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青荷道人

灌水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4 22: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07楼(青荷道人) 的帖子

先谢过青荷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00: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10楼(雪格格) 的帖子

没啥。我也是凑合回几个。很久不细读诗了,感觉会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5 16: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11楼(青荷道人) 的帖子

青荷兄,看了你的诗评很到位。
你是高手,有空多去做做义务劳动吧,哈~
格格负责为你上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7: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菴漫谈

  关于诗歌,我曾经在不少小范围的场合中提到,而且我也一直如此地认为着,即诗歌的写作与展示是一份充足而又可能的美学与诗者个人的思想世界。一首诗歌的完成,也正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光片段,写者截取的思想片段或是说认知流的返照。尼采曾经谈到,有一类哲学家的表达之所以艰难,是因为他们不但要表示思想,还要表达思想的思想。
  在工业化日益精细、全球化经济日益扩展的今日,诗人又将以如何的面貌如何的写作态度去面对这样的客观世界呢。波德莱尔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带有时代性的批判者和引导者,他的《恶之花》是最早从频率加快的生活转而省视自己内心的创作作品丛。可以不夸大地说,从波德莱尔开始,西诗逐渐摆脱宗教性信仰性甚至于宏观的客观生活接受性写作视野,把形而下的较单一的叙事性写作技术,从更宽广的唯心的但不是机械式的写作方式呈现给更多的读者群。
  由此返望中国,在汉语现代诗歌这个文学体裁建立九十多年的今天,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可以看到的是许多诸如迷惑、分歧、教条、形而上甚至于随波逐流的阅读与写作视野。一位曾在2003年底,与我私下交流,并鼓吹建立诗歌写作“新山头”的诗者,时至今日也麻木了。除了沉耽于往日写就的几首短制,便只是经常在国内的文学刊物发表较多的散文或小说。从2004年开始,我的周围也有一些人与我在多次的小范围内提到诗歌写作方式以及阅读视野上可以用来评价参考的美学原则。记得当时,我曾写了一篇《浅谈好诗》的薄文,其间第一次提到了诗歌的内在承质一说。关于内在承质,早在一九九八年,美国比较文学专家奚密曾经用英文如此来确定——intrinsic receives,其大意是独立的精神状态。我个人的观感是心,中国儒家学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为天地立心”的心。个人认为,文学的根本意义,就是指导人的精神存在以及精神实践。如果否定了这一根本,文学就失去了其最深层次及最宽广的内涵。其所包含的任何形式,只能是单纯的语言游戏。就像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批驳国内现代诗歌某些群体和个人以自我为出发,以所谓后现代主义为写作的精神指导范畴一样;单一的从个人出发的、不具备个人思想发散性的作品写作观念,无疑也是类似“快餐文学”等功用主义时尚主义的细致化源头。非常遗憾,国内文学经历或也正在经历这样的写作观和阅读视野的误区。
  坦白地说,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一种沉重感。这种沉重感不是来自于我对现代诗歌个人阅读视野的狭隘,是因为我们在现代诗歌写作观念上企图与古诗词的传统断流,甚至于有悖于古诗传统,并在现代诗歌发展中,不断吸取其他文化有益养分或者说在修辞、形式等诸多技艺的过程中不加思考地与舶来品的思想等融合及深入化。或许,我的沉重是徒然的,也希望如是。



