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20|回复: 28

从《呐喊》谈开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9 20: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始记

       因为一些原因,也意识到大学时日无多,以后再也不能拥有如此完备的图书馆设备可以免费使用,自半个月前就已下了决心埋首书堆,不往虚有的网络荒废大学最后的岁月。在兴趣的驱动下,我选择在中国文学这一块尽尽自己的“孝心”,不说传书立作,且当不致让其无人问津又或被复杂动机所淹没。
    广泛地阅读虽然有些痛苦,但阅读于我是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即使在生存压力之下难免有烦躁以致不能享受其中,然脱离人际意义的无拘无束的驰骋,能在有所得的同时有所释,未尝不是人生快事。
    近日,就从鲁迅起,泛泛书海。
鲁迅的文章,是自小就有所接触的,很多人传乎其神,所谓鲁迅博大精深,难以彻明,读懂鲁迅的文章何其难,至今难以明了如是云云。我时尝笑之。因一向疏懒,也难得作文论调,就连读文章都是一拖而再,无法静心潜读,这,不得不说是心中那一点“读书不求甚解”的意志在作怪。
    我总觉得通透一本书,一段文字是一毫无趣味的东西,美则美矣,深则深矣,轮到谈论眉毛几根,角度几何,圆脸方寸,丝发如许,肌理如何,那完全是搞怪的科学论调使然,与美学何事,与文学何干!
    因而,我看书,自主权在自己手中时,是向来不看理论这东西的。文论者故作高深以显示其不同于无术者的身份,展示其渊博的才识,又或截取一名人之高谈阔论引以为高规戒律,从之不够境界,逆之谓其野人,更有将一二言曲解成千万册。就比如说孔夫子编《诗经》,谈论及此,有一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于是就有一群人出现了,何者,解这句话!他们不去亲自解读《诗经》,却来解释评论《诗经》的一句话!《诗经》向为我所钟爱,加上《楚辞》,中国古典诗歌我想也就这两个集子值得全篇玩味,细细琢磨,自此下,也许有一两首扣人心弦,却再也没有那种不雕琢,不刻意的味道了。先民的朴质,确非精心进取,刻意成规的所谓金律高材所能企及。更可笑的是他们还故作学识渊博,学术精深地引经据典,窃自幽藏真实感情,撒一团迷花晃人眼球。
    重拾鲁迅,最希望的就是不再出现以上出现的问题。而说起重拾,却可以引出一段话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9 22: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的光芒
就那个时代而言,最主要就是反封建
封建愚昧这个土壤不松动
先进的思想就进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9 23: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要是活到文革……应该和梁漱溟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23: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睡不着,再贴一段

前些年从一盗版书店五块钱一本买就五本书:上下本鲁迅文集以及上中下本茅盾文集。以多年前的心情我自欢喜茅盾的文笔略多一些:《林家铺子》那淡淡的静,《春蚕》处悠悠的江南风味,还有《幻灭》中恰如生活的琐碎,当然也少不了《霜叶红似二月花》中大幅的人生历程。
     那时候三本茅盾看完,自以为已经看了其大部分作品,心里掖着不与人说,思量着某天语出惊人。然多年后某天不得不翻阅起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些描述概括之后,则万分庆幸我那试图一鸣惊人的小想法没有机会展现以至于丢人现眼,脸皮掉尽。
现在看来,中国自五四或者更早来说辛亥革命以来,在如今位列精典的小说家书目上,每位巨擘都有着无比庞杂的书目,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三四十年间所呈现给世人的经典文著,实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其原因照个人臆想大致如下:
     一、    新旧王朝更迭必然出现的思想,新创立派之作必不可少,加上所惯分的封建与资本主义又或民主革命的更替,为一划时代的思维革命,封建思维统治下的各类文体趋于终结,但仍需各类新胜文字进行摧枯拉朽式的穷追猛打,意图彻底歼灭,有此需求,何患无辞!
