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22|回复: 2

漫天对联学堂第二讲   对仗入门   (弦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1 22: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讲 对仗入门第二讲:对仗入门

  “对联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何为对仗?我们借鉴《实用诗词曲格律词典》中的解释:“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联的对仗就是指两行词句之间的对称和平衡,它包括两边的字句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应、声调相谐、内容相关等方面。

    去年,中国楹联学会出台了《联律通则(试行)》,这个通则,应该是一些比较权威的对联人士的基本共识,对我们今天创作对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所以,我们这里仅就《联律通则(试行)》中对对仗的要求进行理解阐释,更细致深入的理论探究,联友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体会。

联律通则(试行)摘录
第二章:总则
第一条字句对等。上下联的字数及其句数要相等。
第二条词性一致。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相同。
第三条结构对应。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联文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
第五条平仄对立。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

第一条不言而喻,这里就第二、三、四条简单分析:
    一、词性一致
    词性一致,或称词类相当, 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相同(至少要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例:
    长笛不吹山月落;
    高楼遥吸海云来。
    此联中,“长”和“高”都是形容词,“笛”和“楼”都是名词,“不”和“遥”都做动词的状语,具副词性,“吹”和“吸”都是动词,“山月”和“海云”都是名词,“落”和“来”都是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汉字分为十二大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古人按照诗的对仗规律,将词大体可分为九类,即名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其中名词又可细分为十几类。这种划分的方法比较适应于对联的创作。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词性相当呢?《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原则。也就是说,名词必须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形容调必须对形容词,副词必须对副词,助词必须对助词等等,各归其类,映衬成趣。但细分,则每类之内品种仍多。如名词有专名、有注称;形容词有形容大小、高低、长短、颜色、状态等,许多不同的词以长对短、白对黑为工整。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内容决定形式,若内容可取,属对不妨稍宽。如清倪国琏的古藤书屋联: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其中“芳草”之“芳”与“藤花”之“藤”,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新绿”之“绿”指的是颜色,“古香”之“香”乃指气味。虽同为形容词,并非?类,从个别对语讲,似欠工整,可从全联角度看,却形象鲜明,音节和畅,便是佳联。
   
   比较而言,虚词的对仗似乎比实词要求得宽些。比如有时介词可与副词相对,这不仅因为虚词类的汉字相对少些,更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字、词本身词性就很复杂,往往一个字包容几种词性。比如“为”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介词、副词、助词,有时还可以做连词。“向”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介词、动词、副词、连词等等。所以通常人们对虚词要求得就不很严格了,能做到虚词对虚词也就可以了。但叹词、助词、象声词却很少与介词、副词、连词相对。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在讲究词类和词性对仗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个义类相对的问题。什么是义类相对呢?所谓义类相对,悬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
  1.天文(日月风雨等)  2.时令(年节朝夕等)  3.地理(山风江河等)
  4.官室(楼台门户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飞禽(鸡鸟凤鹤等)
  7.走兽(狼虎象马等)  8.鱼虫(蛇鱼蚁蝗等)  9.饮食(茶酒莱肴等)
  10.器物(盆杯壶盏等) 11.文具(笔墨纸砚等) 12.衣饰(衣冠巾带等)
  13.形体(身心手足等) 14.人事(道德才情等) 15.人伦(父子兄弟等)
  16.珍宝(金银玉珠等) 17.军事(弓箭刀剑等) 18.文艺(诗词书画等)
  19.文史(经典史册等) 20.精神(智愚苦乐等)
   
