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5|回复: 5

[原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者:婉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5 16: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惟有时间可以丈量距离。如果需要用思想和情感去描述,我想那将需要一生一世。
    打小,就在想着,从县城到市再到省,这样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总是无法理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于是就在想着那几乎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就会在心里为自己租植一个梦想:长大后一定要到省城去感受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多大。
    来到上海,已经是跨了省又跨了省了。这可一直是我没有设想过的。更没有想过会在这里安家落户,更不会知道它会是我生命里最美好年华的安扎地。可有一天,这一切好像在不期然中就这样于眼前时,我想得最多的却是,我究竟是在哪里?
    在生活的浪尖上打滚,安稳与淡然,一直是追求的目标。可生活必竟没有永恒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如果有一天,生活需要我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我能够坦然地去承受吗?
    重新审视着生活了十二年的城市,如果说没有一点感觉是假的。
    这个城市它一直处在世界的前沿。给予我最深的在于它的生活节奏感比较强。每天早九晚五,而且路上的时间得花三、四个小时,早晨七点出门晚上也差不多七点才能够到家。不能说忙碌,但那份生活的紧凑感却是一直在的。正是这份感觉,让我一直觉得时间过得真快。
    这个城市,全民的素质比较高。“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在一种耳闻目染中,我也一样能够应用得游刃有余。公交车上让座时有;在热闹、拥挤的场所,有秩序地排队笔笔皆是;最重要的在于碰到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能够勇于提出,并且据理力争;全民能够做到时时了解时事,时时明白自身的利益,比如近段时间在选举人大代表,每个居委,每个公民都非常认真地了解情况,热心地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代表。
    这个城市,富有。我想你能够说出或者想出来的昂贵、高贵的东西,它都会有的。
    这个城市,发达。处于世界前沿,信息量比较丰富,于是,它就有着先锋主导作用。
    这个城市……它还有着太多需要我去挖掘的东西。我相信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会深深地被它所迷醉。如果有一天它不再属于我,但它所赋予我的那份生活,那份气质,将是我未来生活中的一大宝藏。
    生活总是残酷的。当你所努力地一切无法与你所存在的环境抗衡时,你惟有能够选择的就是离开你的环境,回到你该去的地方。如果有一天,我将无法在这个城市立足时,一样的,我会回到我原有的城市。虽然那里不够富有,全民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它的那种生活节奏无法跟前沿城市抗衡……但它的那份人情味,却是快节奏的城市所没有的。在它的许多有待提高中,不正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着手,从身边着手,在一种感染里,那蔓延着的,将是我们期待着的那份心愿成真!
    人的一生,有着无数的驿站。有的短些,那是一种调整。而有的相对长些,那是我们需要放松的休憩地。正是这许许多多必不可少的驿站,才有着那份从哪里到哪里,这不仅仅是里程,更是人生的界点。
    其实,谁又不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呢。“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很残酷,很真实。何曾不是我们一生最经典的诠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6: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作者:副科级待遇:

        看了文章,感觉作者应该是上海人.准确点儿说,应该说以前不是,现在是,将来不知道还是不是.不管将来的事儿.至少现在是,而且还是一个在上海连续生活了十二年的上海人.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读罢全文,我觉得很奇怪.我奇怪的是,作者何以会产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奇思怪想?而且,居然还以之为立意铺排出这样的一则短文.即便是由县城迁居至上海,但,有了这十二年的生活惯性,怎么还会保有如此的"外乡人"的心态?心里怎么还会如此地不扎实,如此地不安稳?当然,我的这种想法,很有可能是对作者创作动机的胡乱猜疑.也许,这样的一篇东西,不过是作者在百无聊赖当中的一种杞人忧天或者是居安思危的闪念罢了.
        说了几句闲话,就此打住.还是来说说这篇文章吧.
        首先,上海这座城市,做为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大都会,其经济上的富庶和发达已自不必说,单就人文环境来说,也远非是其他普通城市可比拟的.在文中,关于宏观介绍上海一节,作者提到了上海人的快速的生活节奏,上海人的较高的全民素质,上海的富庶,上海的发达,等等.面是有了,但是,做为身在其中的上海人来说上海,这样的介绍,就未免显得太肤浅了,肤浅得几近只鳞片爪,浮光掠影.因为,我觉得,对于名闻遐迩的大上海,这样的几个方面,换做是到过上海一趟两趟的外地人似乎也能说得出,而如作者这般的上海人,细数起上海的诸般优越,应该来得更为详尽,更为深刻.
        其次,我想,一定是作者匆匆成文的缘故,文中的个别字词语句,还有待修改和订正.例如"租植"一词,不太规范,显得冷硬;"必竟"一词,应为"毕竟",想是作者的键盘之误.此外,对于"在它的许多有待提高中,不正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着手,从身边着手,在一种感染里,那蔓延着的,将是我们期待着的那份心愿成真! "这样一句话,我看了半天,也觉得别扭,作者不妨用现代语法去衡量衡量,"疏通疏通".
        胡乱点评几句,少了客气,楼主莫往心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6: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婉言:
    谢谢副科的认真点评!感动都来不及呢,哪还能往心里去呵
    习惯了心随性起,笔随心走。还从来没有认真地学习过。来这里,除了玩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来着。有时想着都觉得惭愧,自己在胡说八道的同时,其实心里很佩服的。
    谢谢副科!一直在想着,这副科级待遇,到底是咋样的?相当于那贵宾的待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6: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剩翼:

