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若鸿格格

国家传奇-----60年来最具影响力事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是全国解放较早的地区,作为一个大行政区比其他地方早一年进入和平建设状态,机关干部和职员也较早地拥有了控制资源的机会,因而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也就较早地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如沈阳市在一些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中发生严重的贪污现象,仅中国煤业建筑公司沈阳分公司、东北纺织管理局沈阳八厂等4家单位发生的贪污案,即造成国家损失达40余亿元。同时,东北又是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前沿阵地,在财政经济上压力更大。因此,在东北地区,增产节约运动起步较早,反贪污蜕化、反官僚主义的号召也提出得比较早。

  1951年7月,沈阳市人民监察委员会针对当时严重的贪污现象,配合各部门开展了一场反贪污斗争,除惩治犯罪分子外,同时在领导作风、管理制度、干部教育、干部政策等方面加以改进,以防止贪污现象的发生。

  8月3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高岗主持召开东北局直属机关干部大会,发表了《反对贪污蜕化,反对官僚主义》的讲话,号召东北局的全体党员及工作人员开展反对贪污蜕化、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据《人民日报》报道,在2000多名干部参加的集会上,高岗作了3个小时的报告,“深刻而尖锐地批判了贪污腐化现象和官僚主义作风”。几天后,东北局正式通过了《关于开展反对贪污蜕化倾向,反对官僚主义作风的决定》。由此,东北各地的反贪污蜕化、反官僚主义运动全面开始,并很快收到了明显成效。

  10月22日,东北局又发出一个关于全面展开增产节约运动的通报,要求扩大实行增产节约运动的部门。通报指出:“这一运动不仅在工业与生产部门应该开展,而且在东北所有一切部门,包括财政、贸易、合作、文教、学校与政府其他各部门都要开展起来。”通报要求这些非生产部门,一方面要学习国营厂矿企业开展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目前主要是结合各机关开展的反贪污蜕化、反铺张浪费与反官僚主义斗争,制订增产节约与提高工作效率的计划,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这一运动。从这份文件可以看出,“增产节约”运动正逐步地超越经济领域,开始和反贪污腐化的“整党”结合起来。

  11月1日,高岗就东北地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进一步深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的情况,向中央作了书面报告,对运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

  后来,毛泽东曾经讲过:“发现贪污问题的严重性和大规模地惩治贪污分子,从东北开始,是由高岗同志亲自动手的。”

  在增产节约运动中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贪污浪费问题,这本来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在率先开展这一运动的东北地区,会暴露出如此严重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问题,不能不使毛泽东感到震惊,因为这事关共产党的生死存亡,事关新中国的兴衰成败。共产党刚刚执政,共和国刚刚建立,能不能跳出“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陷入了沉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的预言是极具前瞻性的,很快,党内就爆出了惊天大案。曾经身为“红小鬼”,在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的革命功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侵袭,迅速的腐朽堕落。前后反差,令人嗟叹不已。

刘青山
1941年3月,刘青山任中共大城县委书记,领导粉碎日伪清剿,使大城县抗日队伍和根据地不断壮大。日伪曾以1500块大洋悬赏捉拿他。被捕前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后因贪污罪被枪决。
张子善
中国河北省深县人,学生出身。中国共产党天津地区专员,曾任中国共产党天津地委副书记,被捕前任中国共产党天津地委书记。因贪污罪被枪决。


刘青山
刘青山,曾用名刘顺山,1916年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南章村一个佃农家庭,幼年即在博野县南白沙村当长工。1931年,刘青山经徐去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随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第一支队参加高蠡暴动。1937年10月,刘青山被选送抗大学习。翌年8月,出任河北省大城县县委组织部长,他常以青塔书店掌柜身份到乡间卖书籍为幌子,宣传救亡抗日,为壮大共产党组织,刘青山等人组办民运训练班,培训出很多优秀干部。



同时他和县委一起创建县大队和八个区分队抗日武装。1941年3月,刘青山任中共大城县委书记,领导粉碎日伪清剿,使大城县抗日队伍和根据地不断壮大。日伪以1500块大洋悬赏捉拿他。1941年“五一”扫荡后,环境十分恶劣,党内出现一批叛徒,对抗日斗争造成极大危害。刘青山领导大城县委及时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敌特汉奸的嚣张气焰,并开辟了文安洼抗日根据地,使全县抗日形势好转。是年9月,刘青山任大城县、河间县县委书记。1944年10月,刘青山任冀中中共八地城工部长,翌年10月,任冀中中共八地书记兼任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委员、地委党校校长。

1949年9月,刘青山任天津地委书记。1951年8月,刘青山任石家庄市委第一副书记。同年10月,刘青山曾作为中国青年友好代表团成员,出席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世界青年和平友好联谊会。

知道了刘青山的简历,就应该知道刘青山的甘苦和蜕变。这里仅抽出一方面的实例举证。

1942年5月1日,日本侵略军由汉奸叛徒领路,向晋察冀边区进行第三次残酷的蚕食夏季"大扫荡",时任大城、河间两县26岁的县委书记刘青山,日夜跟鬼子周旋,白天在河间县的后北曹村隐蔽,夜里再回大城、河间县城开展工作。后北曹村在大城、河间的交界处,村里只有党支部书记赵明利一个人知道。开始刘青山住在赵明利家,对外称是赵明利的表弟。他上身穿一件用黑色粗布带扎着的老蓝粗布破夹袄,下身穿一条白色粗布灯笼裤,挽着裤腰,没有腰带,鞋也不跟脚,趿拉着,活象一副穷人家的庄稼汉。

