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千堆雪

《故人集,堆雪吟》(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5: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雪黄昏   文 / 花间留晚照

  

  黄昏的时候,下雪了。冀东平原上2005年的第一场雪在12月2日如约而至。与雪同来的,还有寒冷。长时间的温暖之后,雪的来临,躁动了许多颗倦怠的心。
  风雪黄昏,这是多年前看过的一部日本电影。能够在心底打上烙印的,也许不是惊心动魄的情节,而不过一个短暂的画面。风雪黄昏,就是这样一个画面。忽略了许多内容,只记住这个诗意的名字和名字背后弥漫的淡淡忧伤。
  多年以后,我仍然在每一个落雪的黄昏想到那个画面:母亲立在残破的青砖门楼下,一声连着一声地唤我回家。我装做听不见,和许多小伙伴在风雪中奔跑。我不肯回家,不肯换上母亲做的难看的厚棉裤,不肯听她“恨恨”地骂:不穿,冻死了!蓦然回头,隔着雾一样的雪幕,看见母亲已经站成了一个龙钟老太,白的头发,白的眉毛,还有斑驳的蓝色棉衣。心里不怀好意地笑,笑母亲一下子变得那么滑稽。
  这一刻,依旧隔着雾一样的雪幕,我却不知母亲在做什么。长窗外,寂寞的柿树上,一只残留的果子被雪打得通红。几只麻雀不跳,不叫,只在枝头发怔。街上有人慢慢地踱。雪花飘舞着,飘到每一个角落,飘进每一个人心间。有人把欣然写在脸上,见了面笑嘻嘻地只打一句招呼:好雪呀!有人把欣然藏起来,在没人时悄悄地释放。雪跳着舞。不是钢琴曲上脚步飞旋的小天鹅,而是九天韶乐中的垂发仙女。她们成群结队地来,你追着我,我赶着你。打开窗子,我能看到她清晰的眉眼,纯洁而妩媚。素面,素手,素衣,素心。蛾眉展时,一天花放;长袖起处,舞姿翩跹。她不甘只在云端,秀丽着终南山,她向往着九州大地上的黄土黑土,眷恋着红尘俗世中的白墙青砖。她吻着我的额头,亲着我的嘴唇,带来九天的清冷高处的寒,带来我所不知的宫阙里陌生的气息。淡淡地接一片在手,我自忖握住了丝丝缕缕的美丽,却忽略了她禁不住长久端详,容不得丝毫狎昵,眨眼之间,已化作羞答答的泪滴,原来她的生命比昙花还脆弱。
  一些人开始呼朋引伴。五个朋友邀约吃饭的电话接踵而至。一直筹划着在一个大家都得闲的时刻里相聚,是雪把这个寻来等去的机会及时地送来。
  雪,给了我们“闲”的说辞,给了我们“不羁”的理由,给了我们恣意回想的空间。常把世情作笑语,且将风物共浮生。在雅士眼里,雪就是一道味美至极的下酒菜,往往催生一种对酌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更是禁不住诱惑与撩拨,在雪将来未来时,就忍不住展纸磨墨,书小笺一封,遣书童速速送与好友刘十九:快来吧,我这里有新酿的好酒,就等你来一醉方休。松江的鲈鱼洞庭的蟹,哪有这雪下酒更可口?不几时,天色苍黄,远山敛黛,风起含烟,风息化蝶,庭院中雪花已是纷纷扬扬。雪落在山在水,诗人则把内心的渴望与欢娱落在纸上。
  我们不是雅士,但是我们无法拒绝这种渴望与欢娱。因为更多时候,我们只能独自行路,展转或停顿,快乐或忧伤,即使有母亲在风雪中遥遥地眺望。
  风雪黄昏,最忆故园炊烟。远远地看,野旷天低,四野苍茫,雪中的村落安静得像一个酣睡的孩子。炊烟袅袅地,穿透风,穿透雪,穿透寒冷,仿佛孩子轻轻的鼾声。山被雪埋了起来,埋在千里万里之外。柴堆,鸡狗也被雪埋了起来。满世界的白色中隐约透出黑的枝桠,黑的屋脊,那是大自然绘就的水墨丹青。只有炊烟,活活地,和着母亲绵长的呼唤,让天地间顿生许多温暖和生动。
  无风的夜里,我能听到雪落的声音。听雪。沉沉的声音从天外来,直入地底。掩埋了更生的落叶,掩埋了隔夜的轻霜,但是,沉沉中分明有春草拔节,秋虫鸣唱,它们和谐地弹奏着,那是真正的天籁。我的童年常在这时重现。众多乡下孩子,拖着长长的鼻涕,趿着破旧的棉鞋,在漫天飞雪中,把所有快乐化作重复不绝的童谣,化作乐此不疲的声嘶力竭。“下雪了,下雪了,大地全白了,农夫喜欢说,来年年头好??!”有脏兮兮的狗同孩子们一起撒欢,在雪地里打滚。一边追赶着嬉闹的狗,一边喊“天上往下推,地上往上拱,黑狗变白,白狗变肿??”在雪中,我又回到30年前的冬天了。小心翼翼地踩出一条铁牛履带的痕迹,与同伴们比谁的最像,看着自己的脚印在雪中渐渐模糊,然后再回头重新踩起。这个黄昏中,才恍然明白今日的回首恰如当年看自己的脚印,过去的日子被风尘被雨雪模糊着,却再没有机会重来。
  母亲的头发在每一次雪落中被染得花白,像在门楼下一样。她气喘得厉害,早已没有精力一声声地唤我,让我在雪天里穿衣。
  雪落依旧,如同30年前。可是平芜尽处,我再也望不到儿时的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5: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州有月   文 / 花间留晚照

