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雪格格

风情老论坛精华帖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9 16: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265. [原创]黄河之死 ---写在台湾入联公投前
作者:丫头在哪里

回首百年,国耻难忘。从火烧圆明园到南京屠城,再到今日美国航母横穿我台岛,西藏独立分子借势暴乱,台湾亦欲公投入联,面对国际社会众媒体之人权声讨,中国政府也只能暂且忍之再忍,不能声张我主权正义。

身为中国人,不禁沉头反思国运为何沦落至此。耳边响起电视剧《陈真》里的那首主题曲:孩子,这是你的家,红砖碧瓦,……大号叫中华。

反思我中华大家族衰败的原因,有人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比如崇尚权谋而轻视技艺,屈从势利而不论事理,顺服威权而丧失民权。由此,缺失科学与民主之精神。

这个原因是直接的,也是表面的。中国人是讲究实用与功利主义的。全世界的民族皆有此秉性。并非独中国人有此劣根性。拿在国外的华侨来说,他们往往在当地能够取得非常突出的经济成就,比如在印尼的华人只占7%的人口,而财富则占其国家的近70%,中国人的功利实践能力是十分优异的。中国疆土辽阔,要维持大江山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已是十分艰难的行政任务。不崇尚权谋是不现实的。中国能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前保持国家的未分裂状态已经是历史上的奇迹。人性与历史是不可能完美的。在国家的稳定都难以保障之前,其统治者不可能去考虑把国库的财力投入到国民的教育与科艺的研发上。以当时的封建行政体制去维持如此一个庞大江山的组织稳定,已经是十分艰难的政治任务。国库的实力充实更不用说是一种伟绩。何况在工业革命之前,国家的财富主要是农业食品、织布、茶叶、珠宝、日用器具、手工艺品等。从这些方面看,当时中国的科学水平与国家财富一直是领先的。轻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是因近代中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以及海洋文明的阻断隔绝所导致。

1989年曾有一部电视剧叫《河殇》,在中央一台播了半截突然被停播,然后赵紫阳下台。该剧的主要思想是以地缘政治去分析中国历史的衰落。也讲到蓝色海洋文明取代了内陆河流流域文明的历史必然。四大文明古国皆起源于各自的河流流域文化。自然地理条件对人文的决定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每一个国家的民族心理特征,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有必然联系。看一看中国的版图,皆是以山脉或沙漠、草原、海岸为边界。倘若内陆再分成山脉阻隔,想必现在的中国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国土面积。自然地理决定了国家的疆土划分,河流、洪水的运动,也决定了国民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故南方多水之地有灵变的道家思想,北方固土之地有守序的儒家思想。中国的大疆土是世界特有的,维持大国的组织稳定,必然需要统一的集体意志,这时,个人权力意志将被削弱。族权高于人权,国权高于族权。如此,一个庞大的封建王国才得以维持。这与小国寡民的古希腊民主议会体制的出现是有不同地缘政治的历史背景的。所以,中国人的顺服威权而丧失民权也是有客观环境缘因的。

再说到屈从势利而不论事理,其实一旦民权丧失,个人自由意志已不复存在,在顺服旧势力威权的前提下,必然是只讲势利而不论事理。这是历史、人性之不完美的必然结果。

所以,中国人的种种劣根性,是自然环境、现实人性的产物。若追究传统文化的罪责,其实文化也只能是自然条件与现实人性心理需要的产物,就怪不得谁的功过了。人之观念,皆由人天感应而得。天地既然坐落于此象,人心也必流落于此境。一切皆是天地所赐于人寰。

日本之崛起,主要是其四面环海,有着较为开放的思想意志。通过蓝色文明而引入西方科学与民主,才得以强盛。

而当时中国也曾欲变法,无奈中国没有日本小国的忧患意识与开化思想,变法以中断而告终。

国家的强大,与其忧患意识是分不开的。所以,频繁的战争往往能带动科技的突破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冶炼工业得到充分发展,文化交流与统一,也推动思想的进步。诸子百家的出现,是一个忧患民族的必然的文艺复兴。中国疆土的与世隔绝,减弱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在外来入侵面前的败亡也就成为必然。而西方的历史殖民战争运动、海洋文明交流,则推动了其文艺与科技的高速发展。这也是一种地缘因素决定的历史必然性。

