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05|回复: 6

[原创] 信国千秋弘正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9 0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宋文天祥《正气歌》
      
     “瀚海狼烟平地起”公元1278年10月,在大元铁蹄蹂躏下,宋室倾危。宋右丞相文天祥率领一支抗元队伍,丛南岭经惠州、海丰进入潮阳县境。当队伍来到离县城几里远的地方,白马突然一声嘶叫,停步不前了。看来,战马不能再支持了,文天祥不禁热泪盈眶,向养马屯长唤了一声:“把马抬进潮阳城!”
  
     当时潮阳香火最旺的神庙是双忠祠,据说很灵,许多漂洋过海的华侨都专门来此请神符回去供奉。祠里供奉着张巡、许远两尊忠王。以前棉城的双忠祠至少有四处:衙门、书房、家宅等(还有一处记不得)。城隍前的双忠祠是衙门最旺的,门口对联是这样写的:“忠臣不贰贰忠臣,国士无双双国士。”双忠王祭祀的是血战睢阳两位唐朝官员。其中张巡是知县,许远是知府。时逢安史之乱,张巡觉得自己所在的小县城挡不住安史叛兵的冲击,遂率领一些民众投奔到知府许远处。这许知府为人厚道谦恭,他知道张巡胆略过人,遂主动让贤,尊张巡为兄,自己愿作副指挥,两人共同带领军民抵抗安史叛军的进攻,最后粮尽兵疲,城破被俘,两人坚贞不屈而遭害.安史之乱平息后,唐皇给他们追封为将军,感觉不足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最后双双追封为圣王.那么在北方发生的卫国事迹为何在万里之外的潮阳被奉祀呢?传说是忠王生前发誓:“生保睢阳”死保不管睢阳还是潮阳,都只因唐元和十四年,韩愈因谏遭贬,赴潮州任刺史,在潮州作出很多好事。韩愈曾撰写《张中丞传后叙》,表彰张许功烈事。后来潮州人感念韩愈,建书院、庙祀,并为张许建立祠庙,选址县东郊东山山麓。

     文天祥把队伍带到城郊的东山安营扎寨,他带着仰慕崇敬的心情,走进了建在东山麓的纪念唐代张巡、许远的“双忠庙”,拜谒了这两位爱国将军的忠魂。回想这几年的征战历程,禁不住情怀激荡,拔出宝剑,用剑锋划石题了一首《沁园春》词:“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嗟哉人生翕叹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遗容俨雅,枯木寒寒鸦几夕阳?邮停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他赋完词章,举杯向双忠公祷告:“二公忠义炯炯,我与二公同心。如许我忠义,请饮此杯,并愿献乘马。”话未落,文天祥杯中的酒竟分左右自倾其半,那匹白马也在此时停止了呼吸,倒毙在庙门外。文天祥怀着悲壮的心情,把白马葬于山坡的一棵青松树下,至今,东山坡还留有“文马碣”遗迹。

   文天祥在东山匆匆一宿,次日清晨,东方露白,轻风阵阵。文天祥便又拔营启程来到距潮阳县城二十里的海口(即今海门)村外的海边。在那山河破碎,元兵穷追的艰难日子,按原先约定,文天祥从江西转战进入广东,而陆秀夫却携小朝廷从福州由海路南下。文天祥来到海口,就是要追寻朝廷帝舟帆影。

  他在将士的簇拥下,登上了屹立海边的巨石,向着大海眺望。远望层山方向,但见白云飘渺,海鸟高飞,涛声如歌如泣,想元兵凶狠,肆虐中原,宋军节节败退,从临安、江浙、福建、江西……一直退至广东厦门,如今少帝漂流海面,作为大宋臣子,却未能亲临护驾,不禁浩然长叹,举足狠狠地蹬了一脚,忽听“噼呖”一声,那巨石竟悚然裂开,陷落数丈,成莲花形……

