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苏三

网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23: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我为谁容 静逸 朋友关注,开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影花间碎
梅痕腕底凉 (慕容泊尔)

苏三:上联写景,花间月影,绰约旖旎,下联转而写人,“梅痕腕底凉”清绝妙绝。妙之一,句子将人、月、花有机的融为一体,为什么梅痕会留在腕底?当然是人在花间了,花筛月影,人入花丛,上下联的衔接浑然天成。妙之二,句子选材精当,用字考究,对仗工稳。主人翁爱梅惜梅的情态心绪表现的细腻婉转,不着雅字而写出雅的极致,真乃高明之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1: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南京玄武湖  (慕容泊尔)

乌衣巷口、朱雀桥头,有几处沧桑,人道六朝多梦幻;
明月曾来、清风又去,剩一湖烟雨,谁停双桨话兴亡?

苏三简评:南京玄武湖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城市湖泊之一,其三面环山,一面临城,被誉为金陵明珠,古人曾有“钱塘莫美于西湖,金陵莫美于后湖”的赞语,把南京玄武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该联上比纵览南京六朝变迁,“乌衣巷口、朱雀桥头,有几处沧桑,人道六朝多梦幻;”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这两处古迹,见证过南京百代沧桑,[唐]刘禹锡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刻的感慨了沧海桑田,人生多变。“明月曾来、清风又去,剩一湖烟雨,谁停双桨话兴亡”,下比写湖景却句句意在联外,明月清风隐喻岁月变迁,连“一湖烟雨”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所以便有了“谁停双桨话兴亡”的联想。该联在“自对”手法的运用上也相当娴熟,乌衣~~朱雀;巷口~~桥头,明月曾来~~清风又去 等都非常工整,平仄安排也很妥帖,读之铿锵跌宕,让人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1: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泉水出山冷 [惊凤游龙]
对句:春风入户香 [秋池钓手]

苏三赏析:悠悠泉水自山涧流出,景出自然,出句寥寥五字,却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量,从“冷”可以想像泉之清澈,山之高峻,从“出山”,可以体会山外世界的辽阔精彩,泉水出山,谁说不隐含了山里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句子还暗设机关,泉中有水,出字带山,平实中机趣盎然。对句很好的把握了出句的情感因素,一句春风入户,将大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含蓄道出,更提升开拓了出句的意境,使得联意更为丰满。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1: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试剑)

誉而不矜,毁而不摇,独而不孤,方能见性;
物之所感,气之所动,心之所发,乃以成文。

苏三赏析:该联上比写立身行事,下比写运笔行文。“誉而不矜,毁而不摇,独而不孤”是作者心目中人格标准,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实在是很高的境界。“物之所感,气之所动,心之所发”是作者创作成联时的体会,都说试剑的成联耐品感人,因为她本来就是“呕心为字”,抒发自己的本真,站得高便高而不卑,想得远则远而不俗,是以成文能引人共鸣。如此处世作文,发人深思,当为我等借鉴。在修辞手法上,该联均取四字排比,匀称整齐,三个“不”字,三个“所”字顺势安置,气脉相贯,一气呵成。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2: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已觉轩窗盈绿意[散人]
对句:不愁花色扑春楼 [小立伫幽香]

苏三赏析: 春天是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浅浅的绿意无疑是春天来临的讯号,从漫长的冬季走过,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盈窗绿意带给人的不止是满目清新,更是一份惊喜和愉悦.对句很好的把握了出句的情绪,春天来了,接下来的必然是繁花盛开的迤俪景色,"不愁"很生动的表现了自然界时序转换的必然性,"扑"字尤其精彩,一语道出花色的缤纷繁茂,品之余味悠悠.上下联浑然天成,读之愉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1: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不弃涓流成大海 [透风]
对句:能容块垒是高山 [飞扬跋扈]

苏三简评:涓流:细小的水流。块垒:一块一块的石头和泥土。“不弃涓流成大海,能容块垒是高山”。无数涓涓细流的会聚成就了大海的浩瀚,无数石头泥土的堆积成就了高山的巍峨,正因为高山和大海有容物纳流的胸襟和气度,才有了它们的磅礴和壮丽。该联化用古人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将量变和质变的哲理蕴涵于具体的形象之中,透彻淋漓。生活中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小”处着眼,方能成就大业,大和小是对立的,却又是可以转化的,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该联寥寥几字,却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重阳菊 (废园)

千丝冷韵因风谱
一院霜心借酒题

苏三赏析:重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国人有登高赏菊吃糕饮酒的习俗,重阳的菊花千姿百态,缤纷绮丽。该联写菊却不着菊字,既不写菊花的的黄萼紫英,幽姿瘦影,也不写菊花的清奇古雅,,雍容玲珑,而是用“冷韵”“霜心”来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品性风骨。可谓匠心独运。“千丝冷韵因风谱” 千丝万瓣的菊花的在秋风中摇曳,飞金浮翠,愈见风姿绰约,“一院霜心借酒题”,持一盏醇酒,赏满院菊花,花香袭人,酒香醉人,怎不诗心荡漾。全联结构严谨,主题鲜明,优美典雅,含蓄蕴藉,让人回味不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1: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题 (废园)

阡陌得三分 怜花刈草
江天求一隅 爱子关妻

苏三简评:阡陌:田间小路.隅:山水弯曲边角处"阡陌得三分.江天求一隅",平凡人平凡的要求和愿望,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立身之地,用来"怜花刈草,爱子关妻",就满足了.没有豪言壮语,朴素平和中却有着淡拓的襟怀和亲情的温馨,让人感动.在这个世界上,无数的人追求着辉煌和卓越,享受成功的荣耀,更多的人却在平凡中默默的劳作和奉献,他们同样值得尊敬,平凡就象春天的花,秋天的果,夏天的风,冬天的火.平凡也有平凡的魅力.我喜欢这样的平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1: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勉 (废园)

师天地 养浩然 积些正气
尽孝行 怜贫弱 讲点良心

苏三赏析:自勉,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行为准则。”师天地 养浩然 积些正气“ 效法学习天地万物,取造化之精华,养刚正豪迈之气,从大处着眼,修身励志。“尽孝行 怜贫弱 讲点良心“,袼守孝道,怜恤贫弱,凭良心行事,自小处为人。这是作者的处世之道,也是一个善良正直的普通人的人生诠释,真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废园人如其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8-28 00:44 , Processed in 0.08474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