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似曾相识

[分享] 《趣味楹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8 07: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10-28 07:15 编辑

                      (三八八)
       唐诗云: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在人生的路上,不羡慕世界的繁华,不谄媚红尘的喧嚣,不轻践每一寸光阴,静守自己的初心,踩着人生的烦恼,向往未来的美好,低眉微笑,怡然前行。
       人生路上,总是有情绪不好的时候。管理好自己的人生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总是苛求别人太多,要求自己太少。却不知若对自己鲜有要求,疏于管理,则是人生最大的怠惰。管理好自己,将人生当作一场修行,如此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道:“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情绪是内心深处的洪水猛兽,一旦让它破笼而出,被它所控制,必将伤人害己。   
       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他们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为情绪左右,不为外物所动。面对物质,不过分渴求;面对遗憾,不过分惆怅。
愤懑时不冲动,受挫时不消极,做到乐观处世,宽以待人。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杜绝情绪化,心如潭水,波澜不惊,给自己的生活多一点风平浪静,这才是真正的:岁月静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9 07: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10-29 07:18 编辑

                      (三八八)
       唐诗云: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在人生的路上,不羡慕世界的繁华,不谄媚红尘的喧嚣,不轻践每一寸光阴,静守自己的初心,踩着人生的烦恼,向往未来的美好,低眉微笑,怡然前行。
       人生路上,总是有情绪不好的时候。管理好自己的人生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些人,总是苛求别人太多,要求自己太少。却不知若对自己鲜有要求,疏于管理,则是人生最大的怠惰。管理好自己,将人生当作一场修行,如此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道:“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情绪是内心深处的洪水猛兽,一旦让它破笼而出,被它所控制,必将伤人害己。   
       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他们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为情绪左右,不为外物所动。面对物质,不过分渴求;面对遗憾,不过分惆怅。
       愤懑时不冲动,受挫时不消极,做到乐观处世,宽以待人。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杜绝情绪化,心如潭水,波澜不惊,给自己的生活多一点风平浪静,这才是真正的:岁月静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9 07: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八九)
       这天晚上,李群玉和塾师、长老和尚三人饮酒后在院内纳凉。塾师从屋内拿出两把折扇,双手抖开,做了个“抛水袖”的动作,把腰一躬,分别递给李群玉和长老,道:
揖让月在手;
       长老不禁叫好:“好一个'月在手’,诗意特浓!”李群玉接过扇子,扇了两下,对道:
摇动风满怀。
       长老更是拍手叫好:“妙!有气势!”塾师笑着手指天空中的一弯明月道:
片月为船,撑入银河七姊买;
       李群玉也仰头望天,看见满天明朗的繁星直朝他眨眼睛,仿佛是在提醒他。便也笑着对道:
繁星布局,变成棋子八仙移。
       李群玉同长老和尚在塾师家这一场饮酒纳凉对句,甚觉惬意,兴尽而止,便想同长老同归寺庙。 塾师挽留不住,一直送到小桥边。塾师见李群玉与长老走远了,顾影自怜,口中喃喃吟道:
独立桥头,人影不随流水去;
       李群玉闻句,停下脚步,联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涯,禁不住对下联道:
孤眠野馆,梦魂常往故乡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07: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10-30 07:22 编辑

                   (三九〇)
埋头苦读不惹事;
问鼎泰山强中强。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奇人——曾国藩。
       他自小“以笨闻名”,秀才六考不中,23岁了考第七次才考取,还是排名倒数第二。
       随便说几个和他同时代的才俊,每个都比他天资聪慧:小他1岁的左宗棠,14岁参加湘阴县试,全县第一;李鸿章,17岁即中秀才;更别说梁启超,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然而,曾国藩的后半生,却逆袭般地取得了比他们更高的成就。
       他让毛泽东说出:“予于近人,独服曾国藩”。甚至蒋介石的一生,手边永远有两本书,一本圣经,一本就是《曾国藩家书》。从一个“笨人”,到中国历史上比肩孔孟、王阳明的“半个圣人”,不得不说,曾国藩走出了一条非常成功的逆袭之路。
       曾国藩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他不仅是一个成功的统帅,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学者。
       清史专家萧一山评价曾国藩时说:
       他生平的事业完全是从学问修养而来,而学问修养则是从读书中学来的。正如朱熹所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
的确,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多读书,才是普通人逆袭的人生宝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1 07: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11-7 10:22 编辑

