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琴瑟静好

[讨论] 乱弹琴??琴瑟读联与学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7 01: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5楼苏三于2009-10-26 19:10发表的  :
我举的这三个例子其实也有争议,比如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一些人认为:该联上比写秋,下比写春,时间跨度大,构图难以形成时空统一,所以隔。
.......
这个句子不存在隔的问题,因所表述的是一个季节的某个特征,如果不跳开这个秋,反而会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01: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黄昏花影二分月   
细雨春林一半烟

杨柳风来潮未落   
梧桐叶下雁初飞

个人觉得,这类近乎白描咏景之联,很难分隔与不隔,因为这类的联的立意较薄,无所兴寄,便稍显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02: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柳风来潮未落
梧桐树下雁初飞

这个就要不得了,隔了。总的来说是要看身在其内还是身在其外,如这个上句应该是描述春夏季节的,从他的语意来看,已经置身于这个季节之中,怎么可能跳得出来呢?再来看这联:秋月云端见,春花风里拾  这个句子可以是站在秋里看秋,但句中点明了秋字,更可能是站在秋外看秋,那么你的眼界更加开阔,哪一个季节都可以用来入句了。打个比方吧,就如同我们看山写景一样,你如果已经站在一座山里,看不到其他的山,那么你只能描述这座山景色了,这是个视角的问题,你如果还在山外,那么你还可以看到其他的山,你的视野更开阔,你可以把所能看到的山都写进来,也可以任意选择一座来写。也不知把我想要说的表达清楚没有,反正我是累到不行了,以后再也不打这么多的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03: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到“隔”“不隔”,王国维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言外之意,“反之,就是‘隔’”。
        灵犀以为,作为吾等一般对联爱好者来说,创作中需要注意的(或“避免的”)重点不是“隔”,而是“不隔”。“隔”之弊在晦涩难解,而“不隔”之弊在“熟滑”与轻佻,害处更大。作文如写字运笔,宁涩毋滑,----“媚俗”固然不好,若沦于“油滑”,则连“俗”也“媚”不了了:))
        至于创作已入化境者,则另当别论。譬如徐渭曾做一幅《梅花蕉叶图》,将梅花与芭蕉放在一起,不解者以为“隔”,会心者以为“不隔”。记得我初次看时,几乎没注意到他画的是什么东西,但就是被其中的“味儿”吸引了。回过神来,才认出是芭蕉与梅花:))再如李商隐的那些个“《无题》”,实在很难解释具体意思,但我们却似乎都被触摸到心底最柔软的东西了。
       苏姐说“判定联的隔与不隔,仅凭内在风格(或许说“内在的具体事物”更合适?)是否一致是不够的”,这话我赞成。
       说到底,“隔”与“不隔”,实在很难界定,是随各人学养和阅历的不同而变化着的。能产生共鸣,就是“不隔”,反之则“隔”。
       以上,不过是我自己的并不能准保正确的感觉而已。因为看到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就随口胡说几句,自己也并不知道所说的,“隔”还是“不隔”?^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06: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喜欢丹崖的比方,我这样认为:站在山上说看到山里山外以及其他的山,不隔;站在山里,想到山里山外以及其他的山,也不隔,说看到山外和其他的山,就隔了。混说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08: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丝万缕织就着诗情画意,语言流畅诉说着绵延的话题,只要你能从上联联想过渡到下联的情和景,我就诺诺地认为不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3: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大家的论述,对于‘隔’与‘不隔’,一直以来我也很困惑,难以界定。丹崖的见解?比拟,在我个人认为比较合理,希望看到更多的见解,得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4: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美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6: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对对联的“隔”与“不隔”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有的观点很是独到,让琴瑟读来深感受益~~!!如此,我也来系统论述一下我的看法,希望能与大家作更深入的交流。。。。
