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汀芷幽兰

媚娘絮语系列??精华整理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5 09: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再看中医
上周,央视十套“走近科学”栏目用了三个晚上播放了“再看中医”(上、中、下),讲述了一位得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长期呕吐不止,5年里求助西医,找遍了北京几乎所有的知名专家而未能治愈,最后被认为该病无药可治,等待她的是死路一条。该患者自身就是西医内科医生,她在死亡来临之际,心有许多不甘,万般无奈之下求医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名中医仝小林教授,结果4帖中药之后便出现疗效。患者信心倍增,接着服用仝教授开出的中药,病情出现显著疗效,家人惊喜万分。
仝教授认为:现在他虽然解决了患者进食和止吐问题,但是,该病人由于长期呕吐,肠胃黏膜增厚,消化系统受损害,要完全恢复功能需要进行两三年的中药调理。这个故事不得不让我们相信老祖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国医国学在解决疑难病方面有着惊人的治疗功能。
我个人认为,央视播出这个节目意义有三:一来是歌颂和弘扬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医文化;二来是宣传和鼓励那些继承并发扬了传统中医文化的专家、名医、学习和实践者;三是感谢和褒扬那些相信中医并接受传统治疗方式的广大病患。
去年的全国政协大会,有代表提出要推翻中医理论,废除中医疗法,这个论点一经提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一阵喧嚣,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我是反对派,而且强烈地反对。别的不说,如果全盘否定中医,那些中医中药科研院校的科技人员,那些中医院的医务人员,那些正在大学工作和学习的中医教学人员,他们怎么办?全都下岗?尤其让我气愤的是,否定中医文化的人本身就是中医专家,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医术,你怎么还敢在中医操业,挣病人的钱,你不是要误人性命么?!
我相信中医但不迷信中医。我认为西医治急,中医治缓。急病、突发性创伤疾病要看西医,癌症也一定得用西医的手术进行治疗;慢性病、疑难病需要靠中医进行一段时间的调理,治标又治本。
我儿子三个多月时得了一场大病,在省立医院住院半个月,西医做了CT,X射线等一系列检查,找不出病由,没有治疗好,差一点把儿子给折腾死。后来经人推荐找到福建中医学院小儿疑难症专家李学耕教授,李教授诊断为:风邪入肺,肺热内淤,用了几副中药就把儿子的病给治好了。此后,我相信名中医。只有对中医文化学到精髓的名中医,才能通过“望闻问切”达到手到病除。
胃癌手术之后,我选择跟随本地名中医陈主任,服用他开具的中药进行健康调理和巩固。为什么选择他呢?一来,他是从事近40年中医事业的专家,经验丰富,态度和蔼幽默;二来,我认识他20多年了,他对我的性格、心态和身体病况基本了解,不需要“问”就可以下方。我对陈主任的信任或者说迷信可以让我产生治愈癌症的信心。这有什么不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同题作业十八----冬天的故事



来厦门的这段时间正是厦门最冷的日子。厦门人习惯了海风,有的人穿着薄毛衣,敞着脖子,有的人穿着羽绒衣,不戴帽子。我是候鸟,来过冬的,偏遇见冷空气南下,因为怕感冒,只好躲在家里,出太阳了才出去走走。

厦门市内的公园都不收门票,于是和老妈慢慢步行到中山公园转了转。公园人不多,都是外地游客,也有一些本地老人坐在茶室喝茶消磨时光。公园在清理河道,修缮房屋,搞地满地脏稀稀的,我拍了几张照片就回来了。

厦门中山路原来是商业区和购物中心,因为有点名气,便开辟成步行街,就象上海的南京路。也是和老妈走着去的,慢慢步行半个小时就到了。厦门本地人不到这个街购物,为什么?贵啊。都是外地游客来玩,就象上海的南京路,商家挣的是外地人的钱。

走到黄泽和花生汤店停住脚步。厦门名店啊,就那么小小的一间店面,看来看去,卖的花生汤和点心都没有勾起我的食欲,油条、包子、虾饺、烧卖,一元一个,太普通了,不值得称为名点。煮面粥,稀糊糊的一碗卖7元钱,海蛎煎,一小盘卖8元钱,明摆着杀客的。

