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似曾相识

[分享] 《趣味楹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06: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0-12-13 06:57 编辑

                 (六十九)
       东坡肉的民间传说
       相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他云游四海来到永修(今江西省北部永修县)境内一个叫艾城的地方。三伏天,苏东坡救了一个中暑的小孩。作为农夫的父母,买了两斤猪肉,用一束稻草捆着提了回来,想问苏先生的口味。恰巧,苏东坡正在赋诗填词,口中朗朗念着:
禾------草-------珍---------珠-------透心香......。
       农夫听了一楞,仔细琢磨,认为是让他把肉和着稻草整煮,并要煮透心。吃饭时,菜端上桌来,苏东坡见一块整肉,没斫没切,还用稻草捆着,不知什么原因,又不好意思开口。农夫挺奇怪,就对苏东坡说:“早上我去问你,你不是说‘和草整煮透心香’吗?我是按照你的意思给弄的,先生怎么不吃呢?”苏东坡恍然大悟,也只好顺坡下驴。没想到猪肉掺杂着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吃完饭,农夫夫妇出门去了。东坡想:主人如此盛情款待,打扰几天了,十分过意不去。几次要走,主人都不肯,今天还是走了吧。主意一定,从包袱里取出五两纹银,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张字条,上写着:主人盛情难却,东坡不辞而别。
       农夫夫妇回来,看见条子大吃一惊,原来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苏东坡先生。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学着用稻草扎肉煮着吃,果然香酥可口。乡亲们便把这种肉称作“东坡肉”。因其味道鲜美,做法别致,所以一直流传。
       民间有东坡肉——西湖联:
火慢烧、水少添、时候足、肉酥烂、它自美,烹就一碗东坡肉;
词相应、句和谐、音韵律、意境高、这才精,写成两副西湖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10: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
       千古绝对
       大家都知道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史学双壁”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的,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资治通鉴》并不是司马光一个人编撰的,其中还有一个人叫刘攽,也参与了《资治通鉴》的编写工作,并且是司马光最得力的助手,可以间接看做是《资治通鉴》的副主编。
       但是,人们总是只记得第一,谁记得第二啊。所以刘攽就基本上属于被人们遗忘的那一个。实际上刘攽十分的有才,并且也比较风趣幽默,与苏东坡是很好的朋友,俩人经常一起游玩,吟诗作对。
       有一次,俩人又约好一起出去溜达,正好看到一群鸡在啄食,刘攽眼珠一转,有了一个主意,对苏东坡说:“苏兄,我这有个妙对,不知你可要一试”?
苏东坡一听损友这样说,当即一合扇子说,放马过来,老子还能怕你不成?于是刘攽指着那一群鸡说:
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
       苏东坡乍一听,觉得这有何难?但是待张口,却觉得对不上了,这个对联看似简单,却不好对,用了同音字,一时之间还真不好对上意境也相符的来。于是,苏东坡到底是没对出下联。
      各位诗词爱好者们,可有兴趣一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0: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一)
       再说东坡肉
       苏东坡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朝廷中的一班奸臣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听说他受到杭州老百姓爱戴,心里更不舒服。他们当中有个御史,乔装打扮到杭州,存心来找苏东坡的岔子。御史到了杭州,在一家饭馆吃饭。堂倌递上菜单请他点菜。他接过来一看,头一样菜就是“东坡肉”。于是他皱起眉头想了想,不觉高兴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点这个菜。”他吃过东坡肉,觉得味道真是不错,向堂倌一打听,知道东坡肉家家菜馆都有。于是,就把杭州所有菜馆的菜单,统统收集来,之后,便兴冲冲地回京去了。御史回到京城,马上就去见皇帝,说:“皇上呀,苏东坡在杭州贪赃枉法,坏事做绝,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皇帝问:“你怎么知道?可有什么证据?”御史就把那一大沓油腻腻的菜单呈了上去。皇帝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他一看菜单,也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一道圣旨,将苏东坡革掉官职,发配到海南去。
       苏东坡革职充军之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处,仍像过去一样赞扬他,把他疏浚西湖筑的堤称为“苏堤”,还把东坡肉公推为杭州第一道名菜。
民间有联如下:
千古留香东坡肉,万年遗臭西门风。
千古留香东坡肉,百年有誉满汉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07: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二)
        东坡肉传说二
        据传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组织民工在西湖筑了一道堤,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为了感谢苏东坡,那年过春节,城里男女老少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盛情难却,苏东坡便收下了猪肉。后来,他叫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按民工的花名册,挨家挨户把肉分送给他们过年。老百姓看到苏东坡不忘民工,越发爱戴他,把他送来的肉叫“东坡肉”。吃起东坡肉来更觉味道鲜美。