没有人是完美的。批判国民的劣根性只是表象的。人性的根源在于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能感通人天而合于自然的不可能是大多数人,在自然面前畏惧死亡而依从势利的是现实人性的大多数。这是历史的必然,不可能以个人的觉悟境界主观地去转换普遍的人文现实形态。毛泽东曾试图以文化大革命的极端形式去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这是有点拨苗助长的。有些杂草是被连根拨起的,比如妇女获得解放,但有些传统精华也由此断代。也道不清功过几分了。但或许文化大革命也是人天互动之历史进程的必然一部分吧。一时的阵痛或许是长远的解脱,其功过就难以简单定论了。

展望民族的未来,我们已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如上所述,忧患未必是坏事。或许这预示着中华文明复兴的开始。

未来世界民族的竞争,首先是科学教育水平的竞争。旧中国因地缘阻隔、语言障碍而错过了蓝色文明。但现在这个障碍已经从思想与物质条件上被跨跃。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的科学进步。历史会回首,这将是几千年中国文明进程中惊心动魄的复兴世纪。

但科学知识的教育只是一副治标的强健药物。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信仰理念。德国是伟大思想家诞生的圣地,所以,二战后的德国依然可以从废墟中迅速崛起。因为他们的民族灵魂、人文精神依然强盛未衰。

如果河流流域文明、海洋文明还只是地缘人文的时代,正在到来的航天文明、信息时代,将会突破人类地理条件的局限,山脉不会阻断文明的交融,权威不再垄断人类的思想自由。我们亦不再缺乏受教育的物质条件。

而人类将面临的缺乏,是生命价值的精神信仰。未来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地位,将是由生命价值信仰最崇高的民族所占领。

中国引入西方的思想,并不能保证中国的领先地位。西方的基督精神亦已死亡。人类处于整体的精神空洞状态。功利与霸权成为当今唯一的真理。科学知识或许只会加速人类的灭亡。只有找回精神信仰的民族,才会长盛不衰。

我们不能期望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很快消失。社会的公义、和谐、自由,会因这些劣根性而受到破坏。国人需要更多的科学教育与权力意识觉醒。这需要漫长的历史时间与空间去改变。几千年历史的战乱曲折苦难,博大而精深的地理人文沉淀,只为人类文明保存了传统文化的火种。

我相信中国会进入曲折动荡的变革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会得到复兴。老子的本我自然、孔子的道德秩序、庄子的超我自由,如同圣经中的圣父、圣子、圣灵,是人格、神格合一的三位一体。如同生命之树的根杆、枝叶、花果,有心灵的本真回归,有道德的自我条律,有真美的超我升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复兴,将为人类注入最优良的生命价值观念之文明基因!

展望百年,国耻将雪。

黄河或将从河床中隐失。但其如同一条巨龙,将升华并腾飞于苍穹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6: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64. [原创]兴凯湖,我家乡的湖
作者:凭步青云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听着
大侄在深情地背诵着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的视觉顿时抛到了以“北国绿宝石”著称的秀美的兴凯湖。
      兴凯湖,我家乡的湖。

    兴凯湖是我国边境上最大的淡水湖,在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部的中俄国界上。湖水分成两界,北属中国,南属俄罗斯。她风景秀丽,水域浩瀚,气势磅礴,湖岗上林木成荫,野花飘香,犹如彩龙卧波。唐代诗人雍陶曾描绘洞庭湖时说:“疑是水仙梳洗处,一黛青螺镜中心。”用它来形容兴凯湖的秀美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关于兴凯湖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兴凯湖原本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洼地,有树,有水,有人家。

      不知哪朝哪代,什么年间,在这块土地上住着一个叫珍珍的姑娘,人长得俊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有一次,她和山里的姑娘进山采山货遇见了一只黑熊,就奔命逃跑,一不小心摔到了山下。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她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房子里,不见人影,只见一只小黑牛在打盹。她的身旁还摆着野鸡肉,狍子肉,她心里非常纳闷,莫非是小黑牛救了我?

