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苍梧听风

漫天雪军火大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8: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战机序号的编排】

    F1到F23是连续排下来的、接下来的战斗机好些都是概念机、停留在各种不同的研制阶段,没有投入实际生产。
    美国空军是在二战后建立的,之前军用飞机分为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其中陆军航空队使用的是飞机编号依次递增原理,而海军使用的是飞机用途字母+数字(每个飞机公司自己编排,一般从1开始)+公司字母(很多公司用同一个字母,因为当时美国军用飞机公司超过26个)+代表改进的数字,非常复杂,比如F6F就表示格鲁曼公司生产的第六种战斗机的第一种型号(这里表示第一种型号的数字1被省略)
    这种方法虽然复杂,但也使得数字比较小,比如二战结束后,海军飞机编号还在10左右,而空军已经达到50?60了,P?51、P?61等等(后由P改称为F),而美国空军建军后,空军和陆军的飞机统一使用陆军命名法,使得飞机编号飞速上涨,60年代初就已经到了3位数,同时,海军仍然采用原来的编号体制,使得海军飞机在越战时编号仍然在10左右,这个时候,鬼怪F?4已经服役,而且这是海空军同时使用的,但是空军中被称为F?110,这种越来越多的麻烦使得美国改进名命名法,最后决定:
    1.基本命名原则是用途字母+序列数字+代表改进型号的字母+有美国海空军命名的绰号。
    2.飞机序列数字按照海军的开始,也就是从当时的“鬼怪”开始,被命名为F?4鬼怪,海空军通用这个名字。
    3.新飞机的序列数字如果与已经使用过的飞机有冲突,可以考虑更换,这主要是指新的飞机有可能使用到海军原有飞机的序列号。
    4.战斗机,攻击机等飞机的序列数字统一编排。其中13则是因为海军和空军认为它不吉利都没有使用。后来只到排到了F111,F117。然后从海军的F14又开始轮回,到现在的F35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9: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黑鹰系列直升机的由来和型号】

    S-70是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为美国陆军研制的双发单旋翼战斗突击运输直升机。美陆军编号UH-60A、UH-60L,公司编号为S-70,绰号“黑鹰”,是UH-1的后继机。1972年开始研制,第一架原型机于1974年10月首飞,1977年8月开始生产,1979年4月开始交付使用。
    该机的主要任务是战斗突击运输,伤员疏散、侦察、指挥及兵员补给等任务,是美国陆军80年代直升机的主力。S-70有多种改型,其中UH-60A是主要生产型直升机,还有S-70B(海军型)、S-70C(民用型)等,出口到许多国家。装备国家有希腊、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泰国、韩国、中国等国家。中国在中美蜜月时进口了一些UH-60“黑鹰”,但该机在90年代初的一次事故导致当时的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及多名高级军官殉职。
    由于美国人对神秘的印第安图腾颇为推崇,故常用其来为军方的事物命名。像空军特技飞行队“雷鸟”,就是取名自印第安传说中一种法力无边的神鸟。 美国陆军的军用直升机也多以晓勇善战的北美印第安部族名称来命名,像“依洛魁”、“基奥瓦”、“阿帕奇”和“科曼奇”等等。作为80年代美军主力通用直升机,UH?60“黑鹰”的命名也不例外。 黑鹰酋长是19世纪北美印第安索克/福克斯部族一位足智多谋、且颇具有影响力的领袖,在反抗白人殖民者扩张的战争中,曾多次重创美军。1832年,在一场惨烈的大战中,黑鹰被美军俘虏,其部族亦遭血腥屠杀。但美国人对黑鹰仍十分敬畏,以致于今天还在用他的名字来为其优秀军用直升机命名。西科斯基与"黑鹰" 本世纪50年代末,直升机最理想的动力源??