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梅开朵朵

班长 梅开朵朵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08: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8楼(梧桐诗雨) 的帖子

谢谢诗语老师鼓励朵朵,朵朵一定要认真学好诗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6: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卫风
【F-055】淇奥

【题解及原文】赞美卫武公“夙夜不怠,思闻训道”,有才有德。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注释】
1、奥(遇yù):通“澳”,水流回转之处。
2、猗猗(倚yǐ):长而美貌。
3、匪:通“斐”。有文采貌。
4、瑟:庄重貌。僴(献xiàn):宽大貌。
5、赫、咺(宣xuān):有威仪貌。
6、谖(宣xuān):忘。
7、会(快kuài)、弁(变biàn):会,缝合处。弁,鹿皮帽。
8、箦(责zé):丛聚貌。
9、宽、绰:形容心地开阔,有宽大之怀。
10、猗(依yī):倚立。重较(崇决chóng jué):卿士所乘之车。
11、戏谑(血xuè):用趣话开玩笑。

【白话翻译】
看那淇水河湾,翠竹挺立修长。有位美貌君子,骨器象牙切磋,翠玉奇石琢磨。气宇庄重轩昂,举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如何能不想他!
看那淇水河湾,翠竹青青葱葱。有位美貌君子,耳嵌美珠似银,帽缝宝石如星。气宇庄重轩昂,举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如何能不想他!
看那淇水河湾,翠竹聚合竞茂。有位美貌君子,好似金银璀璨,有如圭璧温润。气宇旷达宏大,倚乘卿士华车。妙语如珠活跃,十分体贴温和!

【作品介绍】
  《淇奥》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从诗本身而言,只是一曲形象的赞歌,时间、地点、人物的指涉性不强,因此可以说,诗中形象并非实指,而是周王朝时代一个品德高尚的士大夫,具有泛指意蕴。全诗分三章,反覆吟咏。但在内容上,并不按诗章分派,而是融汇赞美内容于三章之中。




【F-056】考槃

【题解及原文】一位隐士隐居山间,自得其乐。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注释】
1、考:扣,敲。槃:同“盘”。
2、硕(朔shuò)人:身材高大的人。
3、寐:睡。寤(务wù):醒。
4、矢:发誓。
5、薖(颗kē):美貌。
6、弗过:过,过去。弗过,即不要忘记。
7、轴:作栋此,盘桓,彷徨之意。

【白话翻译】
自得其乐在山涧,大德君子胸襟宽。独自睡醒独自言,发誓永远记心间。
自得其乐山腰中,大德君子宽心胸。独自睡醒独自歌,发誓不和人过从。
自得其乐高原上,大德君子自来往。独自睡醒独自躺,发誓永远不张扬。

【作品介绍】
《考槃》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一首隐士的赞歌。题目的解释,自来都包涵赞美的意思。毛传说:“考,成;槃,乐。”朱熹《诗集传》引陈傅良的说明:“考,扣也;槃,器名。盖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黄燻《诗解》说:“考槃者,犹考击其乐以自乐也。”总之,题目定下一个愉悦赞美的感情调子,使读者在接受上有了感受的提示和理解的引导。