1,白马非马与夕光记



  在很多时候,其实我更愿意抛弃我已经存在多年的诗歌知识以及我的美学视野,去阅读一首诗。比如,卡尔维诺在总题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中提到Readsattentively(细读)这个概念,意思是说在阅读到恰到好处的表达之后,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文字背后密度浓度和意义的多样性。在卡尔维诺这份阐述上,我更着重于恰到好处这个词。就像我在一0年代的前夕,读到诗人国志峰的《白马组诗》。坦白地说,如果要我给志峰这组诗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浮现在我脑海的是庄子的一句“得意而忘言”。
  譬如我刚读到的白马组诗中的《夕光记》。仅是前些日子,诗人施世游有一句话一下子击中我对于诗歌语言同样的感受。他的原话大意是如此,“连描摩也觉得是多余的了”。这句话,被我用在此处描述我对《夕光记》文本上的评价,是再也恰当不过了。在此时,我们不需要借助其他,只需要跟随文本自然贴切的表达,我们的眼前自然打开了一幅旷远的画面。
  比如读到起句,“朋友们赶到对岸去了”,我一直在想,对岸是什么,大多数人在对岸,而徒留“我仍然在一片酒意里/难以自拔”,两者一动一静,却在不经间留给读者一份想像的空间。阅读这样的描述,观感指向是虚无且又丰满的。尤其是后面几个句子的定位,“浅黄色的阳光”、“我的朋友们远远地沿着/河岸,和我一起,向前走”、“他们在各自的酒意里难以自拔”,在这种表达潺潺的溪流中,我们总能读到志峰一闪而过地智性。诗歌有些时候是处于神秘的,就像现在,在志峰这种近乎是自由随意的泼墨化表达下,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语言对写者的信赖。这并不是简单地词汇上的调动,而是一种“神授”,如诗人汤养宗所言,“好诗都需要神授的”。
  常常有诗人与我提到参照,似乎诗人总是以宿命式的唯心式的哲学观感作为其写作的重要观念和阅读依据。我不否认参照物的存在,对于诗人在向上的写作过程和阅读实践中,起到一个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我同时也认为,类似这种较为机械式的总结式的参照观感,往往是诗人在其写作视野与美学实践没有抵达大成时的一种心理观感。一首好诗甚至于一个上乘的作品丛,只有表现出其他诗歌或作品丛所不具备的特质时,大部分读者才会认可和接受诗人所制造的观感,甚至可以说独立的精神空间这个词。
  比如在志峰白马这组仅只有五首作品的组诗里,白马这个词似乎是志峰具体的参照物。但仅是我读完第一首,却几乎已肯定这匹白马只能在这组作品丛中作为参照物。白马在此间的意义,你可以把它看作是禅、或道,或是志峰心底一闪而现的小念头。这样的参照表达,有别于我之前提到的写作视野与美学实践,它更似乎是一个这组作品所表达的intrinsic receives。在此之前,我曾读到志峰的乌兰巴托,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受。就像现在,在我看来,白马这组诗的意义并不在于志峰表达或没有表达什么,而是我们是否可以试图去通过这组诗歌去感受诗人单纯而又丰盈的精神世界。既使这份阅读经验是单薄的、流连的。

◎夕光记

朋友们赶到对岸去了

我仍然在一片酒意里
难以自拔
浅黄色的阳光洒向河面
又洒向我
我向前走,沿着河岸
远远地,和我的朋友一起

我的朋友们远远地沿着
河岸,和我一起,向前走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
又洒向河面
他们在各自的酒意里难以自拔

不得不更慢一些
由于两岸由于
平缓而浑浊的水流
阳光更暗了渐渐填满山谷


◎白马(一)

你在更早的清晨醒来
薄薄的影子浮于水面
周围仍是昨天景色
鱼翔浅底
鸟从头顶斜斜地飞过
那么静的山谷
你不出声就再没有声音了
你看山看水
看漫漫征程
你要向东
一直向东
要很久以后,才能从西边
回到原处

2009.12.27


◎白马(二)

全世界的白马
都是同一匹
它不驮包裹
不着鞍辔
白得难以分辨
不管什么时候
它都刚刚渡过
一条河流
甩甩鬃毛
趁着暮色踏入草原深处

2009.12.27


◎白马(三)

白马之白
白得难以描述

水从山上流下来
裹着石块,泥土,草根
我在树洞里想别的

水从山上流下来
一些流向我
另一些离我而去
那时我正在
树洞里想别的

整晚都有水从
山上流下来
那看不见的夜色
我整晚都在想别的

2009.12.27


◎白马(四)

白马再白
也是马
赶在荒年
赶在所有能吃的
都吃光了
它没有理由不被牵出来
先是马肉,马头
然后是马心,马肝
马胃,马肺,马肠
最后是马蹄,马皮
节省些,应该
能够吃上半月
那时也该可以
挖到草了

2009.12.27


◎白马(五)

