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似曾相识

[分享] 《趣味楹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4 12: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三
      从前,有一个地主做寿。当地有个富农,特地写一副连环式寿联祝寿,借此献媚讨好。他搜肠刮肚凑成上联,但怎么挖空心思也写不出下联了。无奈,只好把上联送去,上面是这样写着: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尽珍肴美味,位尊德大,大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
      有个才华出众的贫农,看了这个令人作呕的上联,非常气愤,于是提起笔来,立即对出下联:
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黑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无葬身墓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后悔,悔之晚矣。
      上面两联,一捧一嘲,针锋相对,是一副生动而有趣味的连环式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4 20: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读,问好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5 12: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四
      有位著名中医老先生,最喜欢用中药名作对联。一天,一位客人来访,看到院子里的丛竹,赞叹道:
烦暑最宜淡竹叶;
      老医生马上答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进屋坐定后,客人又说: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志;
      老医生对答道: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蓯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联中全系中药名,对仗工整贴切,颇有风趣。客人看到几盆玫瑰,不胜感叹道:
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
      老医生捻着银须,笑着答道: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宾主唱和属对,沉浸在妙思雅兴之中,不觉天色已晚,客人起身告辞,约定改日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5 12: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18: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五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时遇到一个秀才,谈得很是投机。朱棣有意出联试他才情,联云:
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江山一统;
       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并且巧妙地将明成祖的年号“永乐”嵌入联中:
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天子万年。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秀才这副拍马联都可谓对得恰到好处。不用说,此联使龙颜大悦,该秀才也遂被赐为状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09: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六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父子,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曰:
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
      小廷玉思索时正好听到门外一声花炮脆响,顿时灵感一动,对曰:
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
      此联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极具口语色彩,堪称妙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8 16: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七
      清朝浙江吴兴人闵鹗元自幼善属对,常常是出口成联。
      有一年元宵节,他随父亲到毛尚书家做客。毛尚书家里张灯结彩,主宾击鼓传花,唱和宴饮,好不热闹。席间,毛尚书雅兴大发,提议以元宵为题作联属对,以助酒兴。是夜恰逢乌云遮月,星光暗淡,有一幕僚即景为一上联云:
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
      这则上联出来之后,满座高官名士苦思冥想,却最终没人能对出下联。这时,闵鹗元听得鼓声阵阵,不禁文思涌动,随口吟出一则下联:
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此下联一出,满座为之拍案叫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 09: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八
       这只是一个传说中的幽默故事——
       宋代有个读书人,觉得自己有诗才,听说欧阳修善诗能文,想去当面比试比试。他见路旁有棵枇杷树,就摇头晃脑吟诵道:
路旁一古树,两朵大丫叉;
       此句一出,他怎么也想不出下句了。正巧欧阳修路过这里,就替他补上两句:
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那人听了不禁暗自称好。两人沿湖而行,看见一群鹅被少年用竹竿赶下河,那人又吟出两句:
远看一群鹅,一竿打下河;
       后面又没有词儿了。欧阳修续上两句:
白冀分清水,红掌踏绿波。
       那人十分佩服,邀请他同去拜访欧阳修,两人上了渡船。那人又吟诗两句:
诗友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续道:
       修已知道你,你却不知修(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7: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2 07:31 编辑

                  一四九
       蔡锷,字松坡,是辛亥革命中功勋卓著的领导人之一,中国近代军事家。他出生于湖南邵东农村,小时家境贫困,无力求学,但却心存高远,在家里坚持刻苦读书。
       当时,本地有一位名士,叫做樊雉。他见蔡锷勤奋好学,非常喜爱,主动上门指教。有一天,蔡锷下河洗澡,将衣服挂在河边的树枝上。樊先生看见后,就给蔡锷出了一个上联:
千年柳树作衣架。
       蔡锷在河中应声对道:
万里山河当澡盆。
       又有一次,樊先生叫蔡锷用联同时回答什么最高、什么最深。蔡锷答道:
高,高于人心;
深,深于书籍。
       听到这样寓意深邃的联语,樊先生不禁动情地说:松坡真不愧是我的学生啊!
       有一次,蔡锷“骑马马”坐在父亲的肩膀上,进城应童子试。县官见状,出了个上句:
子将父作马;
        蔡锷闻言,随即对道:
父望子成龙。
       县官听了,连夸:“神童!神童!”
       还有一次,蔡锷与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风筝断线后,落到太守的府衙院中。蔡锷去找风筝,太守出来,带着侮辱性的口吻出了一个上联,说是对上了才还给他风筝。上联是:
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蔡锷对道:
太守二千石,唯有公……
       他故意留下一个字不说。太守追问他:“唯有我怎么样?”蔡锷说:你若还我风筝,我就说“唯有公廉”;你若不给风筝,我就说“唯有公贪”,太守听了,不仅感到蔡锷的下联对得好,而且这一“廉”一“贪”的选择,也逼得他只好把风筝还给蔡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09: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五〇
       袁世凯窃国后,他把南方各省的军政要人召入京师,包括担任云南都督的蔡锷将军在内。蔡锷是拥护共和、反对帝制的实力派人物。当他洞察到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阴谋后,表面上装作拥护袁世凯,沉缅烟花,以造成错觉,消除袁世凯的猜疑与防备,暗地里却思考着伺机脱身,率领旧部讨袁。
       就在这时,蔡锷有机会结识了京都名妓小凤仙。经过一段来往,小凤仙看出,蔡锷绝非寻花问柳的轻薄男子,而是心存国家的英雄,对他倍加敬慕;蔡锷也觉察到,小凤仙亦非等闲的送旧迎新、倚门卖笑的妓女。于是,两人建立了剑胆琴心的知音深情。蔡锷曾送给小凤仙一副对联:
不信美人终薄命;
从来侠女出风尘。
       后来,在小凤仙的掩护下,蔡锷终于摆脱了袁世凯爪牙的监视,出京辗转回到云南,组织了讨袁护国军,兴师北上,为捍卫共和国体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鞍马劳顿,战争奔波,喉疾加剧,赴日就医,未愈而亡。
       小凤仙痛失知音,悲痛欲裂;但回首与蔡锷相识的经历,又为能被英雄引为知己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她写了两副痛挽知音的对联,其中一副是: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4-25 22:45 , Processed in 0.11368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