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09|回复: 18

奶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9 19: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奶奶出殡的那一天,在鞭炮的噼哩啪啦中,在喇叭锁呐的哀乐声里,我回想奶奶的一生,啜泣不止......
奶奶今年九十高龄,但她终于还是没有熬过她的九十大寿??九月十二。终其一生,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可怜!

奶奶在我出生的头一年,由于患青光眼双目失明,所以她从来没有看见过我们兄弟姐妹的模样,只能用手“看”到我们的眉眼脸型。但是,虽然失明,她的听力却好得惊人,她能够辨别出我们集镇每一个人的声音,无论是老的还是小的,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谁到我家,她都能准确地叫出名字,总是摸索着赶出来搭两句话。

奶奶喜欢热闹,喜欢说话,而失明又让她只能整日呆在家里,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她就会和人家说个不停,弄得人家不好离开,后来,很多人都不敢进房间去和她打招呼,她也就愈发寂寞了。再后来,她就自己和自己说,一天到晚嘴里嘟囔个不停,有时能听得清两句,大部分时候都不知所云。我偶尔听到一两句,知道她是在说过去的一些事情。

由于失明,奶奶总是分不清白天黑夜。深更半夜,我们都在睡觉,她会大声地说个不停,而妈妈睡眠不好,给她吵得睡不着,就会起来说她两句,那时,她只得退回自己的房间......还有很多次半夜,她以为是白天,出来站在厅里喊:“怎么今天还没吃中饭呀?你们吃中饭了吗?”这时,爸爸只得起来给她做解释,把她牵回房间......

除了大年夜,奶奶的每顿饭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吃的,妈妈端给她。后来,大年夜的团圆饭她也不愿出来吃了,她怕自己连筷带手的吃相影响了大家的食欲。

奶奶一生没有生育,爸爸和叔叔都是他抱养的孩子,她的娘家又很远,也没有什么亲人在了,所以没有谁家可以让她去住上十天半个月,加上失明,她只能天天呆在家里,我知道,那种孤独是无法体会的。

在五个孙女孙子当中,奶奶最喜欢我,或许是因为我是他们的长孙吧。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奶奶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所以在别的小孩还是用那种在医院里捡的装药水的纸盒的时候,我已经有一个上面印着可爱图案的铁文具盒了。不用说,我当时是兴奋臭美了好多天。

三年级的时候,奶奶怕我冷,买了一斤全毛毛线让妈妈找人给我织了一件毛衣,那也是我的第一件新毛衣,织得较大,直到上初中我还穿在身上。

而当我考上师范的时候,奶奶给我买了一块钻石牌的手表,这也是我戴的第一块手表。

小时候,我和妹妹总是抢着在奶奶床上睡觉,但每次她都抢不过我,我记得那时奶奶对我们说:“现在抢着跟我睡呀,以后你们长大了,就都会嫌我脏,请也请不到了。”当时,我心里想:怎么可能呢,大了我一样的要和奶奶睡。可是,等到了自己长成大姑娘的时候,看到她黑乎乎的手,沾满痰迹的衣服,不要说挤在她的床上睡觉,就是她的房间也很少进了。唉,现在想起来真有点悲了。

奶奶一辈子没过上清爽干净的日子,临死也没有干干净净地去。她摔了一跤,摔断了胯骨,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妈妈给她穿上了成人尿布......

奶奶走了,她给我买的文具盒、手表和毛衣都早已不知去处。奶奶留下的,除了那点点滴滴的记忆,就是那一?矮矮的坟墓了。一辈子“暗无天日”的奶奶,沉入了更深的黑暗。无论多么明亮的月光照在她的坟头,她也不能看见。或许她能感到坟头月光的清寒,或许她能听见墓旁松柏的悲鸣......但,奶奶应比任何其他走入坟墓的人更能适应那黑暗清冷的环境吧,因为在人世,她的生活即是如此,而她早就学会了用自言自语驱逐寂寞......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又有了一丝的宽慰。

