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开的伞续回贴:
以下是引用疏钟催晓在2008-8-16 12:21:00的发言:
我也说一句,你的文章的开始没有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结尾只是说"期末",是多长的时间使校长大人转变了用人观点,无法体现.另外,文中没一个好人校长来了,我先说这些)
回这个帖,算是计划之外,因为看见,就少不得再说明一下。
疏钟催晓的这个观点,走入了一个误区。文章的主要作用,是表明一种现象,进而表明作者的一种观点,所以,是可以虚写的,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倘若凡事认真追究,那么就说不清楚了。比如《西游记》,你问孙悟空的金箍棒重13500斤,为何可以缩小放在耳朵里,耳膜可承受得住?再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否可以真的旁若无人地吟唱“花落人亡两不知”?
恐怕无人能答。
所以,此文的关键词,不是“故事发生的时间”,不是“期末”,更不是“校长大人用了多少时间去转变观念”,而是“人情世故”,而是这种现象的一种“恒定与常见”,它想说明的是一种道理,而这样的道理,绝大多数人应该是明白的。
如定要交待时间,在开头写“快到期末考评时”,然后是“小李与校长打双抠”,最后是“期末考评结果”,则太明了,失去了文章真正的意味,你总不能够说校长只是在期末考评前才开始学会打双抠吧,这样太假了,也偏离了作者的原意。
就说到这里吧。闪人了。因时间关系,恐不再来另复。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