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30|回复: 2

[原创]夕阳穿过暗红色的墙(作者:星月舞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5 17: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笔】   
                                          夕阳穿过暗红色的墙         
              □ 星月舞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废墟上,寻找一轮旧夕阳      
         幸好,还有这一堵暗红色的墙没有拆除,它像被人随手撕掉的一张泛黄的旧日历,委屈地揉搓蜷缩在那里。黄昏,独自阅读夕阳,看起来颇有些伤感的碎砖残墙,风和阳光紧贴着大地,为什么表达的全是影子?我不敢去触摸,唯恐一触摸就风化了追忆。就让仅有的一堵残痕,留在那里吧,岁月还是岁月,风的一声吆喝,哪怕只言片语,能唤醒什么就好。旧时的洪福巷10号,或者是11号?模模糊糊的门牌号,钉子般,深刻楔入了这条长街的中央。      
      风旋起的尘烟,淹没了没有地址的童年。     
                                                                    【一】

        越往前走,单薄的影子拖得越长。一回头,这些娴雅的影子一直沉默相守,永不背离于我,真不愧是形神的至交。止住了脚步,这棵老槐树,还是旧时的模样,一点也没有变化,树影婆娑,遮阴避阳,槐树上的叶子,哗哗低语,在唤一个人的名字?老槐树下的石台上,站着一个名字叫红影儿的女人,正以她古典的身段儿,甩出一袭婉约的水袖,又甩出一个凄怆的长腔。那时的夕阳,可比现在的年轻些,躲在虬曲的大槐树背后,一张圆脸羞得彤红。我看见了,夕阳在树杈间中走走停停,到了虚幻的梦跟前,也不搭话,是不是最想说的,最不容易表达。夕阳只知道黄昏,月亮才是夜色的主人。在夜幕降临之前,红影儿转身,风中的红影儿,独自走进了,属于她自己的内心。有一次在大众剧院看戏,舞台的灯突然熄灭了,只剩下台中央的一圈灯光,只听见弦乐渐起,环佩叮当,金玉作响,红影儿她身着绵缎玉秀,头戴五彩凤冠,细步袅袅,强烈的光束下,她的裙裾缓摇,可真是出彩啊。这般出场的名牌旦角儿,却从未结过婚,这是一个迷。我见过红影儿的时候,她已半大不小了,整天在院子里出出进进,神色苍白,极少与人搭腔,性情有些忧郁。
        洪福巷的10号院与11号院之间有一道隔墙,中间有个圆门洞,没有门扇。严格来说,算不得两进的院落。红影儿经常练唱吊嗓儿,就穿过圆门洞,约上偏厢的胡叔。胡叔的京胡技艺可以称得上炉火纯青,相当了得。当时的老街坊从不缺票友,对京戏那叫痴迷。年少的,年老的,男的,女的,几乎都能亮上几嗓子。只要胡叔在腿上架起京胡,不管是谁,也不管你要唱哪折哪出戏,只管点唱叫板,他手中的两根弦儿,必能配合得天衣无缝。老槐树下,红影儿在唱,必定能看得见,胡叔的京胡拉得愈发痴醉。   
     后来,听说红影儿竟然喝了农药。她闯进了11号院的胡叔家,发了毒誓,要死在胡叔的怀里。一时间,闹得飞飞扬扬。还好,红影儿没有死成,这,这,演的哪出戏?估计,那年月还没有生产假农药的,八成喝的不足量吧?一个孤独的夜晚,她悄悄搬出了洪福巷,再就没有了消息。胡叔,还在那里住。好象为了这事儿,胡婶号啕大哭了几场。过后,归于平静。   
      大槐树下,女人们窃窃私语,这个女人啊,就是个勾魂儿的狐狸精。可男人暗地里,并不这样看,他们为以后再也听不到那些极具魅惑力的“呓呓呀呀”的京唱,而千般万般地惋惜。不知为什么,一梦见唱戏的,舞台中央的聚光灯就熄灭了,漆黑一片。      
      从此,红影儿就真的变成了影子。      
     一个影子般的女人,甩给洪福巷一段儿悲凉的长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17: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老教堂在废墟的东边,居高临下,它不因岁月衰老而退化,总是迎风挺着胸膛。漆黑幽深的石门洞,黑眼晴似的,死盯着进进出出的信徒。一拨儿人来了,一拨儿人又走了,却无动于衷。能记住的,是它晚祷的钟声,清脆,悠长,不愠不燥,向洪福巷里的人们,表达它的深不可测。     