【F-057】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注释】
1、硕:大。硕人:指卫庄公夫人庄姜。颀(祈qí):长貌。其颀:《玉篇》引作“颀颀”。古代男女以硕大颀长为美。
2、褧(炯jiǒng)衣:女子嫁时在途中所穿的外衣,用枲(洗xǐ)麻之类的材料制成。这句是说在锦衣上加褧衣。第一个“衣”字是动词。
3、齐侯:指齐庄公。子:女儿。
4、卫侯:指卫庄公。
5、东宫:指齐国太子(名得臣)。东宫是太子所住的宫。这句是说庄姜和得臣同母,表明她是嫡出。
6、邢:国名,在今河北省邢台县。姨:妻的姊妹。
7、谭:国名,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南。维:犹“其”。女子称谓姊妹的丈夫为“私”。
8、柔荑(移yí):荑是初生的茅,已见《静女》篇注。嫩茅去皮后洁白细软,所以用来比女子的手。
9、凝脂:凝冻着的脂油,既白且滑。
10、领:颈。蝤蛴(囚齐qiú qí):天牛之幼虫,其色白身长。
11、瓠(壶hù):葫芦类。犀(西xī):瓠中的子叫做“犀”,因其洁白整齐,所以用来形容齿的美。
12、螓(秦qín):虫名,似蝉而小,额宽广而方正。蛾眉:蚕蛾的眉(即触角),细长而曲。人的眉毛以长为美,所以用蛾眉作比。
13、倩:酒靥之美。口颊含笑的样子。
14、盼:黑白分明。
15、敖敖:高貌。
16、说(税shuì):停息。农郊:近郊。
17、四牡:驾车的四匹牡马。骄:壮貌。
18、朱幩(坟fén):马口铁上用红绸缠缚做装饰。镳镳(标biāo):盛多貌。
19、翟茀(迪扶dí fú):山鸡羽饰车。女子所乘的车前后都要遮蔽起来,那遮蔽在车后的东西叫做“茀”,“翟茀”是茀上用雉羽做装饰。朝:是说与卫君相会。
20、“大夫”二句是说今日群臣早退,免使卫君劳于政事。
21、河:指黄河。洋洋:水盛大貌。黄河在卫之西齐之东,庄姜从齐到卫,必须渡河。
22、活活(括kuò):水流声。
23、施罛(孤gā):撒鱼网。濊濊(豁huò):拟声词,撒网入水之声。
24、鳣(沾zhān):黄鱼。鲔(委wěi):鳝鱼。发发(拨bō):鱼碰网时尾动貌。诗意似以水和鱼喻庄姜的随从之盛。《蔽苟》篇云:“敝苟在梁,其鱼唯唯。其子归止,其从如水。”与此相似。
25、葭(加jiā):芦。菼(毯tǎn):荻。揭揭:高举貌。这里写芦荻的高长似与“庶姜”“庶士”的高长作联想。
26、庶姜:指随嫁的众女。孽孽(niè):高长貌。
27、庶士:指齐国护送庄姜的诸臣。朅(洁jié,一读怯qiè):武壮高大貌。

【题解及原文】
这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第一章叙她的出身高贵,第二章写她的美丽,第三章写她初嫁到卫国时礼仪之盛,第四章写她的随从众多而健美。

【余冠英今译】
那美人个儿高高,锦衣上穿着罩衣。她是齐侯的女儿,卫侯的娇妻,东宫的妹子,邢侯的小姨,谭公就是她的妹婿。
她的手指像茅草的嫩芽,皮肤像凝冻的脂膏。嫩白的颈子像蝤蛴一条,她的牙齿像瓠瓜的子儿。方正的前额弯弯的眉毛,轻巧的笑流动在嘴角,那眼儿黑白分明多么美好。
那美人个儿高高,她的车停在近郊。四匹公马多么雄壮,马嘴边红绸飘飘。坐车来上朝,车后满挂野鸡毛。贵官们早早退去,不教那主子操劳。
那黄河黄水洋洋,黄河水哗哗地淌,鱼网撒向水里呼呼响,泼喇喇黄鱼鳝鱼都在网。河边上芦苇根根高耸,姜家的妇女人人颀长,那些武士们个个都轩昂。

【白话翻译】
女子高挑又俏丽,锦锦织成新嫁衣。她是齐侯娇女儿,今为卫侯美艳妻。齐国太子亲妹子,邢侯子女称小姨,谭公就是她妹婿。
指如柔荑细纤纤,雪白皮肤油脂凝。颈如蝤蛴白生生,齿似瓠瓜子儿扁。丰满前额弯眉毛,浅笑盈盈酒靥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女子高挑又美貌,停车卸马在城郊。四匹宝马昂首立,朱红马饰风中飘,山鸡羽车就要到。今日大夫早退朝,莫使女君太操劳。
黄河之水浪滔滔,北流之水哗哗响。撒下鱼网声濊濊,鳣鲔游来似钻网,葭葭芦荻高又壮。陪嫁侄女皆盛妆,随行大夫气势壮。