燃气涡轮轴发动机问世,这一发明不仅是科技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而且也使得现代意义上真正的直升机最终问世。由于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及定点悬停等优点,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其不受地形限制的非凡机动能力,可使军队在人员调动及后勤保障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直升机的首次大规模运用是在酗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美军的UH?l“依洛魁”直升机在环境恶劣的越南丛林中大出风头,被誉为“热带雨林中的战场出租车”。越战结束后,为适应新的情况,美国陆军在1974年提出“多用途战术运输飞机系统”计划,欲以一种更加先进的通用直升机取代日渐老旧的UH?1。计划刚一出台,马上就有贝尔、波音及西科斯基3家颇具实力的公司竟标。经过纸面初评,贝尔公司不幸落马。幸存的西科斯基和彼音公司不久便分别推出各自的原型视YUH?60和YUH?61。经过试飞对比,越战后美国陆军最大的直升机竞争项目于1976年最终尘埃落定:西科斯基获胜。于是代表原型机的字母“Y”被去掉,新的直升机正式命名为UH?60A“黑鹰”。 提到“黑鹰”,不能不说一说它的研制者西科斯基公司。这是一家在直升机研制领域颇有建树的厂商,其产品像“海王”、“海上种马”及最新的“料曼奇”直升机都早已为人熟知。公司的创建者、直升机天才西科斯基生于俄国,青年时代,他曾辗转于俄国及欧美之间,并研制出多种当时颇具影响的新式飞机。30年代后期,西料斯基开始从事直升机研制的开拓性工作,1939年,他的VS?300直升机首飞成功。西科斯基在航空界贡献巨大,而在他的直升机公司的创业过程中,更吸引了大批优秀的航空人才,这使得西料斯基直升机在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 西科斯基公司所享有的声誉,为其取得“黑鹰”的研制合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西科斯基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则使“黑鹰”成为了性能先进的优秀机型。经多次实战检验的“黑鹰”系列直升机以其坚固耐用的设计,可靠的性能,在当前世界军用直升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黑鹰”:
    “黑鹰”的基本型UH?60A长19.76米,机身宽2.36米,高5.13米,机身为半硬壳结构。由于大量采用各类树脂和纤维等复合材料,其空重较轻。该机最大起飞重量约10吨,最高时速292公里,航程603公里。两台通用电器公司的T7O0?GE?700涡轮轴发动机,并列安装于机身顶部的两肩位置,单台最大功率1564马力。驾驶舱设正(右侧)副(左侧)驾驶员位置,载员舱可容纳一名随机机械师和 l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及相应装备。机身两侧舷窗内的架子上可装两挺 M60机枪,在必要时可提供火力支援。两扇推拉式舱门开关方便,可保证载员迅速进出。 “黑鹰”的最关键部件是旋翼。4片直径16.36米的全铰接式大弯度旋翼可以折叠。为改善旋翼的高速性能,桨叶还采用了先进的后掠桨尖技术。4片昆桨设在尾梁左侧,以略微上倾的角度安装,可协助主旋翼提供部分升力。另外尺寸很大的水平尾翼还可增加飞行中的稳定性。“黑鹰”航电设备十分齐全,除各种先进的电子战装置外,机身上部还设有专门对讨热寻的对空导弹的AN/ALQ?144红外干扰机。这种绰号“迪斯科旋转灯”的有源红外干扰装置几乎装备了所有美军现役直升机,它可以精确模仿直升机发动机废气的红外光谱,干扰导弹的热寻的导引头。 “黑鹰”作为突击运输直升机在执行低飞作战任务时,极易遭受地面火力攻击,故该机在提高生存力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其矾身及旋翼在制造上大量使用各类防弹材料,驾驶舱和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均设有装甲:两台发动机由机身隔开,相距较远,如有一台被击中损坏,另一台仍可继续工作。而“黑鹰”的抗坠毁措施尤其值得一提,它采用的固定式抗坠毁起落架、机身下部的蜂窝状填料,以及高效减震座椅等,据说可保证机体在30米高度以8米/秒左右速度作粗猛着地时,最终传到乘员身上的撞击动能已被逐级减至人体可承受的水平。同时该机的坠毁传感器和易断连接器可以立即切断电气系统,防渗漏燃油管路及自封油箱将保证坠机后不至因漏油而失火。