  

    1083年10月,苏轼夜游黄州承天寺,以寥寥八十余字记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秋夜更深,庭中空明如水,隐约有水草交错纵横,细细看来,却是竹柏的影子婆娑。他与张怀民也许临风说着些话,说山下兰芽,说松间沙路;也许什么都不说,只在月色中静默地沉醉。被贬的沉重,放逐的烦恼,都如沉塘的石子,寂寂无踪。只有那随处皆得休歇的禅悦心,在月色中流散。
  黄州不是苏轼的故园,他的家在千山万水之外的四川眉山。
  翻个身,揽着夜色入眠,异乡的月却已悄悄潜入他疲倦的心。他爱了这里,似乎没有任何理由。只是因为存在,所以爱成了必然。
  那么,只能说,留住了苏轼羁旅中的4年,是黄州之幸。
  黄州山水有幸。
  赤壁因了苏子的笔墨,不知动了几许豪杰骚客之心。
  黄州夜色有幸。
  明月因了东坡的眷顾,不知生发几许出尘入世之情。
  时苏轼因“乌台诗案”所累,以团练副使虚职谪居黄州。没有执政权力,行动不得自由,甚至连衣食都无着。友人马正卿为苏轼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他垦种以解温饱。苏轼从此躬耕陇亩,成了一介草野之人。日日稼穑,与人交流着吃喝心得,还给自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东坡”。闲下来的时候,他在这里的山水间优游,寄心情于风物,心情也便在天地间同文字一起灵动。被朝中洪流拥拥挤挤地滞在这个荒僻角落,苏轼的声音没有喑哑,那歌声反而缭绕得更远,也更动听了。
  贬谪的痕迹也不是没有。“念无与为乐者”,就是苏轼的黄州孤寂。夜深无眠,想来想去,能够同享这样月色的,却只有张怀民。张怀民是苏轼故友,是年被贬谪黄州。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题句: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之后不久殁于自常州的归途中。明知人生无再少,却淡漠了功名,只在意这三次放逐中的得失。
  党派之争中,苏轼焉能不知正道直行的结果?可是他不肯背弃自己,把自己坚持成了一个悲剧角色。
  他责王安石变法“求治太急”,应“先定其规模而后从事”,说司马光旧党只知意气用事,“不复较量利害”。他甚至给神宗皇帝上书说“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这样的言辞,就不止是单纯的上书建议,里面还隐隐地含了些指责。在旧党眼中,他是新锐;在新党眼中,他是异己。更况他为官为文都是一株出众的大树,风摧秀木,自古有之。“乌台诗案”的传说之一就是苏轼擅改了王安石的诗句“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而遭王所嫉。如此,苏轼的被贬,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苏轼何尝是个心中只有自我的人?历任八州,每一任上,都恪尽职守,赈济灾民,兴修水利,时时未敢忘忧国。就是在最失意的黄州,他还在写给朋友滕达道的信中询问:“西线得其详乎?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身在江湖,念念的还是庙堂之事。
  黄州4年,周遭的风土人情俱入苏轼慧心妙手,远离纷争的山野生活,酿就了许多神采飞扬的字句和苏轼的另一种人生。常人眼中的苦难,竟被苏轼咀嚼出灿灿花朵。
  出入通达,便臻化境。苏轼的心灵在这样的出入中得到极大的自由。还有什么能阻断心的飞扬?还有什么能模糊高贵和血性?黄州月色,洗净铅华,滤去浮尘,让我们看到苏轼的澄澈。
  若无闲事心头挂,总是人生好时节。片时闲心使苏轼成了天地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何夜无月?苏轼问人也是自问。黄州4年,是他生命中第一个大的转折。在这里,他怎样找到的那条路径?已经不是我们所能说得清了。那路径通往世外,一个叫桃源的地方。在这条路上,苏轼看到的,不止是黄州有月,惠州、儋州也都有着同样的月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5: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荷听雪   文 / 花间留晚照