【作品介绍】
  《硕人》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篇用了铺张手法,不厌其烦地吟唱了有关“硕人”的方方面面,如第一章主要说她的出身——她的三亲六戚,父兄夫婿,皆是当时各诸侯国有权有势的头面人物,她无疑是一位门第高华的贵夫人。第三、四章主要写婚礼的隆重和盛大,特别是第四章,七句之中,竟连续六句用了叠字。



【F-058】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1、氓(蒙méng):民,男子之代称。蚩蚩(痴chī):同“嗤嗤”,戏笑貌。
2、贸:交易。抱布贸丝是以物易物。
3、即:就。谋:古音mī。匪:读为“非”。“匪来”二句是说那人并非真来买丝,是找我商量事情来了。所商量的事情就是结婚。
4、淇:水名。顿丘:地名。丘:古读如“欺”。
5、愆(迁qiān)期:过期。这句是说并非我要拖过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
6、将(枪qiāng):愿请。
7、垝(诡guǐ):和“垣(原yuán)” 同义,墙。
8、复:返。关:在往来要道所设的关卡。女望男到期来会。他来时一定要经过关门。一说“复”是关名。
9、涟涟:涕泪下流貌。她初时不见彼虻回到关门来,以为他负约不来了,因而伤心泪下。
10、卜筮(市shì):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湿shī)草占卦叫做“筮”。
11、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无咎言:就是无凶卦。
12、贿:财物,指妆奁(莲lián)。以上四句是说你从卜筮看一看吉凶吧,只要卜筮的结果好,你就打发车子来迎娶,并将嫁妆搬去。
13、沃若:犹“沃然”,润泽貌。以上二句以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时期。
14、耽(担dān):沉溺,贪乐太甚。
15、说:读为“脱”,解脱。
16、陨(允yǔn):黄貌。其黄而陨:犹《裳裳者华》篇的“芸其黄矣”,芸也是黄色。
17、徂(cú)尔:嫁给你。徂,往。
18、食贫:过贫穷的生活。
19、汤汤:水盛貌。
20、渐:浸湿。帷裳:车旁的布幔。以上两句是说被弃逐后渡淇水而归。
21、爽:差错。
22、贰:“貣(特tè)”的误字。“貣”就是“忒(特tè)”,和“爽”同义。以上两句是说女方没有过失而男方行为不对。
23、罔极:没有定准,变化无常。
24、二三其德:言行为前后不一致。
25、靡:无。靡室劳矣:言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
26、兴:起。这句连下句就是说起早睡迟,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
27、“言”字无义。既遂:就是《谷风》篇“既生既育”的意思,言生活既已过得顺心。
28、咥(戏xì):笑貌。以上两句是说兄弟还不晓得我的遭遇,见面时喜笑如常。
29、“及尔”二句言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现在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
30、隰(xí):当作“湿”,水名,就是漯河,黄河的支流,流经卫国境内。泮(畔pàn):水边。以上二句承上文,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边际。言外之意,如果和这样的男人偕老,那就苦海无边了。
31、总角:男女未成年时结发成两角,称总角。宴:乐。
32、宴宴(yàn):和悦貌。
33、旦旦:明。
34、反:即“返”字。不思其反:言不想那样的生活再回来。
35、反是不思:是重复上句的意思,变换句法为的是和下句叶韵。
36、哉(古读如兹zī):末句等于说撇开算了罢!