“三反”运动展开后,各级人民政府都设立人民检举接待室和普遍设置检举箱,让人民能随时进行检举

那段时间里,他白天在赵明利家的夹壁墙里休息,写文件,做计划,夜里就趟黑摸出村子,爬过封锁沟,连夜潜入大城、河间县,招集大家,听取汇报,安排任务,布置工作,天亮之前又赶回赵明利家。后来,鬼子搜索越来越紧,刘青山活动忒不容易了,赵明利便在村后秫秫地里挖一个地窨子,让刘青山藏在那里。离这个地窨不远处,是赵明利的看瓜庵,赵明利就住在这个庵子里。刘青山每天凌晨从县城回来,就直接到瓜庵里吃饭。乡亲们的生活是艰苦的,刘青山每天吃的是三个粮糠掺半炕的干饼子,一砂壶白开水还是凉的,连咸菜也没有。

由于地窨子阴暗潮湿,又逢连阴雨,刘青山仍坚持对敌斗争,晚出早归,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终于病倒了。赵明利发现后,赶紧连夜往返县城六、七十里,抓回中草药,让妻子熬好,一汤匙一汤匙地往刘青山嘴里喂。赵明利还让妻子到邻居家借来白面和鸡蛋,做成热呼呼的荷包面,一点一点喂给他吃。病渐渐地好了,刘青山感动地说:“老赵啊,我又拾回了一条生命。”这话从何说起?

1932年秋,刘青山参加高蠡暴动那年,才16岁。暴动失败后,敌人将他们被俘的19名游击队员,押到县南关操场上,把全城的大人小孩都轰来,开始了血腥大屠杀。5把冷森森的铡刀一字排开,顿时,同志们的身子一刀两断。刽子手身上脸上都溅满了鲜血。一直铡到末了一个,轮到刘青山了,一个敌团副看他忒小,怀疑抓错了人,猛地踢他一脚,嗷哧一声:“解捆!”

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把他放走了。这就是刘青山参加革命后第一回拾回的生命,所以那次他大病初好,感动地对赵明利说“我又拾回了一条生命”。

1944年10月,刘青山离开了后北曹村,上前线了。抗战胜利后,当了分区党委书记的刘青山,又到后北曹村去一回。赵明利等人一看亲人回来了,赶忙打兑一些钱,跑了十几里,打酒买菜招待他。敬酒的时候,刘青山用筷子指着中间盘里的烧鸡,皱着眉头左看右看,说鸡色不正,是隔夜的,硬是不吃。无奈,赵明利只好派人骑驴加鞭地又买来一只烧鸡,把那只所谓隔夜烧鸡撤下来。

解放战争胜利后,刘青山当了天津地委书记,大冬天里非要吃韭菜馅饺子,可又嫌韭菜辣胃,不好消化。逼得厨子不得不打发人,到北京郊区四季青暖房里买来韭菜,再别出心裁地在每个饺子里掺进一整棵韭菜,包的时候,把韭菜白露出来,等煮熟了再把韭菜抽出来。这样,饺子就只留下了韭菜的鲜味而吃不着韭菜了。随着环境的变化,刘青山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蜕变着,到头来蜕变成一个大贪污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刘青山伙同张子善贪污和挪用公款前后,时任天津行署副专员的李克才屡次规劝和抵制未果,最后毅然对刘张二人进行了检举揭发。1949年7月26日,冀东第十五行署专员李克才调任天津行署副专员,成了天津专区党委书记刘青山、天津行署专员张子善的副手。1949年底,《人民日报》一则消息揭露,天津地区违反政策从东北贩运木材被扣。李克才非常吃惊,就去问张子善和刘青山。张子善装糊涂说不知道,刘青山则说这事是和大家商量了的,出事了也犯不着装熊,更没有你“胆小鬼”李克才的事。1950年9月,刘青山、张子善要挪用地方粮款10亿元(旧币)搞机关生产,李克才不同意,刘张未听规劝,一意孤行。1951年1月,李克才责成天津地区合作社做好河工供应准备,并要求他们只加运费,不许赚钱。刘青山、张子善瞒着李克才单独组织“供应站”,大赚昧心钱30亿元(旧币)。由于刘青山、张子善对李克才的告诫一句也不听进去,李克才挽救刘张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1951年11月21日,中共河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省会保定召开。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一次布置“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工作的会议。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马国瑞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增产节约的号召和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有关指示后,会议开始进行讨论。李克才第一个站了出来,面对824名与会代表,公开揭发了刘青山和张子善的贪污腐败行为。李克才的发言长达一个小时,天津地区的其他代表也纷纷发言,揭发刘青山、张子善。

有关资料显示,1950年到1951年短短一年时间里,刘青山、张子善利用职权,盗用机场建筑款、救济水灾的造船贷款、治河款、干部家属救济粮、地方粮、克扣剥削民工供应粮及骗取银行贷款等,总计达171亿6272万元(旧币)。当时的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起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它与现今人民币的比率是10000∶1,也就是说,相当于现今人民币的171万余元。别说在当时,国家和老百姓还很穷,就是现在,这个数也不是个小数目。


有人计算过,按建国初期的币制标准和市场物价指数,刘青山、张子善贪污的款项可以购买小米5000万公斤;可购买香油3000万公斤;可购买猪肉2000余万公斤;可购买土布1670万米。再按当时干部供给制的标准,这个数字还意味着:它所购买的布匹,足可以装备50万人,整整5个兵团。


---------痛下决心,绝不姑息


是杀?还是不杀?华北局在上报中央的报告中,原则上同意了河北省委“处以死刑”的意见,但是增加了一句:“或缓期二年执行”。这是考虑让中央有更多回旋的余地。刘青山、张子善毕竟是革命功臣,到底是直接毙了,还是给他们一次机会,“治病救人”?

