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似曾相识

[分享] 《趣味楹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06: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9-10 06:44 编辑

                      (三四〇)
荣华花间露;
富贵草上霜。
       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个过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意些什么?失意些什么?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洒脱,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吃了就吃了,不要去后悔;爱了就爱了,不要去猜疑;散了就散了,不要去诋毁。
       当你在高处的时候,你的朋友知道你是谁;当你坠落的时候,你才知道你的朋友是谁。你可能在一个人面前一文不值 ,却在另一个人面前是无价之宝。谨记自己的价值所在。这就是人挪活的道理所在。
       遇到爱你的人,学会感恩;
       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
       遇到嫉妒你的人,学会低调;
       遇到你嫉妒的人,学会转化。
       每个洒脱的背后都藏着不舍,每个放下前都是挣扎。一个人,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神伤,会心碎。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过去,不要跟它过不去,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请不要老得太快,却明白得太迟。
       今天是第37个教师节,惟愿各位亲朋好友:秋水蒹葭,不忘师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1 06: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9-11 06:46 编辑

                     (三四一)
       中国历来就讲求方圆之道,不管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还是铜钱外圆内方的独特外形。方与圆,虽看似普通的两种构图形状,但其中却蕴含着最中国的待人处事智慧。圆,光滑润泽,包容宽和;方,明辨是非,内心方正。方是为人之道,圆为处事之本,外圆内方是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
       《菜根谭》云: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
愤世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但凡能建大功立大业的人,都是谦虚圆滑灵活应变之人;凡是惹是生非,遇事坐失良机的人,必然是那些性格执拗,以硬碰硬之人。《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魏文侯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酒过三巡,魏王问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呢,还是昏君呢?”在座的官员纷纷大拍马屁,尽说的是赞扬之语。
       然而在座有一位叫任座的大臣却说:“您是一位不贤明的君主。攻取了中山国不封给弟,却封给儿子,以此知道你不贤明。”
魏文侯大怒,马上下令将任座赶出屋内,听候发落。
       接下来轮到翟璜发言,翟璜说:“您是贤明的君主。我听说过,只有明君才会吸引直臣。刚才任座的话很直率,因此可知您很贤明。”
魏文侯听了很高兴,急忙将任座从门口请过来,拜为上卿。
       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就如同群臣一般“只圆不方”,没有原则,缺少操守;如果过于刚正,不分场合,处处让人下不来台,就如任座一般“只方不圆”,不仅难以令人接受,甚至容易生祸端;人生的巧妙,正在于翟璜那样,将“内方”与“外圆”合而为一,既坚持正确的原则,没有抵触对方,有张有弛、掌握分寸,既化解了矛盾,又给了对方台阶下。
       真正强大的人,巧藏方、外露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2 06: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9-12 06:32 编辑

                    (三四二)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固然是一种做人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藏巧于拙,寓清于浊,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而成就一番事业。鲁迅先生讲:“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我看这并不是妄语。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能厚重。”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国藩有一句话:“尤不愿得清官之名。”就是说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清官。
       曾国藩有很多浊的方面。他大吃大喝。同治十年,曾国藩到苏州检查工作,每天大部分的日程是请客吃饭,这种做派和晚清的任何一个官员都一样。他遵循潜规则。同治七年,他从两江总督调任到直隶总督,到北京去陛见慈禧太后和皇帝,出京时,花了1万4千两白银给在京官员送笔别敬。
他同样遵循明规则。
       太平天国战争军费报销时,卓越功勋,同治帝特批军费不经过户部,可以直接报销。虽然可以省下这笔费用,但曾国藩还是向户部缴纳了八万两“部费”。但曾国藩同样有很多清的方面。
       调任直隶总督后,曾国藩再三峻拒慈禧的亲妹夫醇亲王的结好,为“避内外交通之嫌”。曾国藩生活节俭,要求自己的女眷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做家务活。自己则衣服陈旧、打皱,还有斑斑的油渍。
       曾国藩死后5年,因家人病重看病花不起钱,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实在没有办法,就向左宗棠开口借钱。左宗棠知道这个事后非常感动,送给曾纪泽300两白银,还在家书里面说:“以中兴元老之子,而不免饥困,可以见文正之清节足为后世法矣。”
      表面上看,曾国藩和晚清其他官员没有什么两样,但实际上他内心的操守非常坚定。之所以要外浊,是因为他要在官场上做事,就不能与大环境处处格格不入,特立独行,否则就会遭受排挤。
      但外浊不影响内心的清明,达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强者高级的策略,也是为人处世最高级的方式方法。
      与朋友们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3 06: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9-13 06:32 编辑