【题解及原文】
这是弃妇的诗,诉述她的错误的爱情,不幸的婚姻,她的悔,她的恨和她的决绝。第一、二章写结婚经过,第三章追悔自陷情网,第四、五章写男方负情背德,第六章表示对男方的深恨。

【余冠英今译】
那汉子满脸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换丝哪儿是真换丝,悄悄儿求我成好事。那天送你过淇水,送到顿丘才转回。不是我约期又改悔,只怨你不曾请好媒。我求你别生我的气,重定了秋天好日期。
到时候城上来等待,盼望你回到关门来。左盼右盼不见你的影,不由得泪珠滚过腮。一等再等到底见你来,眼泪不干就把笑口开。只为你求神问过卦,卦辞儿偏偏还不坏。我让你打发车儿来,把我的嫁妆一齐带。
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真新鲜。斑鸠儿啊,见着桑椹千万别嘴馋!姑娘们啊!见着男人不要和他缠!男子们寻欢,说甩马上甩;女人沾不上,摆也摆不开。
桑树叶儿离了枝,干黄憔悴真可怜。打我嫁到你家去,三年挨穷没怨言。一条淇河莽洋洋的水,车儿过河湿了半截帷。做媳妇的哪有半点错,男子汉口是又心非。十个男人九个行不正,朝三暮四哪儿有个准。
三年媳妇说短也不短,一家活儿一个人来担,起早睡迟辛苦千千万,朝朝日日数也数不完。一家生活渐渐兜得转,把我折腾越来越凶残。亲弟亲哥哪晓我的事,见我回家偏是笑得欢。前思后想泪向肚里咽,自个儿伤心不用谁来怜。
当初说过和你过到老,这样到老那才真够冤。淇水虽宽总有它的岸,漯河虽阔也有它的边。记得当年我小他也小,说说笑笑哪儿有愁烦,记得当年和他许的愿,事儿过了想它也枉然。回头日子我也不妄想,撒手拉倒好赖都承当!

【白话翻译】
那人相貌很老实,抱着布匹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低声商量将我娶。我送你到淇水岸,到了顿丘不忍还。我非有意延婚期,实是无人做良媒。请君莫要生恼怒,秋天来临到你处。
登上断墙与残垣,只为遥望那复关。不见复关那个人,低声饮泣泪涟涟。既见复关那个人,喜笑颜开与他谈。你占卜来你问卦,卦辞都是吉利话。你要驾车快快来,我带嫁妆到你家。

‘【作品介绍】
《氓》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之感人心弦,催人泪下。然而自汉代以来,学者多以此诗为“刺淫奔”之作,宋朱熹甚至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F-059】竹竿

【题解及原文】一位卫国妇女远嫁别国,不能回故乡探望,心中烦闷。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注释】
1、籊籊(替tì):竹长而锐。
2、远(怨yuàn):远离。
3、瑳(搓cuō):以玉形容齿白光洁。
4、傩(挪nuó):通“娜”。
5、滺滺(幽yōu):河水流淌的样子。

【白话翻译】
竹竿细长尖又尖,拿它垂钓淇水边。心中哪能不想你,只因路远难回转。
泉水清清在左边,淇河滚滚奔右方。女子无奈出了嫁,父母兄弟隔天涯。
淇河滚滚在右方,泉水清清流左边。嫣然一笑玉齿露,身着佩玉风姿柔。
淇水潺潺水悠悠,桧木作浆松作舟。驾着小船水中游,泻我心中重重忧。
【作品介绍】
  《竹竿》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看作一位远嫁的卫国姑娘思念家乡的歌声,比较恰当。至于姑娘的身份,不必细究,可以作为一种共名来理解。四章诗歌,分别从回忆与推想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一位远嫁外地的女子思乡怀亲的强烈感情。这种感情虽然不是大悲大痛,但却缠绵往复,深沉地蕴藉于心怀之间,像悠悠的淇水,不断地流过读者的心头。