    一天深夜,珍珍刚躺下,只见小黑牛向山上走去,珍珍爬起来偷偷地跟在后面,小黑牛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把身子一抖,脱掉了牛皮,变成了一个英俊的青年。

    原来小黑牛是天上的仙童下凡,为了照顾受伤的珍珍,他天天采药为珍珍疗伤,珍珍十分感动,伤愈后与这位青年结为了夫妇。好景不长,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便派巨灵神下凡捉拿仙童。仙童不愿意离开妻子,玉皇大帝一怒,命巨灵神把天河的水倒下来,河水从天上滚滚而至,霎时间,淹没了仙童夫妇的这片山川大地,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变成了浩大的湖泊,就成了现在的兴凯湖。

    兴凯湖以盛产大白鱼著称。大白鱼是中国四大淡水鱼之一,同鲑鱼、滩头鱼并称“边塞三宝”,它以其肉质洁白,细腻鲜美闻名于世。如果有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或者逢年过节,餐桌上少了大白鱼做下酒菜,那才叫遗憾呢!

    兴凯湖不仅树木繁茂,野花烂漫,山果累累,野生动物也十分丰富,有丹顶鹤、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等六种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每当春季到来之时,大批候鸟从南方飞来,栖息于此,就连白天鹅、丹顶鹤、鸳鸯这些珍奇的禽鸟也是这里的常客,真可谓: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啊!那种美丽的景观,不能不使你流连忘返!


    兴凯湖景色神奇,壮丽迷人,迎客松、泄烘闸、银沙滩、平湖落月、十里杏花等景观姚黄魏紫,各有千秋。它天水一色,沙滩松软,是个天然的浴场,每到夏季,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着特有的水浴、沙浴、阳光浴!

      人们都喜欢到泰山看日出,其实兴凯湖的日出,更是美妙绝伦,你会被那神秘的景象,无穷的魅力所陶醉。神秘、瑰丽、雄壮的兴凯湖日出会使你终生难忘。

    兴凯湖,我家乡的湖,为了你的秀美辉煌,我愿用我的双手,去装扮你,用我的歌喉去赞美你,衷心地祝愿你永远年轻,诚挚邀请朋友们来此一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6: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263. [原创]寻找浪漫(3月23日更新)
作者:谁解我心   

与妻牵手已二十多年了,说不清之间发生了多少浪漫的事。在朋友和邻居的眼里,我们是最浪漫的一对!引起了无数人的羡慕与夸赞。想一想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实在是令人回味不已,心中充满无限的温馨。

    都说岁月是一无所不能的磨砥,无论是怎样深刻的记忆也会削平。随着家里经济条件的好转、女儿学业的辉煌,家里变得无聊起来??平淡的生活中失去了往日的忙碌、奔波,自然也就少了往日追求获得的快乐,人也变得麻木起来。特别是近一个月,家买了电脑之后,每天下班,迎接我的不再是那欢快的笑脸和可口的菜香;每天深夜上床休息,也遗失了十多年来亲吻妻子道晚安的习惯……

  多少次,望着妻上网和别人热火朝天地聊着、笑着,心中困惑不已。

  多少次,妻望着我上网到深夜,忘记时间的流逝,发出长长的叹息。

  莫非,无论是怎样的爱情都会随着岁月的侵蚀转为平淡?

       莫非,平淡的相守必将代替曾经的激情?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妻在网上聊着,我则百无聊赖地翻着书。女儿过来:“好容易休息一天,我要玩游戏……!”小公主的话自然无人敢违抗,妻无奈地坐到我身边。打开了几乎成为摆设的电视,恰巧播出中央台的“亲密爱人”栏目。看着他们的浪漫、温馨,我们的心也被感染起来。双目相对,久违的温情在心底弥漫、扩散,以至全身……

      我轻轻地将妻搂过来,妻望着我,说:“还记得我们以前吗?……”“怎么会忘啊!……”望着妻疑惑的脸,我说,“这样吧,从明天开始,我们分别在曾经留下深刻记忆的地方见面,看谁找不到,你说一个,我说一个。好吗?”妻笑了,笑声中充满了期待,眼里迸现出灿烂的火花。她望了望孩子,轻声说:“你先说……”我附在她的耳边:“明天八点,到我们第一次相识的地方”。

              (一)