     二、    五千多年之文化经反复推敲已多有湮灭,曲解,然社会从来不乏溯古,崇古之人,更在过意尚古尊祖一国度,什么东西都喜欢追本溯源,原无几个不求甚解之徒标新立异另创一宗。于是,大多文者喜欢整理,有些善于整理的,合上自己的巧言璜舌开一派新调,有些整理之后出来些灵感并说出更为悠远的东西,俗为继往开来。所以,这里从来不乏可写可说可探可查可稽的东西。当然,由于整理过多,不自然就踩上了厚重的历史文案,从此背上了冗重的负担,很多人不再能以活泼的清新呈现给现今的读者轻松的文字,实为一悲哀。
      三、    时代之新变化必有其可写之物,文字商品化更使得作家成为一谋生职业,既然打破了破酸书生穷著书这一惯例,破瓦罐形成各种形状也就有其可能了。
    闲言少叙,回来说说这几本书。虽然是选集,即使是盗版,至少也让我稍许领略了名家的风采。茅盾其文,恬静而又有些冗长,若不是一股在读经典的兴奋劲以及现下在家无所事事,我想我是看不完其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其静如流水而无草木傍岸的叙事,很难令我找到融入其中的激情。要说从一部小说中去了解一段历史,一程人生经历,似乎有些可笑,毕竟小说虚构成分太多,加之茅盾小说主人公的年轻化,本就不能令人深信,而又太多的使人看到青春的情绪对恋爱的惆怅,或许还糅杂有爱国的激情,却始终摆脱不了年轻人的一种幻想。
    一本小说,粗眼而过,又是几年前的事情,茅盾也就只在我心目中留下那么点对于他的小说的看法,有点滑稽。
    我读书向来很少,虽然很早就意识到读书少换来的知识面狭窄已经令自己在很多方面大受束缚,然古今论调实在太多,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在有识之年,我尚不想成为作古之人一附庸,于是,在能够分辨之前,总是尽量避免自己成为一家之言的狂热者,这,当然也成为了我懒于读书的一个借口。
有人说,在现今这一时代,没有一个偶像支撑,生活是盲目的。我终难为所动,自我思维一清明,撷取所欣之一撮,读书阅史不求甚解,听潮赏乐随其澎湃,人之治事,唯一真实之心,为我所求。
    所以,我看书,最想看的就是原文,由是原因,大学选择了英语,不幸学不用功,至今毫无所成,继而拾掇其中国文学,感叹其悠长纯绵,况在自认为能够明晰善伪事理之后,胸中吞吐古今精典的想法也日益强烈。限于学识还有阅历,加上一些现实的考虑,我从现当代文学入手,其中含有自小的兴趣成份,也有点从字里行间寻找真切的现代人思维的用意。
    而很自然的,这一路程就从胡适之先生的《文学改良刍议》开始,通读全文之后为其呐喊,感至肺腑,继而将目光转向那代人百般提倡的小说。鲁迅,自然成了我的第一站。
   钱理群先生在其所著(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将鲁迅的《呐喊》与《彷徨》定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在刚刚开始读现代文学作品的我是不敢发表任何反驳的意见的,我只将作品当作品读,也不分析其结构理论,更不将其置于文学史中进行定义,没有必要那样作阔阔而谈的大论,况且没有经过多少作品洗礼的概括性言论,自己都觉得没有一点底气。我暂且,也只能对已经完成阅读的东西做一点小感想,且做读书笔记录下我曾阅的印记。