【F-060】芄兰

【题解及原文】讽刺一位贵族子弟虚有其表,实际上幼稚无能。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注释】
1、题解:《诗序》说是大夫刺惠公骄而无礼。郑玄笺:“惠公以幼帝即位,自谓有才能而骄慢于大臣,但习威仪,不知为政以礼。”朱熹则谓此诗难于解释,“不知所谓”。近人或疑系写妇女嫁给幼童,意在揭露此种婚姻恶俗。
2、芄(丸wán)兰:植物名。即“萝藦”,俗称“婆婆针线包”。
3、支:通“枝”。
4、觿(西xī):古时解结的用具,也用作装饰品。
5、容:闲暇自得貌。遂:通“璲(碎suì)”,瑞玉。此处指戴玉时炫耀的神态。
6、悸:惊惧。此指衣带抖动。
7、韘(射shè):古代射者戴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工具,俗称板指。
8、甲(峡xiá):同“狎”,亲昵。

【白话翻译】
芄兰枝条弯又弯,男孩角锥佩腰间。虽说角锥佩腰间,他却不愿把我恋。悠闲自得且炫耀,长垂衣带飘飘然。
芄兰树叶飘又飘,男孩佩韘在指间。虽说佩韘在指间,他却不愿把我恋。悠闲自得且炫耀,长垂衣带飘飘然。
【作品介绍】
  《芄兰》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两章重叠,实际只有三个字不同,寥寥数语,就把“童子”态度的变化及姑娘的恼怒心理描摹出来了,清牛运震《诗志》评论说:“‘能不我知’、‘能不我甲’,讽刺之旨已自点明矣。末二句只就童子容仪咏叹一番,而讽意更自深长。诗情妙甚。”每章前四句一韵,后两句一韵,从乐歌的角度考察,后两句大约是附歌。






【F-061】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注释】
1、杭:《楚辞?九章》王逸注引诗作“斻(航háng)”,渡过。苇可以编伐,“一苇杭之”是说用一片芦苇就可以渡过黄河了,极言渡河之不难。
2、跂(器qì):同“企”,就是悬起脚跟。予:犹“而”(《大戴记?劝孝篇》“跂而望之”与此同义)。以上两句言宋国并不远,一抬脚跟就可以望见了。这也是夸张的形容法。
3、曾:犹“乃”。刀:小舟,字书作“舠”。曾不容刀:也是形容黄河之狭。
4、崇:终。从天明到早饭时叫做“终朝(召zhāo)”。这句是说从卫到宋不消终朝的时间,言其很近。

【题解及原文】
这诗似是宋人侨居卫国者思乡之作。卫国在戴公之前都于朝歌,和宋国隔着黄河。本诗只说黄河不广,宋国不远,而盼望之情自在言外。旧说以为和卫文公的妹妹宋桓公夫人有关,未见其必然。

【余冠英今译】
谁说黄河宽又宽,过河筏子芦苇编。谁说宋国远又远,抬起脚跟望得见。
谁说黄河宽又宽,难容一只小小船。谁说宋国远又远,走到宋国吃早饭。
【作品介绍】
  《河广》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作者是春秋时代侨居卫国的宋人。这位离开家乡、栖身异国的游子,由于某种原因,虽然日夜苦思归返家乡,但终未能如愿以偿。当时卫国都城在河南朝歌,和宋国只隔一条黄河。诗人久久伫立在河边,眺望对岸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首诗,发抒胸中的哀怨