  上午,我沿着街向曾经的商场走去。

  记得那时,我到商场买钢笔,文具在二楼销售。我买完,边看边往回走。在下一楼的拐角处,猛然与一个人相撞,便听到娇滴滴的惊叫声。抬头一看,一个娇小的女孩正疑惑地望着我。我心猛然一颤,那瞬间,时间也仿佛凝固起来,大脑一片空白。天下竟有这么娇美的女孩!一身洁白的连衣裙,显得那样脱俗、飘逸,那张妩媚的脸,我至今无法用恰当的形容词来比喻它。 只是一种惊艳,什么白雪公主,什么鱼美人,直觉得不能比她万一!她因羞涩,一张白晰的脸变得粉红粉红……。但她看我傻呵呵望她的样子,竟然捂着嘴呵呵笑了起来。这一笑,打开了我今生唯一的情缘,注定她成为我痴迷一生的目标。

    直到她把地上的钢笔拾给我,我才醒悟过来,却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忙乱中,竟然握住了她的手!她的脸更红了,而我,因羞涩落荒而逃……钢笔却依然在她手里,连她的呼叫也没听到……

  那一年,我才十六岁!!!

  一晃多年,不知妻还记不记得?是否知道这个让我情?初开的地方……她能找到么?

  我站在商场前,现在这个商场早已经变成了体育馆。我忐忑不安地向来路张望着。渐渐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是她吗?曾记得,她和我说过,见到她羞涩的男孩有很多,可她第一次看到这么发傻的男孩……

   走近了,果然是妻。意外的是,她手里竟然拿着一支钢笔!我的心猛然涌上一种幸福。幸福得渐渐变成一种酸痛,酸痛得几乎掉下眼泪.原来,她一直保留着那支笔,竟然二十多年了……

  我们相互只是凝视着对方…… 没有言语,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牵着手向家走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6: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261. [灌水]纪念润之君
作者:丫头在哪里   

