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55|回复: 12

[原创] 战马腾空祭望原——惜别陕籍乡魂陈忠实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4 11: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马腾空祭望原


——惜别陕籍乡魂陈忠实先生

    竹屋码字,如垒春风;金台一观,石鼓钟鸣。曲径通幽,言为心声;书林撷页,扶犁亲耕。春夏新别,如去秋鸿;白鹿断角,泪满古城。秦关失守,八水溃崩;霸陵伤别,凤栖梧桐。         
               
          长空雁叫西风烈,战马腾空祭望原。
黄河怒吼茅津渡,陕军东征人未还。
白鹿断角泪满城,秦关失守新兵团。
安塞腰鼓乱阵脚,书院惊恐傅斯年。

血战永济忆六六,马家崖殒一线天。
中条南麓许八坡,茨林沟里惨人寰。
谁把乡怨写春秋,长歌当哭白鹿原。
五虎上将今安在,洗耳淹底诉陌南。
               
                  二零一六年五月四日


原作附注
1、血战永济忆六六,这里的“六六”仅指1939年6月发生在山西芮城、平陆交界陌南镇、茅津渡一代的六六战役。陕军东征、五虎上将,既是文学意义上的陕军东征和五虎上将,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望原既为山西望原,亦可理解为对陈先生出生、生活地白鹿原的尊称。
     2、望原、茅津渡、永济、马家崖、中条山、许八坡,茨林沟、淹底、洗耳河、陌南镇均为山西境内山地及水域。望原、淹底为1940年4月平陆东部望原会战两个山头、洗耳河,为古战场。
     3、陕军东征,五虎上将、秦关、安塞腰鼓、白鹿原,皆为陕西历史文化名词。据称《白鹿原》对此次战役陕军东征之惨状有所提及。马腾空是西安南郊等驾坡附近的一个黄土高原,隔浐河与白鹿原西东对望。黄河、傅斯年无须解释。
     4、偶然一念之间,心生感慨,一气呵成,迫使我带着痛哭的心情完成此作,虽然我与陈先生素昧平生,也没读过他的作品,只是偶有所闻,彼此都是陕西乡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雪格格 + 100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5 1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悲壮的古韵诗词,读来荡气回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2: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竹笛清韵) 的帖子

附注:
1、血战永济忆六六,这里的“六六”仅指1939年6月发生在山西芮城、平陆交界陌南镇、茅津渡一代的六六战役。陕军东征、五虎上将,既是文学意义上的陕军东征和五虎上将,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望原既为山西望原,亦可理解为对陈先生出生、生活地白鹿原的尊称。
    2、望原、茅津渡、永济、马家崖、中条山、许八坡,茨林沟、淹底、洗耳河,均为山西境内山地及水域。望原、淹底为1940年4月平陆东部望原会战两个山头、洗耳河,为古战场。
    3、陕军东征,五虎上将、秦关、安塞腰鼓、白鹿原,皆为陕西历史文化名词。据称《白鹿原》对此次战役陕军东征之惨状有所提及。黄河、傅斯年无须解释。
    4、偶然一念之间,一气呵成,迫使我带着痛哭的心情完成此作,虽然我与陈先生素昧平生,也没读过他的作品,只是偶有所闻,彼此都是陕西乡党。

感谢笛子合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7 08: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人的诗词写得大气感人,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09: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哥哥首肯青睐,顺致春日美好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15: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上林真人于2016-05-09 09:19发表的  :
谢谢哥哥首肯青睐,顺致春日美好问候!
又叫我哥哥,我可不敢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16: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大气的致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此诗文,深深感到真人对自己的故乡八百里秦川感情深厚。
在这片曾经栖息过秦人的黄土地上,有着一种历史厚重的沧伤感。
上林文人的这篇文字,博古通今,把对陈忠实先生的哀思表达的淋漓尽致。
胸有丘壑,不愧是陈忠实的知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2: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楼(海风寒) 的帖子