  “精忠踏碎石莲花”,那时文丞相胸中确有三股气:
   一是亲临厦门护驾受阻。文天祥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从小聪敏好学,仰慕欧阳修、胡铨等有文才有民族气节的人物。宋理宗宝佑四年,文天祥2l岁,被理宗亲擢为状元。尔后,官至右丞相,祥兴元年8月还被南宋小朝廷加少保,晋爵信国公。末端宗景炎元年(公元l 2 76年)农历5月以来,转战福建、江西、广东,屡胜元兵,至景炎三年二月,执杀叛将江西招讨副使黎贵达后,进军惠州海丰县,驻营丽江浦。探知左丞相陈宜中已逃奔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宋端宗已于四月病死础州,陆秀夫、张世杰拥立卫王呙为帝,改元祥兴。6月中,南宋小朝廷移驻屋山(今广东新会县南部)。于是文天祥移军船澳(今惠来县南部海滨),上表向宋少帝自劾兵败江西之罪,要求拜谒少帝,且深感少帝势危,周边军力薄弱,愿率军前去护驾。但在此宋室危难之至,在屋山的南宋小朝廷有人仍不以大局为重,竟以各种借口阻止文天祥到厓山。只是加封他为少保、信国公,并以金三百两犒其军。文天祥未能救驾,心甚愤懑,致书陆秀夫曰:“天子年幼,宰相遁荒,诏令出诸公之口,奈何不恤国家,以游相拒?”护驾报君无门,此乃一气也!

  二是举贤变贼,屡除未去。海阳县人陈懿,兄弟5人,原为惯盗,被称为“陈五虎”。张世杰在福州时,曾招之攻闽,遂据潮阳。祥兴元年,文天祥曾奏请封陈懿为右骁卫将军,知潮州兼管内安抚使,得到南宋朝廷的准许。但陈懿却恩将仇报,不听同部督府节制,叛附无常,且在潮阳一带鱼肉民众,肆意杀掠,民苦其虐。正如他的“集杜诗”所云:“寒城朝烟淡,江沫拥春沙。群盗乱豺虎,回首白日斜。”文天祥应潮州民众请求,“引兵趋潮阳”,数陈懿之罪讨之,进军潮阳,但可恨陈懿逃人山寨,未能正法,此乃二气也。

  三是眼见中原大片国土沦人敌手,千万生灵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何日才能光复国土?何日才能拯民于水火之中?这忧国忧民之情,化成—股浩然正气。此乃三气也。

   那时山峰上的文丞相,双目远眺,白云深处,大海尽头,似乎是帝舟,是陆秀夫、张世杰拥载着的年仅五六岁的少帝,在风雨中飘摇,在元军追兵中逃窜,战火纷飞,号角震天。文天祥百感交织,救驾不得,忧君忧民忧国,怒气冲天,浩然长叹,狠狠一顿,只此一脚顿下去,便地裂山崩。

    文天祥望不见帝舟,心中郁郁,拔剑在路旁的一块石头上,刻下“终南”两字,而且有意把“南”字中间的“半”刻成“午”,以寄中午望帝之意。

    清康熙年间潮阳县令藏宪祖有诗叹曰:
      丞相勤王到海崖,精忠踏碎石莲花。
      思扶弱主回天顾,致使孤臣痛日斜。
      浩气一腔吞巨浪,丹心万古照寒沙。
      成仁取义酬君父,读史谁能不叹嗟。

  
   文天祥苦望帝舟未遂,回到理学大师鲁存庵读书处,慨然题写了这首充满浩然正气的《正气歌》。

  当时,降元的叛将陈懿、刘兴,勾结汉奸张弘范,气势汹汹,追赶文天祥部队。文天祥从海门西征路上,经过蚝坪时,与叛军展开一场激战,并获大胜,刘兴被擒,当场被处活斩,使军心大振,群情欢跃。

