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湘灵

【名句新对】第二期:乱花渐欲迷人眼(本期轻松点评主持人:湘灵)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斑斑特爱思考,这点偶很喜欢。

名句新对的主帖里,湘灵之所以没把原诗写上,第一,是因为此诗大家耳熟能详,第二,就是怕原诗可能会束缚大家应对的思路。把这句子单列出来,脱离原诗独立存在(这种做法有其弊端,偶在评楚石联友对句时已提到,在其他联友笔下,其实也或多或少存在),那么大家应对的思路,完全可以按出句本身(而不是句子所在整个诗境)提供的可能性进行合情合理的拓展、发挥。一切景语皆情语,暖色与冷色之间,也绝非只有截然对立。

以上管见,仅供参考,欢迎有兴趣的联友加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3: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没并没受原诗的影响,我是把这句从原诗中剥离出来思考的,呵呵,单看这出句,还是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啊,怎么看都不象是局外人的客观描述,能想象在一个思乡的月夜写下这样的一个对联吗?或者在一个略带忧伤的雨天吟出这样的句子?“乱花”,“迷人眼”这样的词带给我们的感觉分明是当下所见,有着很强的主观体验在里面。。。

我觉得大家都可以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不必就湘灵和我在这儿评,各人评联的方法不同,方式不一,百家争鸣中往往可见精炒见解,真正的意义和趣味其实在交流的过程,而不必非要谁认同谁的观点

热切邀请联友们积极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原诗中这一句带着轻快的感觉,但是单独列出来读的时候,个人却总觉得有几分惆怅和寂寞。就像是认识和不认识的花都开繁了,人却还孤独地站在原处,想要放下心中的负担去享受自然,但还没能够立刻融入春景之中。
耸肩,完全是个人极为主观的看法。斑斑们见笑。

有时候同样的句子,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味道,既然是名句新对,那么将原句剔出原诗,让大家自由发挥想象不是更好么?

泪,改个错别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3: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萧琅于2010-05-11 13:33发表的  :
虽然原诗中这一句带着轻快的感觉,但是单独列出来读的时候,个人却总觉得有几分惆怅和寂寞。就像是认识和不认识的花都开繁了,人却还孤独地站在原处,想要放下心中的负担去享受自然,但还没能够立刻融入春景之中。
耸肩,完全是个人极为主管的看法。斑斑们见笑。

有时候同样的句子,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味道,既然是名句新对,那么将原句剔出原诗,让大家自由发挥想象不是更好么?
萧琅联友想象力丰富,解读得有趣,可见是个心思玲珑得一踩九头翘之人。。。

嗯,喜欢这样的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4: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大概是心孤独了,所以看到的句子也寂寞。
喜欢脱离原诗来对的句子,大概是因为能看到不同的人对出的句子带给原句不同的景象。观联如观景,文字平仄意蕴我还正在学习体会,构思出的景色物象和个人的气质性情相关,读起来就很有意思了。
孤独斑斑认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6: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们拍砖!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6: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
对句:芳草何堪忆子衿【伊人】

对句:垂柳徒然系客衣【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8: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4楼萧琅于2010-05-11 14:28发表的  :
汗。大概是心孤独了,所以看到的句子也寂寞。
喜欢脱离原诗来对的句子,大概是因为能看到不同的人对出的句子带给原句不同的景象。观联如观景,文字平仄意蕴我还正在学习体会,构思出的景色物象和个人的气质性情相关,读起来就很有意思了。
孤独斑斑认为呢?
嗯,你说得极是,可一个句子还是有其客观性的,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句,你不能否认这是个明媚的意象,如果是阴雨天或者夜晚,你能捕捉到这样的意象吗?至于这样的意象给人的感觉是欣喜的还是略带忧伤的,这个倒是可以商榷,诚如你所说孤独之人看到繁花盛开可能徒增伤感,我先前所说景中人是惊喜的释放的可能未必正确,对句可以渲染欣喜的心情,也可以对出忧伤的格调,只要给人浑然一体的审美体验都会是好联

乱说一通,见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9: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不敢,孤独斑斑让我恍然大悟。
即使脱离了原诗,诗句本身也带着固有的气象,就像是从一部影片中取出了几个镜头,对联的人需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已有的镜头去发挥想象力,让镜头所描绘的空间更加丰满生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无视或者破坏整个空间。其实了解原诗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所取出镜头的意象,只是如果被原诗拘束了想象力,那么所对出的联就不容易让人眼前一亮了。
挠头,大概是这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1: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萧琅联友的这个比喻非常恰当,你把问题说得更清楚了,我就欠缺这样的表达能力,汗。。加之对许多问题只是稍有点觉悟,一深想便满头雾水,所以表达起来异常的吃力,磕磕绊绊地罗嗦完了其实是希望联友们能帮我解惑,好能渐渐拨云见日。。。又动了动脑筋,下面是乱想所得:

我们虽然完全可以脱离原诗来看待这个句子,但我们仍然不能抹去此句与诗中一脉相承的明快色调,诗之所以会成为千古绝唱,也是因为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能深深地感染读者,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写景中的任何一句剥离出来都有着浓浓的春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于早春晴日中的那一片勃勃生机之中。。

也正因为是即时所见,诗中的对句才会是:浅草才能没马蹄,昨天看到有人评“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这联(从原诗中剥离出来评的)那人是推崇不已的,联评中有一句的意思是:沉浸于远处烟雨的思绪被近外的笛声拉回,有动有静啊什么的(原帖找不着了,是个名人了,嘿嘿)我看后十分不能苟同,这句在诗中是非常美,非常成功的,拿出来作对联却未必合适,两句是不同时间的视觉体验,并列在诗中可以是一种感受的凝聚和升华,单独看我们就很难把两句统一起来了,有种各不相干的感觉,不知道连起来是个什么主题,这就说到了区别于正对的反对,诗中可以用这样的反对,联中就未必合适了

我的意思是对联最好意境统一,即景联最好就眼前景发挥,有些明显是客观描述的联比如“春临柳谷莺先觉”这样的就可以稍宽点来对,对“露滴松枝鹤有声”也很好的,选取的意象相对宽泛,不必拘泥于春景啊什么的

罗嗦完毕,欢迎拍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8-13 22:45 , Processed in 0.09110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