“黑鹰”家族:
    外型上“酷”感十足的“黑鹰”直升机广泛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其模块化结构也颇具特色,这使得在诸多的改进型中,“黑鹰”机体能很容易地加装并兼容各类新型装备。 机体设计得颇为成功的“黑鹰”已开发出多种变型机。1984年被改装为载有LAMPSIII反潜作战系统的SH?60B/多用途舰载直升机,可执行反潜/舰、救生、联络及运输等任务。这种代号“海鹰”的海军直升机与陆军型“黑鹰”相比,在起落架及尾梁设计上均有很大改动,以适应舰上作业的需求。美国海军装备了435架“海鹰”,另外日本、西班牙、土耳其等国海军也有装备。 较新的EH?60Adcd陕速定位”电子战直升机是“黑鹰”的另一种变型,它装备的各类专用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战场监控能力。绰号“夜鹰”的 HH?酗A则是空军的战斗支援型,专门装备空军特种部队,用以营救困在敌后的落难飞行员。该机配有AN/ASN?137多普勒雷达等先进的电子设备,并加装有直升机专用的可伸缩式空中加油探管。喷气式战机进行空中加油已非易事,直升机空中加油则更可谓难上加难。这是因为由旋翼造成的紊流及速度的掌握等各类复杂因素均极易引起坠机危险。但直升机经空中加油后,能进行远距离连续飞行,可实现快速部署。故MH?47E及MH?53J等这些美军特种直升机均装有空中加油设备,以适应美军称霸全球的战略需要。 由UH?60A改进的UH?60L也已少量装备美国陆军,其中有许多重大改进:换装与“阿帕奇”相同的 T700?GE?701C发动机,单台功率增至1927马力,这使得“黑鹰”的外部吊接力达到4090公斤,完全能吊运一辆“悍马”军车。采用了更为先进可靠的座舱仪表及飞控/传动系统。在机身两侧增设全新的“外置装备支持系统”,即两具带有4个挂架的短翼,其挂架可挂载230加仑副油箱、地雷撤布器、货架等装备。另外加装了一套特制的目标指示器,可使UH?60L具备携用16枚“海尔法”导弹的能力。外形极其怪异的MH?60A/G/K“铺路鹰”系列特种作战直升机算得上“黑鹰”系列的“登峰之作”。其中的K型机在1990年8月首次飞行,它装备有许多尖端电子设备: AN/ APQ? l?4多功能雷达、红外线前视装置、GPS卫星导航/定位仪、地形/航向姿态指示系统、数字式移动图形显示仪,以及各种干扰与抗干扰设备。其空中加油设备及挂架上的副油箱能保证MH?60K连续飞行3000公里以上。这种具有很强的远程渗透能力的K型机生产了约50架,仅限装备美陆军第160特遣航空队。
  早在1989年1月,西科斯基公司就曾为美国政府提供了8架极其特殊的“黑鹰”首脑/行政的专用机型。它们是核战争“末日应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负责在核战爆发时接运美国总统及政要脱险。这些编号VH?60N(字母V代表要人专机)的“黑鹰”机专备有各类先进的通讯及电子对抗设备,座舱玻璃内还嵌有极细的金属丝,机身也经过特殊的涂层处理,并在美海军的帕克森航空测试中心作过最严格的检测,可屏蔽核爆炸产生的各类电磁脉冲。目前这8架保密度极高的直升机驻扎在弗吉尼亚州的匡迪戈,隶属专为总统等要人提供运输服务的特别行政分队。 东征西讨 “黑鹰”及各类变型直升机自1979年投放市场以来,目前已售出约3000架,在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都拥有用户。美国陆军自己也装备有1600余架。
    这群“黑鹰”在美军的历次海外用兵中,多次扮演过并不光彩的好战角色。在美军1983年10月25日入侵格林纳达的“急怒”行动中,共有32架“黑鹰”参战,仅损失一架。这是由于担任行动总指挥的美国海军不习惯夜战,在白天实施行动造成的。而在另一次突袭行动中,载有美陆军“游骑兵”突击队的3架“黑鹰”在降落时遭对方轻武器扫射,慌乱中先后相撞并坠地。机舱内的美国特种兵虽个个鼻青脸肿,但均末受重伤。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黑鹰”所具备的较强抗坠毁特性。