(每当我感动或自嘲时,就会灌水……)
润之比我大82岁。但我更愿意让润之像同伴一样活在我心里。他是个真正的中国男子汉。我需要这股中国精神,百战不屈的气节。润之身上有着中国的灵魂。胜过秦俑的威武雄壮。
在上甘岭,敌人用炮火削平山头,横尸8000,也未占领我方阵地。现代的八国联军无法再令中国屈服。
忠义是中国人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曾经也称雄世界几千年。真正的中国男子汉,是可以笑傲世界而不必自卑低头的。
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出的是长城一样不倒的英雄气魄。我不愿称润之为伟大的主席。因为带着政治色彩的名称包涵着历史的悲剧与无奈。
政治是厚黑的。手段是残酷的。李宗吾说:对善人越厚黑,人格越低下,对恶人越厚黑,人格越崇高。政治是善恶难分的世界。没有善人,没有恶人。厚黑与圣洁对于最伟大的战略家而言是并存的。他不怕世人贬辱。在道德黑暗的世界,流行的将是无知,历史的评论永远不是上帝的末日判决。所以,所有当代的政治名号,我都不愿加在润之的头上。那些名称,回荡着陈腐的历史喧闹。
我更愿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人。当他说自己有七分功、三分过时,所用的语调是认真而沉重的。当他推倒一座文化的危塔时,压倒了不愿搬走的居民。而那座塔迟早会崩塌,会把所有愿意与不愿意离开它的人都葬身其中。唐朝贞观之治一百年又如何?封建腐朽依旧更迭。中华民族永远无法从王朝的衰败轮回中超离么?对官本位思想的文化革命,是一场永远持续下去的思想战役,直至中国人彻底地解放,回归人本理念。润之是在与千年历史宿命抗争,是一个人与亿万人斗。他无力回天,他在三分罪过中倒下了。这三分罪定得很重,只是因为他军事功绩的伟大卓绝而显得微小。这三分罪是他自己承认的。但我不愿承认。他怒犯了天条,他大闹了天宫,他扰得天界不宁,但我愿意做一只毛猴、扛一根木棒与他战斗!
是他关闭了国门,阻绝了进步吗?中国是从病危的床塌上爬起来的。东亚病夫不是空喊出来的。只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未死。是他,要重振精武。如果病人的体内还无法免疫而强健,我们打开门窗只会染伤风寒。国民吃了西药,表面上看起来强壮了,而体质却更虚弱了。物质财富的昌盛不能解救历史的苦难轮回。我们需要独立的精神、本体的精神。
改革开放的导师是润之寄托的、期待的。敌人打倒了小平,但又被护扶起来。是润之亲自接见的美国总统。那时他已经身体虚弱得两手颤抖了。他并不封闭自大。他努力学习英文,在资本论的英文版上注满了学习的笔录。他会对外国友人说:CLASS STRUGGLE。
每一代王朝,战争的功臣都面临惩制。那是因为权贵的霸气破坏了人民的主权,危胁了统治者的权威。润之不愿自封为皇帝。人们却称他为神。他是矛盾的。因为中国人需要重建精神的价值与信仰。但他希望真正的神是人民,而是不是毛泽东自己一个人。有人反对他的文革理念。反对向天宫宣战。说那样世间就会失去安宁,劳命伤财。我深知这是历史的宿命,这是大多数凡人对宿命的顺服。或许我们应该安享于宿命的暂时幸福,然后等待厄运的轮回到来。就像病人不愿运动身体而任由体质虚弱,运动引起的伤口疼痛是他们不愿接受的。你选择了咬牙坚持。有人武斗,你是反对的。运动超出了你的控制。我不知道这场运动的痛苦,算不算是你造就的罪过。但我赞服你的文化远见与洞察。我希望未来有人有勇气站出来说:让文化大革命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不是踩着一个时代中冤死的尸骨而无耻地说的,我是替几百个时代中冤死在特权制度与思想下的几百亿奴隶们说的!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文化大革命,比润之那场壮烈的历史悲剧中的革命更加彻底而又真实。有人反对你的文革理念。无论是哪路神仙,只要挡住你的去路,你都不认,举棒就打。
有人说你不懂经济。其实你已经交了政权,连主席也不再承当。只是有人不愿意将你的文化理想承载并实践。经济是其次的。你从来不在乎装备,你只要长征的精神与骨气。没有精神,哪有经济的持续?哪有国运的轮回解脱?
改革开放又如何?官员腐败了,人民愤怒了,环境污染了,楼市疯狂了……。
你承认经济路线是自己走错了。但你不会承认文化路线也是自己走错了。
你是历史宿命的悲剧。
在文化与国运的葬歌似乎正在悄然鸣奏时,你还活在人民的辱骂声之中。
你把儿子献给了祖国。你或许也一生未曾圆满你所追寻的爱情,虽然你爱过很多女人,但未必你有过幸福的真爱。你的真爱,早已死在敌人的枪口下。那时,你就如我现在一般的年纪吧
在惨淡的历史背景下,这一切文字,或许十分的荒诞。但我诚挚地向你忏悔,收回年少无知时对你的辱骂。并虔诚地希望,愿你的灵魂活在我心中,与我同在。
蝶梦心语!
2008年3月2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6: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259. 没有你的时候
作者:醉逸飘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6: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257. 『不醉图文』冷暖自知笑红尘
作者:醉逸飘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6: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256. 故乡的鱼汤--1983的回忆
作者:疯云