    余,于零九年九月八日于湖经图书馆浏览《呐喊》完毕,另小观《在酒楼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自传》等若干文章,留记一点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23: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呐喊》一书,最深的印象是简洁。我们先不议论它的有力度抑或尖锐等等。鲁迅的文章,大概都如此,如果足够表达意思,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用多一个字的,这对于写文章拿稿费的人实为异数,也许外科医生的经历使他的文字也迫不及待地披上锋利的外衣,而文字越少,即如匕首越尖锐,所成的文章也就越是犀利,又或者那个年代的文化先驱们不可避免地沿袭了古汉语简洁的特征,再加上少了“子乎者也”之类的助词,还略见精炼了。
      如果按照这一标准看待今之文章,许多“作家”恐怕面临的不止是失业的危险。也许正因为如此,鲁迅的文章几乎未见长篇,就连整理的一部《中国小说史略》也只是可怜的那么薄薄一点,现代书商在之间插入些许风景照,人物画,书封面,再来大号字体,也就不再是那么寒碜。也就是在《中国小说史略》上,鲁迅将简字发挥到了极致,取古文之简,择白话文之易,这部从汉以前至晚清的小说史略,如若放在现在的所谓编纂家,不搞个千层纸万页书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知道由此推论出一个结论会不会有人拍骂:鲁迅作文,并非为了些许稿酬收入,即使有赚钱的想法,也是最基本的家人生存需求------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估且按照我的逻辑来推论,那么鲁迅作文为了什么呢?对祖国,或者说是对中华民族的赤忱。一个人的文章,只有饱含感情,才能力透纸背,也刻在读者的脑海里,所以作文,一定要饱含感情,如此一来,既是支撑写作的精神力,也能够让文字活跃起来,跟读者来个真情对话。这当然是很好的写文境界。
    然而鲁迅不是,他不允许你在他的文章面前唧唧歪歪说个不停,浪费他从海绵里面挤出来的时间,他只要求你听,你不能在此过程中有所怀疑,即使你有疑问也不要提问,因为你那些所谓问题是很幼稚的;当你读到兴奋,也不忙鼓掌,接下来你就会发现鼓掌的人会被他批得体无完肤,所有不要情绪过于起伏波动;你会经常看到他笔下的可笑的人,你也先不忙恨其麻木不仁,把你置身其中,你还指不定是怎么样一个可笑的角色,那可笑人群中滑稽的毡帽,或许就是你昨天新买,自以为非常时尚的呢。
    当然,先生也并不是让你完全云里雾里,一个写文章的人,总不会对别人于自己文章的不解无动于衷,虽然很多时候也一直不出来解释,许多时候也是终其一生都不向任何人解释,事实上也有一些作家对自己的作品讳莫如深,比如英国某位作家可能是叫做什么乔伊斯的家伙吧,在谈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说他的作品足够世界研究一个世纪,而情况确实如此。令我想不明白的是,一部作品里面,真有那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吗,哲理,隐喻,构思,所要表达的思想?既然非常委婉的表达出来为什么又要告诉人们你们看不懂的,既然写出来为什么又用那么高深的东西让别人看不懂。英国人的思想大概我是看不懂的,如果是中国古人或者一个现代的作家,那倒是情有可原,卖弄这个词用来干什么的呢,无非是为他们准备的!
    但先生不是,他当然对很多人将其文章误解不屑一顾,但也只是针对一些人,在内心里,他还是确确实实在解释着自己的东西。而那些解释,恰巧是我最为喜欢的东西:那是他所有作品的精神所在,所有立意与用心都从这里发散出去,有些作品写着写着或许有些脱离原先的轨道,却也只是更深入的剖析,更深入地挖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0 00: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子兄弟文中提到适之先生,很好!