   
  北方的冬季,如果没有雪,就如一道大菜中没放盐,寡淡寡淡地少了味道,除了寒冷,什么都没有。山也瘦,水也瘦,天也苍黄,地也苍黄,一切都是原始的洪荒模样。
  可是有了雪,就不同了。雪带着九天上的寒气,带着蟾宫里的桂香,一路上你追我赶,开出一天飞扬的花朵。山白了,水白了,满世界都像一幅简洁沉静的水墨丹青。
  雪太大不好,只有一种色彩,单调;太小了也不好,零零星星的白色,更显凡尘的污浊。需是不大不小,白雪作底色,山尖枝柯屋脊作线条,方能成为一幅匠心之作,宛若南宋马远勾勒出的残山剩水。
  这样的日子里,不妨去访荷。
  当然是枯败了的残荷。
  夏日是荷们的盛年。有一年夏末,在承德避暑山庄见过接天的荷叶,过了花季,只有叶子挤挤挨挨,丝毫没见朱自清笔下的“亭亭”风韵。风过荷叶,绿浪渐次涌起,一波接着一波,很有气势,却不是我想象中“出门采红莲”的那般模样。没有曲折通幽的水路,没有藕花深处争渡的小舟,没有明净如水不染纤尘的歌声,盛年的荷,也不过如此。
  雪埋荷塘。冰面上,这些曾荣华一时的翩翩荷叶,形销骨立,肤色干黄,乱糟糟地俯卧,缩抱成团。“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经过这样的洗磨,荷的风华早已不再。盛夏季节里的熙熙攘攘,而今化作一地的落寞和沧桑。一场雪下来,白茫茫的天地间,半掩半露之中,大量匍匐的残枝败叶消失了,只有那些依然挺立的叶茎衬托着雪的洁白。由于水份的滋润,干枯的颜色突然间就有了光泽。萎缩的荷叶似乎也在舒展,虽然在严寒中它们已经被冻得瑟瑟,但那些曾饱含过叶绿素的筋筋脉脉却因此更显突出。雪白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它最细微之处,枝梢最末端神经般的筋骨。
  我忽然觉得,荷是在静静地倾听。雪俯在她的耳边悄悄私语,告诉她关于春天的消息,传递给她生命复苏的活力。地心深处春潮的涌动,月夜熏风池塘的蛙鸣,周敦颐“予独爱莲”的吟咏,都在这一刻里被她听到。于是,僵如铁丝的荷润泽了,在雪中舒展美丽的腰肢。荷的萎败,是生命的终极也是开始,是她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黄与白,雪与荷,用世间最简单的线条和颜色,在我眼前展现着任何笔触都难摹神韵的画幅。说它是诗,是音乐,都行。纵横枝叶交错出的,是感动生命的音符和诗行。
  红楼女子林黛玉不喜李商隐诗句,却独爱他的“留得枯荷听雨声”。她的喜欢也许是因为雨打枯荷的凄清正合她的脾性,尽管带了些偏见,终究是一种鲜活的意境。假若她能与雪中残荷对话,不知将会生发出怎样的别种情怀。
  因为,走过四季的残荷,有更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在合适的情境中,残颓比繁华更美。若论味道,还是枯荷更令我动心。
  雪,送给荷们的是一种看得见的关怀和温暖,是一个真实而美丽的梦。我不想惊动她们,轻轻地拍下了一些图片告诉我的朋友们,说荷们很好。
    2006年2月8日凌晨2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5: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断欢喜岭   文 / 花间留晚照