既然来了,就尝一样食品吧。老妈舍不得花钱,要走。后来看见一老头,一个人坐在角落吃一盘海蛎煎,于是在我的动员下,老妈同意品尝一下厦门著名的小吃??海蛎煎。我俩买一杯花生汤,一盘海蛎煎品尝一下。花生很烂,汤太甜,没吃到几只海蛎,都是地瓜粉和大蒜叶。老妈觉得亏了,真不值。我说,不杀外地人杀谁啊?吃的游客不少呢,都吃一半扔一半,估计都不饿,来吃名气的。

进超市买东西,服务很好,有些食品饮料可以品尝。品尝后不买就有点不好意思了,那探头到处都是,被人监控着,于是想吃也不敢尝。

在超市被人监控,在商场被监控,在斑马线上被监控,也就算了。回到公寓也被监控,这就难受了。进公寓大门,有探头;上电梯,有探头;走道里,有探头,回家关上门以后才敢把擦鼻涕的纸头扔进垃圾桶里。

昨天在六楼的空中花园锻炼身体,一边悠着身子,一边看着附近新建的大楼墙上挂着大幅广告标语??“总裁即将来临,行馆准备好了么?”于是晕忽忽梦象自己哪天中个五百万大奖,买它一套flate,再买一部私家车开进“行馆”,做一回“总裁”,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忽然抬头,发现前面的墙角有一个探头在监视我,浑身相当不自在。黄梁梦醒,我不呆了,我要回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洋人节和中国宗教节日
昨天是情人节。情人节是进口的洋节,属于年轻人的节日,和我们这一辈的人没有关系,轮不到我们过了。


单位里二十个员工,有青年有中年,有姑娘有小伙儿,我在办公室呆了一上午,也没有见到一个送花送巧克力的。


下午三点多钟,我到隔壁办公室和同事逗乐:怎么没见人送花啊?你们也不给我们这里的姑娘送巧克力,让我们这些老大妈也沾个光啊!正说着,有一小伙子手捧一把红色的玫瑰说送李小姐。我见终于有人送花来了,高兴歪了,就象给我送花似的,屁颠屁颠连忙带着他去见李小姐。小李接过花,含羞笑着,说是老公送的,还数了一数,19朵。我和她开玩笑:这一束花今天得卖二百元,贵着呢。回家跟老公说别这么浪费,把钱上缴老婆就得。她说,是浪费,但回家不敢说,伤老公心,难得人家有这份心意嘛。


玫瑰能看不能吃,没人送巧克力,分享不到甜蜜。我想去买巧克力糖给大家伙儿甜个嘴,乐一乐。一想,年轻人过的节,有我什么事?还是省省吧。


一枝玫瑰十元钱,我问儿子给哪位女同学送了玫瑰。儿子说没给谁送,这么贵的花他不会花这个冤枉钱。我松了口气。昨天下午,一位女同学请他去沙县一家庙里吃斋,说是玉皇大帝过生日,免费的晚餐。


儿子从来没有见过佛教仪式,没有吃过素菜,这回开了眼界。县城的人就是花样多,也不避嫌,在一家有名气的寺庙里吃流水席,来十个人,开一桌;走一拨,又来一拨。开了300桌,3000人吃喝啊!能有热菜吃么?儿子说,菜都是素的,但模样做成荤菜,鸡腿啊,肉片啊,味道和真的一样,好吃。还有黄酒喝。


吃完斋饭后,儿子就和同学到沙阳乐园放天灯。把心愿写在纸上,用火点燃天灯里的蜡烛,纸灯在热气的作用下就飞上了天空。儿子还用手机录了相带回来我看。


看来,传统的节日就是比洋人的节日有味道。儿子没有过情人节,替玉皇大帝过生日去了。儿子没有花钱,还挣了一餐斋饭吃。不错,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元宵节快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清晨,天还未大亮,周围居民放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躺在床上也睡不着,想了一会儿还是起床煮元宵吃吧。冰箱里就有现成的,三全食品,黑芝麻馅的。现在的传统节日,城市居民都少了一道程序,没有自己动手做节日食品。我小的时候跟着我外婆学习做饭做家务。她老人家说,你要学着做啊,不会做,以后就没吃的了。于是,春节磨糯米蒸年糕,元宵做豆沙包汤圆,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水饺、煎饼、春卷、擀面,我样样能做。可现在,这些手艺派不上用场了。不会做的照样有的吃,超市买呗。以前过年家里要蒸两床的年糕,从初一吃到十五,没有冰箱,年糕面上长白毛了,用布擦一擦,照样煎了吃。现在过年年糕没有人爱吃了,只是作为摆设品,一人吃一片,象征性地表示来年家里孩子长得高,我们工资涨地高,老人寿命高。

  今天得吃汤圆哦!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愿大家的日子过得快乐安康一年胜一年!

