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92|回复: 9

熟悉 [PK2009年高考作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5 18: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 爱在光年之外
我们四川考区的命题作文《熟悉》

熟悉

改革开放30年,有很多我们本来熟悉的名词和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遥远;又有很多新鲜的名词和事物逐步走到我们身旁,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熟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镜头一:1979年
1979年我刚刚上小学。那个时候每天做完功课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躲到楼下厂里的公众放映厅里看电视。在1979年这个能播放好看动画片,精彩电视剧的方盒子还是一个稀罕物。哪家如果新买了日立牌的电视机都会让周围的邻居羡慕不已。我们这些小屁孩就会拥挤到那家本来不大的屋子里赖着不走,眼巴巴地等着看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一休哥……这些精彩的故事情节陪伴着我们的童年快乐成长。
名词解释:电视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同年,开始试播。当时,全国只有50多台黑白电视机。1971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电视覆盖率高达94%。时至今日电视机已经成为家家必不可少的电器之一。哪怕是最遥远的边疆老百姓,也能通过这个方寸天地欣赏远隔千里之外,CCTV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镜头二:1989年
1989年初夏的一天,刚刚进入工厂还在学徒的我,领到了我平生的第一笔工资。伴随那一沓崭新人民币的同时还有50斤粮票。这是我第一次领粮票,也是最后一次。这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很熟悉的小长条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名词解释:粮票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的粮食。不只是粮食,很多东西包括肉、糖、蛋、油都要凭票供给。记忆里当时的年轻人为了获得一张自行车或者是电视机的票不惜拉关系走后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上世纪的90年代满大街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咱们有钱啦嘎嘎)
镜头三:1999年
1999年我所在的国营老厂已经失去它往日的辉煌,像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举步维艰。僵化的体制和管理再也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我们经常为开不出当月的工资而发愁。为了不“坐以待毙”,我毅然提出了下岗回家另谋出路。我是哼着刘欢大哥激励下岗职工的歌曲《从头再来》走到改革浪潮的风头浪尖上的。(呵呵,有点夸张哈。)
名词解释:下岗
下岗:当年最流行的词语之一,是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这是官方说法)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远远超过社会生产的需求,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结果造成不少需要分流的企业富余人员暂时找不到就业机会而成为下岗职工。职工下岗现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制度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就像歌曲中唱的下岗不是结束,一切可以从头再来。这些年虽然饱经生活的酸甜苦辣,可是同样也磨练了我们坚强生活的意志。
镜头四:2009年
2009年的一天,我正坐在自己开的小店子里上网泡论坛。手机忽然响了,有客户要制作一盒名片,我答应他尽快制作好。于是我马上用图形软件设计出多个样品,通过QQ传送到客户那里让他挑选其中较为满意的一种,然后我在将这个样品通过网络传送到印刷厂,在那里经过精密的工艺最终制作出精美的名片。
名词解释:电脑   手机
电脑:1956年,从第一台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之日时,当时的人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当时只能做出简单运算的大家伙,会成为日后我们生活必不缺少的电子产品。而且它体积越来越小,速度确越来越快。截止到2008年中国网民人数达2.53亿超美国居世界首位 ,在几年前还遥远的网络信息公路现在已经联通大江南北、世界各地。
手机:记得我刚刚下岗的时候,很羡慕当时我打工的公司老板腰间常常佩戴的长盒子??诺基亚手机。我们的老板当时就是靠这个“大哥大”跟他的上级供应商和下级销售商联络,调动当天的商品。有一次我有急事向他借打,后者小心翼翼极不情愿的借给我,可见在当时手机还是极其奢侈的商品。才不到10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手机产量和人均持有量已经世界第一,拥有一部手机再也不是有钱的象征,人人都可以在大街上别行走别跟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互通信息。
30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虽然只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匆匆一瞬。可我已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步入沧桑的中年。(岁月催人老啊!)很多经典的事物虽已远去,可是我们不会忘记;很多有趣的时髦正在朝着我们走来我们与时俱进,让该陌生的更陌生,让熟悉的再熟悉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20: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破传统的作文格式,标新立异,但又内涵丰富,佩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21: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雨辰版主的厚爱将此文单独发发出来。看到网上评论越是简单的题目越难以写好,忽然冲动就想试试,有点仓促细腻不够,这个用镜头式的描写加评论的构思也算一种新的尝试。谢谢胭脂泪朋友的鼓励,谢谢大家厚爱很喜欢这里的氛围,以后会常来这里看望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22: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年喜欢就好,以后雨辰每天都在情感恭迎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22: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的形式比较新颖,可最后的地方点题方面感觉上力度稍有瑕疵,不过总得来说立意很深远,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生活的越发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23: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熟悉的东西在一点点被陌生替换,然后再慢慢地变成熟悉。。
欢迎爱在光年之外多来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08: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雨辰于2009-06-15 22:54发表的  :
      文章的形式比较新颖,可最后的地方点题方面感觉上力度稍有瑕疵,不过总得来说立意很深远,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生活的越发丰富   
雨辰指正的很对,我的文笔始终力度不够,这方面还需多加学习磨练。我这个贴在这里受到这样的关注,万分感谢,真心希望大家多给宝贵意见,因为每一分一厘的进步是跟朋友们的热情分不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08: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凌若羽于2009-06-15 23:22发表的  :
熟悉的东西在一点点被陌生替换,然后再慢慢地变成熟悉。。
欢迎爱在光年之外多来情感。
谢谢凌若羽。
有这么多朋友们的支持,俺觉得跟吃了“神奇药丸”似的力量无比,信心百倍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5: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很好。选用这种表述模式,看来LZ是读过很多高考作品,知道这样的模式是可以获取高分的!

只是唯一遗憾的是,理论部分过于单薄,使得整篇文章两头瘦而中间肥,对‘熟悉’的理解还不透彻,或者说是没能完全地诠释出作者心目中‘熟悉’的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10: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语言平淡了一些,8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3 03:25 , Processed in 0.1028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