奶奶走了。我知道,若干年后,我的愧疚我的记忆都会淡化;我知道,若干年后,或许奶奶的坟墓会被犁为田地,墓上的松柏会被摧为柴薪;我知道,生命短暂如此,脆弱如此。

我的奶奶,她来了,她又走了,就像一只夏虫,就像一株秋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19: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习作原来发在主版的时候1700多字,我们老师要求修改成一千字左右,他催得急。
我改来改去,现在1500字,再也砍不下去了,麻烦伞哥及众位朋友再帮我删删吧。
茶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0 00: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月黄昏的老师催得急,于是伞哥便间接也被催得急。
  一千五百字的文章要减成一千字,占了三分之一的内容,比较考水平。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原文的内容就会被削减,而从月黄昏“减不下去”的态度上分析,估计是舍不得减这些内容。那么,既要减三分之一的字又要保持原来的容量,这样的高要求又得让伞哥费一番神了。
  一篇文章的删减,有许多技巧,伞哥不求别的,只希望月黄昏能够从伞哥这次的操作中学到些经验,而这些经验,可能比学会如何写文章更重要。因为,限定字数的写法,一般的人尝试得少,大多是随心所欲而写,这也是导致许多人的文章显得拖泥带水的根本原因。
  写出一篇好文不算过关,但如果能够将一篇好文像揉面团一样,在字数上可以根据要求做到任意地调整而不影响其“神韵”,才算是真正过了关。希望月黄昏继续努力。伞哥以后的工作会越来越忙,可能会来得少些,所以,如果能够看到你们的进步,伞哥也至少拥有一份无憾与欣慰了。
  闲话少说,转入正题。
  此文修改删减的结果,字数为980,标点符号为20,加起来恰好1000(未记空格),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红色部分表示伞哥所做的修改,蓝色表示“重新提段”。这里重点说两处细节:一是原文第五段结尾的“牵”字,容易造成误会,伞哥改成了“搀”;二是原文倒数第二段,“摧为柴薪”,我们写文章,必须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不能够想当然地去用词。既然是“若干年后”,那么“将松柏做为柴薪”的可能有多大呢?就是现在,这类树大家也舍不得用来烧火煮饭的,对吧?所以伞哥改成了“斫伐”。
  其它的细节,就不一一说了,唯有9、10、11自然段,伞哥将其合并为一段了。月黄昏自己去对比总结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0 00: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奶 奶 

  奶奶今年九十高龄,但她最终还是没有熬她的九十大寿??九月十二。出殡那天,在鞭炮的噼哩啪啦中,在喇叭锁呐的哀乐声里,我回想奶奶的一生,啜泣不止。奶奶终其一生,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可怜!
  奶奶在我出生的头一年,由于患青光眼双目失明,她从来没有看见过我们兄弟姐妹的模样。但她的听力却好得惊人,能够辨别出我们集镇每个人的声音,无论谁到我家,她都能准确地叫出名字。  
  奶奶喜欢热闹,而失明又让她只能整日呆在家里。所以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她就会和人家说个不停,弄得人家不好意思离开,以致后来很多人都不敢进房间去和她打招呼,她也就愈发寂寞了。再后来,她就自己和自己说,一天到晚嘴里嘟囔个不停,甚至在深更半夜也如此。有很多次她以为是白天,出来站在厅里喊:“怎么今天还没吃中饭呀?你们吃中饭了吗?”爸爸只得起来给她解释,把她回房间......
  平时除了大年夜,奶奶的每顿饭都是在自己房间里吃,妈妈端给她。后来,大年夜的团圆饭她也不愿出来吃了,她怕自己连筷带手的吃相影响了大家的食欲。
  奶奶一辈子没过上清爽干净的日子,临死也没有干干净净地去。她摔了一跤,摔断了胯骨,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妈妈给她穿上了成人尿布......  
  在五个孙子孙女当中,奶奶最喜欢我,或许是因为我是的长孙吧。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奶奶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文具盒,上面印着可爱的图案。当时别的小孩用的是医院里装药水的纸盒,我为此兴奋臭美了好多天;三年级的时候,奶奶怕我冷,买了一斤纯羊毛线让妈妈找人给我织了一件毛衣。那是我的第一件新毛衣,织得较大,直到上初中我还穿在身上;而当我考上师范的时候,奶奶给我买了一块钻石牌的手表,这是我戴的第一块手表……  
  奶奶走了,她给我买的文具盒、手表和毛衣都早已不知去处。奶奶留给我的,除了那点点滴滴的记忆,就是那一?矮矮的坟墓了。一辈子“暗无天日”的奶奶,沉入了更深的黑暗。无论多么明亮的月光照在她的坟头,她也不能看见。或许她能感受到坟头月光的清寒,或许她能听见墓旁松柏的悲鸣......但奶奶应该比其他走入坟墓的人更能适应那黑暗清冷的环境吧,因为在人世,她的生活即是如此。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又有了一丝的宽慰。  
  奶奶走了。或许若干年后,奶奶的坟墓会被犁为田地,墓上的松柏会被斫伐,而我的愧疚与记忆,也将会于岁月中淡化。然而我知道,生命本就如此短暂,如此脆弱。  
  我的奶奶,她来了,她又走了,就像一只夏虫,就像一株秋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22: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哪,看了伞哥的修改,黄昏真是太难为情了,为自己文字的稚嫩!那么多可以合并、删减、更换的地方,自己竟然就是找不出来!

伞哥这一改,黄昏眼睛一亮,语言简洁了,层次清楚了,逻辑合理了!

谢谢伞哥!