只是流水心情,也是真情实感。1940年春我祖父代兄出征被抓丁奔赴中条山望原战役,一去76年再无音信,当时父亲仅六岁、姑姑半岁。1946年我祖母含恨离世,留下年幼的父亲和姑姑相依为命,身世飘零。这段历史,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过去家人提都不敢提。
感谢海风寒 版主友情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2: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幽梦香寒于2016-05-12 22:35发表的  :
观此诗文,深深感到真人对自己的故乡八百里秦川感情深厚。
在这片曾经栖息过秦人的黄土地上,有着一种历史厚重的沧伤感。
上林文人的这篇文字,博古通今,把对陈忠实先生的哀思表达的淋漓尽致。
胸有丘壑,不愧是陈忠实的知己。

.......
原作附注
1、血战永济忆六六,这里的“六六”仅指1939年6月发生在山西芮城、平陆交界陌南镇、茅津渡一代的六六战役。陕军东征、五虎上将,既是文学意义上的陕军东征和五虎上将,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望原既为山西望原,亦可理解为对陈先生出生、生活地白鹿原的尊称。
     2、望原、茅津渡、永济、马家崖、中条山、许八坡,茨林沟、淹底、洗耳河,均为山西境内山地及水域。望原、淹底为1940年4月平陆东部望原会战两个山头、洗耳河,为古战场。
     3、陕军东征,五虎上将、秦关、安塞腰鼓、白鹿原,皆为陕西历史文化名词。据称《白鹿原》对此次战役陕军东征之惨状有所提及。马腾空是西安南郊等驾坡附近的一个黄土高原,隔浐河与白鹿原西东对望。黄河、傅斯年无须解释。
     4、偶然一念之间,心生感慨,一气呵成,迫使我带着痛哭的心情完成此作,虽然我与陈先生素昧平生,也没读过他的作品,只是偶有所闻,彼此都是陕西乡党。

     只是流水心情,也是真情实感。1940年春我祖父代兄出征被抓丁奔赴中条山望原战役,一去76年再无音信,当时父亲仅六岁、姑姑半岁。1946年我祖母含恨离世,留下年幼的父亲和姑姑相依为命,身世飘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场战役,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现在跟父亲和姑姑提都不敢提。
     特别感谢幽梦香寒朋友通过只言片语的文字,体察到我的内心深处的情感,百忙之中友情回复!

被遗忘的战役——中条山之战》编辑手记:
      
       中条山,曾被侵华日军称为“盲肠”。在抗战初期,日军倾十余万兵力,苦战三年,竟未能越过中条山一步。这在抗战初期确属罕见。而坚守中条山的,竟是武器装备低劣、受蒋介石排挤的杂牌军西北军。
      
       由于西北军牢牢地钳制住了日军的进攻势头,陕西和整个大西北才得以确保。抗战八年,日军占据了东、南、北大片领土,却一直无力西进,这一切都得之于中条山战役的伟大胜利。
      
       然而,中条山战役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一直鲜为人知。一方面因为参战部队是“西安事变”的杨虎城部队,在国军“正规军”节节失利、大好河山拱手让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不愿意让这支杂牌部队夺占功劳;另一方面,人们关注的是数十万上百万军队参加的会战,而三万关中子弟浴血奋战的中条山战役就这样湮没在漫漫历史尘烟中。
      
       小时侯,曾听参加过中条山战役的外公讲过,在战役相持阶段,身为团副的他奉命回陕西老家征兵。他大呼一声,应者如云。整村整村的青年跟随着他奔赴中条山前线。陕西男子被称为“冷娃”,意思是性子刚硬,不怕死。在抗战初期,就是这些“冷娃”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家乡保卫大西北的长城。
      
       工作后,我曾在关中一部县志中,看到满满十余页的抗战烈士名录,他们全部死于中条山战役。那个时候,该县人口不满一万,而在此战役中捐躯者竟有一千多人。
       编辑这篇文章时,我心潮难平,数次洒泪。烈士已逝,英灵长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16 02:11 , Processed in 0.1237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