      二、 结构对应
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从句子结构看,上下联的句型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主谓:面熟、性急(名词+形容词)地震、祖传(名词+动词)你来、我往(代词+动词) 春风得意(再分:春-风 偏正,得-意 动宾)鸟兽飞腾(鸟-兽、飞-腾并列)
    并列:声音、朋友(名词性,名+名)飞腾、歌唱(动词性,动+动)甘苦、好歹(形容词性,形+形) 山欢水笑(整体为形容词性,再分:山-欢、水-笑均为主谓)红男绿女(整体名词,红-男、绿-女偏正)山明水秀(整体为形容词性,再分:山-明、水-秀均为主谓。和 山欢水笑 的不同点:欢、笑为动词,明、秀为形容词)
    偏正:铁路、春风(名词性,名+名)晴空、丽日(名词性,形+名)狂欢、微笑(兼具动词和名词属性)雪白、桃红(形容词性,名+形)炎黄子孙(名词性,炎-黄、子-孙并列)艰苦创业(动词性,艰-苦并列,创-业 动宾)
    动宾:司令、革命(动词+名词)联系实际(联-系 并列或动宾,实-际 名词性偏正)
    述补:鼓足、提高(动词+形容词)好得很(形+助+副)交代清楚(交-代并列,清-楚 并列)
    例:
     开窗纳宇宙;
     把酒对湖山。(清,彭玉麟)
该联上下比均为省略主语的(主)谓宾结构。其中,动宾词组“开窗””把酒”做状语,动词“纳””对”为谓语,同为并列结构的名词组“宇宙””湖山”是宾语。
    又如:
    出句:不弃涓流成大海(透风)
    对句:能容块垒是高山(飞扬跋扈)
    该联上下比均为主谓宾结构,“不弃涓流”和“能容块垒”都是动宾短语作主语,其中,“不弃”和“能容”均为偏正结构动词组;“成大海”和“是高山”皆为动宾结构,其中“大海”“高山”都为偏正结构名词组。又如:
    出句:对自心生,非关难易 [冷恬]
    对句:词无天造,总要推敲 [空空道人]
    该联上下联均为因果复句构成,“对自心生”和“词无天造”都是主谓式,中间两个字为介宾结构,后一分句中“难易”为形容词,“推敲”为动词,但因为是句中自对,所以也很工整。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这个例子稍有不同,“处”和“年”单独看词性是不同,但是“处”连用为“处处”时,已经名词化,表示“每一个地方”,和“年年”(每一年)的词性是相同的。(这是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一副对联,联中的复字把旧社会穷苦人流离失所的痛苦处境和对旧社会的不满与抗议充分地表达在联语的字里行间。)
    汉语语言丰富,修辞形式很多,在对联中基本都有应用。创作对联时,要做到上下联的均衡。举几例:
比喻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拟人   春风放胆来疏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双关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萧和。
用典    立品早防冯妇虎;
    读书不好叶公龙。
夸张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复词   长长长长长长长;
    朝朝朝朝朝朝朝。
顶真 一丝风,风吹皱满江春水;
             三尺浪,浪淘尽千古英雄。
设问   万卷诗书,谁能览尽?
    千秋功罪,我可说清。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种修辞手法,如借代、拆分、镶嵌、总分、排比、缺隐等等,不再一一例举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的联语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格,这一修辞,不要求上下联都用,一问一答、问而不答、一问一叹,都可以,格式不拘,因内容而定。
      
三、节律对拍
    联文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是指上下联语句中停顿的地方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风和--日丽===人杰--地灵,这副对联是二二节奏。
    说--真心话===作--老实人,此联是一三节奏。
    寒风---直彻梦;往事---甚缠人。(不眠夜  慕容泊尔)
    千丝--冷韵--因风--谱;一院--霜心--借酒--题   (题重阳菊 废园)
    常缘木--而求--至乐(叶公好龙)独刻舟--以志--初心  (叶公好龙)
      任何事物都有例外,我们欣赏对联时,经常会发现一些不按以上要求所作的对联,大致原因有这样两点:一、早期作品,在没有明确的联律规则情况下,作者没有意识到这些规律,也便无需遵从。二、因为表意的需要,不因律害意而故意为之。

      对联的对仗有工对与宽对的分别,但是,并非工对优于宽对,它们应该是等价的。与过分拘泥工对所造成的缺乏张力和创意的“死对”不同,佳联均是本着形式服务内容的方针,以意为主,亦宽亦工,变化之妙,存乎一心。高手制联常常是在重要部位以及数字、颜色、方位等处设置以精工的对仗,次要部位则多施以宽对甚或似对非对,既不失整饬之美,又充分保证了语义的流畅。除了宽与工之外,对仗还有异和同的分别,上下联言同一事物,走向极端便是合掌,上下联言不同的事物,走向极端便成了对而不联,高手的功力便在于能游刃于这一对矛盾之间而有余,如书法中两笔划之间的顾盼牵连,也像长调词里的过片一样,既有一个大的跳跃,但又保证文脉的贯通,这种似联非联便是所谓“张力”。从某种角度讲,只有悟到了“对与不对之间、联与不联之间”的妙处,始可与言对联。
        当然,以上进仅结合试行本《联律通则》中相关方面的要求进行了简单理解,关于对联中的对仗规律,目前网络联界有不同的看法,有持“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论,有认为“结构相同不是必要条件”说,这些理论的争鸣,无疑会为我们认识古今对联及其发展演变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联友在不断积累创作经验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吸收与消化。初学对联,还是以按规矩办事为上,先掌握规律,才能逐渐打破陈规,随心所欲。  
        

