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9|回复: 9

拍曲欣赏__昆曲<琴挑-懒画眉>__曲家  朱贵玉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1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贵玉先生,国家一级作曲,江苏省昆剧院作曲.
曾经创作作曲&lt;桃花扇&gt;&lt;绣襦记&gt;等,曾任&lt;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gt;昆剧分支编辑.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音协,江苏剧协会员.

曲家朱贵玉先生拍曲___昆曲&lt;琴挑-懒画眉第一支&gt;_______

                        
琴挑-懒画眉第一支

月明云淡露华浓 欹枕愁听四壁蛩 伤秋宋玉赋西风 落叶惊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7: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曲家朱贵玉先生拍曲________昆曲&lt;懒画眉第一支&gt;____曲谱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8: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曲家朱贵玉先生拍曲________昆曲&lt;懒画眉第一支&gt;____唱腔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8: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真东西,
多琢磨点这个才有高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22: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泡壶茶,坐下来慢慢琢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0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胭脂泪于2010-03-31 22:54发表的  :
泡壶茶,坐下来慢慢琢磨。
恩..
我琢磨了将近个把钟头,很是受益!
朱先生说得不错,很难得的从音乐原理去讲,念白也好.

这和传统的曲家拍曲有所不同,我听过苏州一带的曲家拍曲.
关键的细节处很少言及,只顾自己过瘾去了,念白也是一口吴腔摆来...
其实何必呢..新世纪已有年头矣,普通话普及亦有时也
我就不信有普通话半句都不能说者!完全是拿架子作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像戏曲频道的“跟我学”,不过更加亲切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0: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 魁 拍 曲    / 阿 潘  

    世上很多事,歪打出正招;世上很多人,墙外闻花香,闲话在下,就有一例。

    浙江京昆艺术剧院司鼓前辈,大名张金魁,艺名张盛彪,圈内人多叫他阿魁。阿魁学昆曲已有四十三个春秋,虽年近花甲,一举手,一登足,颇有“林冲夜奔”的架式??挺神。他从小学的是司鼓,行外人叫打鼓佬,几十年的行活,声名不大,却在昆曲拍曲上渐聚名声。阿魁由司鼓入室,却是拍曲得道,几十年体会最深的是:拍曲、悟曲、心曲、玩曲,能唱到玩曲之人,直乃最高境界也。  
  
    阿魁对我说:“拍曲即口述。我曾受加兴昆曲笛首许鸿宾老先生口述拍曲,记得那时许老先生稳坐高台,学生围坐四周,他口述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当口述完成整曲后,上笛试唱,他用火柴棒,一根一根记着遍数,约十根火柴后,算是口述拍曲初成。”顿时,我知道了??????,原来,去年5、18联合国将昆曲视为非物质,口述的文化遗产,被阿魁一说,心里倒明白八九。

    昆曲对唱腔十分讲究:“字重腔轻”“字重腔园”“逢去(声)必豁”“逢入(声)必煞”等,门门槛槛一道又一道,真让人“望曲生畏,听音却步”。阿魁调侃说:学昆曲有九难,我不解其意,让他数“难”道来:“难学,难唱,难懂,难记,难趣,难听,难看,难舍,难分??????。我接着说:“九九归一,十难,??难怪。

    唱昆曲虽难,经阿魁拍曲点拨,能成“行音”的也不乏其人,有“温火烧荒,冷雨润春”素称的梅花奖得主张志红等。阿魁说:“拍曲之人一定要懂工尺谱,其原因,工尺谱的“腔格”简谱是无法表达的。我问阿魁:“拍曲者最嫉是何物?”“哑笛、哑鼓”,“何谓哑笛、哑鼓?”阿魁笑着说:“持笛者应会唱、会吹、会背,不能者皆称&#39;哑笛&#39;,司鼓者应会听、会午、会声,不能者皆称‘哑鼓’”。

    别时,阿魁给我透了个口风:“眼下,他又收了个拍曲的徒儿,不出半年一载,清音雅曲,欲一见雌雄。”听后,我不由心底涌泉:“悠闲读工尺,寻趣拍雅曲??????”。

        ----转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霜音转贴拍曲资料!
说到浙昆,了不起呀...
要不是当年周传瑛和几位传字辈在国风剧团(浙昆前身)荜路褴缕,为生计奔码头唱戏.
从而保留下传字辈一脉,昆剧就没有今天
因为_____由&lt;十五贯&gt;,而再起昆剧.
实是其时浙昆周传瑛,王传淞..等功劳!
周传瑛,王传淞..永远当昆界后人顶礼....
同时代的那些昆界大亨们当以此为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10: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潇湘一算) 的帖子

是啊 ......   &lt;十五贯&gt;,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22 16:25 , Processed in 0.0910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