                    (三四三)
       陈希夷名作《心相篇》有言:
       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过于刚强的人,做事虽有成功,但容易伤人伤己,很难长寿;过于柔弱的人,做事不容易成功,福报平平但能安享。处事太过刚强的人,有时虽然能做成事,可是很容易碰得头破血流。太软弱的人办事很难成功,不过也能一生平安。成大事的人,要学会中道,刚柔相济,外柔内刚。
       秦二世元年,冒顿当了匈奴单于,东胡王乘其立足不稳,遣使索要单于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群臣都说:“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不要给。”
冒顿说:“怎可为邻国去吝惜一匹马呢?”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就把千里马给了东胡。
       东胡王得寸进尺,又提出索要单于阏氏,冒顿左右皆非常忿怒,请求出兵攻东胡,但冒顿仍满足了东胡王的要求。东胡王认为冒顿软弱可欺,不再将其放在眼里。而冒顿则乘机稳固统治,扩充军备。不久之后,东胡看中了与匈奴交界处的一片茫茫荒原,这荒原属于匈奴的领土。
东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此地相赠。
       谁知冒顿此次不仅严词拒绝,而且下令集合部队,发兵突袭东胡。匈奴将士受够了东胡的气,人人奋勇争先,锐不可当。东胡方面则猝不及防,最终东胡王被杀,其民众及畜产尽为匈奴所得,东胡遂灭。
       网上有段经典总结:“外柔内柔,人辱之;外刚内刚,人毁之;外刚内柔,人轻之;唯有外柔内刚,方成大器。”强大的人,以柔示人是顺随人情,是一种缓和的手段,也是为自己铺路,但内心却是刚强无比的。但等到时机来到之时,他们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干净利落地解决问题。如张居正在《驭人经》中所说,“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忍容奸。以力除奸。”
       强者终将显示他的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16: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9-15 16:07 编辑

                    (三四四)
       古时候,有个孩子名叫甄广才,出身贫苦家庭,祖辈世代务农。
       小甄从小博览群书。八岁那年到城里参加乡试。应试的那天,下着毛毛雨,他父亲背着他进考场。在场的主管监考官看见,以为是来看热闹的,便叫人将他们父子轰出去,他父亲解释说:“大人,我是送儿子来应考的。”主考官朝他们父子扫视一眼,随口训斥道:
子把父当马,成何体统?
       甄广才接口就答:
父望子成龙,理所当然!
       主考官一听,暗想,这不是一副工工整整的对联吗?仔细一看,这孩子眉宇清秀,两眼明澈,从心眼里高兴,于是亲自抱他下地,牵他进考场。主考官问他:“你会对句吗?”甄广才两手一合,腰身微微一躬:“大人,请出题。”这时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主考官手里抱着一个火炉便说道:
炉捧胸前暖;
       甄广才不家思索地随口答道:
风吹背后凉。
       主考官一听,惊喜不已,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16: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9-15 16:10 编辑

                   (三四五)
与其十事九如意;
未若三平两满休。
       “十事九如意”,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里不过是假设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倒是“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生十事九堪叹”,这是人生体验的真谛。
       下联的“三平两满”,典出宋代陈叔方《颍川小语》:“俗言三平两满,盖三遇平,两遇满,皆平稳得过之日。”“三平两满”即日子将就得过、平稳过得去的意思。联语谓有“三平两满”(即衣、食、住平平常常,满足于已有的名与位)的平淡生活就足够了。
       对联启示人们寡欲知足,不作非分的、无法实现的妄想,满足于有限的可以实现的愿望,保持心态平静安详,心情舒畅。王小波曾说过:“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就算独处,也不会寂寞。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没有人能够永远陪在身边不离不弃,当你能够让自己活得有趣,那么就算独处的时光很长,也能做到怡然自得。
       杨绛是一代才女,虽然出生于乱世,可是却始终拥有一颗平和的心。年轻时候的她魅力无穷,有许多男人都钟情于她,但是杨绛只爱过一个男人,便是她后来的丈夫钱钟书。丈夫钱钟书说过她是:
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
       这也是钱钟书写给夫人的墓志铭!
       作为女人,能够得到另一半如此高的评价,内心一定是喜乐和幸福的。读过杨绛的作品的人,都非常羡慕她能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拥有迷恋她一生的丈夫,还有听话懂事的孩子。杨绛身上的那份淡定与从容,值得所有女人学习。不过,生而为人,我们需要面临的、突如其来的变故太多,再优秀的人也不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6 10: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9-16 10:14 编辑