1989年12月20日凌晨,在美军对巴拿马实施代号“正义事业”的入侵行动中,“黑鹰”再度披挂上阵。这一次,戴有AN/ PVS?7B夜视镜的“黑鹰”飞行员驾机在30米左右的超低空快速绕过各种障碍,去完成各类棘手任务。其中一支陆军突击队搭乘“黑鹰”突然机降至巴拿马城东的托里霍斯国际机场,担任守卫的诺列加精锐卫队??“2000年营”由于粹不及防,被迅速解除了武装。这支利用“黑鹰”机降成功的突击队,为美军后续部队利用该机场源源开人起了关键作用。 位于美国肯塔基州最南端的坎贝尔堡,被美陆军官兵眼称为“直升机鸟园”。这是由于该基地驻扎着美军一支完全依赖直升机的精锐快速反应部队??陆军第101空中突击师。该师的作战特点是利用建制内的350架“黑鹰”和“支奴干”直升机,为其轻装步兵提供高度灵活的战术机动性,并在120余架师属武装直升机优势火力的支援下,实施快速攻击。1991年1月24日拂晓,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的近400架直升机(其中“黑鹰”约占一半)从沙特北部13个地点陆续起飞,深入伊拉克境内80公里纵深处的幼发拉底河谷地带,去给实施所谓“左勾拳”行动的美国第7军的重装部队建立一个前进补给基地。据一位当时在场的美联社记者形容说:直升机起飞时扬起的沙尘把天空都染黄了,这群“黑鹰”在空中形成6道黑色的走廊,景象蔚为壮观。这或许是军事史上最胆大包天的一次直升机行动!当天傍晚,以“黑鹰”和“支奴干”为主的直升机群将2000名士兵、50辆军车及大批弹药、油料运至新开辟的155平方公里的补给区内。事后证明,这座由直升机建起的前线补给点对合围科威特境内伊军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4年9月18日,美国悍然以重兵入侵海地,“黑鹰”直升机再度在行动中出任重要角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次行动中,美军以“艾森豪威尔”及“美国”号这两艘大型航母为基地,搭载有40余架“黑鹰”直升机。行动开始后,它们从航母起飞,将同舰的第10山地师的数千名官兵机降至太子港机场。这是冷战后美军所尝试的一种全新作战模式,即在掌握了制空、制海权的前提下,利用航母的巨大乘载量,将陆军人员一次性运抵战区,在舰载攻击机的支援下,利用随舰的陆军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 “黑鹰”自服役以来频频征战,虽然屡屡建功,也有折朝沉沙的时候。美国陆军有一支外号“夜间游荡者”的秘密直升机特遣队,即第16O特种作战航空队(TF?160)。它隶属于第101空中突击师,是美国陆军目前唯一一支营级规模的直升机特战分队,擅长用先进的夜视器材在夜间展开行动。据估计,该队大约有1500名官兵,主要装备有“黑鹰”的MH?60E/G/K系列、MH?47E及MH?6系列等共约130架特战直升机,其任务是为陆军各特种部队提供直升机运输和攻击支援。
    自1981年10月组建以来,该队在格林纳达、尼加拉瓜及海湾地区的作战中均表现不俗。然而在美军武装干涉索马里的“恢复希望”行动中,它再度“露脸”的希望却彻彻底底地破灭了。1993年8月,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演化成了美军与艾迪德派别间的武装对抗。克林顿急令160特遣队配合陆军第75别动队第3突击营的400名特种兵开赴摩加迪沙,捉拿艾迪德。谁料想此行竟成了“黑鹰”直升机的滑铁卢19月25日凌晨,第一架“黑鹰”被击落,机上美军3死2伤。接下来便是10月3日那场著名的“喋血”战斗。由于美军前几次夜间行动均未得手,于是战地指挥官麦克尼特中校决定在中午展开突袭。但白天动武的决定使160特遣队擅长夜战的优势尽失,行动失去了隐蔽性。战斗中,两架“黑鹰”被索马里人用苏制40火箭筒击落,一架“黑鹰”遭重创后挣扎着逃回基地。美军官兵18死76伤,另有1人被俘。 祸不单行。第二年4月14日,两架载有联合国官员的“黑鹰”在伊拉克北部“禁飞区”上空被美军F?15战机击落,机上26人无一生还。由于当时“黑鹰”机上的“敌我识别应答机”未按规定开放,而“黑鹰”在飞行时外形又颇似俄制米?24“雌鹿”,故造成美军判断失误,导致误击。   