  





  站在山海关的长城上,东向眺望,视线所及处,是一片高低错落的民居、夹杂在民居间的绿树,还有更远处的黄土黑土。我找不到欢喜岭,听不到300多年前在那片小山坡上讨价还价的声音,一些故事早已在云烟中湮没,成为史书中的文字。
  在那些文字中,我曾长久地注目于“吴三桂”这个名字。
  
  一、
  山海关,已经找不到更多关于吴三桂的痕迹。天下第一关的一段长城上,依次排列着众多与山海关相关的文人武士的塑像。徐达,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吴三桂没有这份殊荣,后人给他的评价是:亡国之人,戴罪之身。
  明清之际,山海关的风云无不与他相关,但是,在这里,吴三桂充其量是个不光彩的过客。
  从史书中我们了解到,吴三桂祖籍安徽徽州,后迁江苏高邮,到他祖父时,才安顿在山海关东的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为什么离开江南富庶地,偏要落户在荒僻边远的辽西?其时,山海关东的辽西地带,汉人与女真人时有交战,属地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在这里的,大约只有四种人:一是戍边的兵士,二是充军的重犯,三是逃荒的农民,四是行脚的商人。吴三桂的先人显然不是前两种。从其父辈习文又习武的状况来看,又显见不是贫寒之家。那么,吴三桂的先人只能是因为贸易而停留于辽西。
  1621年,吴三桂降生在中后所一个低级军官家庭。10岁时,他的父亲吴襄以武中举。历史为吴三桂准备了军事生活的物资条件和社会环境。
  这是一个绝非单纯的环境。洪承畴,高起潜,方一澡,这些与吴三桂密切相关的人,各有所想,那些想法比市井之中的柴米油盐渔牧农耕复杂得多。所有的交往都关乎政治,关乎经济,关乎个人和国家命运在政治经济中的冲撞磨合与起起落落。利益,在这些人的思想中达到国家与个人的最大两全。
  在辽西,吴三桂像一株待发的早树,在众多的呵护中,蓬蓬勃勃地生长。
  谁知少年吴三桂的心事呢?他自己说了:“我亦遂此愿足矣。”这是读《汉记》“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受到的启发。做官要做皇帝身边的官,娶妻要娶阴丽华那样的美人,这个信念深深地动了少年吴三桂的心。他的身体里流淌的是徽商的血液。那血液里有遍及九州的徽商的勇敢和精明、胆识和谋略。
  “仕官”“娶妻”,定了吴三桂平生的基调。书中说,吴三桂“瞻视顾盼,尊严若神”“沈鸷多谋”,其发端大概也是在此吧。读书,习武,演练,日子如流水般活泼泼地,流淌出缤纷的色彩。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吴三桂便会脱颖而出。
  
  二、
  带给他机会的,恰是他的父亲。
  吴襄在一次侦察中被数万后金兵马围困。对方人马之众,气势之强,连祖大寿都不敢妄动了。祖大寿的妹妹嫁与吴襄,姻亲加上政友,祖大寿不可能不急。可是他无可奈何,只能伺机而动。吴三桂却耐不住了,年少气盛的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受难,于是他向舅父祖大寿请命。
  祖大寿答应得含混。一个随军实习的小孩子,怎是久经沙场的敌兵对手?吴三桂带着三千家丁冲杀出去,直逼敌人阵营。怒气与豪气,升腾出炙人的火焰。是他的气势?还是他的勇敢?反正他真的冲破了敌人阵脚,为父亲开出了一条生路。
  缤纷的日子,在疆场上绽放得更加艳丽。吴襄、祖大寿欣喜地看到,吴三桂的羽翼正在渐渐丰满。
  山海关外,新建的后金政权在皇太极的苦心经营下正日益强大。崇祯九年(1636年)4月,皇太极于沈阳登帝位,国号“大清”。此时,一大批明将领如流星陨落,熊廷弼、王化贞、袁崇焕、孙承宗,或战死于疆场,或失意于仕途,只有吴氏父子同他们的祖氏姻亲,固守着辽西一线,成为明界河边一枚重重的棋子。
  崇祯十二年(1638年)7月,27岁的吴三桂升任宁远(今辽宁兴城)团练总兵,开始了他66年人生中的最初辉煌。这次升迁,是临危受命,更看得出朝廷对他的倚重。
  升任总兵,吴三桂如鱼得水。在辽西这片土地上纵横,“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剿杀虏级独多。”朝廷的评语中可以看出,那时的吴三桂一心为保卫大明江山而战。
  