      那时的曲先生夫妻俩,好似家道颇丰,不见夫妻俩干什么正经的活儿,可不愁吃也不愁穿,过得也蛮滋润的。人过中年,却一点也不见苍老之相。尤其是曲先生,极寡净的面皮,常年身着体面的黑衣衫,不过,他说起话来,酸声假气的。跟人搭话时,要伸出白嫩纤长的细指,在自己瘦峭的胸前,先比划一个十字,再比划一个十字,仿佛不比划这个十字,就不能显示他的优雅。听他与人交流时,总会念叨一句:“哦,我的上帝!”让人感觉有些“造作”。那年的夏秋之交,一个午后,太阳正好,他端坐在院子里,摆上一个红漆的小方桌,一把精致的紫泥茶壶,一边咝咝喝茶,一边捧读经书,嘴里还念念有辞。那天,恰逢我爬在无花果树上摘果子,见他坐在那里读书喝茶,吓得不敢下来。这棵无花果树是他家栽的,年年熟透的无花果,多般都被大院儿里的一帮猴小子摘吃了,吃了人家的东西,嘴就短,更不好妨碍人家读闲书。心里一犹豫,脚下的树枝就摇摇晃晃的,一枚有眼无珠熟得烂透的无花果,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他白净的宽脑门子上,你说,你说它掉哪不好,却偏偏落在了体面的曲先生的头上。“噗?”的一声,待他惊恐地喷出了满口的茶水后,手往粘乎乎的脑门子上一抹,明白了是咋会事儿,把经书一摔,仰起头,朝着树上,气冲冲地骂了一句:“奶奶个蛋!”
        如今,想起这件尴尬的事儿,就想笑。看来,信奉上帝的人,也会粗口。
        一天的早晨,曲先生来敲我家的门。我妈开门时,他说要找我有事。妈就感觉有点奇怪,可啥没说。因为我还没有起床,曲先生顾不得惯素的体面风度,进来,偏腿儿就坐到炕上,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空信封,让我给读一读,是啥意思?我就爬在棉被窝里帮他读,是一个蓝色纹饰的信封,右上角的邮票写着洋码子,左上角画一飞机标志,肯定是封航空的信件。好在上面的英文字母能识几个,也有几个不认识的,我就让他过后来取,这样可以借机查一查字典。后来弄明白了,这是封从美国投寄过来的,我就告诉了他,他搔了搔头皮,半天想不起来什么,嘴里嘟嘟囊囊的:没有美国的亲戚呀?没有!经他这样一说,自己心里“嘎蹬”一下,反而怀疑是不是给翻译错了?后来,才弄清楚,曲先生的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当年跟着国民党军从烟台撤退,先到了青岛,最后跑到台湾去了。人老了,就想家,托在美国的朋友寄信过来,打听家里人的下落。     
     这下子,曲先生可抖起来了,又有亲戚从外国的天空,向他“哗哗”地掉馅儿饼,据说,还是“嘎嘣,嘎嘣”响的美元绿钞。曲先生感激我绊绊磕磕弄明白了那封信上的洋码子,就赠送一块香港产的电子手表,刚开禁的年月,能有这样一块黑色塑料壳的电子手表,是很牛气的。        
     记得那段时间,自己的袄袖口,一般都要朝上多挽几道,看时间,总把左手腕子抬得有些估意。     

                                                    【三】      
      菊芳妈是个蛮漂亮的寡妇。再者,菊芳还算个遗腹子。要说世上的寡妇,总被别人所非议。可菊芳妈呢,在人前背后,却没遭人议论是非的,这可能缘于她的端庄品行。  
      菊芳妈又找来了福利厂的张瞎子,说是要在晚上,让张瞎子给街坊们唱唱。唱唱的地方在菊芳家的房后,那里有根水泥电线杆子,一盏路灯,象没睡醒似的,半睁半闭着眼晴,昏昏沉沉的。孩子们特别来精神,早早就坐在那里等。这次张瞎子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一个小瞎子,是个睁晴瞎,他的眼晴里,少了一丝活泛。张瞎子在菊芳家吃了饭,喝了茶水,就到院子里溜哒溜哒,看样子,八成是要消化消化食。小瞎子独自坐在无花果树下的石头上,求我:你上树去,摘几个无花果吃吧?遭到了拒绝。我也刚刚吃罢晚饭,肚子胀得鼓鼓的,正想走出院子,占个好地场,听俩人唱唱。哼,这档口儿,谁再会费事巴力去爬树呢。小瞎子狡黠地转了转无神的眼珠儿:你就是不上树去摘,那些果子熟透了,早晚也得自己摔到地上,是浪费。此刻,在院子里四处转悠的张瞎子听见了,紧接着也凑上来打帮腔,浪费嘛,就是极大的犯罪。真弄不明白,这也算犯罪?      
     都哪儿跟哪儿啊,够能掰扯的。
   