总体布局:
    旋翼为4片铰接桨叶,桨尖后掠,桨叶可人工折叠,尾桨为4片桨叶,尾梁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十字梁结构,不可收放的尾轮式三点式起落架。
动力装置:
    2台GE公司T700-GE-700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1151千瓦,出口型选用T700-GE-701A涡轴发动机,最大起飞功率1285千瓦。
武器:
    座舱前部装一挺或两挺M23D(或M60)机枪,XM-130干扰物投放装置以及海尔法导弹、火箭与布雷器等。   

尺寸数据:
    旋翼直径16.36米,尾桨直径3.35米,机长(旋翼、尾桨旋转)19.76米,(旋翼、尾梁折叠),机身长15.26米,机高(尾桨旋转)5.18米,(至桨毂顶部)3.79米。   
重量及载荷:
    空重511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99779千克,任务起飞重量7708千克。
性能数据 (任务起飞重量)最大允许速度361千米/小时,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293千米/小时,最大巡航速度(高度1220米,35。C)268千米/小时,垂直爬升率(海平面、32.2。C)3.55米/秒,实用升限5790米,悬停高度(有地效、35。C)2895米,航程(最大起飞重量、最大内部燃油、30分钟余油)600千米,续航时间2小时18分钟。
出口型黑鹰编号一览表:
    S-70A-1L沙特阿拉伯订购的战场救护直升机,机内能够装6具担架,另外还有AN/ARC-217高频通信系统,AN/ARN-147甚高频全向无线电信标,1991年开始定购了8架,沙特后来又订购了8架。
    S-70A-2原先是为德国空军保留的编号,但后来德国空军没有定购。
    S-70A-3原先是为西班牙保留的编号,但后来西班牙没有定购。
    S-70A-4原先是为瑞士保留的编号,但后来瑞士没有定购。
    S-70A-5菲律宾购买的黑鹰编号,1984年就交付,菲律宾总共订购了2架。
    S-70A-6为泰国保留的编号,后来未曾定购。
    S-70A-7为秘鲁保留的编号,后来未曾定购。
  S-70A-9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黑鹰编号,总共订购了39架,用以取代贝尔的UH-1,1987年10月开始交付,后期几架由澳大利亚霍克•德哈维兰制造。
    S-70A-10为以色列保留的编号,但后来以色列没有订购该型黑鹰。
    S-70A-11约旦在1986年订购的黑鹰编号,约旦总共购买了3架。
    S-70A-12日本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订购的黑鹰型号。
    S-70A-14文莱订购的政要人员运输机,数量为两架。
    S-70A-15为瑞典保留的编号,后来瑞典没有订购该型。
    S-70A-16为维斯特兰直升机公司保留的编号。
    S-70A-17土耳其在1988年开始订购了6架,后来又订购了6架,包括两架政要人员运输机配备于土耳其国家警察局。
    S-70A-18韩国订购的UH-60P。
    S-70A-19为英国维斯特兰公司保留的编号。
    S-70A-20为泰国保留的政要人员运输机,但后来泰国取消订货。
    S-70A-21埃及于1990年订购的两架政要人员运输机。
    S-70A-22韩国订购的3架政要人员运输机,西科斯基总共制造了3架。
    S-70A-23为阿尔及利亚保留的编号,后来没有定购。
    S-70A-24墨西哥订购的两架UH-60L,1991年交付。
    S-70A-25/261991年,摩洛哥宪兵总队订购了两架黑鹰,装有彩色气象雷达。
    S-70A-27香港皇家辅助空军于1992年12月订购了两架黑鹰,组建了政府飞行服务中队。
    S-70A-28土耳其于1992年12月订购了95架黑鹰,首批4架于次年2月开始交付,随后第二批40架交付土耳其陆军,剩余的45架由西科斯基和土耳其航空联合制造,1999年土耳其又订购了50架。