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对仗方法:
1:自对法: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而且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如:
      闲云野鹤翩翩去
      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这是典型的当句对,桂子香时===槐花黄后,西湖月满==东浙潮来;而上下的对仗就可以宽。

2,借对法:
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借对分借上与借下两种。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叫借下。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这副题明成祖观灯的对联中,下联的“永乐”就是用“永远快乐”的联意的同时,借其表明成祖年号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大明”相对。又如: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红白指两种酒。这副联中,下联的“东西”就是在表明物件意思的同时,借其意思来对上联的“南北”。同理,借上联的词语来对应下联,叫借上。例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副对联的“沧”本意是“寒”的意思,因与“苍”同音,这里便借以表示颜色的“苍”(深绿色)同“蓝”相对。由于借对有较高的技巧性,因此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巧对。大家多看、多练自然熟能生巧。
“借对法”之中,除了“借义”,还有“借音”,即“字面上用的是甲字和乙字相对,骨子里又取与甲字谐声的丙字跟乙字相对”。很著名的例子是清朝彭玉麟题合肥城隍庙联:
    任凭尔无法无天,到此间孽镜台前,还有胆否;
    须知我能宽能恕,何不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
其中上联“孽镜台前”的“台”,借“抬”之音,与下联“屠刀放下”之“放”相对,构思相当巧妙,整联气势一气贯成!

3,双关法:
利用同音字,使语带双关。例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再如: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第二层意思是: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4,关于领字的运用
        在词曲撰写中,有必要在长短参差的句子当中,夹杂一些承领上下句式的虚字,表示上下文语法关系,保证句意贯通,使不同的句式更为灵活,富有生气。这便是领字。对联(尤其是长联)的撰写也是如此。
如南京燕子矶永济寺联: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皆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南京鸡鸣寺豁蒙楼联:
    遥对清凉山,近临北极阁,更看台城遗址,塔影横江,妙景入樽前,一幅画图传胜迹。
    昔题凭墅处,今日豁蒙楼。却喜玄武名湖,荷花满沼,好风来左右,数声钟磬答莲歌。
联中红字部分为领字,对仗上上下联也要一致,但是平仄安排可以不受限制。  
   

说明:本讲讲义是在对第一期讲义进行适当增减的基础上,借鉴一些对联知识资料编辑而成,因为是本人平时收集的个人阅读文字,当时没有备注出处,这里也没有注明。本讲义只作为联友学习参考,请勿转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22: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讲配套作业
每题20分,跟帖完成,并注明学号,便于统计分数,设定威望5,做完标注OK 作业要求于12月31日以前完成.

第一题:说出下列词语的语法结构。

柳叶
走狗
伟大
云集
忍辱
安排
小朋友
万水千山
四时花木
疏影横斜

第二题:指出下列作品在词性对应方面存在的不工之处(按工对要求逐词分析)

1、
花木四时秀
青山万里明

2、
四海连天浪
九州山水诗

3、
春风吹动千丛绿
天地笑开烂漫花

4、
白云宿在青山外
邀月归于酒杯中

第三题:分析以下对联句子结构是否相当。

1、
禅门深闭月;
秋水净浮天。

2、
春山花草艳
绿水放欢歌

3、
呼酒捻花谈旧事;
曲栏小阁赏新晴。

4、
改天换地谋大业
妙笔生花著文章

第四题:对句

1、
出句:春来诗渐暖[弦歌]
2、
出句:清风入座呼为友[弦歌]

第五题:试作一成联,格式内容不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6 18: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在做广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28 05:16 , Processed in 0.1092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