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苏三

网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7: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认识自己很难,有时,我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有时,我觉得自己很难看清自己,不知道高山小溪有不有和我一样的困惑.

第十二题 <<我>>

苏三: 常常遇到这样的时候,需要直面自己,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居然自己不了解自己.人是多元的,好的我,坏的我,真实的我,潜意识的我,往往交织在一起,出这个题目,是想了解朋友,也是想认识自己.

《我》(高山)

如古如今,安此头颅多顺世;
每行每问,以何骨格不违心?

苏三:高山好聪明,居然以一个问句将不好回答的问题轻轻略过."每行每问,以何骨格不违心?"既不对自己作评价,又让人能体会出风骨和本真,手段巧妙而且高明,真是个滑头的家伙.

《我》(小溪)

借骨肉成形,啖浆而养,终时而化;
凭灵魂为识,聚气以生,脱壳以存。

苏三: 文笔含蓄练达,从中可以读出对生命的珍爱和一种欲自我完善的执着和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7: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苏三评联

出句:花落方参生死理 [佳人挽袖]
对句:云浮常悟盛衰机 [空空道人]

苏三赏析:该联的出色,当在于联中的哲思。上联从花落参生死,下联看云浮悟盛衰。花开花落,云浮云沉,均为自然现象,可生命与世事不也是一个道理吗?生命本就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春夏秋冬四季都是生命旅程中的风景,有花开必有花落,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正因为生命的短暂与美丽,才更需要我们去把握和珍惜。世事亦是如此,沧桑变换,风云起伏,人事更迭,“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正如云浮云沉吗?该联用词锤炼,对仗工稳,内涵丰富,诚好句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7: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缘木而求至乐  
独刻舟以志初心(叶公好龙)

苏三赏析:该联别解成语,趣味盎然。上联隐成语“缘木求鱼”,意思是爬上树去抓鱼,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做事达不到目的。下联隐成语“刻舟求剑”比喻固执不化,拘泥而不知变通。作者却另辟蹊径,说常爬树是寻求快乐,刻舟是为了证明以前的志向和决心,上联写一种潇洒,一种心情,下联写一种执着,一种坚毅。将成语中的贬变成了褒,抑变成了扬,读之哲思隐然,余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7: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出茅庐,自是兴致盎然,我和驴肩落梅、狂狂生,江南刀客几位版主联手,满腔热情的整顿工部,我们推出了几个颇受欢迎的特色栏目,很快便提升了工部的人气。

呵呵~~我差点把自己都给忘了,谢谢苏三还记得我,不为别的,为自己将来能流芳百世,先订一本你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7: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江埠无人空浣月 [空空道人]
对句:楼台有酒独斟秋 [青弦]

苏三赏析:先看出句.埠:停船的码头.浣:洗.夜晚,江埠无人,只有一轮明月浮动在静谧的江水中,动词“浣”字极为出色的使江水和明月溶为一体,“空”字则进一步烘托了寂静的氛围,夜的清幽呼之欲出.“素魄莫愁天上尽,清辉还自水中来。”好美.如水月色,无人观赏岂不可惜.于是,便有了对句的“楼台有酒独斟秋”,在楼台上独自品酒赏月,何等惬意,当此良宵,非酒不足以表达对“江天一色秋”的欣赏,“独斟秋”三字大气潇洒,精当妥帖.该联用词锤炼,意境空灵,上下比浑然一体,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7: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菊花刀客,一起来品读苏三姐姐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7: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03楼菊花刀于2010-01-10 17:48发表的  :
初出茅庐,自是兴致盎然,我和驴肩落梅、狂狂生,江南刀客几位版主联手,满腔热情的整顿工部,我们推出了几个颇受欢迎的特色栏目,很快便提升了工部的人气。

呵呵~~我差点把自己都给忘了,谢谢苏三还记得我,不为别的,为自己将来能流芳百世,先订一本你的书。
晕啊,原来菊花刀竟然是刀客,使劲握下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7: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05楼小楼昨日又东风于2010-01-10 17:51发表的  :
问好菊花刀客,一起来品读苏三姐姐的书!
抱抱小楼,有好朋友捧场的感觉非常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7: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盆景之遐想 (试剑)

石如丸,峰如掌,谁将山水收盆,观之栩栩;
思若恍,意若痴,我恐神仙下界,想入非非。

苏三赏析:盆景是运用缩龙成寸,咫尺千里的手法,把山峦风光,树木花石等聚于盆内,使其呈现出大自然万般意境的一项艺术。该联上比实描,“石如丸,峰如掌”写盆景的形态,“谁将山水收盆,观之栩栩”如此总括,深得盆景精巧玲珑之意趣.下比写赏玩盆景的心态,若痴若醉若恍若佛,"我恐神仙下界,想入非非。"不着美字而将盆景的美推入极至,真乃高明之笔,两个叠字"栩栩""非非"互为烘托,更表现了音律的跌宕之妙.美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7: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画皮 (试剑)

突然变化形容,厉鬼曾经,只凭画笔成佳丽;
于是洞穿世事,恶人总会,巧借伪装做善良。

苏三赏析:很多年前看过聊斋鬼故事《画皮》的电影, 虽然当时吓的够戗,但还是津津有味的连看两场,因此印象深刻,甚至依稀记得是巩汉林扮演的书生。该联采用比较常见的手法,上联叙事,下联说理.对联文体小巧,要用寥寥数字表现故事情节,殊为不易,作者选用了故事中最为经典的场景"画皮","厉鬼曾经,只凭画笔成佳丽",既点题,也为后面的说理埋下伏笔,选材精准,娓娓叙来,让人如临其境.下联笔锋一转,"于是洞穿世事,恶人总会,巧借伪装做善良",写朴素的感悟,深刻的道理,真是水到渠成.我们这个世界是复杂的,美与丑,善与恶并不象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该联形象生动,组句流畅,说理透彻,具警示意义,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8-28 02:18 , Processed in 0.11127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