毛泽东对刘青山、张子善一案毫不容情

 
毛泽东先后处死谢步升、唐达仁、左祥云、黄克功、肖玉壁、
刘青山、张子善七个贪官。图为毛泽东与黄克功在一起
1951年12月14日,河北省委根据调查和侦讯结果,向华北局提出了对刘青山、张子善的处理意见:刘青山、张子善凭藉职权,盗窃国家资财,贪污自肥,为数甚巨,实为国法党纪所不容,以如此高级干部知法犯法,欺骗党,剥削民工血汗,侵吞灾民粮款,勾结奸商,非法营利,腐化堕落达于极点。若不严加惩处,我党将无词以对人民群众,国法将不能绳他人,对党损害异常严重。因此,我们一致意见,处以死刑。
  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刘、张二犯的处理,既无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以依据,又无现成的案例可以参照;而且,刘、张曾是党的高级干部,有功于革命事业,因此对其处理必须慎之又慎。
  中共中央华北局在接到河北省委关于对刘、张二犯“处以死刑”的意见后,对报告和其他材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综合各方面意见,于12月20日向党中央提出了处理刘、张的意见:
  中央:
  (一)刘青山、张子善盗窃国家资财,克扣、剥削河工、民工费用,勾结私商贪污自肥,已完全丧失了共产党员条件,河北省委通过,经我们同意开除其党籍。(二)为了维护国家法纪,教育党和人民,我们原则上同意,将刘青山、张子善二贪污犯处以死刑(或缓期二年执行),由省人民政府请示政务院批准后执行。
  (三)河北省委事先对此明目张胆的贪污罪行未能发觉,发觉后,又未及早坚决地予以处理,犯了严重的官僚主义错误,应受到党的指责。
  以上意见,妥否?望中央指示。
  华北局
  十二月二十日二十三时在华北局的报告中,原则上同意了河北省委“处以死刑”的意见,但是增加了一句:“或缓期二年执行”。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回忆说:“当时之所以加了‘或缓期二年执行’,是考虑到中央决策时可以有回旋的余地。”
  河北省委、华北局的意见,都汇集到了党中央,汇集到了毛泽东的手里。
  是杀?还是不杀?人们在等待着中央的最后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历史上看,毛泽东在把握这类问题时,一向是以教育为主,避免打击面过宽,能不杀尽量不杀;该杀的则决不手软,铁面无私、严惩不贷。瑞金时期,毛泽东严惩了于都县一个集团贪污案,将贪污数额最大的县委军事部长等四人公审之后,执行枪决,余者一律依法严办。延安时期,边区贸易局副局长肖玉壁,是个劳苦功高、体无完肤、身上有80多处伤疤的老红军。为给其治病,毛泽东在供给上给他特别关照。但他出院之后,功高自傲,无视法纪,公然贪污大洋3000多元。案发后,毛泽东执法如山,严令枪决。

  由于刘青山、张子善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广大干部在认识上的不尽一致,毛泽东在考虑对刘、张的量刑时,是十分慎重和民主的。当时,他曾与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薄一波、彭真等人在颐年堂开会,议论这个问题。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对那些“手上不干净”的人,应当区别轻重大小,经过深入调查核实,实事求是地分别对待,以免整错、杀错;但是对于像刘、张这样的大贪污犯,不论他们有多大的功劳,都是不可饶恕的。毛泽东说:“对于这样的叛徒和蛀虫,有多少就必须清除多少。清除了他们,不是党的损失,而是党的胜利;不是降低了党的威信而是提高了党的威信。”

  不杀,就不能平民愤!不杀,就不能正党纪国法!不杀,就要当李自成第二。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周恩来将华北局的报告送交毛泽东时,毛泽东看后许久不语。周恩来就问:“主席的意见呢?”毛泽东张口说出两个字:“死刑。”

  周恩来又问:“万一有人出面讲情呢?”

  毛泽东还是两个字:“不准。”

  虽然中央的意见已经统一,但是在正式作出决定前,毛泽东还是不放心,又委托华北局到天津地区调查研究、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薄一波回忆说:“1951年12月下旬,华北局通过河北省委征求了天津地委及所属部门对刘、张两犯量刑的意见。结果是,地委在家的8个委员的一致意见是处以死刑。地区参加讨论的552名党员干部的意见是,对刘青山同意判处死刑的535人,判处死缓的8人,判处无期徒刑的3人,判处有期徒刑的6人;对张于善同意判处死刑的536人,判处死缓的7人,判处无期徒刑的3人,判处有期徒刑的6人。”

  党中央和毛泽东在看到上述材料后,又请党外民主人士传阅,听取他们对量刑的意见。最后,毛泽东决定:同意河北省委的建议,由河北省人民法院宣判,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死刑,立即执行。

  当时,刘、张的罪行已经通过报纸、广播公布于众,广大群众尤其是天津地区的群众,无不咬牙切齿,痛恨万分。改组后的天津地委曾组织八个县镇的党员积极分子,讨论对刘、张的处理意见,无一人不主张枪毙的。杨柳青镇的农民说:刘青山、张子善的罪行,真比反革命分子还大,应该把他们弄回来公审枪决。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执行死刑的决定,是慎重和民主的。下这样的决心不容易,而一旦下定决心,则一切不可动摇。

当刘青山、张子善将被处决的消息在内部传开之后,在河北省各级干部中引起极大的震动。一些干部特别是当年曾和刘青山、张子善一起出生入死闹革命的干部,感到惋惜,有不少的议论。有的说:“他们是有功之臣,不能杀呀!”有的认为:“可以判个重刑,让他们劳动改造,重新做人。”有的呼吁:“希望中央能刀下留情!”有的感叹:“三十多岁正是好年华,说杀就杀了,实在可惜,应该给他们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这些意见和呼声,集中地反映到了当时担任天津市委书记那里。他觉得有必要向毛泽东和党中央反映一下,于是他找到了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他对薄一波说:刘青山、张子善错误严重,罪有应得,当判重刑。但考虑到他们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有过功劳,在干部中影响较大,是否可以向毛主席说说,不要枪毙了,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薄一波如实地向毛泽东转达了“枪下留人”的意见。

  毛泽东在听了薄一波转述的意见后,抽着烟,沉思了一会儿,对薄一波说了几句话:“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对此,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中写道:“由此可见毛泽东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所下的决心和所做的深思熟虑,他当时的心思完全倾注在如何维护党的事业上面,如何更好地挽救犯错误干部的多数上面,如何更有效地防止干部队伍的腐化上面。严惩刘青山、张子善的决定的果断作出,实际上是再一次用行动向全社会表明,我们党决不会做李自成!决不会放任腐败现象滋长下去!决不会让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改变颜色!”

