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4|回复: 1

人勤春来早初春探访郜台濛洼庄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5 20: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勤春来早初春探访濛洼庄台

时间:2012-03-21 09:42来源:阜阳日报 作者:王冰 马红云 点击: 186 次
早春3月,淮河濛洼行蓄洪区新绿初绽,纵横阡陌中,三五白羊点缀其间;明净水面上,一队麻鸭水中嬉戏;放眼望去,不时可见高起的庄台,幢幢小楼依势而建,倒映在庄台边的水面,在微风中时隐时现。


   早春3月,淮河濛洼行蓄洪区新绿初绽,纵横阡陌中,三五白羊点缀其间;明净水面上,一队麻鸭水中嬉戏;放眼望去,不时可见高起的庄台,幢幢小楼依势而建,倒映在庄台边的水面,在微风中时隐时现。
  这是记者在阜南县郜台乡采访时见到的情景。郜台乡平均海拔19米,境内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暖阳照耀下,这里已是万物萌苏,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作为淮河行蓄洪区,自1954年以来已先后15次蓄洪,良田瞬间变成泽国,约30米高、面积大大小小的庄台便成了这里百姓生活的天与地。
  即便明知道有颗粒无收的可能,但这里的良田没有荒废、百姓没有懈怠,他们依然用勤劳和智慧,向着幸福生活打拼。

土房变成小洋楼
  在郜台乡李郢村,斜长的护坡路尽头,一幢幢小洋楼为庄台增色不少。
  循着菜香,迈进琉璃瓦门楼,53岁村民李孝文家的三层小洋房呈现在记者眼前。李孝文的老伴从门边的厨房走出来迎接,煤气灶上锅里正冒着烟。
“  晌午别走了,老婆子炒几个菜了,别嫌咱农家慢待,吃的都是土鸡蛋。”李孝文乐呵呵地说。
  记者谢绝主人的热情后,走进厨房看看,旧式地锅荒在一边,用的是煤气灶、电磁炉、电饭锅烧菜做饭,一副现代生活气息;重回院落,仰望小楼,红白相间的面砖装点洋房;走进二楼卧室,木质地板、豪华大床、液晶电视……林林总总,与城市家居生活没有两样。
  回想起以前的土房,李孝文充满感慨 :“早些年,咱这里遇小雨发内涝,遇大雨发洪水,老百姓有钱也舍不得盖好房子,大部分住土坯房,更舍不得砸钱买像样的家电,所有家什能背在身上,方便随时迁移,过得像游牧民族的生活。”

  郜台乡党委委员朱朗球说,以前,每当蓄洪区蓄洪时,濛洼百姓大部分搬上庄台,以前的庄台堆土而建,很不安全,如今政府出资将庄台护坡硬化,住着很安全。有灾时,国家有补偿,不遇灾,百姓勤劳致富。很快,庄台上盖起了不少小洋楼、用上了太阳能,旱厕改成了抽水马桶,庄台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条条大路好走车
在通往郜台乡政府的公路旁,记者看到一条废弃的木船。“以前涨水时木船是当地重要的交通工具,现在郜台修通了一条条公路,不少能直通庄台,木船也用不着了。”郜台乡乡长丁继先介绍。
  记者乘车在郜台乡各个庄台间行走,只见水泥路在绿色田野间延绵,如镶嵌在大地间的玉带,很是好看。
  “在以前,各村间全是泥路,被水泡过后,走在上边,稀泥糊到膝盖不足为奇。”宋台村村主任张玉中介绍说。
  “那时候包村干部一听说到庄台就头疼,连自行车都不能骑,全靠两脚走,老百姓想出门带点东西更费劲。民间‘老灾窝里行路难’的话,就印证着当时交通困境。”丁继先说。

 据了解,2007年以来,郜台乡共修建村村通公路30公里,惠及3.5万名群众,因为路修好了,不少老百姓致富后购买了小汽车,丁继先告诉记者:“每逢过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回家时,私家车停满庄台。”
娃娃上学有保障
  记者来到郜台乡汪堰小学时,距离中午放学还有10分钟,校长李景良正在为孩子们整理营养餐。今年3月起,阜南成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首批试点县(市)之一,该校学生每天可免费领取一盒牛奶、一个卤蛋。
  汪明魁在该校已从教20余年,他说:“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每个孩子每学期只交10元书本费就能上学读书,国家还考虑着为孩子增加营养,每天发鸡蛋牛奶。”
  采访时,该校9岁的张绪玲告诉记者:“父母在外打工,我跟爷爷奶奶在家生活,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建设家乡。”
  汪明魁告诉记者,学校目前设有1至3年级,孩子们想继续求学就要到乡里的完小去了,还有一部分庄台孩子被父母带到县城或务工地就读。“以前发大水,学校里的代课老师就分散到不同的庄台为孩子们上课,现在许多教师们都暗下决心,再遇洪水,还会和以前一样,分散为孩子辅导,什么时候都不会让孩子没书读、没学上,也决不让孩子在洪水间奔波。”

反弹琵琶念水经
  来到李郢村农民李可帮家采访时,他正忙着编柳编,他向记者介绍说:“俺这边种粮食没准,所以,大家都会想点勤劳致富的办法,黄岗柳编出了名堂,俺就从黄岗那边老板手里接柳编加工的活,有时自己干有时往下分给一些农户一起干。在这一带,我自己带动六七十户农民搞加工,一年挣个十来万不成问题。”
  朱朗球告诉记者,走水路、发水财、反弹琵琶念水经,如今已成为行蓄洪区百姓的共识。当地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
  在张玉中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因堆建庄台取土形成的一处沟塘边,藕农们正在采藕,刚采出来的藕被菜贩直接收走。张玉中告诉记者:“郜台乡大大小小56个庄台,堆建取土时留下了不少沟塘。去年,宋台村引进外地种藕农户,开发特色种植,今年就  见到效益,每亩能收获6000多元。我们通过组织农民学习摘采技术,准备将荒沟废塘都利用起来,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
  丁继先说,如今郜告乡已形成刘台村柳编加工、段台村船运、曹台村养殖等特色经济。其中,郜台板鸭带动了饲养、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成为全乡的拳头产业。作为王家坝精神的发源地,勤劳善良的濛洼人民,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url=http://www.mtxsnow.net/][/url]
(责任编辑:沈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22: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错了版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1-17 23:39 , Processed in 0.1272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