我们现在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
从后来的新的哲学理论来看
___特别是从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语言学理论来看
适之先生的白话文运动
对社会和文学的推进作用
影响实是太深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22: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教育出版社于2007年编有一本《鲁迅书话》,厚厚的一本几乎搜集了全部鲁迅关于书的一些评论以及看法,其中最后一辑是谈自己著的书。现在,如果只给我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品读现代文学,我所选择的必定是将这最后一辑的所有文章通读一遍,自来考虑是否需要看些其他人的论调或者些许优秀的短篇小文。又其实,按照我蜗牛式的看书速度,这些文章看完都有一些难度,那我就选择所有中文出版前的说明以及解释自己的作品的文章而省略掉那些外国翻译版本前的引言之类吧。这让我想起一歌词,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轻啜。
    幸好我有足够的时间,时间不够我也会抽出,挤出其他空暇时间来阅读,仍然按照择优而读的原则,繁碎的书信集略过,有过几篇大致浏览的故事新编暂且放下,辛味杂文看标题按喜好抽取部分,推荐书目《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全文阅读。
    历来将《呐喊》、《彷徨》认定是鲁迅的小说,我是不大同意的。小说的具体定义,我无从考证,但就理解,也就是要有时间,人物,地点,以及故事情节,其中尤不能少的是人物和情节,人物的刻画通过情节的推动在读者印象中加深,情节的推动同时也推动主题思想的升华。
    《呐喊》里的文章,却透露着古怪的气息:首先是《狂人日记》的那句句锋牙,字字铿锵糅杂着杂文的辛辣和散文的自由之气,再就是《孔乙己》那种对熟悉的家乡鲁镇多种人物重合的集中式编排,然后是《一件小事》的记叙式,《鸭的喜剧》的回忆体,更有《故乡》和《社戏》的那种怀念性质的文章,虽然文章中的主人公多有艺术加工,文字修整的成分,却丝毫不减其有别于小说蜿蜒前行的行文风格。
    我在想,是否有必要重新定义一种崭新的问题,前无往,后无有的一种东西。而后又考虑到如果确实出了这一体又必定有人出来模仿,到时龙蛇混杂,倒屈就了这一股风气,遂作罢。
    那样下来,我又不好作鲁迅的散文,鲁迅的杂文,鲁迅的小说之类的说法了,而鲁迅的文章,却又过于笼统。最后思量,我所要看的四个小集子,篇目并不多,又何妨来个一一评荐呢?
    广东教育出版社配图珍藏本《呐喊》和《朝花夕拾》04年出版就定价25元,鲁迅这两部书中一些地方性的习俗,独特的故物以及一些特定地址多配有插图并解释,每一文后面也有一些历史事件,人物等的注析,在序言之前,更有孙郁先生的《重读<呐喊>》以及《重读<朝花夕拾>》,当可算是《呐喊》和《朝花夕拾》这两个集子各多了一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22: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特别说明孙郁先生的文章并不是我对他的作品或者人有多熟悉,事实上我之前也只是可能看过这个名字而已,至于他写有什么文章,有什么背景,那是完全不知道的。从这一无知的角度去读孙先生的《重读》,是另有一番感受。
现引述其中的一些文字段落。
    首先是《呐喊》,孙先生文章中有这样的描述:《呐喊》里最迷人的算是《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了,但思路是绝无重复的,这些小说,在叙述上大多有随笔的风格,叙述者“我”的口吻神态颇值一思。而鲁迅精神的深,大抵就留在“我”的冥想中。......《呐喊》里的作品,各自有着精神的沉重,但叙述却颇为从容,决无哭天抢地状,不过鲁迅的小说笔法,却是可以找到根源的,东欧、日本的作家的一些影响固然很大,就中国传统小说而言,笔记体似乎也传染了额作者,任意挥洒,信笔谈来,像闲聊者的倾诉,颇有几分古雅的气象。    虽然孙先生也在文中谈及太多的臆想作者字里行间已经被挖掘到无可复加的东西,但一篇书感最重要的是其中要有亮点,有自己心灵共鸣的感悟,其次才是有没有那种东西能够让人看完评价之后不仅对书的内容,思想有大概的了解,还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去看这本书,不过对于写在书前的文字或许前后的顺序需要调换一下,孙先生的文,首位却是总算有些亮点,然后才是评介,因为作为经典的鲁迅小说,散文,那吸引原没有那么重要了。