  三、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明清爆发松山大战,清军铁骑以疾风之势横扫辽西大部。宁远成了一座孤城,成了明清交兵的最前沿阵地,岌岌可危,也不堪一击。
  独守宁远,使吴三桂陷入30年来最孤立最危险的旋涡中。他在这旋涡中努力把持着,不想在翻卷中沉没。他的舅父祖大寿曾经固守辽西,如今降清,还带去了其他两个舅父及十余个表兄弟,连同自己的哥哥,“明国岂有不疑”?边城日危,清军兵临,明已无力救援。
  吴三桂看透了这步棋。可是作为大明在辽西的一枚棋子,他不敢擅动。“守土者擅弃封疆”这个罪名他当不起。那么他所能做的,只有等。要么等清军来攻,或决一死战,或坐以待毙;要么等皇上谕旨,撤出宁远,保全兵马和他吴三桂。
  宁远城外的皇太极在远远地观望。他深知宁远官兵无力抗拒,宁远的攻取只需传檄而定。他希望的是和平占领,招之来归,不伤兵将,不毁城池。于是有了皇太极给吴三桂的第一封信:“时势若此,将军虽勇,一人之力,其奈之何哉!”之后吴三桂的挚友张存仁、兄长吴三凤、舅父祖可法、姨夫裴国珍等都“尊旨各遗三桂书一函”,内中痛陈利害,晓以义理。
  雪片一般的信件,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攻势和亲情暖流,让吴三桂看到了两种结局:迎降,或者尽节。时局的变化,已经变幻到吴三桂难于把握了。
  他能把握的,还有自己。面对这些言之谆谆的信件,他让自己沉默。沉默,也是一种回答,那就是拒绝。吴三桂用沉默拒绝降清。
  明末人在论及明衰败原因时,揭露其失德种种,却极其肯定了其教育:“惟学校教养之泽,涵濡人心,四方忠义之士,捐躯断痘,迄国亡之后犹不绝,以此见太祖法制之善,历三百年而未敝也”。封建礼义之家,接受的是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君臣父子是人生纲常,即使在顺治二年,吴三桂已归降后,在给世祖顺治的奏疏中还公开说:“臣受前朝知遇最厚”。
  这样的心理确确不好揣摩。忠明却不能为明守节,降清又不能全心归附,吴三桂一生都活在矛盾中,模糊到任何人都无法将他看清。
  
  四、
  独守宁远的吴三桂在煎熬中度过了漫长的三年。焦灼中,他等来了皇上的一纸诏书。1644年3月4日,吴三桂被封平西伯。
  平西伯,这个头衔并不轻松。它意味着吴三桂要放弃经营日久的宁远,那些房舍、田产,意味着要拖家挈口地入关去,重新安置一个偌大的家族。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他将以手下的几万人马,去对付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百万之师。
  那么,就撤吧。撤离这个他自小长大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家园,撤离这个曾让清军不敢轻取的坚固之城。军民50万人马从宁远城中迤逦而出,三月初十日,关外古道上,一片扬尘。
  马上的吴三桂是否回望?回望的吴三桂是轻松还是沉重?离开了这兵家争地,离开了多尔衮(皇太极已于1643年去世,多尔衮摄政)的虎视眈眈,该轻松的;但是就这样将城池拱手相让,并且马上要对峙从未交锋过的强敌,他能否真的轻松?
  进入山海关,吴三桂似乎松了口气。高高的城墙从海向山伸展着,绵延至燕山深处,挡住了东北而来的清兵脚步和他们强劲的锐气。现在,他所面临的,不再是如何对付清兵的进攻和骚扰,而是从陕西涌起的一波高过一波的起义浪潮。
  这股浪潮的势头,一点也不比清军八旗低。
  3月20日,吴三桂辎重西行入京勤王。抵丰润,与李自成部遭遇,大败农民军,收降八千人。同时得知消息:前一天农民军攻破北京,走投无路的崇祯帝,已自缢于煤山寿皇亭下。
  皇上不再,社稷谁主?外有多尔衮蓄势待发,内有李自成风起云涌,大明朝的这两个敌人正带给吴三桂巨大的威胁。吴三桂不可能没有瞬间的茫然和片刻的惶惑。平西,已经随着皇上的离去而毫无意义;镇东,也因为江山的无主而退居其次。这一刻的吴三桂所想的,首先该是如何自保。就像一个失措的孩子,在最困难最慌张的时候,想的首先是回家。权衡利弊之后,他拨转马头,回师山海关。只有山海关还是他可以据守的堡垒,他要在那里静观时局,求万全之策,走一着保险的棋。