                   (三九一)
埋头苦读不惹事;
问鼎泰山强中强。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奇人——曾国藩。
       他自小“以笨闻名”,秀才六考不中,23岁了考第七次才考取,还是排名倒数第二。随便说几个和他同时代的才俊,每个都比他天资聪慧:小他1岁的左宗棠,14岁参加湘阴县试,全县第一;李鸿章,17岁即中秀才;更别说梁启超,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然而,曾国藩的后半生,却逆袭般地取得了比他们更高的成就。
        他让毛泽东说出:“予于近人,独服曾国藩”。甚至蒋介石的一生,手边永远有两本书,一本圣经,一本就是《曾国藩家书》。
        从一个“笨人”,到中国历史上比肩孔孟、王阳明的“半个圣人”,不得不说,曾国藩走出了一条非常成功的逆袭之路。
        曾国藩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他不仅是一个成功的统帅,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学者。
        清史专家萧一山评价曾国藩时说:他生平的事业完全是从学问修养而来,而学问修养则是从读书中学来的。
        正如朱熹所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
        的确,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多读书,才是普通人逆袭的人生宝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1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11-1 10:08 编辑

                  (三九二)
       有一副俗联曰:
语言动听未必真心;
表面友好未必善良。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每一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的人短暂相处便能知其本性,有的人日久天长才显露真心。和复杂的人交往,逃不开勾心斗角,难免会感到很心累;和简单的人深交,才能免去纷纷扰扰,收获至诚至简的真心。
       阴险伪善的人,别靠近。
       唐玄宗时期,有位宰相叫李林甫,此人能书善画,可是却妒贤忌能。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他表面温暖和善,暗地里却常常想方设法地算计别人。
有一回他装作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
       李适之以为他说的是真话,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采。唐玄宗一听十分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没想到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恐怕是不怀好意。我几次想把这件事告诉您,只是不敢开口。”
       唐玄宗被他的这番话所打动,认为他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反而对适之大不满意,逐渐对他疏远了。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言语动听的人,未必真心;表面友好的人,未必善良。生活中,那些阴险伪善的人,最善于伪装成老好人的模样,借此笼络人心。可是,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永远不知道自己满腔的信任,会换来怎样的辜负和利用。
       因此,信人别信嘴,交人要交心。对于那些口蜜腹剑的人,敬而远之即可,没必要深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07: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11-2 07:21 编辑

                    (三九三)
       王阳明说:
心狭为祸之根;
心旷为福之门。
       心宽是福气,心窄了就是祸事。
       负面情绪不光影响我们的言行,还会伤害身体。《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不正是因为他那“既生瑜何生亮”的小小肚量,被气死了吗?但若是被负面情绪困扰了,我们要本着心理学上“要疏不要堵”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宣泄。学会用冷静而全面的眼光看待那些惹怒你的人和事,人也就慢慢地有了睿智和淡然的气质。
       感觉自己一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最智慧的做法就是离开,情绪平静后再徐徐图之。我在学生时代,有过这么一位思维活跃的老师。他告诉我们,当他每一天醒来的时候,都会冲着刚睡醒的儿子欢呼:“孩子你看!太好了!爸爸的人生还在继续耶!”
       儿子对此十分不屑,认为这多无聊啊,有什么好开心的。他对儿子说:“就在昨晚,很多人的人生用光了,这可没有第二次机会。可是我们的人生还有无限的可能性,这难道不该欢呼雀跃吗?”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珍贵的,因为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交三五个真心好友;经营一个温暖的小家;赚回来不算太多但足够花用的财富;再修一个平和乐观的好心态。当生活不那么如意的时候,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这五个要点:交友,真诚就好;家庭,和睦就好;钱,够花就好;事业,重在坚持;情绪,要学会控制。
       普普通通的人生,明明白白的过,这样就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07: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11-3 07:21 编辑