1983冬天的记忆
山东这个地界儿,规矩有点儿多,女人吃饭不上桌。到了冬天,尤其是年前后,地里已经不能干活儿了,在外边的人们也纷纷回来了,每天一个重要的节目,就是那顿大酒。一般有5-6人。
一般从下午4点多开始,邀来的客人,骑着加重的自行车,车子后面驮一捆(10瓶)白酒,陆续的来到了。也有比较有钱的会开着拖拉机或客货车过来,偶然隔壁乡的乡长开了吉普,这时车子里会再多几条香烟和罐头之类的。
客人都先去去老奶奶的大屋,去炕头边,和老奶奶说几句话,老奶奶会拍着他们的背,有的是摸着头唠叨。嗯嗯的应付几句,也不晓得听没听,给老奶奶放棵烟,一溜烟儿的跑去弟兄辈的家里抽烟喝茶,看小小的黑白电视。只剩下老奶奶独自抹眼泪儿。
这个时候,子侄辈们也驮回来了鲜鱼、莲藕、狗肉、粉皮、青蒜苗什么的。女孩子们开始剖鱼、挤鱼、洗菜。
村边就是一条环绕的河,在村东边汇聚到一个大坑(音青)里,然后再流出去,进入10多里外的湖里(音东平湖?这个名字太有名,但是家乡的这个肯定不是那个有名的,东平湖还有段旧故事,以后有情绪再写)。所以打来的鱼都是活蹦乱跳的,野生鱼,大小不均,品种各异。大的鱼剖腹刮鳞待用,而太小的鱼则在腮边使劲一挤,内脏出来了,磷也不要刮。所以有挤鱼这一说。
岁数最大的婶子会带几个妯娌,把小鱼滚了厚厚一层湿面粉,在油锅里一炸,成一个气泡,土名儿就叫汽鱼儿。大鱼则拍上一些干的面粉,在大油锅里炸黄炸香。然后另外端一口比较小的锅,到老奶奶屋里的小烧炕灶上,挑几条最大的鱼放进去,葱蒜炒过加水、酱油、盐、醋、干辣椒、酒,炖将起来。厨房里也照样有一锅汤和鱼在那里。
老奶奶的的炕头还有一个小的灶孔,因为远方的儿孙回去的缘故,此时她会亲自烙几张饼,很薄很韧,一张有脸盆大小的样子。卷入汽鱼和大葱,一口下去,忘记了嘴巴舌头在哪里。第一次吃时,3大张,没好意思多吃,第二天开始,每次5张,基本都归我吃掉了。
天色开始暗下来了,矮桌子摆上了老奶奶的大炕(北方冬天还是非常寒冷的,只有老奶奶的炕是整天烧热的,其余人都是临睡用柴禾烧一下,所以吃酒都在这里),莲藕照例是拌成凉菜,老父亲非常喜欢,我却觉得不怎么样。老奶奶会从她的炕柜里,挖出一碗大花生。然后男人们都脱鞋盘腿围坐下来,岁数大的可以靠着被窝卷儿。狗肉是用手撕碎,码在盘子里,拌上搀了盐末的蒜泥和少许醋。灶上的鱼汤早已滚了很久,婶子连锅端起来,放在桌子中央,这样桌子基本满了。切好的青蒜,厚厚的一层撒下,鲜香之气,直冲房梁。男人们张罗出4把捏壶,若干8钱的小劝杯。然后商议好今天喝谁的酒,一瓶白酒正好倒满4个捏壶,有喝热酒的讨来大碗开水,把面前的捏壶蹲在里面……
前3瓶酒,没等我听明白大家在说什么,已经没了,此时人们纷纷拿起勺子,从锅里舀了滚烫的鱼汤下酒,捞了鱼把来吃。不知道什么时候,婶子已经把另外一个锅放在了灶上。滚到正浓时,换了上来,又是大把的青蒜下去,桌上撤下的锅子,再加进炸好的鱼,重新炖起来。这样交替着鱼汤下酒,然后人们开始声音高了、语速快了、有的老兄弟抹眼泪儿了、还有的脸红脖子粗的捏着酒杯吵了起来。屋子里水汽也渐浓,不觉已经深夜。
再抬眼看时,老奶奶不知何时自顾自己睡觉了,婶子在炕下边靠着炉灶打盹,刚才还在周围跑来跑去要吃的几个孩子也早走了,酒还剩下打开没喝光的一两瓶,鱼汤里鱼早已没了,颜色和味道也不如开始那么浓烈。说话的吵吵的早已经没了气力,有的靠在被窝卷上已经呼噜响起。这时,会有人提议:走了走了,明儿还去东村呢。
婶子早已在鱼汤锅里煮了粉皮又加了干辣椒进去,每人浓浓的盛一碗,吃的额头冒汗……
伸脚在炕沿下一阵划拉,找到自己棉鞋,走人……
江南无此情、江南无此鱼、江南亦无此汤。
这样烧鱼汤,可能在江南看来,是暴敛天物。但是那种浓浓的鲜味中,更有一种清汤或白汤所没有的奇香和厚重感。
一转眼,20多年过去……
父亲老年的时候,常常回想起这样的鱼汤,可惜我虽然寻遍了鲜鱼,甚至才打上来直接拿回来烧,虽然自己已经感觉很逼真了,父亲也总认为不是那种记忆的味道。
这,就是乡愁吧……
写罢,忽然想到,父亲节又要到了……
可是,父亲在我自己也做了父亲10年后,于睡梦中静静的去了……
而我也离开了大雪纷飞的北方,便纵有再好的鱼汤,何处是乡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6: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254. 『不醉图文』醉逸客?飘影剑
作者:醉逸飘影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醉逸飘影</I>在2008-4-2 0:44:00的发言:</B><BR>
<DIV align=center> </DIV>
<DIV align=center><STRONG></STRONG> </DIV>
<DIV align=center> </DIV>
<DIV align=center>
<TABLE style=\"WIDTH: 379px; HEIGHT: 436px\" height=436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79 align=center background=http://pic&#46;yupoo&#46;com/111hyw/82156539e0c5/cjzaomzp&#46;jpg border=1 bortercolor=\"#000000\">
<TBODY>
<TR>
<TD>
< align=center> </P>
< align=center> </P>
< align=center>                                                                                                                                                                                                                                                                </P>
< align=left><EMBED style=\"WIDTH: 188px; HEIGHT: 267px\" src=http://www&#46;dabaoku&#46;com/flash/flash/137&#46;swf width=188 height=267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menu=\"false\" quality=\"high\" tyb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P>
< align=center></P></TD></TR></TBODY></TABLE></DIV>
<> </P>
<> </P>
< align=center> </P>
< align=center> </P>
< align=center> </P>
<P align=center> </P><BR></DIV>
<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6: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251. 我的宝贝小尾巴(可 以看着是连载)
作者:汐湄如烟  