    然后是《重读<朝花夕拾>》这篇文章出彩的地方太多,就截取其中一部分与我有点共同感受的吧,有点长:
    我读《朝花夕拾》的时候,便这样想过,那里是写着先生成长史的,从少年到青年,重要的片段,差不多都留在了那里。然而他却未写那些惨烈的生活,如故土的灰色,虽陛下不乏沉重的影子,但我依稀可以感到对乡俗中野性的力量的眷恋。鲁迅在最黑暗的地方,是能够找到摆脱黑暗的路径的,哪怕在绝望里内心依然保持着一片净土,这净土使他接纳了许多人性的灵光,它照耀着灰暗的周围,给读者以暖意。像《藤野先生》,在被异域的歧视里,却也能够找到恩师,你能说他是憎恶日本呢,还是怀恋日本?他在文章中,是不远谈家乡的好处的,因S城人的脸早已看熟,并无乐趣。可你看五猖会,活无常,百草园,不照例有看儿童的乐土?鲁迅在文章里,写了无望的人们可怜的意思光明,那便是乡土社会原始的艺术。他清楚地知道,唯有那些粗糙、原始的艺术形式,才有生民的寄托,此外,大家过的已非人间的生活。快慰是有限的。《朝花夕拾》丝毫没有什么轻松,路鲁迅打量旧我的时候,好像也有一点无奈。但他坦然地直视自我,回味着自己的怎样逃生,怎样失落,以及怎样抓取人间可怜的攀援的绳索。人间多苦楚,值得回味的美意是何其的有限。《朝花夕拾》就展示了人间少有的闪光。长夜漫漫,在冷冷的人世间上,假使仅存有这微茫的光点,那也是一种幸福。我们何不去抓住这一幅呢?
    鲁迅对中国的大传统,向无什么好感,然而对于小传统中的民间的遗存,却多加留意。例如吧,鬼魂他是不相信的,但百姓对鬼魂的态度,尤其是那些表现鬼魂的民间艺术,如绘画、剪纸、戏曲等等,却存有好感。那里网纹辊呢渗有大的爱意,以及心性的自由,妹妹浏览,也有其乐也融融的快慰。为什么呢?大抵还是没有道学气,将人的心绪可引入到审美的天地,忘了荣辱,心境为之一爽。那也是百姓转身一摇,摆脱苦境的精神升华吧?中国的教育儿童的书,大多假正经,用不切实际的圣人之道,教化寻常百姓,文章把捏别扭,毫无人气,鲁迅对词是深恶痛绝的。他再次将布道者的“有趣”,称为“肉麻”,以其无真义也。《朝花夕拾》的后记说:
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孩子对父母撒娇可以看得有趣,若是承认,便未眠有些不顺眼。放达的夫妻在人面前的互相爱怜的态度,又是略跨出有趣的界线,也容易变成肉麻。老菜子的作态的图,正无怪谁也画不好。像这些画上似的家庭里,我是一天也住不舒服的,你看这样一位七十岁的老太爷整年假惺惺地玩着一个“摇咕咚”。
    《呐喊》自序我自在中学的语文书中就学过。其中开头的那段话: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于年轻的时候,我们大概可以用血气方刚来形容,多少有点指点江山,责问人世的意味,这其中,含有我们对社会的苛责与不解,积累之后,就形成了内心的一个梦,一个改造世界至理想的梦。这些梦,在生活的磨砺中大概会一个个破灭,有些人在一个接一个的梦破灭之后也放弃了其他的梦,从而顺应着生活这大潮,挣扎却不反抗,但总有一些人对还没有破灭的一些梦想耿耿于怀,一有机会,他们就起来呐喊,这是我理解的《呐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22: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后来得知,孙郁先生是鲁迅研究xxxxxx等一系列头衔的拥有者,在鲁迅研究领域有很高的威望,我这一无知小子,倒似乎过于傲慢,也多有冒犯。然,虽不似文人故作清高姿态,我却愿意独立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对于已经写就的文字,抱着崇敬,不去修饰。
也许,倒可以看做年上轻狂的些许印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0 23: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子,我竟然抱着手机看完了那么多字,等我换了电脑在来多说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6 08:34 , Processed in 0.1005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