  当时,还有一些人找毛泽东,替刘青山、张子善“说情”。毛泽东对工作人员下了命令:“凡是为刘青山、张子善讲情的人,一律不见!”以后,他还在别的场合讲过“非杀不可”的道理: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我们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杀张子善、刘青山时我讲过,杀他们两个,就是救了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啊!我说过的,杀人不是割韭菜,要慎之又慎。但是事出无奈,不得已啊!问题若是成了堆,就要积重难返了啊!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烂摊子,只好哭天抹泪地去了哟。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绝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当蒋介石带着一帮残兵败将退向台湾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暗示,共产党政府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才有出路。然而仅仅三年,国民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了。在进一步建设的探索中,执行“一面倒”政策的中国共产党,很快学习了苏联模式??“五年计划”。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完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也是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方面最好的时期。

1。三年奋斗,国民经济恢复良好

逮捕“粮老虎”,平抑物价
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2年底,中国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准备阶段。


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长期的战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而且破坏严重。1949年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近1/4,棉花产量减少48%。铁路只有近万公里线路通车,3200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通货恶性膨胀,市场物价猛涨。1949年城市中失业人数约有400万人,农村灾民约4000万人,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建国后,必须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以巩固人民政权,改善人民生活,并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

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 恢复工作开始时面临着很大困难。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战争挑衅,残留在大陆上的国民党武装尚待肃清,人民解放军还在向全国进军,军事行政开支猛增,1949年财政收入只及支出的1/3,不得不靠发行货币来弥补赤字,加以私人投机资本乘机哄抬物价,1949年到1950年初,连续发生四次大规模涨价风潮。在这种形势下,平衡财政收支和稳定物价,就成为当时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人民政府在进行了几次平抑物价的斗争后,1950 3月采取了决定性的措施,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要求统一全国财政收支,使国家收入中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以保证财政收支平衡;统一全国物资调度,使国家掌握的重要物资,由分散转为集中,以调节各地供求,回笼货币、平抑物价;统一全国现金管理,使分散在国营企业和军政机关的现金,由国家银行统一管理,减少市场通货,增加国家能使用的现金。人民政府这一决定迅速得到贯彻并取得成效。财政收支很快接近平衡,结束了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的局面,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顺利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恢复交通运输业 1949年和1950年初,首先把重点放在铁路的修复上。在全体铁路员工的努力下,1949年一年内就修复了8300多公里铁路和2715座桥梁,到1950,修复的铁路达14000多公里,原有铁路基本畅通,公路、水运和航空也得到了恢复。对整个经济的迅速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恢复农业生产 人民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最主要的是实行土地改革和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1950 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8,全国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在这个基础上,又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1952年底,农业生产互助组达到800多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400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人民政府还从贷款、价格、投资等方面帮助农民恢复生产,三年间共发放农业贷款15.7亿元;规定了一些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和合理比价;领导农民开展群众性技术改造活动等。特别是兴修水利,起了很大作用,三年中政府用于水利建设的经费共8.8亿元,占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13.2%,除完成了大量堤防整修、河道疏浚外,还进行了治理淮河、荆江分洪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并且广泛发动群众兴修水利,防治灾害,三年间扩大灌溉面积约8000多万亩,初步改变了中华民国时期河堤失修、水灾频繁的状况,促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三年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


恢复工业生产 它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城市工作的重点。其中首先要恢复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国营工业的生产。政府依靠工人阶级迅速修复机器设备,使之尽快复工。接着在工矿企业内部进行了民主改革,改造旧的经营管理机构,废除压迫工人的管理制度和封建把头制度,清洗潜伏的反革命分子,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管理制度。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动群众进行生产改革,创造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作方法,并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运动。由于政策正确,广大工人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很高,这三年国营工业的恢复发展特别迅速。在三年中全国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34.8%,而国营工业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57%,因而它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26.3%上升到1952年的41.5%。


调整私营工商业 1952年上半年物价稳定以后,由于虚假购买力突然消失,私营工商业遇到商品滞销的困难。政府及时合理调整工商业,根据公私兼顾的原则,在经营范围、原料供应、销售市场、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必要的照顾,并且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方式,使私营工商业摆脱销路呆滞、生产萎缩的困境。随后又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运动,积极扩大农副产品的购销,为城市工商业开辟广阔的市场,使私营工商业迅速恢复发展起来。但是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性引导许多私营企业走上非法牟取暴利的邪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1951年底到1952,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极作用,使它们循着只能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向发展。到1952年,私营工业企业的户数比1949年增加了21.4%,产值增加了54.2%;私营商业的户数增加了 7%,零售额增加了18.6%。


恢复时期的成就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三年中,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被取消,官僚资本被没收,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灭。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收入生产中的比重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19.1,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占71.8%,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2年底到1953年初,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抗美援朝可望结束;土地革命的任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中国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
周恩来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传达报告
  1952年以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多次讲过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6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此作了较为完整的概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关于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上,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一步完整准确地表述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指出,“这条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标志着总路线的最终形成。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于同年9月载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一五计划的制定