   战地之夜辗转不眠。凌晨,他在朦胧之际,忽听帐外人声喧哗。文天祥披衣出帐,一打听,原来是他的爱女监娘昨夜在野间遗失一把御赐玉扇,乡亲们郑重地把它送回来。文天祥此时心情十分激动,他有感蚝坪民心的纯朴,地气的和平,便挥笔疾书“和平里”三个大字,赠给蚝坪人民。此后,蚝坪人民便把蚝坪改为“和平”,文天祥书写的“和平里”三个大字,被刻在大石上,保存至今。

  文天祥于十二月退出潮阳,转到海丰北五坡岭,准备进山固守,不幸被元兵追上。文天祥措手不及被俘。1279年(祥兴二年)正月二日,文天祥被囚禁在船舱里,准备西渡,因海上起风而拖迟四天,才于六日从潮阳启航。囚船停泊潮阳之时,田心人陈梦龙曾组织义军劫救不遂。

   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到弘范,左右押解之人令其拜见,文天祥坚持不拜弘范就以宾客之礼接见了他,并与其共入厓山,并要求文天祥作书与张世杰,令其投降。文天祥说:"我不能报效祖国,反而教我让人背叛自己的国家,怎么可以这样做呢?"弘范仍然要求他写招降书,文天祥不得已,把自己过零丁洋时所做的诗文给了他,并用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心迹。弘范看了后,就不再提及此事。后来厓山被攻破,弘范在军中置酒大摆庆功会。弘范说:"你的国家已经来亡,你作为宰相忠孝已经两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荣华富贵,仍然是你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泪下,说:"国家灭亡而不能救,作为人臣即使死了,也不能免除自己的罪过,怎能苟且偷生,另事他主呢?"弘范感其义,派人将其护送至京师。文天祥在路上八日未食一饭,仍然没有饿死,文天祥就开始吃饭了。到了北京(即燕京),其所押解住处的人提供给他好衣好食,但天祥并不为所动。他通宵坐至天明,然后被移交兵马司,由卫兵把守看管.......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口南大街)慷慨就义,终年48岁。文天祥在刑场写下了绝笔诗:

  昔年单舸走维扬,万死逃生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雷变,气哇烟云草树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尘沙黯澹路茫茫。
  衣冠七载混毡裘,憔悴形容似楚囚。
  龙驭两宫崖岭月,貔貅万灶海门秋。
  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
  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文天祥临刑前面不改色,对旁边的訇卒说:"我的使命完成了”,向南拜而从容就义。

   宋代文天祥率兵抗元,转战潮阳,在潮阳活动前后只有三个月左右。对于文天祥来说,他挥师南下,至潮阳这一南国海疆要隘聚众图举,也许仅仅是军事上的需要,但对于潮阳人民来说,却在心灵上永久地耸立起一座丰碑。文天祥忠烈双全,明知宋室将倾,却仍不可为而为之,为国尽忠;兵败五坡岭被俘,解至燕京,囚禁三年,坚定不屈,以身殉国,烈骨如霜。其爱国丹心,惊天地而泣鬼神,久久地震撼着潮阳民众的魂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9 15: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的巨著,置茶,品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9 18: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云天) 的帖子

并非巨著,只是撷取文天祥在潮阳的二三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9 2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呆呆用心了,对于历史我们不仅是尊重,更多的应是传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9 23: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

有记得前面还有个小序的,
说孔曰成仁,孟说取义.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另___
我还有于右任书写的<正气歌>拓本(六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06: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晨风) 的帖子

文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他在自序中说道: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 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汗垢,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其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晨风细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2 01: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4楼(晨风) 的帖子

引用第5楼呆呆于2014-04-10 06:43发表的 回 4楼(晨风) 的帖子 :
文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他在自序中说道: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 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汗垢,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其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正是读书人所必须
=======================

话说文天祥的殿试卷子被皇帝看到
说文名字特好,天之祥瑞
正适其时南宋的飘摇破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6 05:25 , Processed in 0.1153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