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1|回复: 18

北昆_魏春荣 汪世瑜____<玉簪记-琴挑> 赏析 (附 完整唱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9 21: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高濂的《玉簪记》,在文学史及戏曲舞台上,保持着始终不灭的风采。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明代文人,著传奇若干,诗文众多,并在古籍收藏整理方面成就显著。他所著《玉簪记》在他以后的百年来,一直被人们阅读吟唱品味赏玩。
    《玉簪记》讲述宋代金兵南侵时候,少女陈娇莲与文人潘必正的爱情故事。幼年指腹为婚后,却因战事突起,逃亡在外,与家人失散而耽误了一段姻缘。娇莲无奈,入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潘必正为赶考,入姑母做观主的女贞观小住,与妙常相遇。二人并不知对方身份,彼此动心,私定终身,后被观主拆散。一番波折后,指婚事昭明,二人终成眷属。后世演绎,为突出主题,多删除二人指婚的情节。
    如今戏曲舞台上已少有正本演绎《玉簪记》,原本亦难以考据,只其中《茶叙》《琴挑》《问病》《偷诗》《秋江》等折常被搬上舞台。
昆曲艺术中《琴挑》一折,更因唱腔婉转,辞藻优美,感情细腻,一波三折,为众人称道,已成为昆曲代表曲目之一,许多名家都曾演绎。其中笔者尤其欣赏汪世瑜先生的表演,真可谓唱腔绝美,绕梁三日不绝。
   《琴挑》讲述的是妙常秋夜弹琴,遇潘必正。两人以琴探心情,潘郎言语挑动,妙常佯怒,但心下已是动情,埋下一段痴恋的故事。其中妙常以五旦,潘郎以巾生应工。
因戏曲演出过程中,难免随处有不同删改。本文以《集成曲谱》中记载为准,六大昆剧团的演出中与其相比也只是些微变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1: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上)[懒画眉]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小生对此溶溶夜月,悄悄闲庭。背井离乡,孤衾独枕,好生烦闷。呀,不免到白云楼下,闲步一回,多少是好。闲步芳尘数落红。

   潘郎一来,言语中就透露出浓郁的孤独情绪。先叹月色正好,可自己只有独自听虫子低鸣。又自比宋玉。宋玉是战国时候著名楚辞文学家,历史上常将他与屈原并称;又因相传他相貌英俊,是有名的美男子,常将他与潘安并称。此处自比,是潘郎赞美自己才貌出众,自怜的说法。后说既是独自无眠,便散步一回好谴烦忧。通篇突出一个“孤”字来。但这“孤”字又不同于单纯的孤独。潘郎叹的是“伤秋”只得“赋西风”,求的是心灵的伴侣,这是《琴挑》高明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旦抱琴上)[前腔]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抱琴弹向月明中,香袅金猊动。我,妙常,连日冗冗俗事,未曾整理冰弦。今夜月明风静,夜色新凉,不免弹潇湘水云一曲,少寄幽情。人在蓬莱第几宫。

   妙常一上,就叹粉墙花影,残荷都透着悲凄,这实际也正表明她内心的孤独哀怨,透露出对道家洁身生活的一丝不满。后来的言语就更不似道姑该说的了:因事物繁杂,连弹琴的时间都没有了,今天好容易风景正好,我便来弹上一曲,排遣心中忧虑。按说乐器在传统文化中是享乐之物,道家人原不该常操弄。为这个问题,笔者特请教一位了解道家的朋友,方是解惑。琴者,自古在中国文化中就与其他乐器不同。它不仅为寄情怡心,更有端正心态,洗涤灵魂的意义,因此道姑操琴原也不希奇。但妙常言语中得以窥见,她是把琴作为寄托女子愁怀之物了。果然,后一句,她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唱“人在蓬莱第几宫”来提醒自己道姑的身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人上场,两支[懒画眉]正是相互应对的。潘郎年少郎君,本就春心满怀,更兼以学者身份(他是在赶考途中小住观中),又自珍才貌,更是希求一位谈吐相当的女子。妙常本就出于无奈,出家为道,内心还是向往情感的寄托。对应着潘郎的心灵伴侣的希求,妙常也显露出心绪无处诉的烦乱,只好托之于琴。二人心怀相照,自然引出后来故事。所不同的是,潘郎堂堂,没有什么是阻止自己寻美眷的障碍;妙常身为道姑,心中是有约束自己的道德规则的,因此要快快扭转心情,唱那蓬莱好提醒自己。二人这样的心境差异,自然引出后来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前腔]步虚声度许飞琼,乍听还疑别院风。(琴声)妙!听凄凄楚楚那声中,谁家夜月琴三弄,细数离情曲未终

  潘郎闲步时候,听到妙常琴声,竟感同身受,听出那里“凄凄楚楚”“细数离情”,真可谓是知音了。这又是《琴挑》高明处之一。潘陈二人感情是建立在双方内心孤独与心怀相印的基础上,是因琴而了解对方内心世界而产生的感情,是将对方看作是灵魂伴侣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怎能不感动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旦)[前腔]朱弦声杳恨溶溶,(生)原来陈姑在此操琴,门儿半掩,不免挨身而进。(旦)咳。长叹空随几阵风