1840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国门,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开矿山、办工厂,做着实业救国、富国强民的梦想。然而,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挤压之下,中国的民族工业始终难有大的作为。
  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工业化梦想有了实现的希望。随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作为新中国财经工作的领导人,陈云满怀信心地投入了这
  一伟大事业之中。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一边编制一边实施。
  陈云呕心沥血,逐项落实项目
  要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计划。陈云当时是中财委的主任,负责主持全国的经济工作,因此,编制经济发展计划的任务也历史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1951年1月2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即再用22个月的时间进行准备,从1953年起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根据周恩来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劭文等6人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在陈云的组织领导下,中财委1951年试编了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的纲要。这也就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首次编制。由于当时资料不全,战争还在进行,全国经济建设的大局也还未定下来,特别是还未能争取到苏联的全面援助,因此,这个计划纲要只能是一个试验,不可能作为正式的计划。
  进入1952年,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即将完成。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并决定,计划编制好后,8月份拿到苏联,征求老大哥的意见,争取他们的帮助。5月21日至6月5日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再次进行了酝酿和讨论。
  在陈云领导下,中财委开始第二次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7月,五年计划的第二次编制完成。尽管时间仓猝,经验和数据不足,这个计划还是包括了大量的内容。计划印出来以后,共有二十五本小册子,主要包括《关于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和《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以及钢铁、有色金属、机器、汽车、船舶、电器、化学、建筑材料、电力、煤矿、石油、纺织、轻工业、交通、邮电等发展计划。5年基本建设计划投资505亿元,拟请苏联援助我国工业建设项目91个。
  8月,中共中央决定组织代表团,以周恩来为团长,陈云、李富春为副团长,带领30多名专家访问苏联。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会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苏联同意帮助我们设计一批企业并提供设备。争取到苏联对中国工业化的援助,是这次访问的最大成果。一个工业化的大国,全力帮助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这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间国际主义的无私体现,为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
  回国后,1952年底、1953年初,陈云根据苏方的建议,组织中财委,对“一五”计划进行了第三次编制。这时,国家计划委员会已经成立,中央决定由高岗任计划委员会的主席,因此,编制“一五”计划的工作本应顺理成章的由高岗主持,但高岗对经济工作根本是个外行,由他来主持编制“一五”计划是不可能的,高岗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因此,高岗上书毛泽东,请求在计委成立后,编制“一五”计划的工作仍由陈云主持。这样,编制“一五”计划的重担仍旧没有从陈云肩上缺下来。
  不久,由于长期夜以继日的工作,积劳成疾,陈云病倒了,并不得不从1953年3月起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到外地休养。这样,编制“一五”计划的工作也暂停了下来。五年计划未定,计划的第一年只能通过年度计划来体现。1952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编制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确定制定五年计划的一些重大问题。
  1953年,中国按预定时间表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边实施边编制的状况,这也是当时缺乏资料、缺乏经验和缺乏人才的特殊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后来把这种具有浓厚的探索色彩的编制过程,形象地称为“五年计划,计划五年”。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但苏联对援助中国一五计划的态度仍然十分积极。4月,苏联政府经过研究,就中国“一五”计划的问题提出了正式的答复意见。
  于是,国家计划委员会根据这些意见,对“一五”计划进行了第四次编制。这一次,陈云因病在外地休养,未能参加。
  但是,第四次编制的“一五”计划仍不能令人满意。而这时,按照预定的时间,“一五”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了。特别是1953年7月朝鲜战争双方实现停战,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外在威胁宣告解除,全力加快国民经济建设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五年计划编制工作的滞后成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重大制约因素。对此,毛泽东和党中央都非常着急。
  1954年初,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成立由陈云、高岗、李富春、邓小平、邓子恢、习仲勋、贾拓夫、陈伯达组成编制五年计划纲要八人工作小组,由陈云任组长,加快“一五”计划的编制。4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决定,规定工作小组的任务是进一步研究一五计划纲要的工业发展速度,苏联援助的141个建设项目,投资比例,农副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程度及稳定市场等问题。于是,陈云又投入了第五次编制“一五”计划的工作。
  计划初稿出来以后,1954年6月30日,陈云就“一五”计划的有关问题向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了汇报。这样,历时近四年,五易其稿,第一个五年计划总算有了一个可以拿出来的初稿。
  1955年3月31日,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陈云主持起草的“一五”计划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决定原则通过这一草案。6月,中央委员会根据全国党代会议提出的意见,对草案
  再次进行了修改。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
  对于一五建设各项目的实施,陈云极其重视。1952年初,一些项目开始设计的时候,陈云就主持中财委党组会议进行了讨论。鉴于建设新型工厂还没有经验,而过去的基本建设中已有很大浪费,中财委提出:对于每个工厂的建设计划及初步设计,应该认真地慎重地研究审核,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今后,各级工业交通等部门凡是建设新厂,都必须切实审查设计,决不可草率从事。这次会议决定:全国各地凡属举办价值50亿元(旧币)人民币以上的新工厂,均须呈报党中央。一切较大和大型工厂的初步设计议定书,均须经过中财委党组审核,分别呈请政务院党组和党中央核准。各有关部门对于设计和审核工作应该力避拖延,又必须切实认真。陈云还亲自为中财委党组起草了几份关于审查工厂初步设计议定书向中共中央的报告。苏联帮助设计和建设的156项工业建设项目,不少是由陈云亲自召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干部认真审查后才决定具体方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4。“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



“一五计划”纪念邮票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从1953年至1957年,新中国仿照苏联工业化模式实施的,第一个为期五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的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出的,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296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l%以下。