      天天渐渐黑了下来,菊芳妈在前面用一根竹杆子牵着张瞎子和小瞎子,分开了闹哄哄的人群,走到了路灯下。昏暗的灯光,张瞎子端坐在马扎上,一本正经地翘着二郎腿儿,架起了坠琴,指头上下滑弦,不停地调音儿,一旁的小瞎子就去操持鼓呀,锣呀什么的,反正是一大堆叫不出名堂的家巴什儿。待人群都安静了下来,便先敲一通鼓,之后,坠琴吱吱呀呀的拉,某种氛围哄托起来,这时,张瞎子才肯张开嘴儿扯着噪子唱。张瞎子开唱,必先抬起头,四下张望,好像他在点人数似的,其实呢,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心里有数。坐在下面的人,看得清清楚楚,那两只空落落的眼眶,会心生许多的感想。现在想一想,也不知道他唱的大鼓,究竟是胶东大鼓,还是京韵大鼓?更记不得了,他唱的是些啥故事。只记得那些鼓词或悲或喜,唱得高兴了,下面就是一片掌声,叫好声。唱得悲切了,下面的老娘们儿,个个就撩起衣襟,擦抹眼角上的泪花儿。在稀薄贫瘠的日子里,不能不说,这两个眼晴看见不阳光的人,给洪福巷的夜晚,抹上了一层明亮的梦幻。
  菊芳妈要下嫁给张瞎子的消息,让邻居们大吃一惊。一个月后,各家收到了一个红包,包着几块水果糖。从此,洪福巷里天天可以看见,一个高个子漂亮韵致的女人,与一个手拿竹杆儿的男瞎子,肩并着肩挽着胳膊,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上,走成了一双重叠的影子。
        
     废墟中的电线杆子,斜插在砖石堆上,将倒未倒,叹佩它的意志有些顽强。电线没了,电灯泡没了,鼓声没了,鼓书艺人也没了,透亮的故事还留在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17: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废墟的西边是个小酒铺,也烧开水。小酒铺里常聚的客人,就那么几个老伙计,喝酒拉呱说家常。这几个老伙计中,挺有个性的,当属二大爷。        
       二大爷凡是喝酒,缺不了油炸的花生米儿。他咀嚼油炸花生米儿,那真是堪称一绝。嚼得“噶嘣,噶嘣”的,得意洋洋的响声里,显然有些主观夸张,可夸张得具有相当的穿透力。
     
清脆诱人的“噶嘣,噶嘣”声,能催生出喷香的喷香的想象,我在一旁,胃紧收在一起,直泛酸水,七尺肠子“咕噜,咕噜”扭劲儿。二大爷喝酒他从来都是站着喝,半截身子斜靠着柜台,两条木桩似的粗腿交叠着,脚丫子趿了双牛鼻子方口布鞋,一刻也不歇息鸡?米。左手抓起一把油亮的花生米,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悠闲捏一粒,朝上一抛,只见花生米儿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他昂着头,嘬起嘴巴,“叭嗒”一声,落得不偏不倚。然后,瘪腮膀子左一鼓,右一鼓,滋滋味味地嚼,一会儿的功夫,嘴角儿就溢出些白沫儿。到了这份火候儿,才肯端起柜台上的粗瓷酒盅,一昂脖子,眼一闭,“滋溜儿”就是一口儿,再慢慢地“咂吧,咂吧,嘴皮儿,全是滋味儿。   
     