      今天晚上要去军军的奶奶家过元宵节,所以昨天我提议在母亲家里提前过节。我们吃的是春卷,用冬笋、肉丝、豆干、香菇、豆芽等做成包馅,一大锅的肉燕、海鲜丸子、香菇白菜汤,还有红烧大虾,最后吃汤圆。一家人热热呼呼地围在一起,边吃边侃,工资房子、衣服裤子,天南海北,好不热闹。元宵也是家庭团圆节,要的就是这个气氛。

     节日里,儿子最忙。昨天下午去看望初中的电脑老师,傍晚吃完汤圆电话就响个不停,同学约他去吼OK,到了快半夜才回来。我约儿子与我录唱一首歌放在这里庆元宵,可他忙的顾不及。所以,今天元宵节到了,我们的歌曲上不来。争取晚上录上。

    朋友们,元宵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三八节,说给雪坛姐妹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在此,媚娘祝雪坛的全体姐妹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或许是配合三八节的妇女健康宣传教育,央视8台最近热播44集电视剧《活着真好》,讲述的是一个有着乳腺癌家族遗传史的家庭三姐妹的生活,这个大家庭所经历的恩恩怨怨。故事虽然有点夸大对乳腺癌的恐惧和治疗的残酷,但,这个电视剧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告戒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要提高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多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平稳心态,自尊自爱,多一分闲淡,少一分紧张。有一份事业,但不做女强人。
前年底,我在向风情的朋友们谈我的病情时曾告戒已婚女性朋友要经常检查乳腺,因为我在省肿瘤医院里看着很多女性排着队让男医生摸“奶奶”。我常在病房拿这事和病友们逗乐。我在肿瘤病房陆续治疗的一年里,我的病友大多为乳腺癌患者,有女性,也有男性。这期间,陈晓旭和歌手叶凡死于乳腺癌,引起城市女性的恐慌。这个恐慌是必要的,而且要蔓延到农村。现在农村女性得乳腺癌的数量在上升。患病年龄从十八到八十岁。不久前,我远在山西农村的夫妹,因摸到乳房硬块,不痛不痒,由于没有医学知识,不去做检查,直到发生疼痛才去看医生,已经是乳腺癌晚期,做了双乳切除手术,刀口从左腋下穿过胸部拉到右腋下。我为此难过和痛惜。乳腺癌患病的原因专家也无法确认,与生活的环境、生活习惯、工作压力、性格心态、健康意识等有关。
我建议雪坛的姐妹都看一下这部电视剧,不论婚否,都要爱护乳房。不做隆胸手术,不穿过紧的胸罩,回家以后和睡觉时都解开胸罩让血液顺畅流通。洗澡时检查乳房是否有硬块,如摸到硬块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平日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使用饥饿法减肥,美丽不“冻”人,多吃水果青菜,多参加户外活动。在工作中不要争强好胜,尽力而为。要多交朋友,多和有幽默感的男性朋友在一起。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事物,不要人为地制造紧张的生活节奏。
三八节里本应该和雪坛的姐妹在一起开心,快乐,不应该讲这个主题,但作为过来人,我觉得有必要让姐妹们认识疾病的潜在危机,提高防范意识,以健康为本。人只有在健康的前提下,才谈得上愉快和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周末流水帐

上周五的下午,省妇联一个小姑娘来电话说,让我谈谈对全国“两会”召开的体会或感想,并把材料写好尽快传真过去。全国“两会”分别于三月三号和五号召开。会议没有开完,我怎么谈体会谈感想?我问了她是否进行民意调查,谈我关注的问题和建议?她也说不清,显然是新手一个。于是,我告诉她,待我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后,周一再将我的“感想”传真过去。