    文章,有写给自己看的,也有写给别人看的。写给自己看的,怎么写都没关系,就算是写成了“达芬奇密码”,只要自己喜欢,别人也管不着。写给别人看的,就非得要照顾一下读者了。我想婉言这篇短文还应该是后者吧。
  所以,看过之后,我觉得作者有些话语似乎没有考虑到读者是否能够读懂。就比如第一句吧:“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惟有时间可以丈量距离。如果需要用思想和情感去描述,我想那将需要一生一世。”作为一个读者,我就想不通为什么“时间可以丈量距离”,而且还是“惟有”?难道距离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个时间概念么?我也不明白距离该怎样“用思想和情感去描述”,而且被断定为需要“一生一世”?
  带着这个“悬念”向下读,原来作者所谓“距离”是指时间上的长短,确切的说是“离实现梦想有多远”。读到这里,我就会想,既然说“梦太遥远”,总也得交待一点“走路”的过程吧,否则何以称“远”?没想到作者又出人意表地直接跳到了“来到上海”,而且几个句子就“安家落户”,开始审视上海的市民社会了。
  后面一段,离我的预期就更远了。仅仅因为“生活必竟没有永恒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就想到有一天被上海“退回原籍”,这实在不好理解;我想,作者当然不会是平白无故杞人忧天,作者有作者自己的原因,而且很可能还是很重要的原因,但这一原因作者既然不写出来,读者自然也就不明白,所以说“不够照顾读者”。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有一天,生活需要我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我能够坦然地去承受吗?”我看到这一句,马上翻回看了看题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心想,不对啊,难道说作者原来是想写“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么?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和“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可不是一个意思啊。我碰见张三出门,问他:“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和喝令他:“你给我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不是一个意思吧?话说回来,作者可能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确实是想表达“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意思,甚至直到作者写完,也没有想过这个题目与要表达的意思不符。因为作者没有考虑到“一般人”看到这句话该怎样理解。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是写给他人看的文字,又不是很长,那一定要每个字,每句话地斟酌。
  作者写对上海的印象那几段,虽然正如“非领导职务”同志所说的,失之肤浅,但文字上还是清楚的,至少比上面的“云山雾罩”要好读一些。当然,也还有些逻辑,令人不能信服。比如:“这个城市,富有。我想你能够说出或者想出来的昂贵、高贵的东西,它都会有的。”,有奢华的商品,是否就意味着城市富有呢?我曾一年中数次到上海,我也的确感觉这城市有着令我这样的人难以理解的奢华,比如100万一平米的住宅等等,然而,当我在夏夜里走到南京中路,看到的是什么呢?满地乞丐。我想,城市的一部分人(准确地说是一少部分人)富有,应该不能说一个城市富有吧。作者在上海生活了十二年,我想肯定比我这个外乡人更懂这个城市,所以还是那句话,自己明白很重要,让别人也明白更重要。
  后面,作者就开始表白一旦被上海“辞退”,自己能够“安贫乐道”、“从头再来”,乃至“为家乡建设出力”。这没什么不对,不过因为前面对为什么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表达的不很清楚,所以作者的这份淡定与从容,也难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如果这是一封写给知己的信,那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明白你未曾说出的东西,但一般的读者就没这个本事了。想像你对一位路人言道:“我们老地方见。”,结果当然是他要问你:“老地方是什么地方?”
  末了,作者将“从大城市返归故里”升华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我看似无此必要。同样也是因为,前面的铺陈还不足以支撑起这种“生死轮回的沧桑之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6: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副科级待遇:
答婉言:我是个官迷,做梦都想当官,这副科级待遇,是我一生虽可望不可及却仍孜孜以求的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6: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细雨楼:
    终于有时间来细看本文。我觉得副科和老剩的话虽硬,却有不少有理的地方。
    既然是修改过程中,就先不写赏析,只看修改。我觉得婉言姐姐用“可有一天,这一切好像在不期然中就这样于眼前时,我想得最多的却是,我究竟是在哪里?”来过渡不太合适,如果下面展开的是新的开始还可以,但是要引发12年来的回忆,这似乎不是“突然发现就在眼前”的感觉了。
    我也觉得婉言姐姐这篇的主题不明晰,或者说没有写明白。文章中篇幅最多的是关于上海的好处,而主题却是要表现对家乡的感觉,上海本是一个对比和引子出现。但是在文章后半部分,少了对“有一天回到家乡”的情感构想,也少了与“上海感情”的对比。这两个部分才是彰显本文主题之处,应做填充并使之成为主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21 19:30 , Processed in 0.0852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