【F-062】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適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注释】
1、伯:或是男子的表子。女子也可以叫她的爱人为“伯”、“叔”。“朅(怯qiè)”:见《硕人》篇注。
2、桀(杰jié):本义是特立貌,引申为英杰。
3、殳(殊shū):兵器名,杖类,长一丈二尺,用竹制成。
4、前驱:在前导引。
5、蓬:草名。蓬草一干分枝以数十记,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枝后往往在近根处折断,遇风就被卷起飞旋,所以叫“飞蓬”。这句是以飞蓬比头发散乱。
6、膏沐:指润发的油。
7、適(迪dí):悦。谁適为容:言修饰容貌为了取悦谁呢?
8、杲杲(搞gǎo):明貌。以上两句言盼望下雨时心想:下雨吧!下雨吧!而太阳偏又出现,比喻盼望丈夫回家而丈夫偏不回来。
9、愿言:犹“愿然”,沉思貌。
10、疾:犹“痛”。甘心首疾:言虽头痛也是心甘情愿的。
11、谖(宣xuān):忘。谖草:是假想的令人善忘之草。后人因为“谖”和“萱”同音,便称萱草为忘忧草。
12、树:动词,种植。背:古文和“北”同字。这里“背”指北堂,或称后庭,就是后房的北阶下。以上二句是说世上哪有谖草让我种在北堂呢?也就是说要想忘了心上的事是不可能的。
13、痗(妹mèi,又音悔huǐ):病,忧伤。

【题解及原文】
这诗写一个妇人思念她的从军远征的丈夫。她想象丈夫执殳前躯,气概英武,颇有一些骄傲之感,但别后刻骨的相思却是够受的。在她寂寞无聊的生活里,那相思不但丢不开,甚至倒成为她宁愿不丢开的东西了。

【余冠英今译】
我的哥啊多英勇,在咱卫国数英雄。我哥手上拿殳杖,为王打仗做先锋。
打从我哥东方去,我的头发乱蓬蓬。香油香膏哪缺少,叫我为谁来美容!
好像天天盼下雨,天天太阳像火盆。一心只把哥来想,哪怕想得脑袋疼。
哪儿去找忘忧草?为我移到北堂栽。一心只把哥来想,病到心头化不开。
【作品介绍】
  《伯兮》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算得上“深明大义”,她对自己的丈夫能“为王前驱”很感骄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而等待从军的丈夫,这与一般的别离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后有很深的忧惧




【F-063】有狐

【题解及原文】妻子怀念在外的丈夫,担心他无衣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注释】
1、绥绥:雌雄相随貌。
2、厉:河水深及腰部,可以涉过之处。

【白话翻译】
狐狸结对成双行,徘徊在那淇水边。心中忧虑无法解,我夫没有下裙穿。
狐狸结对成双行,徘徊在那淇水岸。心中忧虑无法解,我夫没有宽腰带。
狐狸结对成双行,徘徊在那淇水畔。心中忧虑无法解,我夫没有衣服穿。
【作品介绍】
  《有狐》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充分而细致地表露了这位年青寡妇的真挚爱心,即事抒怀,不作内心的掩蔽,大胆吐露真情,自是难得的佳作。在旧时代,遭逢丧乱,怨女旷夫,在各自失去配偶之后,想重建家庭,享受室家之爱,这是人生起码的要求,自然是无可非议的



【F-064】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1、木瓜:植物名,落叶灌木,又称“楙(茂mào)”,果实椭圆。
2、琼:赤玉,又是美玉的通称。琚(居jū):佩玉名。“琼琚”和下二章的“琼瑶”、“琼玖”都是泛指佩玉而言。
3、好:爱。
4、木桃:就是桃子,下章的“木李”也就是李子,为了和上章“木瓜”一律,所以加上“木”字。
5、瑶:美石,也就是次等的玉。
6、玖(久jiǔ):黑色的次等玉。