说实话我喜欢
这个标题
我以前也常随手写
“白马”这两个字
一写白马我就
想起那座寺
应该是在河南
我又想寺外应该
有一大群白或并不
很白的牲口
每天被一根长鞭从东
赶到西
个个头顶冒着白光



2,天亮回家



  前几天读到一句相当有趣的话,大意是说,在广大读者眼里的好诗,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二流的作品。对于这话,我不作具体的评论,诗歌的好坏,很多时候是很难说清楚的,具体的感观得由读者在写作和美学上的双重实践来决定。比如我现在阅读李敢这首诗,除了读到这诗中保持了李敢一直以来的沉淀、质厚、醇朴的诗意之外,还读到了他最近在作品语言上极其微妙的转折。
  这是一首相当朴实、自然、亲切的诗,李敢在此处写得非常踏实,几乎可以说是一板一眼,没有运用到多余的诗歌技巧。我们可以通过踏实的叙述,“一根根”、“一条条”去跟随李敢进入这段朴实温馨的记录。这种抛弃复杂的表达形式,甚至于华丽的词汇描述,仅仅是像搭建一座四四方的房子一样,把词汇定位到文本该站立的地方。只是简单地用一种节制、缓慢地语调交待清楚人物、地点、实践过程。这样的写作手法,可以说与西诗形而下的抒情表达(部分人认为的冷抒情),在表达结构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时,我们可以更多的感受到李敢在作品中显示的世界与他生活中相对应的心理世界,相互返照的一个融合的过程。这样的经验体会,在当下的诗人文本中是不多见的。我不想拔高调子去赞美李敢这首在当下作品丛的意义,我觉得我们在读到李敢试图表达的这份“在四盏高热的卤钨灯的暖照下/发个短信问安你”的充足世界中的感受,已经是多么的受益了。诗歌很多时候只是作者心理和观感实践的表达,我们是否通过他感触到客观世界的美丽,才是我们作为读者最大的收获。
  当然,此处不得不提下,我所读到的关于李敢在本首语言上微妙的转折。李敢的作品语言,以前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清晰、准确、贴切,但还略谈不上自然,总感觉有一种擽微的强赋味。但本首踏实的节奏、平静和缓的语言定位,却让我读到一个新鲜的李敢。就如我在不久之前与华襄所谈及的一样,应该祝贺他即将进入“连描摩也是多余的”新境界了。

●天亮回家/李敢

我在成都一工地
转运木枋
看着民工一条条
一根根
搬运上车,堆码整齐
再跟车押运
赶返都江堰工地
再看着民工一条条
一根根
搬运下车,堆码整齐
烟抽完了
困得慌,在四盏高热的卤钨灯的暖照下
发个短信问安你
    2009-12-27。



3,那时的七夕



  我想如果没有网络这个因素,那我和诗人王九城(至少九城这个名字)将会是非常陌生。我在杭州,九城旅居西安,而网络把两个城市间巨大的时空距离一下子给拉近了。似乎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读到九城的作品是在什么时候了,也不记得当时具体读的是哪些(如果孔仲尼再上,请原谅我微薄的记忆吧),但其作品的观感,貌似较为清晰地留了一些在单薄的记忆里。模糊中记得的,是九城作品中娴熟的诗艺与朴实的生活原味流露。自从多年前,我与西安的另一位诗人之道谈起意象和语言的关联之后,我个人觉得诗歌只提意象不提具体的细节,往往是不充分的。把生活中原始的质感提炼出来,往往要比苦心构造意象来得深刻和引发共鸣,而九城恰巧以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生活中朴实的细节而让我添加观注。

  坦白地说,最近两三年来,我在诗歌技艺上最注重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把作品表达得浅显一些;比如诗人国志峰曾经提到一个尽量减少出现成品词的概念,最近两年就很多次被我引用在小范围的谈论与论坛回复上。当然,浅显的意思并不是简单地着重于让更多的人读懂,比如贺六浑在其《野猪禅六》中提到的语白意曲,其引用了吴梅的《词学通论》中一句:“言情以雅为宗,语艳则意尚巧,意亵则语贵曲”,我个人觉得甚是妥当的。另一个问题是周密,或许这词也不是很贴切,姑且献之吧。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着重于诗文本全首的和谐,不单是意象、节奏、甚至于音节,我也经常多读几遍后感受是否流畅而不隔涩。但这个周密并不是说雕刻到光滑,而是与我以前的薄文中曾提到的语言八字:准确、朴实、自然、流动,在全首中相互呼应。而最近在传灯录读到九城的一组《时间的声音》,虽然不能说每首都符合我在诗艺上两个问题的观感,但部分作品的闪光之处亦足以让如我之类的读者夺目。