在城市,我们的住院治疗费用大头由统筹基金赔付,个人缴纳约30%。比如,我的手术和六期的化疗总费用在7万多元。我个人支付约两万,其余由医保支付。而农村的情况正相反,根据我的农村病友述说,住院医药费用个人承担大头,合作医疗基金只给报销20-30%。重病住院的费用在贫困农村家庭不堪重负。晚上在家上网查看了一下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料,发现各地在基金的运作和管理方面不尽相同,农村病患在市级医院住院报销的比例额度果然是20-30%。这就是为什么一般农村妇女得了乳腺癌后只能支付手术费用而无法支付后期的化疗和放射费用。五、六万的自负医疗费,她们如何有能力支付?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合基金的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开辟“重病特补”绿色通道,这才是关注民生的基点。还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国外,法律规定12岁以下儿童必须有监护人全天监护。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很普遍,当地政府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寄宿学校,搞托养家庭。我认为这些都不对。应该要求家有1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不得外出打工。政府应该给这些困难家庭提供帮助,帮助母亲就地参加乡镇企业或农副渔牧的生产,脱贫致富。

周六一早,早饭后打开电脑,将思考的问题写成提案形式。十点多钟,完成任务。看见外面天气极好,阳光明媚,春回大地,心情顿时爽朗起来。走出门去,来到江边公园晒晒太阳。看年轻的家长带着孩子放风筝、照相或席地而坐聊天休闲吃食物,很是羡慕。这么好的阳光,得找一个朋友来分享,晾晒一下好心情。于是给朋友打了个电话,让她也来晒一晒,我补钙,她减肥。

在等待她到来的同时,听着旁边休闲的老头在聊天:那时一块钱很大的呀。一只刚孵出的鸭苗卖一块钱。农民买了几十只鸭苗放在集体的稻田里饲养。结果呢,刚插下去的秧苗浮上来,公社干部看见了,叫人把鸭苗捉了来,一只只弄死。我作为下放干部,看了都心疼。农民要和公社干部拼命,我敢怒不敢言啊!。。。。。。在山垄田推广矮脚水稻。那矮脚水稻对肥料和抗病虫害的要求很高,结果呢,插下的水稻只开花不结果,搞得农民颗粒无收,形式注意害死人啊!。。。。。。

江边公园的杜鹃花开了,紫色的花朵害羞地藏在绿叶丛里。一棵冬眠的树上光秃秃的没有一片绿叶,却有一小丛花朵在枝桠上绽放,让我看到了春意,看见了生命不息的轮回。我忽然被自己的细心观察所感动,拿出手机,从各个角度拍下了这一丛粉红色的花骨朵。

中午请朋友到我家吃水饺。那是春节期间包给儿子吃的,没有吃完。寒假为儿子准备了一冰箱的食物,直到儿子返校,还剩了一半。猪肉和香葱包的水饺,朋友说好吃。一盘水饺,一盘青菜,一大碗汤,看着她胃口好,吃得香,我真羡慕。为了漂亮而不吃饭来减肥的姑娘,傻到透了。该吃就得吃,胖有胖的美啊。对了,汇报一下,这个冬天,我的体重增加了3公斤。一年的化疗结束了,生命开始复活了。

下午到母亲家里,准备把笔记本电脑搬过来,和母亲住。躺在躺椅上看“还珠格格”,换了一般人马演的续集,仍旧大呼小叫的,不好看,迷迷糊糊睡着了。吃过晚饭,出去遛食,特意从老街绕道,看见那小吃街成了大吃街,整排的饭店,什么桂林米线,云南过桥米线,重庆火锅,湖南家乡菜,山东水饺,快餐皮萨,一路走去,闻着香味,真想吃啊!没有了胃,很多东西不能吃,越不能吃的东西就越想吃,比如麻辣,比如皮萨,生病以后就不再吃肯德基了,在酒店里,生姜干焖土家鸡端上来,只有看的份儿了。

走到一家超市,上得楼去,听见括音器里我儿子在唱歌,《月半弯》,分明是我儿子的声音啊!停下脚步,细细欣赏,应该是王力宏唱的,因为儿子的声音和他的很相似。儿子在家里的电脑上听音乐,放王力宏的歌曲,经常让我分不清是谁在唱。于是想起儿子来,不知此时儿子是在读书还是在休闲,晚饭吃的是什么。很早以前和儿子开玩笑,等他上了大学离开家,我去孤儿院带一个女孩来抚养,养大了,如果儿子找不到老婆,这个女孩就做童养媳。呵呵。。。。。。玩笑归玩笑,看见碧野牧羊家里的小渲渲那么可爱,给家里增添很多乐趣,我老有一个念头,也去弄一个小姑娘来养。养人多好,比养狗养猫干净,可以和你说话交流,可以为你唱歌跳舞,端杯茶递个水,多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灶台??酸菜鱼头汤
  