经这么几个番来回,粗糙的脸皮儿就着了色,酱紫色的,像酱过了头的一块熟牛肉。紧接着两只眼珠子也活泛了,白眼珠儿布满了血丝,鼻翼呼扇呼扇。最后呢,话就多,事就多,瞧谁谁都不顺眼,逮谁惹谁。这不,烧茶水的瘸爷正撅着*,专注地往炉膛里添煤拨火,二大爷冷不防,上去就是一脚,只听见“咣当”一声闷响,瘸爷的脑袋瓜就撞上了火热的炉壁。      
   
“瞧,你这个老不死的,撅个*,臭谁?”瘸爷是谁呀,街坊们背后都喊他“瘸老虎”,好惹的主儿吗!瘸老虎一边用手紧捂着被烫掉了皮的半片脸,一边愣怔过神儿来,也不立马搭腔,忽地抡起铲煤的铁锨,“呼哧”带着风就劈过去。要说呀,二大爷喝多了吗?他却扭身一闪,躲过了一劫。嗬,否则光秃秃的脑袋瓜儿非开了血瓢不可。
      
父亲瞧我去茶水铺子提壶开水,咋就这么久也没回家?就急急匆匆过来,瞧瞧遇上啥事没有?却赶上了热闹事儿正开场。好嘛,又是这俩糟爷们儿,惹事生非的祖宗。  
     
“奶奶个蛋!”刚才被一铁锨铲醒的二大爷,憋涨着紫脸庞,白瞪着眼珠子,拉开骑马蹲裆的架式,像只斗急了眼的红冠子公鸡,随时准备再扑过去。瘸老虎毫无怯意,激惹得虎虎生威,手里一柄铁锨,舞弄得“呼呼”生风。“好!都是爷们,有种!”父亲急中高喊了一声。顿时,俩人像被拉了电门,僵持在原地,动也不动,倒是齐刷刷地扭过头来瞅。      
      
瘸老虎少了一条胳膊,肚子里却不少心眼儿。         
      
其实,瘸老虎稍稍缓过劲儿来,心里蹦蹦的直跳,跳到嗓子眼那儿。左手抄着个乌黑的铁家伙,可右袄袖子里空荡荡的,何况,今儿触了霉头儿,绕都绕不过去,偏偏遇上这个灌了黄汤就不要命的滚刀肉,若真是与其单打独斗,明摆着自己不是对手,半张脸皮还在那里隐隐刺痛,看来也只能吃个小亏,认了这壶醋钱。这个档口儿,幸见有人赶来救场,何不顺着坡儿卸驴,这样一想,手中的铁家伙就温顺了下来。父亲能看透瘸老虎的心思,先用身子挡住了瘸爷,紧迈了几步,走向二大爷,摁了摁他的肩膀头:“二哥,二哥,何必呢?不是近亲,也是近邻嘛。”二大爷嘴里呜呜噜噜,半仙似的飘乎着:“五弟,你是个读书人,评评今儿的理,次次来喝酒,这老不死的,总是撅着个*片,臭哄俺!”围观的人哈哈暴笑,分明清楚二大爷说的还是醉话,还没醒利索呢。         
      
父亲好言相劝,凉锅贴饼子,二大爷浑身煞气,并未就此减去半分。不过,分了话岔儿,不再与瘸爷没完没了的纠缠。“哎,都说五弟的棋艺了得,今儿咱杀几盘,一决高下?”父亲见状苦笑不得,朝他摆了摆手:“罢了,罢了,改日吧。”二大爷还是不依不饶,非扯了父亲的衣襟不撒手,心有不甘。父亲无奈劝他:“算了吧,二哥。今儿我要是赢了你呢,你就会说,赢了个醉汉一盘,算啥能耐。”顿了一下,父亲又挤了挤眼儿:“今儿,俺要是输给你呢,你就会说,臭棋蒌子,连个醉汉都下不过。你瞧,你瞧,这里里外外的,都是你的胜算!”         
      
