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15|回复: 42

【金猴启岁 漫雪迎春】龙江作家品“年味儿”活动开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0 1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近,情浓------
腊八过,传统新年将至,龙江作家向所有关心支持的文友送去新年祝福,心想事成,康健如新。作为文字爱好者,在传承文明的同时,不忘传统,为此,书童提议在漫天雪宝地,大家过来聚在一起,畅谈新年,或诗或文,可长可短,一段文字,一种心情,可以是介绍年俗的知识,亦可对联相和,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完成精神世界里最新想法。互动,交流,学习,成长!
真诚希望各位积极参与,以最新姿态向龙江作家展示,期待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文友秋鱼同志相邀,特在此地空间,接纳各位文友的心声祝福,畅谈心中的“年”,追忆幸福,苦尽甘来的回味,品中求乐,增加年的味道,无所谓的酸甜,就是想真正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活动视参与程度如何可以延期,真诚欢迎各位的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0 15: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你效率这么高,一声开场白,秧歌就开始扭上了,说到这个“年”,对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来说是集民俗文化于大成,包罗万象,而且长盛不衰的现象,我既然是参与了发起,就来这第一帖,把我心目中最钟爱的两首关于年的诗分享一下:
第一首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说,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
另一首,非常有味道,有年味的古词,曾经记在本子上,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9: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半尺秋鱼) 的帖子

效率还是要有的,火车都提速了,呵呵!
对于这个活动的开展,我心有余悸,到头来不是你我的对口相声就好,真的希望各位文友的支持和关注,不为别的,只为在漫天雪增色同时,也在普及传统新年的知识,珍惜时间,珍重身体罢了。
对于《元日》这首诗,我的理解有限,针对作者王安石当时的变革决心,付诸诗词,可以说是用诗词来表达心声,借助新年,除旧岁来说明变法的决心,以及成功的向往。整体诗词运用白描的手法,渲染节日的喜气洋洋,我喜欢。
另一首,您慢慢想,回去好好找找本子,拿来共享。
谢谢支持,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0 20: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童老师有兴致发起倡议,希望大家多支持!为传承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也为促进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22: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清茶) 的帖子

现在有这样的想法,对于“年”的认知,以及年俗风情,各地都有不同,随着时间的变迁,物质生活的丰富,年味儿也就随之变化,不过,无论怎样的变化,祝福不变。希望在此各位文友略微支持,将旧往与现在的新年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不成熟的想法,能够得到雪梅姐的支持,书童有幸,谢过,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00: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年”?

关于“年”的来历有很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下面的故事: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00: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年”的来历 (二)

  相传很早以前,有个打柴的青年名叫万年,他看到当时的节令很乱,决心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两眼望着树影,忽然,他从那移动的树影中受到启发。回到家中,他设计了一个专门测日影计天长短的“日晷仪”。可是,当天气出现云阴雾雨时,怎么办呢?后来他又看到崖上的泉水很有节奏地往下滴,便动手做了个五层漏壶,用漏水的方法来计时,慢慢地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万年带着自制的日晷仪和漏水器去见天子,向天子讲了自己多年测定的结果,说明了冬至点、日月运行的周期。天子听后,感到万年说的有道理,便把万年留下,并在天坛前筑起日晷台、漏水亭。
  过了一个时候,天子派节令官阿衡去了解万年的制历情况。万年拿出自己的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听后很嫉妒:万年把节令定准,就会得到天子的重用……于是,他收买了一个刺客去暗杀万年。
  一天中午,当万年到日晷台观日影时,刺客拉弓向万年射去。只听“啊”的一声,万年应声倒下。卫士闻讯赶来,拿住刺客,扭送去见天子。天子得知暗杀万年是阿衡策划的,便将阿衡处以死刑,并亲自去看望万年。万年指着申星说:“现在申星追上了蚕白星,星家复原,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逢春。希望天子定个节吧!”“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天子说。从此春节的习俗流传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0: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楼(半尺秋鱼) 的帖子

传说关于年的,书童知道的也只有这些。这只是传说,传承下来的是习俗,张贴春联,门神,放鞭炮,接财神,吃饺子,赏花灯等等。各地风情不同,风俗习惯也有不同,这就看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及丰富的民族文化。谢谢秋鱼分享,书童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10: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应!
迎接新年,回忆旧事,献上一首歌谣:
缅裆裤留念谣 http://www.mtxsnow.net/read.php?tid=2376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1-23 00:03 , Processed in 0.0945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