五、
  在山海关的那段日子,吴三桂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内外交困的时局注定他不可能长时间困守山海关,可是凭他的一己之力,对付哪一个对手都不容易。好在这段日子不是很长,没多久,李自成就向他发出招抚信息??在京为官的父亲吴襄和爱妾陈圆圆都落入李自成手,在李的授意下,吴襄为吴三桂写来了劝降信。
  焦虑中的吴三桂动摇了。这动摇首先基于他看到了曙光,李自成虽然与朝廷作对,逼死了崇祯皇帝,但是却肯于给固守边关的他一条出路;再加上父子亲情儿女私情使他不得不对农民军作出让步;还有他的兵部已缺饷14个月,军心面临着动摇和涣散;更重要的一点是大明已去,农民军独罢天下渐成定局,而且李自成允诺“为侯”的价码实在不低。“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个信念,在这个时候教会了他抉择和取舍。
  为殉难的崇祯帝治丧后,吴三桂决定进京谒见新主。
  一切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刚出关城,就遇到从京城逃出的家人。据《辽东海州卫生员张世珩塘报》中说,“吴老总兵已受闯贼刑罚想死”,爱妾陈圆圆也被大将刘宗敏所掠。“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低沉的声音带着无限愤懑,脱口而出。他即刻回师山海关,一路“纵掠”,极尽发泄。史书中的吴三桂是个隐忍的人,即使与下属说话也常如“父子家人”。这样的失色与妄形,可见气愤已非一般。
  后来有人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的是红颜。
  “冲冠一怒为红颜”,委实有点看轻了吴三桂。失去了家国的人,敏感而脆弱,任何一点小事,都可能使他消沉或者暴怒。生养自己的父亲,自己钟爱的女人,竟然全部在“贼人”的手中受辱,这是中国男人最不能容忍的两件大事。生死事小,受辱事大。蒙受这种耻辱,无异于失去了苍茫天地间的至尊人格和无限正义。吴三桂在意的,是农民军对他的无视与轻慢,只因这种轻慢附着在一个女子身上表现出来,红颜于是成了一个引子,打开了山海关深闭的重门,风动了李自成将谢的大幕。
  