【题解及原文】
这是情人赠答的诗,作者似是男性。他说:她送我木瓜桃李,我用佩玉来报答,其实这点东西哪里就算报答呢,不过表示长久相爱的意思罢了。

【余冠英今译】
她送我木瓜,我拿佩玉来报答。不是来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
她送我鲜桃,我拿佩玉来还报。不是来还报,表示和她长相好。
她送我李子,我拿佩玉做回礼。不是做回礼,表示和她好到底。
【作品介绍】
  《木瓜》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7: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  王风
黍离•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黍离》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F-065】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小米。离离:行列貌。
2、稷:高粱。头两句是说黍稷离离成行,正在长苗的时候。“离离”和“苗”虽然分在两句实际是兼写黍稷。下二章仿此。
3、迈:行远。行迈:等于说“行行”。靡靡:脚步缓慢的样子。
4、中心:就是心中。摇摇:又作“愮愮”,是心忧不能自主的感觉。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两句说,了解我的人见我在这里徘徊,晓得我心里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还当我在寻找什么呢。
6、悠悠:犹“遥遥”。
7、此:指苍天。人:即“仁”(人、仁古字通),问苍天何仁,等于说“昊天不惠”。
8、第二、三章的头两句是说黍稷成穗结实。从抽苗到结实要经过六七个月。不过苗、穗、实等字的变换也可能是为了分章换韵,不必呆看作写时序的变迁。
9、噎(椰yē):气逆不能呼吸。

【题解及原文】
《毛诗序》说周人东迁后行役到故都,见宗庙宫室,平为田地,遍种黍稷。他忧伤彷徨,“闵周室之颠覆”,因而作了这首诗。此说在旧说中最为通行,但从诗的本身体味,只见出这是一个流浪人诉忧之词,是否有关周室播迁的事却很难说。所以“闵周”之说只可供参考而不必拘泥。

【余冠英今译】
黍子齐齐整整,高粱一片新苗。步儿慢慢腾腾,心儿晃晃摇摇。知道我的说我心烦恼,不知道的问我把谁找。苍天苍天你在上啊!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黍子排成了队,高粱长出了穗。步儿慢慢腾腾,心里好像酒醉。知道我的说我心烦恼,不知道的问我把谁找。苍天苍天你在上啊!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黍子整整齐齐,高粱长足了米。步儿慢慢腾腾,心里像噎着气。知道我的说我心烦恼,不知道的问我把谁找。苍天苍天你在上啊!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君子于役•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君子于役》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挠镅运党龅哪谛亩雷浴I钥勺⒁獾氖恰安恢?淦凇闭庖痪?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

【F-066】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
1、君子:妻对夫的称谓。于:往。役:指遣戍远地。
2、曷至哉:言何时归来。
3、埘(时shí):凿墙做成的鸡窠叫做“埘”。
4、来:古读如“厘”。
5、不日不月:不可以日月计算。这是“不知其期”的另一种说法。
6、有:读为“又”。佸(活huó):会。“又佸”就是再会。
7、桀(杰jié):“榤”的省借,鸡栖息的横木。
8、括:与“佸”字变义同。牛羊下来而群聚一处叫做“下括”。
9、苟:且。且无饥渴是希望他无饥渴而又不敢确信。

【题解及原文】
这诗写丈夫久役,妻子在家怀念之情。每当家禽和牛羊归来的黄昏时候便是她想念最切的时候。

【余冠英今译】
丈夫当兵去远方,谁知还有几年当。哪天哪月回家乡?鸡儿上窠,西山落太阳,羊儿牛儿下了冈。丈夫当兵去远方,要不想怎么能不想!
丈夫当兵去得远,多少月呀多少天。几时团来几时圆?鸡儿上窠,太阳落了山,羊儿牛儿进了栏。丈夫当兵去得远,但愿他粗茶淡饭不为难。




君子阳阳•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君子阳阳》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格调优美。所演奏的是房中宴乐,乐曲比较轻快,而演奏者本人也自得其乐,《程子遗书):“阳阳,自得。陶陶,自乐之状。皆不任忧责,全身自乐而已。”想见舞师与乐工是乐在其中。诗人为乐工,故诗中“我”在描写歌舞场面时也就比较轻快,牛运震《诗志)评曰:“读之有逸宕不群之概。”这与《王风》其他篇章那种苍凉的风格迥然不同。

【F-067】君子阳阳

【题解及原文】舞师招呼他的朋友共同歌舞游乐。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注释】
1、阳阳:通“洋洋”。
2、由:从,入。
3、只且(居jū):语助词。
4、陶陶:快乐貌。
5、翿(道dào):羽旄制成的舞具。
6、敖:游嬉。

【白话翻译】
君子得意喜洋洋,左手拿着大笙簧,右手招我去游逛。尽情歌舞真欢畅!
君子得意乐陶陶,左手拿着野鸡毛,右手招我去游遨。尽情歌舞真逍遥!




