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里的古镇新市
文/八月江南
这是一个具有名家工笔画风的古镇,这样的形容并不为过,这里是盛名清代的花鸟大画家沈铨的故里??江南古镇新市。在烟雨春天的早晨或是薄暮的黄昏,你一踏进新市,就被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满目的宋词意境画面所吸引。宅深深,巷悠悠,一排排明清古建筑中,名人故居遍布,千转万折的巷道,宛如一幅名家笔下的工笔画卷。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到一次内容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浏览,而那些能够让人目睹的奇异景观,则将会使每个亲临的游客,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可以不必回避足音在静悄悄的古巷里回荡。这里古墙如削,两侧的墙相夹便成为巷,宽不过十尺,窄不盈一米。上百年的风雨,青砖的高墙苔藓斑驳,显现神秘,营筑了静谧的故事氛围。这里有密织的典故,有许多美丽流光好听的巷名:胭脂弄、后弄、斗富弄、暗弄、花园弄、陶沙弄、五猖司弄等近百条弄巷。巷内古宅庭院深深浅浅,风光渐深渐暗,一些人物浮面而来,又抹影而去。沧桑数百年,砖墙依然道德庄重,青石依然一脸肃穆。 “白兰花”卖花村姑的高一声低一声的叫卖和“甜酒酿”老汉的唤买声,在弄巷里的回荡,我们就可以在悠长的尘埃旧事中寻梦回走。有时,我们会穿破古巷,迎面突然是二十一世纪初阳的街景。低首退入而转走他巷,便又见不同檐景组词造句,成一首首独白的诗,通俗而又散文。
有萧便好,有月色便好。??月夜里,晋朝道学高深的陆修静老人正从一个古潭侧的读书楼里走出来,皓发银髯,他走向古潭的水边坐下来,对月抚琴,俯仰之中的优雅给人以哲味的回想。而南宋诗人杨万里骑着白马从一处巷口急速闪过,溅起碎银一样的月光纷纷扬扬,缓缓飘落在我们的衣裳上。寻影望去,古镇西栅的酒楼宾客如云,有众多文人墨客此时正与京城来的杨万里诗人高举夜光杯,又是一番吟诗弄月的风雅。
悠悠踏步在古巷里,你在檐影错落的青石上看檐角上俯瞰的月亮,便会心景一色而水乳交融。传说才开始逼真起来,谁家挂钟响起,在月光下悠远地传送着回声?
如若在雨中,青石小巷则另具一番诗意景致。雨在瓦上淅沥,水便从瓦楞沟上沿檐而下,滴在一块块质地微妙异同的青石上,发出筝乐一般的韵声,或急或缓。站在某个巷端通远望去,编织似的檐水在挂落,弄巷便有帘幕般的戏台场景。一个女孩撑着伞在青青的石板上走来,从檐水滴落的一片水花中走出来,让人油然想起诗人戴望舒先生《雨巷》经典名句中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体会水乡古镇雨巷里特有的莫名惆怅。入夜,小巷人家的灯被雨声早早催灭,睡在床上听窗外巷雨“嘀嗒嘀嗒”之声,有伞从夜色的雨巷中经过,知人员夜归,檐水落在伞面上,发出低沉的消息。
不愧是江南千年名镇,古镇新市的弄巷内明清所造的宅院数不胜数,气派非凡而风格迥异,古宅的庭院前一般是青石铺就的路道,左右两侧都是一些松柏槐桂的古树之类,庭院深深,体现在房连房,房环房,房中房,房外房,里面厅、堂、楼、阁、厢、廊、弄的建筑格调各有包含,宅内通体雕梁,诗檐画栋,展示出当时大户人家的气派。位于古镇中心一处的“胡尔?故居”是浙江省现存最大的明代名人故居,共有二十五间厅,占地总面积5208平方米。这位明代高官胡尔?生于明朝嘉靖至万历初年,曾任福宁州知州、福建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兵部侍郎等职。一六四四年,胡尔?与长子胡襄到扬州随东阁大学士史可法抗清,清兵破扬州,胡尔?父子潜回新市,数年后见复明无望,胡尔?于故居绝食而死。
另一座名人故居则是胡尔?旁系后代乾隆二淮盐运使,扬州盐运使的胡旭宅第,“胡旭故居”是清代中期建筑,宅院构筑也精巧玲珑,极有艺术风范。除外更有代表性的古居民宅,如曹宅、尤宅、徐宅、张宅、童厅等,都非常完美地保存了古镇旧时繁华的风貌,反映出这个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巨大的积藏。
店坊是新市古镇的又一大景观。自南宋始,新市酿酒业、丝织业、烛芯业、钱庄当铺得到了很大发展,茶肆酒楼遍布,主要街市两侧店坊毗邻,众多的货物堆栈,宾来客往的贸易繁华。西河口两侧水街“下店上宅”、“前店后宅”、“一坊一店”的集商业、居住、生产为一体的“店坊联体”式或“店宅合一”型的别致建筑,而前街后河、临水构屋的水榭楼台,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亲密形式。由于这些依傍市河的“特异”建筑,使穿过古镇的小河成为一条水巷,每天早晨赶集的船,上面载着羊和粮食,泊于某个河埠,而有几处是停泊着那么多的渔舟,是那些捕鱼人,自个人悠闲地脚踏"小舢板",箭一般刺破村庄河流的雾汇集到这里的茶肆里"饮早茶",一八六四年的六位西方女教士也是从这条水巷里走进这个神秘的古镇,她们创建了“新市女学医院”的江南基督教传教区,给这里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种域外文化的生动、神秘和鲜活感。
“通街士女涌如潮.,历乱灯光照碧霄。箫管酿成春一片.,还疑今夕是元宵。”这首诗是清朝一个诗人走过古镇繁华街巷后的感触。著名新市“西河口”便是这样一种江南古镇百世商贸文化的珍贵遗存,它的细腻,它的精致,它对江南风情的生动刻画,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给人以惊人而又耐久的审美鉴赏。
走在新市古镇纵横交错的街巷中,随着传说和典故的文化景观移动,我们凝视着这片当年清朝大画家沈铨淡墨简笔的花鸟写生地,面对比河傍肆的宅巷群,看到吴歌里的青衫云鬓,让人不禁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历史沧桑的河道里,这样一个古镇傍依着江南运河的一侧,像海绵一样神奇默默地吸纳着文化的精良,在你不经意之中保留着江南文化精髓的部分,这是弥足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