  在基本建设上,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五年内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有921个,比计划规定的项目增加227个,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产的有428个,部分投入生产的有109个。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156个建设项目,到1957年底,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我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原定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1957年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9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棉布为50.6亿尺,比1952年增长3296,糖86万吨,比1952年增长92%。

  农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粮食产量1957年达到3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担,比1952年增长25.8%。粮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7%和4.7%。五年内全国扩大耕地面积5867万亩。1957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6.745万亩,完成原定计划101%。五年内全国新增灌溉面积21.810万亩,相当于1952年全部灌溉面积的69%。

  全国交通运输业也有巨大发展,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内,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都先后建成。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人民生活也得到较大改善,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联援建156个项目具体清单

东北地区

  一、辽宁省

  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项工程辽宁有24项。包括:

  1.鞍山钢铁公司;

  2.本溪钢铁公司的扩建;

  3.抚顺发电厂、

  4.阜新发电厂、

  5.大连第二发电厂的增容;

  6.阜新新丘竖井、

  7.阜新平安竖井、

  8.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9.抚顺东露天矿、

  10.抚顺老虎台煤矿、

  11.抚顺西露天矿、

  12.抚顺胜利矿刘山竖井、

  13.抚顺龙凤矿竖井的新建扩建;

  14.抚顺石油二厂、

  15.抚顺铝厂、

  16.沈阳第一机床厂、

  17.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友谊厂)、

  18.沈阳风动工具厂、

  19.沈阳电缆厂、

  20.大连造船厂改建扩建以及

  21.杨家杖子钼矿和

  22.一一二厂、

  23.四一0厂、

  24.渤海造船厂的新建和扩建改建工程。

  为了与这24项重点工程配套,辽宁还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安东等地安排了省市重点工程项目730个。包括改建扩建抚顺钢厂、大连钢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沈阳冶炼厂、锦州铁合金厂、沈阳第三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大连重型机器厂、大连机床厂、沈阳化工厂、沈阳玻璃厂、大连玻璃厂等。

  (一)沈阳市

  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有6个建在沈阳

  1.沈阳第一机床厂(原沈阳市机械修理厂)

  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国内最早生产车床的工业企业。

  2.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是一所为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她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航空院校.学院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之一.

  3.沈阳风动工具厂

  1955年1月我国第一座近代化风动工具厂??沈阳风动工具厂验收和开工典礼大会在沈阳举行。沈阳凿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沈阳风动工具厂),是中国凿岩机械和气动工具行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大型骨干企业。目前公司占地11.3万平方米,可年产气动凿岩机50000台、气动工具30000台、液压凿岩机150台、凿岩钻车350台、重矿机械配件700吨、锻件5000吨、热处理件5000吨、精铸件1000吨。我公司在中国设有24个自己的销售公司和众多代理商,有2000多个用户,产品销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智利、泰国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在中国同行厂家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中国市场信息占有率达50%以上,从八十年代开始,公司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于1984年引进了瑞典ATLAS COPCO公司液压凿岩机检测制造技术,成为中国唯一的生产液压凿岩机的厂家。

  4.沈阳电缆厂

  东北输变电设备集团沈阳电缆厂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线电缆制造企业,下设专业化分厂和质量检测中心和开发中心。主要产品有电力电缆,光纤电缆,通讯电缆,电器装备电缆,裸电缆,电磁线,光纤光缆,电缆附件等共7大类,70个系列,440个品种,4万多个规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生产。21种主要产品获国家,部和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8月,铜芯铝绞线,市话通讯电缆,固体绝缘电缆,纸绝缘电缆,橡胶绝缘电缆等5个主导系列产品的质量控制系统,通过了ISO9002的认证。

  5.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

  1951年6月29日,担负飞机修理任务的112厂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的协议,其中包括112厂从1953年开始扩建,1956年建成年产1000架喷气式歼

  击机的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机型为米格-15比斯等条文。1954年1月 1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由二机部四局拟定的112厂扩建为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

  1956年9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新华社9月8日消息,今天下午4时,在某地举行了喷气式飞机制造成功的国家验收签字仪式……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文中的“某地”,就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

  (二)抚顺市

  “一五”期间,抚顺扩建、改建、新建厂矿企业118个,其中有8项属于前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项重大工程项目。

  1.抚顺铝厂

  是中国第一家轻、稀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铝和镁生产线当“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

  2.抚顺西露天矿

  3.抚顺龙凤矿立井

  4.抚顺老虎台矿

  5.抚顺胜利矿

  6.抚顺东露天矿

  (三)阜新市

  建国初期,全国156个重点项目建设有4 个能源项目落户阜新。

  1.阜新平安(五龙)立井

  2.阜新新邱1号立井

  3.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1953年,年产量达800万吨以上的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阜新海州煤矿建成投产

  4.阜新电站

  (四)其它

  1.鞍山钢铁联合企业

  1953年11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新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这是苏联政府援助我国新建和改建的项目

  中,首先竣工投入生产的三项重要工程。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 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第七号自动化炼铁炉,从1952年开始到1953年11月先后建成。该公司薄板厂、第二初轧厂也分别于1954年

  和1956年竣工投产。此外,北满钢厂、本溪钢铁公司基本竣工。

  二、吉林省

  一五”计划时期,在重点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方针指 导下,吉林省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在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吉林省11项。5年间,全省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7.6亿元。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吉林化肥厂、丰满发电厂等一批国家的骨干企业新建、扩建并投产,使吉林省工业跨跃到了一个新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投资总额为6.5亿元。1953年7月15日开始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年产载重汽车3万辆

  2.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特大型石化企业,国家一级企业。前身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个规模最大的、前苏联援建的化工项目,是以国家“一五”156项重点工程中的“三大化”(染料厂、化肥厂、电石厂)为标志的我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投产。