  在我看来,用华丽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去阐明一个生活中的常见感受,无疑是不显得高明的。但九城的这首《那时的七夕》,无疑是用简明晓畅的表达阐明了一个生活中的常见感受。尤其是读到“你说这个盒子/真漂亮”,这时候观感的冲击是无以言表的。我曾经想通过上下文,企图用其他的词汇和表达复原这样的感受,但最终觉得除了类似的词意,很难在浅显的程度上到达原句的情境。而与这句漂亮相对应的“我就写了一首诗”,此句诗后所呈现的关于“我的浪漫”,却几乎是被漂亮这行辞句颠覆到极为失落的反面。而这样的巨大落差,一直到结尾“还给了我”上升到最大值。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关于“伪诗人”这个话题。我曾经对于“伪诗人”这个“伪”字,一直抱有固执的存望。固执地认为,诗歌不应该谈到具体的好坏,不应该从诗艺和文本的高低厚薄去简单地量化一首作品。诗歌这个东西不能去固定地限定去写什么,而是应该去表达如何写,在如何写中与自己的思考相互结应,并自觉地提炼与升华抽象性、普遍性或非普遍性的生存经验。关于这点,在九城的作品丛(泛指时间三十首组诗),读者可以有效地领略与感受了。而九城作品的创造性也正在于此,它把我们在普通生活中难以深化的感觉强化和提炼了。我想,这也应该是九城作品所能被更多读者接受的最大原因。

附九城作品《那时的七夕》


那个时候
我们也过七夕
没有钱买礼物
我就写了一首诗
装在祖传的
一个盒子里
送给你
你说这个盒子
真漂亮
就收下了
过了两天
你把盒子里
写着字的那张纸
还给了我




4,沦落风尘

  很多时候,其实我也不得不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我所认为的诗学观念,更或是浅显地使其解释为阅读一首作品后系统的美学与写作赏析观感。譬如前些日子,我在某个知名的诗歌网站留言中如此说,因为与周围大部分诗人在同一首诗歌作品上阅读观感的误差,让我觉得我在阅读与写作视野上是一个孤独者。这个孤独者的自谓,更在最近几日另一个诗歌网站上,一位小有名望的诗评者给予我诗歌作品的回复中感受到了。在这里,姑且不谈前后二者与我在视野上的差异,但作为一个浸淫现代诗歌已久的诗者身份而言,有时候我确实无法很恰当地确定诗歌欣赏中美学具体原则的这个概念。尤其是随着社会分工化的日益精细、社会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诸多开放局面导致的许多因素都让诗歌作品的描摹日益扩展化和细致化,比如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被一些个人或群体借鉴与标榜的“打工诗歌”这个概念。从文学的深入精神实践的引导,更或是开放社会精神面的有效引出,我不反对诸如此类的概念和写作态度。但我更赞同此类诗者在写作时不单是形而下的描摹单一的细节,挖掘底层悲苦沉重的一面,还需要确立这类题材写作态度上向上的一面,思考更广阔的一面。犹如我前些日子在某薄文中提到的“为天地立心”,这个心字不是简单地局限于自我,而是通过描写整个阶层的某些现象,提炼与深化这些阶层普遍性与非普遍性的生存经验。如果仅是单一的描述经验中向下的姿态,那作品本身也失去了指导社会广泛阶层精神实践的意义。
  然是说也。最近我却读到一首颇合我心的诗歌作品,——诗人伽蓝的《沦落风尘》。应该说,伽蓝的这首作品已经在阅读和思想感观上,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立自足的可能世界。比如诗歌本身的语言,它的清澈质感在让我们在阅读体验中达到思想观感的较深层次。当然,抛开伽蓝想叙述的思想姑且不论,单是语言在阅读上的曼妙节奏,更或说巧妙的利用节奏上的设计和音节交叉变化的调整,足以让更多的阅读者沉浸不语了。而回顾阅读的眼睛,我们更可以读到作品思考上的博厚,其中的我与光阴为叙述主体的描摹,都被伽蓝巧妙地揉现了作品。诗者的语言描写着以我为叙述主体的世界,使这个世界成为“滑动的”、“符号的”、或是“古典的”,甚至我们都可以认为,连这首诗中经常出现的那个“我”,也在无形中成了伽蓝在思考主体中隐藏的虚设。
  其实,对于《沦落风尘》,私见并不想对这首诗做太多的具体的技术层面上的分析和探讨,我相信很多人以后会做,并且远比我做的要到位得多。但我认为那可能都是毫无意义并且歧义丛生的做法,它比较容易落入机械式的知识认想的泥潭里无法自拔。很多时候,与其说是读者理解了某首诗,还不如说理解了作为读者的我们的理解方式以及思想和心理上的某种期望。所以,我一直固执地存望,诗歌写作和审美,在很大程度上恰恰需要排斥和抵抗这些东西。它没有规律可循,它是沉默的,它的声音,只会在你我内心深处轻轻震荡。就像我在伽蓝本首作品中读到的一句,“两个人会在一种古典里相遇/只是两个人的惯性,笼子,理性的微风和无所不至的虫洞”。