  六、
  吴三桂要雪耻。要雪耻的吴三桂懂得权衡。
  他权衡双方的力量,衡量最终的结局。权衡的结果是,他需要搬兵。
  想来想去,能够与农民军抗衡的,只有关外的清军。吴三桂知道知道搬兵肯定成功。一是清觊觎中原日久,不会容忍农民军的崛起成为新的对手,二是他有众多的亲友在清为官,他们不会坐视不救。
  但是,这个决定吴三桂不会轻易做出。那是他坚守边关数年一直抵御着的敌手,他倾尽全力,才使清军迟迟不能入关。他们惧着他,也一定恨着他。乞师清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否定了自己的过去,意味着失去了当初的雄风,意味着气节和人格都出现了问题。可是,要雪耻,他别无选择。人生中最惶惑的事情莫过于选择,而且最痛苦的是有的时候真的没得选择。我们已经无法揣度吴三桂怎样在痛苦中展转、矛盾和犹豫不决,历史留下来的答案是他说服了自己。他用一道底线来作为请兵最充足的理由??那就是打败了李自成,清还是清,明还是明,他宁可割疆裂土来报答清军的援助。
  吴三桂终于放下面子,以“亡国孤臣”的名义,向摄政王多尔衮求援。
  接踵而至的两封信,让多尔衮看到山海关的危急。他在心中暗自欣喜的同时,也不禁怀有一丝疑虑:信中的吴三桂以明朝“孤臣”自居,呈给多尔衮的是“我国”与“北朝”的口吻。他希望多尔衮权衡时弊,果断出兵,并于信末流露出要用土地和财物作为对清出兵的回报。
  多尔衮顾不得想那么多。入关,是他和他的父兄们梦寐以求的啊。他怎么会让这个机会在自己手中轻轻滑过?那时,吴三桂肯定没有料到,祸福相倚,局面已不是他所能左右。吴三桂迈出了转折性的一步,这无异于引水救火。转折的不仅是他自己,还有整个时局。
  这天是1644年4月22日,吴三桂带着将士出关求见多尔衮。那个叫欢喜岭的地方在山海关外2华里。物象的岁月消失了,如今已找不到丝毫痕迹。
  我听见吴三桂焦急的声音:“请大兵共同诛李贼耳!”
  我听见多尔衮心下的暗笑:“天下在掌中矣!”
  欢喜岭上,威远台下,白马祭天,乌牛祭地,折箭成誓,歃血为盟。吴三桂多尔衮这一对冤家在这里欢欢喜喜地携手上路了。历史的嬗变,往往就在瞬间。有谁知道,在这里,在此刻,历史被一个负气的小人物所改写。
  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都没能叩开的山海关,如今城门洞开,以一种欢迎的姿态迎接清军的到来。黄红蓝白,八旗猎猎,如绚丽的云霞缭绕于长城内外。1644年4月,在山海关石河西岸一个叫红瓦店的地方,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的三路兵马遭遇在一起,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这场厮杀记录在日后的史书中,称为“石河大战”。历史上记载这场战争空前惨烈。清军八旗,吴三桂士兵肩头的白布,在风中呼啦啦地飘着。阴风怒号,走石飞沙。死者不计其数,尸陈遍野,血染石河,腥红的河水历三日而不绝。
  一路冲杀中,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他利用大局,巧妙地使吴三桂乖乖就范。多年没能实施的招降,却在这个合适的时机中,来得易如反掌。
  “划疆而治”的美梦消散于骀荡春风,吴三桂曾经用沉默拒绝的投降,在此时来得如风般自然和不可阻挡。吴三桂笑了。莫可名状的笑容凝固在脸上,让他的面孔又可怜,又狰狞。眼前漫山遍野呼啦啦飘扬的旗帜模糊了来路归途,又渐渐清晰。这个从小志得意满的徽商后裔,这时的心境一定复杂到最最单纯,那就是无奈。
  李自成曾在哪块高地上策马临风踌躇满志?吴三桂曾在哪条沟壑中率兵奔突纵横拼杀?多尔衮曾在哪株老树下随机布阵暗自谋划?眼前的石河空阔而平坦,水细细浅浅地流着,岸边杨树河床野草悄悄地黄着,绿着,一如三百多年前的那些日子。红颜缟素,什么都已荡然无存,只有流照了三百余年的日月依然。
  有众多纷纭嘈杂的声音在风中传来:
  “常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诗人吴伟业,吟哦中弥漫着感性的绚烂。
  “借东夷,而东夷遂吞我中华,岂三桂罪过?”文化名士夏允彝,喟叹中洋溢着理解与赞许。
  “吴三桂西不能讨贼,东不能守关……有何当焉!”亲历甲申之变的杨士聪,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不屑。
  “功者功之,罪者罪之。”若干年后乾隆如是评价,评价里闪烁着理性的光泽。
  功者功之,罪者罪之。乾隆还算公正,知道是非自有后人评说。虽然吴三桂如同一个砝码,落在哪边都会增加一份重量,但是,历史兴替,又岂是他一个人的功过可以解释得了的?
  在山海关,吴三桂踏上了西去的征途。山海关拒绝他的留痕。因此,我看不到他策马西去的背影是决绝还是无奈,听不到萧萧风声中,他心的沉吟。我能看到的,是一个模糊的影象,映照着天地间的苍凉,在历史的风云中渐行渐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5: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关注   文 / 花间留晚照

  