  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9年,按中油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吉化公司核心业务重组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和吉化股份有限公司,非核心业务重组为吉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是中国最大的ABS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聚乙烯、乙二醇、乙丙橡胶、有机硅及苯类产品的主导生产商之一。吉化投产近40年来,已累计上缴利税200亿元,向全国输送各类人才近3万人,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3.吉林染料厂

  属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的项目。1954年开始兴建苏联援助的吉林染料厂,这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染料厂。1957年10月建成投产,可年产多种染料1万吨,各种染料中间体3.5万吨,从而改变了我国染料工业落后面貌。

  4.吉林电极厂(现吉林炭素厂)

  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吉林炭素厂,是中国五十年代初期建设的基础工业项目之一。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改造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

  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国家大型炭素企业,是具有现代化生产规模,在国内外有着重要影响的基础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512户

  大中型重

  5.吉林化肥厂

  6.吉林铁合金厂钨铁生产部分

  吉林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原吉林铁合金厂于1998年改制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位于中国吉林省吉林市哈达湾,东依松花江、紧靠长图铁路。

  7.通化湾沟工井

  8.丰满发电厂:

  丰满发电厂始建于1937年,194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1951年丰江发电厂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工作,到1960年5月8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

  至此,丰满发电厂第一期工程结束,装机容量55.375万kW,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安装了2台8.5万kW机组,于1992年6月竣工。

  三期扩建工程在大坝西岸利用泄洪洞安装2台14万kW的机组,1998年7月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丰满发电厂跨入了百万千瓦级电厂的行列。 丰满发电厂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力发电厂,位于第二松花江中游吉林市丰满区,是东北电网南北联络的枢纽,也是东北电网的主力电厂之一,担负着供电、调峰、调频、调相、事故及检修备用等任务,是国家二级企业。厂始建于1937年,1942年大坝蓄水,194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现装有机组12台,总装机容量为100.25万千瓦。

  三、黑龙江

  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黑龙江省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156项工程,有22项在黑龙江省。国家在黑龙江省

  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计划规定为25.6亿元,占国家工业投资的10.3%。 哈尔滨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主体主要形成于“一五”、“二五”时期。抗美援朝期间“南厂北迁”的13个大中型企业和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

  重点工程中有13项在哈市布局,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经济结构。

  (一)哈尔滨

  1.哈尔滨电机厂

  2.哈尔滨汽轮机厂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哈尔滨汽轮机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1956年动工兴建,1958年投产

  3. 哈尔滨锅炉厂

  4. 哈尔滨轴承厂

  5.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原哈飞)

  6.哈尔滨东安机械厂

  7.哈尔滨东北轻合金厂(原哈尔滨101厂)

  8.哈尔滨量具刃具厂

  9.电碳厂

  10.电表仪器厂

  (二)其它

  11.阿城继电器厂

  12.佳木斯造纸厂

  佳木斯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国家大一型企业,全国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是“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

  工程中的两项,1953年建设,1957年投产

  13.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总部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是我国“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的156 项重点建设.

  14鹤岗兴安台10号立井

  15.鹤岗东山1号立井

  16.鹤岗兴安台洗煤厂

  17.鸡西城子河洗煤厂

  18.鸡西城子河9号立井

  19.鹤岗兴安台2号立井

  20.双鸭山洗煤厂

  21. 友谊农场

  友谊县境内有"天下第一大农场"美称,她是我国"一五"期间 156个重点工程之一,并由原苏联援建的,为纪念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

  国务院将该场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

  22.齐齐哈尔钢(北满特钢)

  该公司始建于五十年代,是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四、内蒙古

  内蒙古的钢铁工业是建国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家“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项在内蒙古。

  1.包头钢铁公司 简称“包钢”是其一。包钢从1954年筹建至1959年投产,使内蒙古成为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经过40余年发展,在全区相继建成了一批钢铁企业(包括矿山),

  已形成了从采矿、选矿、烧结、炼焦、炼铁、炼钢、开坯、轧材及相应辅助设施配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已建成了从地探、设计、科研、施工、生产等门类齐全的钢铁工

  业体系,建成全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

  2.内蒙古第一机械厂?蒙古第一?械制造(集?)有限公司,是?家“一五”期?156?重?建??目之一,???于中?兵器工?集?公司,是?家特大型工?企?和520??攸c企?之一。

  3.第二机械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4.包头第一热电厂 该厂始建于1958年,1959年9月1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一期工程是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经四期扩建和技术改建,现有八机八炉,总装机42.4万千瓦。

  现有职工2646人(从事主业人数130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86亿元,是国有大型Ⅰ档企业、内蒙电力总公司骨干企业之一。

  5.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第二热电厂) 前身为包头第二热电厂,始建于1956年,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电厂先后经历四期工程建设,现拥有八台机组,总装机容量42.5万千瓦时。

  华北地区

  五、北京

  1.北京电子管厂

  周恩来批准筹建北京电子管厂,并列入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1951年12月,苏联部长会议同意此援建项目,与我国政府达成援建协定,签订了专家来华合同。

  2.北京战略火箭生产总厂

  这座工厂原是国民党的一个配件厂。解放后接收过来,于1951年改造成飞机修理厂。先后大修和改装过教练机、战斗机和运输机等,为抗美援朝作出了贡献。1954年,这座工厂被列为我国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期间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3.金属结构厂

  该厂为苏联援华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其设计与布局完全采用莫斯科金属结构厂的图样

  六、河南省

  河南一共10个(一)洛阳(8)

  有三种说法:

  A.苏联援建的156项目,有6个安排在洛阳(全部在西郊涧西工业区),1954年1月8日,国家计委讨论通过,并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确定在远离洛阳明清老城、当时还是一片荒野的涧河以西建设4个重工业厂:第一拖拉机厂、矿山机器厂、滚珠轴承厂、中型电力厂;随后又增建了铜加工厂、高速柴油机厂和国内设计的耐火材料厂)

