自古名妓如名士,岂仅仅以色相示人?晚明那风絮飘残
又热烈辉煌的年代,让命运遭受风吹雨打,却又让人心燃烧,人格闪光。家国之痛身世之感让每个人到站在了历史的风雨之中,名妓也不例外。于是有了捐妆奁以助军的柳如是, 有了临辱不惧慷慨赴死的葛嫩。。。名妓乎?名士乎?抑烈士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6 14: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读书而肯作记,可见楼主是用心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6 15: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楼主可否发正版一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6: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可否代为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7 13:33 , Processed in 0.1262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