上山下乡的第一年,国家给每个知青每月补贴八元钱生活费,粮食和食油等也由国家供应。那时的八元钱可管用了,花四元钱就可以把每月28斤的口粮和半斤食油买回来,剩下的四元钱可以用来买生活用品,牙膏肥皂,白糖草纸等等。这些日用品很便宜,也不用天天买,于是还有钱剩下。那时我们对生活要求不高,过年才置办新衣服,平日里买半斤萝卜干就能吃上一星期。八元钱很管用的。
一年以后,政府取消了所有补贴。粮油由所在的生产队提供,吃菜自己种,零花钱要等年终分红时才发放。生产队于是给我们几个知青分了两分自留地,让我们自己种菜吃。
那时,社员家里的自留地大多在自己家的屋前屋后,土肥水近。附近的好地归生产队所有,都是机耕地,不可能分给我们。我们的自留地就被分在山旮旯里面,没有水源,离驻地也远。
有自留地了,我们高兴啊。可是一看到那么远,人的惰性就产生了。那块地荒了半年也没有人想去种。一天队长发话了,再不种的话,地就收回。
我和几个女知青研究了一番,决定把自留地开荒出来种上芥菜。为什么呢?因为芥菜比较好种,有一点水和肥料就能成活。芥菜可以剥皮吃,吃完皮再长,再剥皮吃,一劳永逸。更重要的是,芥菜不值钱,成本低,菜品也低,不怕被人偷走。于是,我们找了一个空闲就把菜种上了。
刚开始还记得轮流去施肥浇水,关照关照自留地,后来懒了,没有人去关照了。过了不久竟然把自留地的菜给忘了。
一日和同伴闲聊,忽然想起自留地的芥菜来,连忙跑去看那菜。
菜地里的野草已经长的很高了。我们扒开野草找到了芥菜。那菜因为缺水而干黄,把黄叶剥了还有绿色的菜心,扔了可惜,毕竟是自己种的,于是就把菜心收回来。
想起小时候我外婆教过我做过酸菜,于是我买了半斤盐,把这一捆芥菜心腌成酸菜。当时想,做成了就吃,做不成就送社员家喂猪去。半个月以后开了坛子,一阵扑鼻香味,大家围着坛子闻了都说好香。于是拿出来用油炒了下饭。这是我们唯一一次自己种菜,种菜得菜,好不开心。
现在有人想吃酸菜,是因为平日里鱼肉吃多了,吃腻了,想用酸菜开开胃。酸菜不用自己做了,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酸菜卖,味道都调得老好的,有甜酸的,酸辣的,麻辣的,选一小包,买个鲢鱼头,就可以做一道酸菜鱼头汤吃。
一小包酸菜,几片火腿调鲜,一个鱼头,放在锅里慢慢熬熟煨香了,下一锅薯粉,用酸菜鱼头汤浇上,吃鱼头,就薯粉,这要是在30年前,哇塞,神仙都羡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道个地
今天的三明日报刊登了一条题为“诈骗短信,请转发10639110”的消息。内容为:警惕!“子女财物丢失,要求家长汇款”诈骗短信。有居民报警称,收到短信“爸妈,我在外地钱包被偷,请给我汇1000元,打入卡号。。。。,事情紧急,以后面谈。”叶姓居民连忙到建行汇款,然后与孩子联系,发现受骗,即到派出所报警。陈姓居民收到同样诈骗短信,信以为真,连忙汇款2000元,多汇了1000。事后发现被骗。与对方联系,电话关机。警方要求居民不要上当,发现短信立即转发举报。
我原以为这种诈骗不会有人上当。没想还真有人先汇款再核实。看来,我们的家长爱子心切,遇事慌张,先斩后奏。这么多媒体报道,他们难道还不具备防范意识?难怪骗子不断翻新诈骗方式,就是因为有这么头脑简单的人给他们送钱。我真希望那些有子女在外学习、工作的家长多学习、多看报,多一个心眼,遇事不慌。这样骗子的欺骗就有难度了。
我很佩服我的老妈。曾经有人给家里打电话,说是电信的,说我们家的电话号码中了奖。老妈一听就知道是诈骗。她老人家不露声色,问:“中的什么奖品啊?”答:“摩托车。”问:“车在哪啊?”答:“在上海。”老太太知道下一步他该要说如果不能前来领取,可托运给您,把托运费寄来等等,于是,老太太很大度地说:在上海啊,太远了。这车我不要了,送你吧。放下了电话。
    瞧!八十老太脑子这么清醒,不贪财,不上当,还耍了一把骗子。呵呵,什么叫素质?这就叫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情系漫天雪
今年五一,是国际劳动者的节日,也是漫天雪文学论坛建立五周年的日子。一个月来,雪坛的各个版面纷纷开展主题活动,坛友们兴高采烈、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激扬文字,用了最美好的文字、图片和乐谱庆贺雪坛五岁生日。媚娘在参合和欣赏之余,想说两句。自2005年2月3日在漫天雪注册,媚娘在这里逗留了三年多,从坛龄上说,可称得上是老人了,得说两句,就说两句。
第一句:雪坛是我学习的课堂。当年和疏星淡月、碧野牧羊、猫点、缘上草、天使与魔鬼、雨巷里的丁香女、平头百姓、随喜等263的老友们一道转战来雪坛,在“风情无限”落脚后,结识了千堆雪老总和许多新朋友,后来在雪格格鼓励下,媚娘开始了没完没了的唠嗑和絮叨。以前我除了每年一篇的工作总结和私人信件外,从来没有写过让人阅读的东西。网络给了我这个机会,雪坛给了我这个条件,于是我在这里海阔天空,胡言乱语,留下了一些文字,老千还为我的涂鸦建立了“媚娘文集”,我是又高兴又惭愧。最值得自我表扬的是,我所在的民主党派举办的内刊里,三年来,随笔专栏几乎都有我的一篇文字,这些文字都是从雪坛“文集”的涂鸦修改而来。有些随笔如《港澳游趣谈》、《回到尤溪》等还被上级党刊选用。让我感动的是,如果内刊没有我的随笔,一些老同志就会打听和询问我的健康状况。我的文字成了我生命存在的符号,在雪坛里,在我的生活中。
第二句:雪坛是我的精神乐园。在这里,我结交了许多朋友,获得了真诚的友谊。特别是自我生病以来,得到雪坛朋友们的关注和祝福,关怀和鼓励。二尺红头绳(毛球球)大姐代表“风情无限”的姐妹们专程从北京来三明看望我,龙笔山人代表“社会纵横”的疏星淡月老爷子和弟兄们前来慰问。特别是因故离开雪坛的老朋友和263的老友听说媚娘病情后,纷纷回到和来到雪坛看望媚娘,慰问媚娘。朋友们不断的鼓励和支持,给我战胜疾病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从朋友们真诚友情里我体会到网络的真情。媚娘文拙语贫,不知用语言来表述我的感激之情。千言万语汇作一句话:感谢您,漫天雪,媚娘会一直与您同行,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感谢您,雪坛的朋友,我会一直在您的身边,直到我停止微笑的那一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09: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媚娘絮叨??厦门日记1