   别笑我多情袄,我就是喜欢这个小尾巴,虽然,她总是让我找不到踪迹,我还是追来了,嘿,谁让她是条小尾巴捏!这些文字可能有灌水的嫌疑哟,管他呐,就喜欢胡说,就喜欢灌水,知不知啊,有人说我是水手??嘻嘻,笑一个,逮到小尾巴了,开心得要死,当然,还有另一个某某……我不说,反正,来就来了,不说几句也不爽!

     清清嗓子,嗯嗯,那就说说我的小尾巴!

      小尾巴简介:

       性别??反正不是个男孩子。

       年龄??永远长不大。

       身高??据说比我高多了。

       体重??问她哥去。

       特长??我要说是她的声音好听,这个可不可以算啊?

       优点??多多的,最喜欢她的赖皮劲,哈哈,可能要被她骂,我等着。

       缺点??老是乐,有点笨笨的,我叫她破宝贝!



  

      我与小尾巴怎么认识的呢?

      小尾巴有些什么小秘密和大事件呐?

      我们之间有些什么精彩故事呐?

      先出去望风,等小尾巴来打击报复,我才开始揭发她????????偶得意地笑一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6: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250. [原创]恬静西泰山
作者:白狼

恬静西泰山





出汝阳县城西行百里,便到风景如画的西泰山脚下。
西泰山原名太山,“太”取“祖”意,乃炎黄两帝曾在此驻足而得名。大概这里的人们想提升太山的品位,故把“太山”易名“泰山”。同行的汝阳县老张一语道破了天机。老张四五十岁年纪,瘦瘦的身材,高高的个儿,说话语速极慢,是一个满有风趣的人。因我们这一行都是些能掉些酸文的穷书生,怕导游受不了那股子酸味儿,老张就免为其难理所当然地充当了我们的向导。这样也好,最其码说话不用介意导游在场,倒落得个逍遥自在。

从西泰山山门往里仍有一段车路好走,说是车路不过是当地人把山路略微加宽,勉强能过去车的土路而已。对于我们这些整天坐机关下肢已变得有些懒惰的人来说,有车子坐当然要比徒步强多了。车子沿着石子土路一直往里七扭八捌地延伸着。不知谁喊了一声下雨了。果然,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瞬间已经被肥胖的雨点儿杂乱无章地刻上了许多梅花形状。车子在泥沙中艰难地掉了几下屁股之后,象懒驴一样再也不肯往前走了。

雨中观山是不错的选择,我正想着,一个叫雅诗的小姑娘倒率先提了出来,别看她年纪小,确已是诗坛老将,名声颇丰。再加上人长得秀美,总招一些年青人追花逐蝶屁颠屁颠跟在后面转。雅诗一呼百应,我们就这样踏上了登西泰山的旅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21 07:39 , Processed in 0.10570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