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5|回复: 0

[随笔] 【胡思乱想】高考季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7 12: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年一次的高考又来临了。作为曾经从高考中走出来的老考生,每年高考来临的时候,都会涌起很多回忆与感慨。
   高考制度,本质上是中国传统轮才方式的一种延续与变革。区别是中国传统选才方式是先学习,经过考试择优直接录用,成为公职人员;而高考是在完成基础学习后,选优进入更高层次、更有专业性的学习阶段,给予一种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至于会不会录用成为公职人员,那是毕业以后的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也是与我本次想说的内容相关的,那就是:无论是传统的录用方式,还是现在的录取方式,最终能够录用或录取的绝对人数是确定的。这种确定性,就意味着一个必然会产生的结果:肯定有人能够晋级成功,肯定有人会晋级失败。而且能够成功晋级与不能够晋级的人数是固定的,不会因为整体成绩好过往年就会多晋级几个。这就如同足球比赛,冠军就一个,不会因为整体水平提高而多一个冠军。
   那么我在想,在周围熟人家里有考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说:“祝你家孩子高考马到成功!”,这就肯定意味着我们在希望另一个考生(不管认识与不认识的)高考不成功。因为这就像是一个翘翘板,一头上去了,另一头肯定下来了。当然,对熟人孩子寄予这样的希望,也是一种熟人间互相祝福的一种方式,无可厚非。但站在所有参与高考的考生面前,其实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因而,我也对当前为了高考而产生的一些做法有所思考。
   比如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整个社会就需要制造一种这个时段“一切为了高考”的气氛。且不说这样的气氛本身会对考生产生一种压力,就有关要求来说,汽车不准鸣笛,有的施工需要暂停、生产需要暂停……大有整个社会为了高考,凡是能够产生那怕是一点点影响的事都得停止运转的味道。我们真的需要这样做吗?这样的成本付出,意义何在呢?我倒觉得没有任何意义。区别在于一切静默,可能对心理脆弱的考生更有利,更适合他们发挥出更好的水平。我在网上看到,因为有一个孩子要参加高考了,很多天前就要求邻居不要弹钢琴等乐器,不要在家里招待来人,邻居家的小孩子不要在自己家里乱蹦乱跳、大声喧哗等等,说这样可能会影响他家孩子学习,邻居倒也答应了。可是后来,又要求邻居不要开空调,说是空调外机的响声影响了他家孩子学习。邻居就不太乐意了,这个考生家长便站在道德高地,指责邻居没有爱心等等,反正家有考生,天大地大,没有考生大。我觉得如果这个孩子连空调声音都受不了,那能不能考入高等学府意义也不大,这样的孩子就算上了大学,对社会是不是“人才”也很难说了。用“翘翘板”理论来说,这个孩子考上了,是不是意味着他把另一个或许能够经得起外界环境考验的孩子给压下去了?如果选才的话,同样的两个孩子成绩差不多,一个心理脆弱,因为静默而成绩考得好一点;另一个心理强大,有没有静默发挥都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会选谁?结论是不需多说的。
   在所有考生面前,录取的数量是确定的。肯定有一部分人高兴,另一部分人悲伤。区别只是在于,这个特定的人是高兴或者悲伤。那么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是这个人高兴,还是那个人高兴,区别大吗?所以,家长们应该非常重视,老师们可以非常重视,因为这决定着“你”的孩子、“你”的学生是高兴还是悲伤,这种影响是实实在在的。但对于整个社会就没有必要那么“一切为了高考”了,应该保持平常心,谁考中、谁落选数量是确定的,对于整个社会是一样的。必要的代价是要付出的,情感是要付出的,但不需要过于牺牲人家生活的便利,更不需要牺牲一些社会劳动者生产劳动的成本,在法定的噪音范围内该施工还得施工,该生产还得生产,真的没有必要去勒令别人不得这样、不得那样,更不能站在道德高地要求周围的人不能这样生活、不能那样生活。因为,真正的人才,是不会因为一点噪音(当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就发挥失常了。如果因此发挥失常,那也没关系,只不过“你”考不上,换成另一个人考上而已。对于你自己很重要,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你”考上了、另一人没考上,与“你”没考上、另一个人考上了,没有本质区别。说实话,面对整个社会“保姆式”的保护考生,我内心是有些悲凉的:什么时候,我们的应该是热血青年的孩子们,怎么变得心理如此脆弱了?
   写完这段文字,突然想删了,不说算了,这样说是不是显得自己很无情?但想想,还是不删了,毕竟理就是这个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1 23:38 , Processed in 0.1096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