                    (三四六)
平时不说无情话;
每日常观有用书。
       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切记留三分,莫要随意伤人。古今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富不过三代,诗书可传家。伤人最深的,永远是这两个字:语言。
       管好自己的嘴,这些话不要说:
       不要评价别人的好坏,因为他们并不影响你吃饭。
       不要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不要评价别人的家庭,因为那和你没有一点关系。
       不要评价别人的学问,因为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学问。
       不要评价任何人,哪怕是你最看不起的人。
       不要伤害别人,因果迟早都会来。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算事。
       我们常常抱怨生活对我们不公平,其实生活根本不知道我们是谁…不要去讨论谁的修行好与不好,修行在个人,别人是你的一面镜子,反射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不足中修炼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2: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9-17 12:10 编辑

                    (三四七)
       中秋赏月,五副对联增趣味。
中秋赏月 天月圆 地月缺;
游子思乡 他乡苦 本乡甜。
       古代有一个出门在外的人,于中秋赏月夜撰写。此联构思巧妙,把习以为常的事写成对联,其中上联的“天月圆”实指天上的明月,“地月缺”则指八月十五这一时间,并暗寓“月圆人不圆”之意。就这样,上联的“圆”与“缺”、下联的“苦”与“甜”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游子浪迹天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堪称中秋咏月联中的佳品。
一夜五更 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 中秋八月之中。
       这副数字联很奇特,据说系一秀才和新上任的县官所对。
       有一年中秋节,一位秀才出城赴宴。谈古论今,吟诗诵文, 夜半告辞之时,城门早已关闭。秀才叫门, 新上任的县官出一条上联让他对,对的出给他开门,对不出休想进城。秀才略加思索,很快对出下联。
       县官出联,两个小句,后句恰恰是前句的一半, 且三个字都是两现,构成可谓奇巧,当即属对很难。
       秀才才思敏捷,你讲“半夜”不假, 我对“中秋” 是真,“半夜 ”固然是“ 五更”之半,“中秋”在 “七八九三个月”里不是正中间吗,何况八月十五中秋节又是八月之中呢,一语两解,更胜一筹。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有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全联对仗既工整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有一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泳曲驻斜阳,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此联典型明丽,富于想象力,平中出奇,自然天成。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8 07: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9-18 07:29 编辑

                     (三四八)
月照纱窗 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幽香 郁郁畹华梅兰芳。
       纪晓岚以妙对出名,获誉“对联大师”。他曾夸口说:“天下末有不可对之对。”谁想,竟是他的夫人马氏难住了他。
       一个月明夜,纪晓岚携妻观月作耍。其妻马氏夫人说:“你老是说你对联高明,今夜我出一联,看你能否对上。”纪晓岚哈哈一笑说:“多少名士都不在话下,何况一妇人。”马夫人也不答话,手指月透纱窗的情景咏出上联: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
       诸葛亮,字孔明,此联借他的姓名和字,翻出新意,描绘了月光照透纱窗所呈现的图象,每个格都是个孔洞,每个孔洞都是明亮的,若用谐音替代即为“月照纱窗,格格孔明逐格亮。”
       才思敏捷的纪晓岚,居然被难倒了,使这一出句成为“绝对”。可见才子也有智空之时。
        多少年后,有人对出下联:
风送幽香 郁郁畹华梅兰芳 。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名叫畹华,梅兰芳是艺名,对仗还算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10: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四九)
待同僚,则互相规劝;
待下属,则再三训导。
      “口勤”,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
       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据说曾国藩开始同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关系并不好,咸丰三年,曾国藩在长沙初办团练时,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当绿营与团练闹矛盾时,他总是偏向绿营。但曾国藩并没有逞口舌之勇,而是采取曲意忍让的态度,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还特意拜访了骆秉章。这让骆秉章大感意外,当场表态,以后湘军有什么困难,我们湖南当倾力相助。
      “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曾国藩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胡林翼等名臣,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心勤」
精诚所至,金石亦开;
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心勤”,即坚定的意志品质。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念在支撑他。从各方面下足工夫,功到自然成。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8 20:50 , Processed in 0.10595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