附伽蓝的《沦落风尘》。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   

没有一种事物会拉住这些滑动的影像

在街道轻微的咀嚼声里,麻药擦去了自我辨认的视觉

把大部分时间都丢在贫穷事业的人们

三十年光阴,又能得到些什么



活着。尽量减少手的冲动,口中的自由

化为词语的冷雾。竖起衣领穿越黑暗猎手的

领地,在未知的拐角处遇到

尖叫、刀具、头发、飞奔或冷淡灯光的废黜。





2、



符号的嘴来吃我们的业余时间。我们向南方去

带着燕子、泥和远方的信

忍耐,让我们的身体成为洗刷悲剧的大海

哦,大海上锋利的礁石和发狂的泡沫

勾勒着最后的轮廓



两个人会在一种古典里相遇

只是两个人的惯性,笼子,理性的微风和无所不至的虫洞

3、

喧嚣是沸水中的梦魇,挣脱的人都只剩骨头

挣脱的人只剩下疼痛。



但是,不必。已经不必挣脱

生命本身就缠绕着无尽的绳子

它们绑缚了天空,不断复制美妙又单调的蓝色



4、

眼睛可以统领半个世界

嘴,可以领导另外的一半。

耳朵是半个世界的烦恼,性器是另外的一半。

此外,我们还有什么。



风在我们体内吹凉了残留道德的酸味儿

吹吧,直到把这段荒凉的歌曲吹散





5、

当我的手上不再有泉水,也没有阳光

世界就退回到阴影里。



风从石头墙的缝隙里钻过来

吹乱了灯下的数学习题攀爬的记忆



6、

回到起点,也不会回到最初的那一声枪响

而后是火药味弥散的空气里



向回奔跑着,沿着曾经的跑道

直到剩下我一个人在喘粗气,又一次越过身体的极点



直到空空的跑道被虚无的暴雨洗刷干净

看不见一个人影,看不见一个



7、

优雅的鸟,树和小小的村子

我离你们越来越远

我拥有的越多也就离你们越远

可是,我的手仍然在索取

向这个没有尽头又吝啬的世界

我的一切越华丽,骨头就越轻越迷幻

一片微风就可以让我离开地面



8、

你是我接到的第几个痛苦

我不必在乎。我的身体上涂满了结果

时间的流动具有跳跃性



让我们一起跳跃吧,跳过陌生的山和海

跳到未来,有一种宁静的清凉从回忆的白菜地里

透出来,握住

我们浑浊的呼吸——



20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7: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12楼(雪格格) 的帖子

有时会去扫的。以前天天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5 21: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05楼(青荷道人) 的帖子

那次想吃,你找我,我请你合肥吃去,要不你也可以找这里的淡云,就那大雁啦,他地道的合肥人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3: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15楼(踏雪) 的帖子

