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7|回复: 3

[原创] 陪小儿读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4 09: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陪小儿读书

         家有顽童,事事操心。闲暇时陪小儿诵读他们学校自编的《古诗文诵读课本》,一首四句的诗,读不到五六遍,他忽然起立,后退一步,靠墙站着背诵。如果顺利过关,就得意地说:“下一首啦!”
         我对他说:“你这是恶习。读诗要读韵、品味、入境。像你这样读,就算背会一万首,也没有任何收获。你这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老师。任务当时完成,老师应付完毕,然后,诗还在书本上,不会留你心中。”
         小儿不服,说:“爸爸欺负我!我们老师就这样教我们,要抓紧背会、背熟,马上要考试了。那爸爸是怎么样背诗的呢?”
         “我告诉你吧:爸爸熟读了上万首诗,但从来没有想过背它们。我只知道反反复复、一遍一遍、没完没了、昏天黑地地读呀、念呀。每首诗至少念五十遍,有的达一百、二百遍。记得有一首宋词,爸爸熟读了一千遍,就是不会背,也不想背,只要能品尝到味道就行了。”
         我所说的“一千遍”,是指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熟读一千遍之后,我不能背下来,但我会填词了。
         “就好比烧开水一样,该十分钟才能烧开的水,少于十分钟就是不够火候。火候不够,就算你烧再多的水,都是些温水。背诗也一样,该五十遍才能牢牢记住的诗文,差一遍都不够火候。我们读书要尽量加大遍数,这就是古人说的‘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记得有一年,爸爸有两个月时间,天天反复读王勃的《藤王阁序》,以致于在梦中都能默念出来。有一次,爸爸遭了魇魔,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怎么挣扎都醒不来。爸爸一急之下,开始默念《藤王阁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等念到‘紫电青霜’时,那魇魔就被赶跑了。”
         “爸爸吹牛!爸爸吹牛!”
         “爸爸绝不吹牛,这是爸爸亲身经历过的事。自那以后,爸爸坚信,读书遍数多的好处是很多的。”
         “可是爸爸,就算我们小学生读上千遍万遍,不晓得意思,那还不是白读!”
         “万万不可这么说!你现在不懂得其中的意思,不要紧,东西你一直揣着呢。等你长大了,到初中或高中了,一旦回味起这些诗,那就有意思了。那可比没有读过,或者读过而遍数不足的人要厉害得多。这好比你小时候捡了一块金矿石,由于不懂技术不能把金子炼出来,但只要你不扔掉矿石,等长大了,有手段了,总有机会把金子炼出来。古代的人书读得好,就是一个字:‘死’,这叫‘致之死地而后生’。现在的人动不动嘲笑古代人‘死读书,读死书’,其实就是自己懒的原因,这是很愚蠢、很浅薄的。现在的人为什么写不出古人那么好的诗?并不是不如古人聪明,而是读书的遍数不够,老是花费功夫寻找诗中的意思,其实诗只有味儿,没有意思。”
         “读书时,什么都别想,连书的内容和文句的意思都别思考,只是一味地去读。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之道。”
         “还有更神奇的呢。读书遍数一多,多到不可数时,会激活你的脑门上的穴位,有的人甚至还开通了天眼,打通了全身的奇经八脉,变得更聪明,更有精神呢。”
         小儿听了这些话后,半信半疑。不过,在以后的诵读过程中,显然有意增加遍数。我们把这种读书法戏称为“死缠滥打”,读到昏天黑地时,心光自然发出来!
         近来,我慢慢悟出来,这种读法,不叫‘读’,而应该叫‘染’。所染的是人的根识。耳濡目染,时日一久,再愚笨的人也会成为文学大家。只是人们不愿这么做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4 09: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出您对孩子的要求很多,那小的孩子,能有背下来的意识实属不易!
很欣赏您的教育方式,爸爸的素质高教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4 09: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8: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情况,照实而录。谢谢二位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6 20:51 , Processed in 0.0831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