  今年是十五的月亮十四圆,说是三百年未遇的。午夜的街头依然车辆如流。楼下的烧烤店外,停了几辆亮着顶灯的出租车。
  有人消遣,就有人奔波。有人奔波,就有人牵挂。放下一天的工作,行走在如水的月色中,只有这个时刻,白日里粗砺的心才一点点敏感与细腻起来。
  想起在海滨的牟老师。下午忙里偷闲打了个电话。我说,老师,今天是教师节,我祝您节日快乐。老师的耳朵已经很背,我需得大声地喊他才能听到。老师也在那端大声地说,我又看到你的文章了!还有你的书!心里忽然酸酸地。去年,一次聚会上,一个同学告诉我:这些年,你发表的文章,只要牟老师能看到的,都收藏了起来。那一刻真是有万千感慨,许多的愧疚让我无话可说。唏嘘中,才恍然觉得,23年一梦,我已经错过和失去了太多。
  23年,太长的跋涉,太迟的探望。无论怎样的理由,也无法掩饰岁月沧桑带来的遗憾。春节里见到牟老师,花白的头发,步履也蹒跚起来,更令人难过的是听力太差,我们只能放开喉咙对话。当年讲台上那个慷慨激昂吟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意气书生成了眼前的龙钟老人。
  这些年来,我以文字为生,也以文字为乐,却无以回报我的恩师。北戴河草场中路这间有些暗黑的楼房,距离我的居所不过二十几分钟的车程,而我却用了足足23年的时间才走到。
  1979年第一次读到堂兄手抄的唐诗宋词,第一次发现世上还有这么精妙的文字,于是用为他写一篇作文的代价换得了读那些诗词的权利。在一次班级朗诵会上,李煜的《虞美人》让同学们瞠目结舌,也我出尽了风头。走下讲台的时候,我看见牟老师眼神中的惊异和欣喜。牟老师把这首词完整地写在黑板上,讲作者的际遇,写作的背景,词的意境和风格,同时纠正了我朗诵时的一个错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故国”不是我读作的“古国”。那堂朗诵课上牟老师的讲解,在我面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心中隐约着说不出的萌动,而后牟老师有意推荐给我一些古诗词,使那幼芽终于破土而出,慢慢长成如茵青草。以后的日子里谈论诗词,总有人把我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归结为家学渊源,以为是幼时的熏陶,而他们不知,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祖父只是走街穿巷了一辈子的剃头师傅。这堂课的影响,同样也是牟老师所不知的。我提及的时候,又看见了老师眼中当年的惊异和欣喜。
  这个夏天里出了本集子,在书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几个字??献给我敬爱的牟老师。两个月过去,那本浅红封面的书依旧静静地躺在抽屉的一角。牟老师说,我知道你忙。恩师如父,这是老师宽宥我的理由。可是,我真的能藉此为借口,原谅自己么。
  因为知道有一种爱永远也不会失去,便漠视与忽略了它的存在。那些我最该好好保存的,却总是被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放在角落里,任它寂寥与蒙尘。它不在意我是否回望,不怨怼我是否珍惜,只是在那里停留,不露声色地关注,我无法感知,它却无时不在。在泥泞中跋涉,在绿酒中迷醉,阑珊的灯火里,那远远注视中的最亮目光,便是了。
  心境渐如月光一般明净。有念头阵阵扣击在心,俗世中,还有什么比这种关注更值得珍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4 16: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更多的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23: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5楼汀芷幽兰于2010-07-24 16:13发表的 :
品读更多的精彩~



也要呈现你的精彩哦,等你的精华达到10篇,我一定也给你开一个完整的评论帖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4 23: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6楼千堆雪于2010-07-24 23:00发表的 :


也要呈现你的精彩哦,等你的精华达到10篇,我一定也给你开一个完整的评论帖子的~!


谢过兄长,以此为努力奋斗的目标,评论者是从文者的最真感念,肯当阶梯的人,更值得一生来尊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22: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久才看到此帖 许久才细细看完文章 许久这些文字里的韵味,久久不散~~~
雪总帖来这么多,令人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07: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8楼@心田@于2010-07-26 22:13发表的 :
许久才看到此帖 许久才细细看完文章 许久这些文字里的韵味,久久不散~~~
雪总帖来这么多,令人感动~~



恩,谢谢心田,晚照的文章久看不厌,其实我收藏的还有很多。两年前,晚照就给我寄来她的两本文集,一本散文集,一本诗词集,而我更喜欢她的散文。

以前,喜欢读余秋雨教授的散文,因为先生的文章文化底蕴厚实;喜欢看席慕蓉女士的散文诗,因为她的文字清丽细腻;还喜欢翻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因为先生的文章真实透彻。我的案头,几乎都是他们的作品集子。出差的时候也喜欢带这些文集,有了这些智者陪伴,长夜就不会寂寞,在外就不会孤单。

现在,开始喜欢读晚照的散文了,因为她的文字从容,简约,真实而又贴近我的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3 22:07 , Processed in 0.08568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