我和母亲来厦门两天了。因为不知道妹妹的新家处于厦门这座海滨城市的具体哪个方位,我还没有做好游览城市的打算,再说了,所有的大城市都一样,高楼大厦,抬头看不见天,低头看不见草,到处都是人,都是车,都是拥挤的马路,和20多年前的厦门比较,已经失去了地方特色,即便你告诉我这里是福州或深圳,我也相信。

和母亲下楼到附近一家超市购买食材,大街上来往的汽车散发着尾气,难闻的汽油味让我受不了。附近正在兴建立交桥,还有几座新楼落成正在装修,工地的噪音不断,那些工地附近的低层住户遭罪了。

进了超市,看着那么多货架摆满货物,令人眼花缭乱。因为是冬天,超市没有开空调,也没有输入空气,三楼卖食物,乘电梯上去以后空气稀薄,让我有窒息的感觉。快快买了东西就拽着老太太回家。

这座住宅公寓由三栋31层的大楼组成。其间,有三个空中花园将三栋大楼连接。妹妹家在8层楼,回家后空气才清新起来。今天上午我们到了6层楼的第一个空中花园去玩,照了一些照片。这个花园小巧玲珑,有花草、座椅,有体育器材,还有一个供孩子玩乐的小天地,可以散步、运动、晒太阳。下午又到位于18层和25层的空中花园去玩,这两个花园比6楼的小,只有花草。

站在高处,看见周围尽是高高低低的楼房,象火柴盒。远处有天,但被雾遮挡了,即便有太阳高悬,还是看不清远景。人们被钢筋水泥包围着,这就是大城市的风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18 14:11 , Processed in 0.10541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