在文字上,黄昏要努力学习的地方还实在是太多了!只可惜以后伞哥来得少了,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2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说具体看法吧:

一、把“抢着和奶奶睡”那一段删去,把“奶奶一辈子没过上清爽干净的日子”提段,使本文一下子层次清楚了起来,前文写奶奶的失明与寂寞,即“可怜的一生”,后文写奶奶与我的关系。我看了好几遍,只觉得“乱”,就是理不出层次来,原来,问题就在于多了“抢着和奶奶睡”那一段,伞哥高明!

二、第五段结尾的“牵”字,因为奶奶是拄拐杖的,我们总是牵着她的拐杖,所以,我想也没想就用了“牵”,伞哥改成“搀”,不仅有动作,还融有感情在里面,真好!

三、9、10、11段都是写奶奶送我礼物,对我的关心,伞哥把它合为一段,使行文更加紧凑凝练,黄昏能理解其中妙处。

下面再说两点小的疑议吧:

一、“松柏会被摧为柴薪”处,黄昏是从《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句,直接化来的,现在这类树人们是不舍得用来烧火做饭,(现在都用天然气呢,呵呵)现在一般也不会砍伐这种树,只会整棵移栽,如果这种思路去想,是不是太落实了?(散文要虚虚实实,这可是伞哥教的哦,哈哈)我想,这种说法只是表达一种人世的沧桑,我们不必要硬抠到底坟墓是被犁为田地还是用来做地基,松柏被砍伐了是用来肥田还是烧饭。伞哥说呢?

二、伞哥修改后的第三段,是把原文的第三和第四段整合在一起的,好像有一点点不相融,上一段是写奶奶寂寞,下一段是写奶奶分不清白天黑夜物别是半夜要饭吃的那一节。黄昏觉得把第四段的前半部分和第三段合并是可以的,当然删掉也可以,但后半部分也和第三段合并有一点点不合适。伞哥再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 18: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天,月快成周扒皮了,哈哈这下可把阿伞累着了,赶紧倒茶。 等下再来细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18: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扒皮”?哈哈,这个比喻只有六角才想得出。
  言归正传,就月黄昏两个疑问来做解答。
  第一个疑问的意思,伞哥很明白,其实就是一种虚指。从用语角度来看,月黄昏的说法也过得去,这是一种“虚代”。不过,虚与实之间有时候难免会混淆,所以,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一个不引起误会的词,来表达蕴义的同时而不会影响文章内容表达的话,那么,为何不这样做呢?“摧为柴薪”虽是古语,但由于中国文字的特点,它的陈述方式与现代用语习惯基本是接近的,所以“典故”的味并不浓,这样就削弱了“虚指”的力量??除非在这四个字上加上引号。
  当然,文有一义而看者千解,伞哥虽然偏于修改后的说法,但同时尊重月黄昏的选择。
  第二个疑问说起来有点麻烦。
  老年人的行为习惯自有其规律,月黄昏只看到了奶奶“分不清白天与黑夜”与“半夜起来叫吃饭”的不同,却没看见两者的联系点。
  奶奶看不见??希望有人与她说话??发展到自己说,这个阶段从生理学角度讲,接近于“老年痴呆症”了。一个失明的老人与不失明的老人相比,在患这种病的机率上,相差近七倍??内心特别寂苦的原因。伞哥将它们安排在一起,其实是一条线的发展过程,集中体现奶奶的现况,当是为下文的“不幸”做铺垫。眼睛看不见没关系,就怕心里也看不见,这何偿不是一种更大的悲哀呢?所以,这段的重点不是在“眼睛”上,而是在“心上”。
  呵呵,伞哥就说到此,当然也是个人意见,月黄昏自己决定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21: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地方,黄昏还是选择“摧为柴薪”吧,因为黄昏觉得它是不是典故都没有什么关系,“摧为柴薪”与“被斫伐”,好像也差不了多少,或许还是黄昏没有理解伞哥的说明,另外黄昏觉得“摧为柴薪”与前句“犁为田地”更对称一些,暂时保留吧。

第二处,经伞哥这么一说,从“心里的悲哀”上来理解,倒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黄昏明白了,谢谢伞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5 02: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月黄昏于2009-07-03 21:05发表的  :
第一个地方,黄昏还是选择“摧为柴薪”吧,因为黄昏觉得它是不是典故都没有什么关系,“摧为柴薪”与“被斫伐”,好像也差不了多少,或许还是黄昏没有理解伞哥的说明,另外黄昏觉得“摧为柴薪”与前句“犁为田地”更对称一些,暂时保留吧。

第二处,经伞哥这么一说,从“心里的悲哀”上来理解,倒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黄昏明白了,谢谢伞哥。   
  嗯嗯,只要月黄昏觉得好,可以自主选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1-5 07:37 , Processed in 0.1045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