哈哈。水煮肉片是桐城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3: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去也,人去湘湖滨。
别云穿月蝉微切,渐去箜篌斜晖引。
旧词佐茗心。

——江南梦,十九。

◎ 明月书

听歌的时候抽烟
窗格后的玉兰
低于单薄的雨水

微微盛开的迎春花
多么安静
仿佛刚听到的声音

除了我们
什么都是遥远的
淡淡的,明月升钱塘

————————————

人去也,人去阑尘静。
负手茫茫微寂雨,兀那尘缘空递茗。
别我梅花影。

——江南梦,二十。

◎ 负手书

天凉了。负手望你远去
头顶的自然是一羽杳去的雁

天人合一,或水到渠成
沿途的微风都是敏感的轨迹

与尔窕窈,雏在明月
再也没有什么可别的

像一朵流浪的云
他不具备温暖的结构

至于迟钝、寂寥,不会幽默
他点燃一根细长的烟,茫茫的未知名

————————————————

人去也,人去还流光。
薄庐残绪蝉鸣近,隐尘此身连清凉。
小露又重妆。

——江南梦,二十一。

◎ 执手书

执手相对。秘密的角落
也许是细碎的旋涡
温暖的,是莺飞的声音

从北干到庆春。沿途
是影子的清香
春风张口就唱

他正好写下一行句子
她在害羞,把热烈
寄存在一张酡红的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4: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日子的某晚,与几位诗者朋友小聚在杭州夜色酒吧。其间,潘维兄提到大多数中国的诗写者在进行必要的创作梳理同时,如果与西诗的创作观进行相互印证,应该是一件妙不胜收的美哉之事。纵观汉语诗歌九十余年的发展史,从离我们较远时代的郭沫若、何其芳、艾青、洛夫、余光中等一直到较近的海子、北岛、欧阳江河、杨炼、陈先发等,中国古典诗学的血脉传承,可以说非常容易地淌入现代各个时期诗人的创作心泵,并成为他们创作时的重要源泉。尤其是在诗学及欣赏美学有加倾斜甚至于偏轨时,它又堂然成为诗者内心思考处最重要的基本力量。
今夜,我非常庆幸地读到诗人落蝶一组《与君书》。无论其他读者与诗者于其的观感如何,但就我个人的阅读视野而言,此组可以谈得上联接古典诗学的血脉。应该说落蝶的此组《与君书》巧妙地融诸多物象于文本的结构阐述:一声、二世、三生,而作为一个阅读者身处其间,被三个时空的叙述不断挤压,充分感受到它们丰满又窈窕地出现在我的阅读观感,让我经历到了一种落蝶她自身独特的思维世界的完整性。从这个时候开始检阅作品,可以较宽阔地感受到落蝶在文本调动上进行一个较纵深的布局,就是如何调动和跨越这三个不同的空间表达。因为这三个空间在具体地物象载达上,可以分成三段毫不相干的剧情。作为作品的创造者应该让它们之间具备一种无形的过渡、内在知感上的相契存在。它应该不容易被读者所察觉,而从其文本局部更微妙的物象元素观测,有地下水般的微泉姿态在涌动。比如“留下我的旁白,被一场雨/一条河,静或动地俯瞰”、“原谅千秋大梦之人醒来,再不急于/捧出内心的莺飞草长,并原谅/我们望且相安与各自江河”、“你莫光只顾了笑,辜负了此间光阴静好”等等。尤其需要肯定的是,本组作品散发的那种“宁静、决然、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气息。作为对现在许多当代诗歌作品机械式产业化的唯摹表达,应该是一个比较良好的参考借鉴。
附作品:
◈与君书
◈一声
我将再一次为你描绘春天
剔除燕尾与江堤新柳
剔除风月,楼高
与诸多被我用惯的修辞
剔除一切辩证之思与终无所确认之事
留下我的旁白,被一场雨
一条河,静或动地俯瞰
我说:我爱你,完整又残缺
像极了一人对着镜子,爱上**的自己
◈二世
终究不能隐姓埋名,桑菊人家
各自背负南山,互不窥探,偶有相闻
做此间沉默的伙伴,循常老去
烟火丛生处,你我皆是有福之人
◈三生
三月墙里与墙外
百般桃花,我皆不愿说与你
那么,你要原谅
这些字迹潦草,再不像个清水丫头的山头小调
原谅千秋大梦之人醒来,再不急于
捧出内心的莺飞草长,并原谅
我们望且相安与各自江河
那么先生,得此书信
你莫光只顾了笑,辜负了此间光阴静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4: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诗歌于我的感受,其实仿如走进一片浓郁的森林,每一个字或词汇的调动和运用就像一颗颗耸直的独立的树木,都在有意无意间穿越我们的精神。但每首作品给予读者真正的观感,或许是会心一笑或许是陷入涛涛林海,诸味皆有可得。尤是如此,作为读者却可以无妨地抛弃其他的诠释角度去具体地欣赏以及感受每一首作品。我们可以从任何一首作品中找到符合自己观感的立足点,并以此确立对本首作品的断定、猜想、浮思甚至于否定其中的某部分文质。
譬如我现在读到诗人于阗的临屏近作《素影》,那激昂热烈的诗意非常有效地渲染了我的阅读观感。既使刚才,一位朋友问我选择本首拿来简述的意义,甚至于她提到一个青涩的词语来定位《素影》。其实一直以来,我于诗歌作品的观感首要的认可度是确立是否有心。就像年前与诗人玫瑰之冢某次简略的交谈中提到的,他和我皆大致地认同阅读评价前的首要观感,为什么写?其中的为什么写与我之前提到的有心,在美学实践的逻辑推理下应该是同属一个方向的相邻两面。而于阗在《素影》中的若干表达,“在什么地方,避过烟火的人/相互交换着旧玩具/面孔验证面孔”、“一场沉睡的雨,瘦影子在小城苏醒”、“街灯,好姑娘/好姑娘在万重灯光之上”、“雨涌出第三颗纽扣/湿润而陈旧的香/我解开衣衫,穿越两省”等等,亦是无一不让进入的读者感受他诗意的澎湃之处。一首诗能做到让进入的读者有感受有回味,甚至于有淋漓之感,既使不是上乘的作品成功的作品,但亦无妨把它冠上“有佳味”这样的评语。比如我那位朋友提到的“青涩”,其实充满柠檬的酸甜,也是读者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附作品:

