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苏三

注意:元宵节灯谜竞猜专贴(主持人:苏三 伊人 非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7 01: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6、荷叶盘中露
   桃花扇底风 (古代名女二)
绿珠、红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0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7、楚人求剑  (艺术名词一)
木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01: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3、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成语一)
跋山涉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01: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8、()()故人情 (七言唐诗句一)
昨日之日不可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0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10 凌霄花 (植物名一)
紫罗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02: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5、《杭州》《苏州》 (鲁迅书名一)
两地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08: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5楼兵发柳城于2010-02-27 02:07发表的  :
5、《杭州》《苏州》 (鲁迅书名一)
两地书
兵发高手,祝元宵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09: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真聪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0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谜语规则

  猜谜语还要懂得谜语规则,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遵循谜语规则去猜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谜语规则共有两个:

  规则一:谜面与谜底不得“撞车”。这是指凡是谜面上出现过的文字,绝对不准在谜底中重复出现。谜目上出现过的字则不受此限制。

  谜面与谜底的字重复出现,在谜语术语中叫“相犯”,是谜语中的大忌。要是一个做了条底面相犯的谜给人猜,人家按照规则去寻思,肯定猜不出,而且越是行家里手越是无法猜出。但是,有许多初次接触谜语的朋友,由于不懂这个规则,往往见了谜面上的字眼,就以为抓住了谜底,一味地把谜面上的某个字拿来,去与其他的字搭配组词扩句,结果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猜了老半天还是挨不上边。如果懂得了这个规则,就可少走弯路,有时兴许还能借它,慧眼窥破其中的机关,顺藤摸瓜,很快地找到谜底。

  比如谜语:“悬崖勒缰(打国名一)。”如果我们仔细端详谜面的话,你一定会觉得蹊跷,现成的一句口语“悬崖勒马”为何不用,要去换成“悬崖勒缰”?显然,出谜的人是要想避开“马”字,不愿意违规“相犯”。这不露了馅了吗?谜底中准有个“马”字,于是乎循谜面再推求,便可得出谜底:危地马拉。

  规则二:必须运用字义别解。“别解”是谜语术语,就是故意对字词进行曲解。

  其实,别解也就是利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将谜面和谜底(主要是在谜底)上的字、词不照原义解释,而是引出它的歧义,构成别种解释,将经过“别解”处理的谜底和谜面意思吻合。这种“别解”手段,被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同时是个谜语造诣极深的音韵学家)称为“借用”,它可是谜语趣味的渊薮,好比相声中的包袱、魔术中的“结子”,一经解开,使人恍然大悟,谐趣盎然。猜谜的人必须明白,凡谜皆有“别解”,通过别解去识破它解作何义,然后揭穿谜底。

  例如:赢了不算(打《水浒传》人名一),谜底:白胜。谜底“白胜”,原是《水浒传》梁山好汉之一。“白胜”是个人名,“白”是姓氏,“胜”是名字。现在别解为:白白地获胜了。名词“白”别解为副词了,名词“胜”别解为动词了。这是“别解”在谜底上的例子。

  再如:雨前牡丹(打《红楼梦》人名一),谜底:茗烟。这条谜乍一看会理解成在雨水前面的牡丹花,湿漉漉的模样,怪替花可惜的。那么越是朝这上面想,离谜底就越远。也有别解在谜面上的,假如领会了谜面也可“别解”,换一种思路,便不难悟出“雨前”是一种茶叶的名字(在农历“谷雨”节气之前采制的茶叶),茶叶又叫香茗,可扣一个“茗”字;而“牡丹”是一种香烟的牌子,可扣一个“烟”字。

  有同时在谜面和谜底上会出现双别解的情况。例如:宝玉、花袭人(打外国音乐家一),谜底:贝多芬。谜面看似借用古典小说《红楼梦》里两个人名,但应作别样解释:宝玉,不是贾宝玉,而是解作宝贝,以扣谜底中的“贝”字;花袭人,也不是怡红院中大丫头,而是解作花气芳香袭人,以扣谜底中的“多芬”二字;整个谜底已不作外国人名解,而是一一与谜面别解吻合。

  我们猜射谜语时,还可利用这条规则,拿“别解”去自我检验一下猜得对不对。如果测试下来,你猜的谜底径直作本义或近义解释,毫无“别解”,那就要重起炉灶,拣起“别解”这个规则,去敲开谜底大门。

                                                                                                                   伊人辑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09: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谜语体裁

  谜语体裁,简称“谜体”,大致有四种,即会意体、增损体、象形体和拟声体。谜语是一种文字联想游戏,“别解”是谜语扣合的主要手段。谜语的面底扣合总离不开文字的音、形、义的变化,根据文字的音、形、义的变化、曲解,由此产生出许多扣合方法各异的谜语体裁。现分述如下:

l、会意体

  又称“包意体”、“传神体”,是谜语中用得最普遍的体裁(有“十谜九会意”之说)。它从谜面内容的含义去与谜底吻合,当然这些内容可以正面意会,也可反面映照、甚至可以侧面领悟,等等不一而足。

  例如:眼药使用说明(打成语一),谜底:引人注目。此谜直接从眼药使用说明书的作用去领会个中含意,是为了引导人们如何注药(或药水)而设,故而相扣,属于正面理解的会意体。



2、增损体

  又称“离合体”或“增损离合体”,是离用增加或减少文字的手段,使底面吻合。如:七(打卫生用品一),谜底:增白皂。将谜面“七”上增加一个“白”字,便是一个“皂”宇,故扣。

  上面的例子是“增”(做加法)的增损体,还有“损”(做减法)的,甚至又“增”又“损”。(加了又减,减了又加)的,后面会详细介绍。

3、象形体

  采取摹拟形状的方法来便谜面谜底吻合。这种摹拟图像的手段,很像中国画中的写意画,追求神似的意境。如:三人踢球,一人跌倒(打字一),谜底:似。此谜以中间一点象形小球,把“似”看作三个“人”字,中央的一撇一提象形“人”字跌倒之状,摹状传神,惟妙惟肖。

4、拟声体

  又称“象声体”,是专以模拟声音作为手段的一种谜语体裁。当然,这些声音仍是用文字表示的。如:羊叫(打词牌一),谜底:声声慢。这谜用“慢----”来模拟羊儿的叫声,这一声声的“慢----”不正是羊在叫吆。

  应当说明的是,谜体只是表示谜面与谜底扣合方法特点的体裁。一般出谜者是不会去注明谜体体别的,必须由猜的人自行琢磨估量,去猜度它究属何种谜体,再因体制宜地去解开谜底。粗粗看来,不标明谜体的谜语,要确定它归属何体似乎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凝神思考,是不难辨出各体的特点和规律的。

  例如谜面仅有一个字(俗称“独字谜”)或字里行间出现含有增加、减损、分离、组合等意思的词语,十有八九是属于“增损体”。如果谜面有许多形象性的描绘,则往往是“象形体”的标志。假如有的谜面上有描摹声音的文字,则是“象声体”的记号。倘若有的谜不像上面所说的那样、那么不妨把它视作“会意体”。
                                                                                           伊人辑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8-3 17:13 , Processed in 0.1014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