   此处妙常弹琴弹至情浓,不知潘郎已悄悄站在身后聆听,停下琴声叹息道这心怀也只随风飘了。又是叹内心无寄托之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弹的好啊!(旦)呀!仙郎何处入帘栊,早是人惊恐   

   潘郎原就在《茶叙》时分,对妙常动了心。今听到妙常叹说孤独,喜不自禁,忙赞“弹的好啊”现身出来,倒是把妙常吓了一跳。妙常被人听到如此言辞,心中惶惶,赶快收敛心神,礼貌称对方是“仙郎”。表演过程中,此处“帘栊”二字唱出时,潘陈二人同向上拜了一拜。这动作也是表明妙常以道家法则自律,行为端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小生独坐无聊,步月闲行到此,惊动了。(旦)相公此来呵,莫不为听云水声寒一曲中  
妙常搬出听琴,划清界限。
   (生)小生忽听花下琴声嘹亮,清响绝伦,不觉闲步到此。(旦)小道亦见月明如洗,夜色新凉,故而操弄丝桐,少谴岑寂,远辱尊听,实切惶恐。(生)好说。
   二人礼貌言语。
   (旦)久闻足下指法精妙,操弄绝佳,欲乘此兴,请教一曲如何?(生)小生略知一二,只是班门弄斧,怎好出丑。(旦)休得太谦,定要请教。
   潘郎的姑姑是妙常的观主,偶然论起侄儿琴艺不错,原也平常,只是妙常怎么倒记在心里了?作为道姑,夜中邀请男子操琴请教,是否有些不寻常?《茶叙》时候,妙常也对潘郎知心起来,如此机会,虽心中礼法牵制,但还是希望二人交流一二,便邀下操琴请教来。若说《琴挑》时候,潘郎是无所顾忌地言语试探,妙常便是犹豫徘徊,小心谨慎地些微流露内心感情。
   (生)如此,请。(旦)请。  
这里又是一趣。表演中,潘郎走向琴桌,妙常走去邻座,潘郎以水袖拂过妙常,妙常惊惶,作了个疑惑的神情,潘郎则是窃笑,心中已是动情,要一试妙常心迹了。
   (旦)请坐。(生)有坐。好琴吓![琴曲]雉朝?兮清霜,惨孤飞兮无双。念寡阴兮少阳,怨鳏居兮彷徨,彷徨   
这首《雉朝飞》是古代著名古琴曲,如今已难考据。有一故事道:牧犊子终年放牧砍柴,年愈七旬还孑然独身。一日于山中,见雉双飞,悲从中来,唱曲叹自身孤清。许多古代文人,如韩愈,李白,都曾赋诗词歌此事。此处潘郎故意操此曲,心意了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旦)好。(生)出丑。(旦)此乃雉朝飞也,君方盛年,何故弹此无妻之曲?(生)小生实未有妻。(旦)这也不关我事。(生)欲求仙姑……(旦)吓!(扎冷)(生)呀,面教一曲如何?(旦)既听佳音,已清俗耳,何必初学,又乱芳声。(生)休得太谦,定要请教。(旦)但恐污耳。(生)好说。
   这里是一折中最为有趣的一段。妙常察着潘郎心意,一时有些恍惚,故意问:弹这个干吗?潘郎倒不回避,直接道:小生实未有妻。如此赤裸言语,妙常自然慌乱,赶紧拉开距离道:这与我无关。但心绪已经被播乱。动心之人如此挑弄,自然心里自己嘀咕,这时潘郎一句话还没说完,因为心里的念头,自然是误会了,连想都没想,一下就“吓”了出来,竟无遮掩。原来只是求曲。妙常赶紧又收敛心神,客气了起来。这时的妙常,已经被心情和礼法折磨着,不知怎生是好。
   (旦)请。(生)请。
   二人交换座位,表演中,潘郎又是用水袖拂过妙常,独自窃笑。妙常已不疑惑,反而微微露出些喜色,但转瞬即逝,便又正经起来。
   (旦)请坐。(生)有坐。(旦)[琴曲]烟澹澹兮轻云,香蔼蔼兮桂阴。叹长宵兮孤冷,(生浪头)请坐。抱玉兔兮自温,自温
    此处又是一趣。潘郎听妙常竟唱说长宵孤冷,心下以为是对自己的应允,不禁喜也,站起身来,妙常赶紧道“请坐”,把第四句唱出,大家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刚才是妙常心中有“鬼”,误解潘郎,如今又轮到潘郎误解。二人心中怀着一样想头,可窥一斑。但妙常无法摆脱心中的道家法则约束,因为自身道姑的身份,无法表明心迹。二人也只有这样你推我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3: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___本楼层续视频为______【朝元歌】《长清短清那管人离恨》_____

(生)此《广寒游》也。正是仙姑所弹。争奈终朝孤冷,难消遣些儿(旦)相公,你听我道,(唱)
【朝元歌】《长清短清》,那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云掩柴门,钟儿磬儿枕上听。柏子坐中焚,梅花帐绝尘。果然是冰清玉润。长长短短,有谁评论,怕谁评论?(生唱)
【前腔】更深漏深,独坐谁相问。琴声怨声,两下无凭准。翡翠衾寒,芙蓉月印,三星照人如有心。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26 10:31 , Processed in 0.0983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