在什么地方,避过烟火的人
相互交换着旧玩具
面孔验证面孔
长沙发,最后的站台。
端坐,起身
归来的游客依次走出车厢,神情安然
在嗓子和气管里
他们亲切交谈,回忆过去
十三岁的少年背对围墙,缓缓转身
你开始搅拌花茶,
周围飘散湿润的发香,闪耀着黑金属光泽
的回忆在反复擦拭
课桌和玻璃。你坐在前面
哦,眉眼,富有时空般弹性的唇,
一场雨
一场沉睡的雨,瘦影子在小城苏醒
一些发丝散落下来,那轨迹
含蓄,弯曲
硕大的中空,让我想哭
命名如此虔诚
乡音和汽笛和移动的光
雨在遥远处
嘴唇边缘,最后会滑至胸膛
江北,江南。
可我们还有多少
年华可供对饮?
中空之后的记忆,夜火
连绵一片,拥抱与转身在光影的间隙
无法辨认
无须辨认
相聚和离别的体积多么巨大
我张开双臂
生根的影子,街灯,好姑娘
好姑娘在万重灯光之上
拥抱用来远送
天堂故乡,那流云载着谁的姑娘
我的到来与归去重叠了方向
纤瘦的姑娘
十三岁的姑娘
往返省城的姑娘
小乳房压住幼子眼睛的姑娘
好姑娘
你在故乡,影子很长
那时,火车驶离幼小的天空
雨涌出第三颗纽扣
湿润而陈旧的香
我解开衣衫,穿越两省
一位乘客忧伤独坐
一个乘客自言自语
两个男人
对峙。交换。厮打
火车进入交错的轨道,粗重
而漫长的叹息
在夜里,这是第二次
动用安抚和逼迫,离开站台
我说远离是另一种抵达,石板上的影子
张开怀抱
哦,好姑娘,我永远的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20 20:04 , Processed in 0.1005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