父亲牵着我就走,出了茶水铺,走出了好远,就要拐进胡同了,依然能听得清楚,背后二大爷站在街上,高一声,低一声:“五,五弟,改日啊,咱杀它个屁滚尿流!”父亲咧了咧嘴儿,笑了一下,嗓子眼儿里哼了一句戏文,我没听清楚,就想问,父亲的大手,按了按我的肩膀,而我手中提拎的铝壶晃了晃,洒出些滚开的热水,幸亏没烫着。         
     
至于,二大爷以后跟没跟我的父亲摆棋,杀没杀出个胜负来,就不得而知了。一直以为,生活本来就没有输赢,何必太在意。                                                               
                                                     【五】       
       废墟的残砖瓦砾中,发现了半截烟囱,由此记起了炊烟。草木烟火什么时间,从生活中消失了,已经淡忘。这半截烟囱扭曲地躺在那里,向人独自诉说,曾经拥有过的温情。         
      秋天的夕阳最勤劳,早早就来了。那时,最温暖的风景,当数家家户户房顶上,冒出一股一股缭绕的炊烟。空气中的草木香味,笼罩着洪福巷。过一会儿,整条胡同里,就会响起女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响遍每个犄角旮旯。一群孩子,变戏法似的,从四面八方冒出来,匆匆跑回家。      
      薛大嫂,在洪福巷这条胡同里,可算得上是一个人物,素以能生孩子而闻名,都说她生孩子就像侍弄青青的萝卜。当然,喊薛大嫂的这个称谓,是我妈妈与她的街坊辈份儿,我与薛大嫂家的小老九是同班同学。有一次,来了个新班主任,姓任,任老师。课间,小老九与同学疯打疯闹,用一块石头,砸破了人家的头,鲜血咕咕直流。这一下子,可把小老九吓傻了。新来的任老师着手处理这件棘手的事情,非要小老九把家长叫到学校里来。薛大嫂来了,她在级部办公室的门外探头探脑。我跑过来捡球,恰巧被她一把抓住了胳膊,问哪个是任老师?我说,你在外面等着,我替你进去叫。推开办公室的门,任老师在埋头批改作业。我走到她跟前,小心翼翼地说:任老师,任老师,薛大嫂来了。具体她俩儿怎么把“流血事件”给摆弄平了,不得而知。         
       一天,任老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回答一个谜语:“有一种动物两只脚,早上太阳公公出来时,它都会叫你起床,是哪一种动物?”小老九以为这道谜再简单不过,抢着举手,还没等老师点名,就站起来:“是妈妈!”听后,差点没把任老师笑茬了气。任老师的脸憋得通红:你呀,好好想明白了,再回答!然后用手指指同桌的我,朝着小老九说:你看你叔,与你就不一样,稳稳当当的。小老九又举手,焦急地站起来反驳,他才不是我叔呢!课堂上立马笑炸了锅,而任老师莫名其妙?        
     下课后,任老师悄悄问我:你不是喊他的妈妈,是大嫂吗?我也不知道,任老师怎么把前面的“薛”字,给听没了?弄了一场误会。不过那时,我们班还真有叔侄俩儿,舅舅与外甥同班读书的。两个辈份儿的女人,同时坐月子,在那时,不稀罕。      
      由于我父母在单位,要早请示晚汇报,一般周末,会弄得更晚才回家。薛大嫂,喊她的儿女们,就像在赶着羊群入圈,有时也会把我捎带着拖到她家里吃顿饭。反正,家里的孩子十一个,大蒜头似的,一个个紧围着三张桌子,象吃食堂,也不差我这一双碗筷儿。多少年后,我去乡下,经常听见乡下的大嫂大婶,晚上吆喝小鸡小狗的声音,便觉得十分耳熟亲近,很容易就回想起薛大嫂的喊声。当然,这不能与之类比,可那长长短短的呼唤,确确实实拖沓的是同一个调门儿。      
     如今假若闭上眼晴,细细琢磨。彤红的夕阳,炊烟袅袅娜娜升起来,薛大嫂斜倚着街门,目光远远的,声声呼唤,立马就回到了从前。                                                                    

                                                    【六】
     大地上的事情,只有大地自己知道。        
      奶奶搬出洪福巷10号,我搀着她走下六步青石台阶,她颤栗着调转过头来,一直瞅着漆黑的大门脸儿,混浊的目光突然洗得发亮,问我:小子唉,俺就这么走了?我点了点头,走了!心酸酸的,眼晴发潮。奶奶说:你们老王家的人,已经六代了,都住在这宅子里,咋说走,就这么走了?
  土归土,尘归尘,你要相信每一个废墟都是有生命的。      
      在这堆废墟中,四处寻找,寻找消失的从前,莫论痛苦或甜蜜。秋风收拾起残阳的影子,越过了这堵暗红色的墙,我好像找到了,又好像啥也没有。           
      一段日子过去了,一段日子又要开始了。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2 17:12 , Processed in 0.0918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