       那时杭州有家大菜馆,菜馆老板见人们夸说东坡肉好,就和厨师商量,也把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挂出“东坡肉”的牌子。牌子一挂出来,那家菜馆的生意就兴隆极了,从早到晚,顾客不断。每天杀十头大肥猪都不够卖。别的菜馆看得眼红,也都学着做了起来。一时间,大小菜馆,家家上市东坡肉。
       民间有联:
千古留香东坡肉,
三潭印月西湖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18: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三)
       苏轼也懂星座
       苏轼在笔记杂论《东坡志林》中曾说过:“退之(韩愈)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也就是吐槽自己命途多舛是拜星座所赐(他与韩愈的星座都是摩羯座,那个时代译成“磨蝎”),可见至少在宋代,中国已流传有星座的相关知识。实际上,星座划分最初由古巴比伦人发明,随后由古希腊人改编传扬,又通过印度传至中国。
       目前的国内考古发现表明,很可能在三国时代,吴地的人们已经对星座有所了解,而在隋朝的汉译佛经中就已出现对十二星座的完整描述。到了宋代,星座命理观念在民间流传,甚至还影响到了日本地区,苏轼懂得星座也就并非怪事了。
       这位命途坎坷,本该在深夜痛哭的人却是个幽默爱闹,分分钟能找到生活乐趣的段子手。苏轼在黄州,曾自题东坡雪堂联: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似名节,久而后成。
       据宋代僧侣释惠洪撰的《冷斋夜话》载:南方人称睡觉为“黑甜”,饮酒为“软饱”。苏轼遂有联:
三杯软饱后;
一枕黑甜余。
       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能力,才能将“20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7岁丧子,晚年不断贬谪”的痛苦生活依然过得热气腾腾,趣味十足。
写到这里,我要忍不住说一句:如果能和苏轼这个乐天派当一回朋友,该多有意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07: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四)
       晚年的苏东坡与佛结缘,朋友之中不乏有佛法精深的得道高僧。她在江北瓜州当官,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十分投缘,两人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一日,苏东坡和佛印在林中一起相约打坐。
       半响过后,佛印看苏东坡打坐一动不动,姿态庄重,缓缓地说道:
观君坐姿,酷似佛祖。
       苏东坡闻言后,心中大喜。他见佛印的袈裟拖在地上,心中想到一物,不由有些好笑,于是对佛印说:大师坐姿,活像一坨牛粪。
佛印听了,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平静地说道:“我看你却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完后觉得自己赢了佛印一回,暗自得意,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苏东坡一回家后,十分得意,便将此事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完后,看着洋洋得意的哥哥,摇了摇头,叹道:“哥哥,你又输了一回。佛家有经云: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才像佛;而你看他像一坨牛粪,说明你的心中是一坨牛粪呀!”苏东坡闻言后,顿时石化了。
正如《禅语》中有联云: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成佛无须菩提叶,梧桐树下亦参禅。
明月清风谁与共,高山流水少知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0: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五)
       佛印禅师通佛义、精五经,能诗擅画,颇得当时文人的崇仰。他居住在镇江的金山寺,慕名拜访的僧俗很多。当时北宋大学士苏轼在江北瓜洲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隔着一条江,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也经常谈禅论道。
       有一天,苏轼觉得自己修禅大有进步,立即提笔赋诗一首,派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看,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在佛教里指的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影响人的情绪)。禅师看了诗,拿起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
苏轼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看,只见上面只有两个字:放屁。
       苏轼气坏了,随即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没想到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了。苏轼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一直拿你当好朋友。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苏轼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禅师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自己’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八风吹不动
一屁打过江
       此联对仗工整,恢偕幽默!苏轼已惭愧不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10: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六)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
上联: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
下联:是置安石过也!
       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4-29 00:41 , Processed in 0.20066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