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8|回复: 1

[原创] 走遍山川留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4 21: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遍山川留诗歌

作者:张扬单

刚开始看见“旅游文学”四字时,我的脑中想到的是李白这位诗人,他游历山水,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等,读来都是琅琅上口。从小热爱文学的我,便是选了旅游文学这门课,而我的老师李槟,也是一位旅游文学作家。

一斗笠,一蓑衣,一壶酒,即是天涯。在我心中旅游文学作家即使如此,踏风尘,望山水,书诗词,槟郎即是此人。

他曾立于八卦洲头看浮生,前篇或许只写风景,却不想后篇是以前篇为基础,写万物之变,人生之短。想起曾经学过苏轼的《前赤壁赋》,其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想来槟郎当时不知是否也是此心情,天地万物变化无常,皆有始终,人生短暂,时间万古流逝,今是他立洲头,后又是谁立洲头?生死不过如此迅忽,倒是不如去再一品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

槟郎写人间烟火,写那位江洲小女孩。他去了解,去同情,他无法,他只好将她写进诗里。他可怜女孩只与爷爷为伴,只在江洲上有着自己孤独而无法选择的童年。也幸而江洲上有美丽的花草,有可爱的飞鸟,还有船上有个小男孩,童年终是还有个伴。小女孩家族多变故,祖宗状元是李黼,可又奈何她的父亲不是个读书的料。小女孩与爷爷为伴,想求学却无法。槟郎心疼小女孩,可他无法,他只能将其写进诗中,去叹息,去叹惋。他即是大家的诗人,他为世人写诗。

“我感到逐渐虚弱,所以我趁着我还能觉出心中的烈火,趁着我的脑子还清楚,我就赶快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这样说。槟郎是诗人,也是教师,在同事离世后,他想着生死的问题。生或死的问题,莎士比亚曾经也曾在自己的书中探讨过,槟郎在诗中也写下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槟郎写世人,可怜世人,可谁来写槟郎?槟郎父母因病双双过世,自此槟郎心中有了死亡的阴影。可槟郎畏惧死亡吗?他不!他坚信生死有命,但是同时身为一个教师,他身上担着责任,他必须对得起自己的职业,他必须对得起这个社会,他只求自己能顺利退休。但是也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他也抓紧着每一分钟的时间,他珍惜每一个今天,总会趁着休息时间再去户外游玩,再去逛一逛他笔下的人间,再去写这山川,河流,人世。

今年是有所不同的一年,今年是被疫情所困的一年。作为教师的槟郎是拒绝网课的,可是没有办法,百人课堂是不允许线下的,无奈,槟郎只得学习网课使用来教学。我曾否认过连现在新式教学方式都接受不了的他,但在了解过他才让我颠覆自己的观点,正是因为身为一位教师,才会更需要三尺讲台,更需要粉笔黑板,教书匠没有了这些可如何是好?我在师兄师姐口中了解过槟郎,先生上课多是用投影放着自己的书本文档,而少借助所谓的电子文档,就像在这信息时代,我仍然是爱捧着纸质书而少用电子书,踏实。有时读者槟郎的诗文便会觉得可惜,何不出一本诗集,让书带着印刷的水墨味,带着槟郎不愿展示于世人而全融入字里行间的感情走向我们。

广阔的境界和超然的心境支撑着这样一个经历丰富的人。槟郎不仅仅只是大学的教书先生,先前的他曾做过中小学老师,当过狱警,做过建筑管理,是南京大学文学硕士。正是这样一个人,即便饱受生活折磨,也仍然热爱生活,仍然固执的为生活写诗文。教书写诗,一个不落。教学中的他总是认真负责,三尺讲台承载着他的心血,离开教学,先生便是槟郎,便是如我想象中那一斗笠一蓑衣,走遍山川河流的诗人。他常与我们分享他的旅游中的点点滴滴,正是一个看起来如此不拘小节的人,总会留意着他生活或旅途中的一切,甚至是小到窗外一朵梅花,路上一只飞鸟,都会带给他许多思考,让他沉思,让他再去品味生活将其感情融入自己的诗中让人去品读。从孔山登顶,到吴家大洼,到老山森林公园,先生去到的地方总是那些风景之地。即便生活确有多事不如意,他还是固执的要走进生活,他要去品尝一杯世间倒下的五味酒。

先生是安徽巢湖人,却为南京写下多少诗篇。曾几何时我还人说起,你若不了解南京,便去读一读槟郎的诗吧;你若想看看南京的风景,便去读一读槟郎的诗吧。说来惭愧,我虽是南京人,却是对南京了解甚少。能读先生的诗是幸运的,我能一览南京风景,还能去读先生隐在诗中的心。上文有谈到先生曾做过建筑管理,在《拜谒刘渊然高道墓》中曾有一句:“庆幸你只是迁坟,多少古迹已彻底失踪”。时代在发展,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的我们,却是身处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中无法走出来。人们都说槟郎诗直白易懂,我却说先生的诗反倒难读。你看到的仅仅只是先生感慨文物不保,却是不知先生心中的复杂,他无奈,身处城市建设无法保护文物;他无力,他心疼古迹的破坏却无法伸手相助;他愤怒,他恨自己力不从心。

先生身处南京,但在外漂泊的游子还是会思家。今年因疫情封校而不得不在学校待上了个把月,我也甚是想念家里,但每当旁人问起我却依旧是说学校很好,我还行。离家数月不过如此,又何说先生从巢湖来到南京?《从巢湖到南京》、《徽州无梦到巢湖》、《忆巢湖姥山岛》、《故乡的半汤镇》等,都寄托着先生多少对巢湖对故乡的情思。

先生也常爱说到他21世纪初去韩国时写下的游记散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篇《访问韩国大田的华侨小学》,先生讲述了这所小学的由来,这是一个华人移民的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怀着一颗中国心,然后出资办了这所小学。但毕竟是移民去了韩国,在大环境下始终会与周围格格不入,即便是下一代下下一代依旧是怀着中国心,难保后世都是如此。不知道有这强烈爱国心的先生,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是多么伤感。

《异国圣诞平安夜》多是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异国他乡过起了相似于祖国春节的节日,常道“每逢佳节倍思亲”,随时他国的“佳节”,却是让先生起了乡愁,让先生更加思念国土,思念家乡。先生还有一篇《在海外过了一个属于韩国和我自己的教师节》,先生虽身处韩国,但先生有着一群可爱的韩国学生,先生有着学生们的陪伴,他并不孤单。

毛姆曾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生活中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和别人息息相关,要想只为自己,孤零零地一个人活下去,这是个十分荒谬的想法。”又有德莱顿说过:“我们活在世上并非一无所求,生活总是用一些新鲜的东西满足我们的希冀。”我们的槟郎先生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诗、他的文章,从来都不是仅仅为自己而写,他总是带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去走进生活,哪怕总是有着许多不如意,先生从未怨过生活半分,在先生眼里,生活永远明朗可爱。正因如此,先生才担起了旅游文学这门课的教书人。若是一个人整天怨天尤人埋怨生活,他如何去发现生活的美,又如何去向自己的孩子们传递生活的真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不过一场旅行,旅途中离不开文学,先生的诗和文章就是人间四月天。老天爷的采诗官,就是槟郎先生。

2020-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4 21: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程山川,一首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3 02:01 , Processed in 0.0966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