我觉得,判定一幅联隔或不隔,有一个大概的步骤:
首先,是找上下联之间的连接点。这里,丹崖先生的观点非常有见地,而文混先生的“继承与发展”更是精辟,深入我心。要感谢二位呢,用这么形象的说法来解说这一问题,真是妙手啊,佩服。。。
我觉得一个出句,包含的信息其实是非常多的,譬如某种特定环境,某个节气,某种情绪,某种精神……也就是说,根据一个出句,可能有很多的连接点。引用文混先生那个比喻,你是站在山里还是山外,是用看的还是用想的,这就是一个连接点的选择问题了。试着举两例,用我比较熟悉的例子吧。“凉生一夕枯荷雨”,我自己的对句是“黄瘦半阶野菊花”,无疑不隔:都是写的秋天的特色景致,这就是站在山里看山里。另一联友的对句“困犯三春金缕风”,也不隔:我是假定以某个亭子为立足点,分写其不同季节的特景,以此手法表现此亭的佳处。这就是站在山顶看山外了。但是如果你要说你在这密林里能看到其他山,这就是脱离了上联,自立门户了,就是隔了。比如,我以前出过的一联“翠叶凉喧枝上雨”,一位联友的对句是“红樱俊惹手中鞭”,单看此句,无疑是非常漂亮的,就上下联来看,字面也是非常工稳的,但是我以为此联隔了。上联纯粹摹景,下联却忽然跳跃到人的场合,衔接不稳;上联意境清新,略含疏落意味,下联确是轻松明快,愉悦活泼。这是站在山里,却说看到了山外的山了。
说到底,要看上联给出的是怎样一个点:是在“山里”,只能从细处或虚处着手;是在“山顶”,则选择的空间就很大了,可以看眼前,着眼于细处,可以看山外,放目于宏观,也可以神游,从虚处说;如果是在山外看整个山,那么明显就不能往细里写了……这是其一,连接点的选择。
第二个,我还是坚持我的“风格说”,呵呵。连接点找到,便需要看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这就好比剪裁衣服了,不能一个袖子长一个袖子短,一个袖子肥一个袖子瘦,那穿起来不仅别扭而且难看。这是不是一个“隔”与“不隔”的问题,我也说不好,或者说是这一问题的“灰色地带”吧,毕竟黑白并不总是那么分明的,这时候往往是见仁见智的。不过是“浅灰色”还是“深黑色”还是很能区分的吧。。。这里还是以前面提到的例子作比。旧僧斑斑的感觉很敏锐,分析很到位,上下联明显是不和谐的。就我看来,虽然两个都是袖子,但是一只是书生的布衣袖子,一只确是女子的丝绸长袖。总是很让人难以接受的。。。这是不是一个隔的问题?这个度可不是很好把握了。。。苏三姐提到的那一例子,我个人认为是不隔的,“诗墨淋漓休负酒,烟霞飘渺且躬耕”,其连接点是一种放旷达观、绝尘离俗的人生态度。
暂时就这么两点,应该还有其他标准,眼下想不到了。。。。
灵犀先生提到的对“隔”与“不隔”的看法,也让人深有触动。不过我以为,先生这已经是上升到另一个层面了??联与人之间的“距离”。前面说的,是上下联之间的“距离”,是内部矛盾;这里是外部矛盾了。这个矛盾貌似比较难以调和,关涉到的“利益”太多了,呵呵。像先生提到的那幅《梅花蕉叶图》(类似的还有一幅雪地芭蕉图,好像是郑板桥的吧,争议也蛮大的样子。。。), 刻意把两样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摆在一起,应该是意图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形成某种强大的张力,以此来表现作者的某种情绪或者思想。这是一个手法的创新问题吧,像这一类创新貌似要冒很大风险的,成功了,自然能收到非凡的艺术效果,不成功,就要被世人笑骂唾弃了。像先生所说的,进入化境者或可有底气能力尝试一下,毕竟功力支撑着呢,如初学者,作这种尝试就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火入魔。。很危险的说。
先生提到的联语的晦涩、媚俗、油滑等等毛病,貌似也不是很好医治,这往往跟作联者个人的修为啊品味啊承袭啊等等因素有关了,得治本。而且,这也关系到读联者自身的口味取向。譬如王国维自己很不喜欢吴文英的词作,认为他的词作“隔”(具体怎么说的我忘了。。。),但是不能说吴文英就写得不好了,喜欢的人也是蛮多的。有人就喜欢他那种“后现代”风味呢,呵呵。
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参考,期待更深入的讨论,给各位奉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6: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谢大家的参与,“真理愈辩愈明”。。。  
接受清风君的意见哈,偶这就去修改字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9-28 04:33 , Processed in 0.10759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