                  (三九四)
       通过答对,二人越说越投机,相见恨晚,从此结为忘年之交。私塾先生便恳请李群玉到自己家中去作客。李群玉见盛情难却,只好答应。因庙里的和尚是两人的引见人,也随同前往。
       时值盛夏,行至正午,热不可耐。先生说:
前路赤日炎炎,试问能行几步?
       李群玉扬手一指前面不远处路旁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松树道:
这里凉风习习,何妨暂坐片时!
       树下歇息时,私塾先生说,有一个下联,据说至今无人能对,请你属对。句云:
今夕何夕,两夕已多;
       李群玉思索良久说:“好,我们继续赶路吧!  ”说着,便与先生和长老一同起身赶路。当他们行至田埂小道上时,三人走成了一条线,先生在前边领路,和尚居中,李群玉押后。这时,李群玉想出了妙句,脱口对道:
前人后人,三人成众。
       到了私塾先生的家,他们便饮酒闲谈起来。他们一边饮酒,一边闲谈。私塾先生又以屋外景物为题,出了个字谜上联:
东生木,西生木,掰开枝丫用手摸,中间安个鹊窝窝;
       “我不绕弯子。这是个'攀’字。”
       李群玉说:“好!我也用字谜联对你这句”。说着,他扬手一指屋外树枝间的大蜘蛛网道:
左绕丝,右绕丝,爬到树间抬头看,上面躲一白哥哥。
       “我也不绕弯子。这是个' 樂(乐)’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4 07: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11-4 07:36 编辑

                   (三九五)
       有俗联曰:
快乐似穿鞋,松紧自明;
幸福如喝水,冷暖自知。
       如果说快乐是生理的,那么幸福是精神的。
       是啊!我们每个人每天是否幸福,其实只有自己知道,也许别人看到很幸福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幸福,而别人看到不幸福的人,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不幸福。
       幸福是什么?
       其实幸福就是一种状态,一种自我感觉的状态,比如我们总是从很小的事情中能够感受到幸福,从很小的细节中能够感受到幸福,我们就是幸福的。
       可有很多人,是感受不到幸福的,他们的幸福感很高,需要满足很多欲望才能感受到幸福。于是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在追求幸福,但是即便是在追求,也会发现,很多时候一旦达不到我们就会很痛苦,我们就会很难受。
       人生在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活法,有些人看得开,看得淡,所以就活得幸福,有些人,看不开,总是为难自己,所以就活的不幸福。其实人生就是这般,是否幸福,其实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只有懂得珍惜的人,才会活得幸福,才会活得开心。而那些真正看得开的人,都是做到了三个人生状态:随和、随缘、随心。
       随和,也就是和人相处的时候,很和气,很自在,不仅自己舒服,他人也舒服;随缘,则就是遇人遇事都很淡定,都知道一切都是缘分,不强求,不逼迫自己;随心,就是摆脱外界的虚名,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做最真实的自己。
       其实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如此,一旦我们做到了,我们的生活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是幸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07: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11-5 07:44 编辑

                     (三九六)
       私塾先生因佩服李群玉之才,便请李群玉到他房中作客。李群玉进到房内,见先生藏书极丰,喜不自胜,便拿起书贪婪地翻看起来。先生本想与李群玉倾心一谈,不料李群玉却只顾看书。先生便风趣地说:
何必读尽天下书?能以致用,便为实学;
        李群玉也不抬头,一边翻书,一边脱口对道:
纵然周知世上事,不识时务,总是愚人。
       内含自责之意,但意犹未足,又出上句道:
话虽到口边,三思更好;
       私塾先生宽容地笑答道:
事纵放得下,再慎何妨!
       表示自己已经谅解,不应针锋相对。接着又出句夸赞李群玉说:
大本领人,当初不见有奇异处;
       自责眼珠无光,小看了人。李群玉却连连摆手:不敢,不敢!有言道:
真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
       民间传说中,此联有异文为:
真本领人,当初不见有奇异处;
敏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1-14 19:07 , Processed in 0.09085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