    S-70A-29保留编号。
    S-70A-30阿根廷空军订购的一架政要人员运输机,1994年交付。
    S-70A-50美国国防部透露以色列于1997年订购了18架UH-60L,命名为和平鹰,1998年3月23日,在康涅狄格州的斯特拉特福德机场,一架C-5运输机运载了4架和平鹰前往以色列。
    S-70枫叶鹰西科斯基原先为加拿大陆军研制的通用直升机,在和EH 101的竞争中失利。
    S-70战役鹰在MH-60K基础上研制,原先为澳大利亚陆军准备,但后来澳大利亚放弃该计划。
海鹰系列直升机:
    在黑鹰家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美国海军使用的海鹰系列。美国海军从卡曼直升机公司的SH-2海妖上获益匪浅,但SH-2由于是60年代产品,受机体结构限制,海妖性能提升有限,在美国海军执行海妖改进计划时,研制新型海军用直升机项目出台??LAMPS Mark III,要求提供超视距搜索、攻击能力,美国海军看上了西科斯基公司的UH-60A和波音伏尔托公司的UH-61A,1977年,在经过短暂的评估后,西科斯基公司获胜,其实,美国海军当时并不是非常肯定这两型飞机的性能区别,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陆军的影响,因此对比飞行过程相当的短。同年9月1日,美国海军宣布西科斯基UH-60A改装的海军直升机获得海军直升机编号S-70L(不久就改成S-70B),次年,西科斯基得到了270万美元的合同,S-70B开始全面进入工程发展阶段。IBM公司由于在为UH-60A整合航电系统上有着丰富的经验,美国海军选择其负责S-70B的航电设备。同时,海鹰长时间在海上飞行其发动机必须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而且海洋环境通常比陆地上恶劣,对发动机的功率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研制新型发动机势在必行,通用电气公司随后得到了价值54.7万美元的合同,用于进一步研制T700发动机的改进型号。
    1978年2月28日,美国海军和西科斯基公司签订了价值1.09亿美元的合同,西科斯基负责制造5架原型机和1架地面试验用机,西科斯基早在得到合同前就已经开始了对UH-60A机体结构的改造,所以项目进展非常顺利,改装的UH-60A还曾在美国海军的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上进行了着舰试验。在样机着舰期间,海鹰的主变速器也经过了海军方面的鉴定,其输出功率达到了3600轴马力,比美国海军原先提出的要求3000轴马力高了600轴马力,令海军的技术人员十分的高兴。
    1979年3月29日,海鹰的第一架原型机开始组装,同年8月30日出厂,1979年12月20日,SH-60B的第一架原型机YSH-60B首飞成功,第二架原型机于1980年2月11日首飞,第一架生产型SH-60B直到1983年2月11日才首飞,次年进入美国海军中服役。装备美国海军佩里级导弹护卫舰,基德级导弹驱逐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9: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9: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9: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9: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9: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9: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9: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3 19:13 , Processed in 0.10425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