  B.涧西区是重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国家的重点工项目有:第一拖拉机厂(一拖公司)、轴承厂(洛轴集团)、矿山机器厂(中信公司)、铜加工厂、河南柴油机厂、耐火材料厂,另外还有嘉陵摩托车厂、热电厂,还有市属企业198家、区属企业55家、三资企业22家、非公有制企业60000余户,是国家农机、矿山、发电设备、摩托车、铜材、轴承、耐火材料、仪表、化工产品的重要产地。

  C.从解放初到1954年,洛阳的工业有了初步的回复和发展。54年的一五计划中,苏联的156项重点项目建设支援,洛阳占了7项。即在苏联援助下洛阳建成了7个大型工厂:东方红洛阳拖拉机厂、黄河冶炼厂、洛阳轴承厂、矿山机械厂、铜加工厂、洛阳耐火材料厂和高速柴油机厂,另有洛阳冶炼厂、棉纺织厂和洛阳机车修理厂十个大厂,每个厂房几万平方米,厂内有现代化的研究所和学校,如耐火研究所、拖拉机研究所、拖拉机学校等。57年,洛阳有250所学校。洛阳逐步建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一)洛阳

  1.洛阳热电厂

  位于洛阳市区西部,是"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项目之一。全厂额定电功率17.5万千瓦,主要为全国闻名的洛阳拖拉机厂、矿山机械厂等国营六大企业(集团)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汽。

  2.洛阳一拖公司(洛阳拖拉机厂)

  原东方红洛阳拖拉机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于1959年11月建成投产。投产40年来,累计生产了100多万台拖拉机, 万台柴油机,万台汽车,万台工程机械

  3.矿山机器厂(矿山机械厂)

  4.滚珠轴承厂(洛阳轴承厂)

  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项目之一,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一五"期间援建了洛阳轴承厂。

  5.铜加工厂

  6.高速柴油机厂(原名河南柴油机厂)

  河南柴油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河南柴油机厂)是中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内轻型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研制生产基地,也是国家首批摩托车定点生产厂家,属国家大型一类企业。

  7.耐火材料厂(原洛阳耐火材料厂)

  洛阳耐火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洛阳耐火材料厂)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大户,是1999年列入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中唯一的耐火材料生产企业。

  8.黄河冶炼厂

  (二)其他

  9.三门峡中国水电建设第11工程局或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原三门峡工程局,是黄河中游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工程也是156项目之一,是一五时期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市即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工程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中苏关系破裂后,这里的苏联专家也于1960年撤走。

  10.焦作中马村立井

  即焦作矿务局。中国近代建设最早的煤矿之一,也是一五时期重点扩建的煤矿,所属的中马村矿也是156项目之一,是中国煤炭工业的典型企业。焦作市即是在焦作矿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1.郑州火车站

  12.平顶山2号立井

  ?13. 作为156个关键工程项目之一,在东德的援助下,一个专业生产用于机床工业的人造金刚石的企业在郑州建成。

  七、河北省

  “一五”计划的实施 1955年9月,省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了《河北省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基本任务是:除按计划完成工业建设并保证中央在河北省建立厂矿的计划顺利完成外,应以发展农业合作,实现全省基本合作化,提高粮棉生产为中心,围绕保证粮棉增产,相应地发展贸易、交通和文教卫生事业,并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积极稳步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相应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任务。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56.6亿元,增长33.7%;粮、棉、油的总产量分别增长6.1%、6.8%和9.5%。“一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19.21亿元,新建和扩建了兴隆煤矿、开滦煤矿、石家庄热电厂、保定发电厂、石家庄棉纺基地、华北制药厂、保定胶片厂等一批国营工矿企业和工程设施;修建了官厅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减少了水旱灾害。“一五”时期河北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全省市场繁荣,人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成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好的历史时期。

  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河北有8项,河北建设银行拨付建设单位和地质勘探单位资金达33.1亿元,圆满地完成了。

  早在50年代,前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河北就有7项

  1.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前身华北制药厂是我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公司的前身华北制药厂是中国 "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由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抗生素厂、淀粉厂和前民主德国引进的药用玻璃厂组成.

  2.保定胶片厂

  3.保定化纤厂

  4.604造纸厂

  5.石家庄棉纺厂

  6.邯郸棉纺厂

  7.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是国家520家重点企业和河北省大型支柱性企业集团之一,其前身承德钢铁公司创建于1954年, “一五”时期,曾名为“热河钒钛联合工厂”,被列为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8. 峰峰马头(中央)洗煤厂

  峰峰通顺2号立井

  特别是在“一五”期间,国家投资6775。25万元,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峰峰矿务局占有2项,是国家重工业基地之一。

  八、湖南省

  株洲

  “一五”时期,株洲被定为中国八大工业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国家依据株洲交通便利,接近省内和邻省铅、锌、钨、锑、锰、煤、铁等矿床产地,有充足工业原料,以及气候、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地理条件,将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的4项,安排在株洲建设,即株洲硬质合金厂(原中南硬质合金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原331厂)、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接着,又安排兴建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株洲电力机车厂(原田心机厂)、株洲车辆厂、株洲桥梁厂、株洲玻璃厂、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株洲火花塞厂、株洲选矿药剂厂、株洲塑料厂等20多个中央、省属工业企业。

  1.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原331厂)

  2.株洲电厂

  位于株洲市白石港,始建于1955年,为我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第一期工程安装3台35吨/小时煤粉炉和两台6兆瓦汽轮发电机,由原苏联设计并提供全套设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7 15:26 , Processed in 0.20897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