扬之水•诗经•王风|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扬之水》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在句式上,采用不齐整的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几种,这说明诗歌带有鲜明的口语化的倾向。口语化句子,正好比较朴实,比较真切地表达出下层人民出身的士兵的口吻,令人读之感到亲切诚朴。实际上,除了个别词语带有历史痕迹,在语义上需要诠解之外,这首口语化的诗歌,千载之下读之,仍是极易使人感动的。  

【F-068】扬之水

【题解及原文】周平王东迁洛邑,派兵戍守申、许、吕几个小国,防备楚国侵略。久不换防,戍卒怨恨,希望早日回去。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注释】
1、扬:水流激扬貌。
2、彼其之子:那个人,指妻子。
3、戍(树shù):屯丘以守。
4、申:古国名,《毛传》:“申,姜姓之国,平王之舅。”在今河南唐河县。
5、甫:古国名,即吕,在今河南南阳县。
6、许:古国名,在今河南许昌市。
7、予:我。

【白话翻译】
悠悠河水向东流,一捆柴草漂不走。想起那个意中人,不能同把申地守。日思夜想无时休,啥时回家能自由?
悠悠河水流向东,一捆黄荆漂不动。想起那个意中人,我守甫地不相逢。日思夜想情难控,啥时我能回家中?
悠悠河水流不已,一捆蒲草漂不起。想起那个意中人,不能同我守许地。日思夜想愁无比,啥时我能回故里?

 
中谷有蓷•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中谷有蓷》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一首被离弃妇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只是《毛诗序》以为是“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尔”,今人如余冠英、程俊英等也以为是荒年中一位弃妇的哀叹之诗。但诗中似乎看不出荒年的意思,益母草干枯不过是起兴而已。

【F-069】中谷有蓷

【题解及原文】荒年饥馑,妻子被丈夫遗弃,走投无路,只有悲叹哭泣。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注释】
1、蓷(腿tuǐ):益母草。
2、暵(汉hàn):晒干。
3、仳(劈pǐ)离:别离。
4、嘅(慨kǎi):叹。
5、脩(修xiū):干枯。
6、条:长。歗(效xiào):号。
7、不淑:无用。
8、湿(读为七qī):借字。将要干,未全干。

【白话翻译】
益母草生山谷间,天旱不雨渐枯干。有个女子遭离弃,唉声长叹心里烦。唉声长叹心里烦,嫁个男人太艰难。
山谷里生益母草,天旱不雨渐枯槁。有个女子遭离弃,唉声长叹心烦恼。唉声长叹心烦恼,嫁个男人太不好。
益母草生山谷里,天旱不雨渐枯死。有个女子遭离弃,愁苦无诉暗抽泣。愁苦无诉暗抽泣,纵然悲叹来不及。

兔爰•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兔爰》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一首伤时感事的诗。《毛诗序》说:“《兔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这是依《左传》立说,有史实根据,因此《毛诗序》说此诗主题不误。但意谓作于桓王时,与诗中所写有出入。全诗三章风格悲凉,反覆吟唱诗人的忧思,也正是《王风》中的黍离之悲,属乱世之音、亡国之音。

【F-070】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注释】
1、爰爰:犹“缓缓”,宽纵貌。
2、离:遭,也就是著。罗:网。这里将兔比享受着自由的人,雉比自由被剥夺的人。
3、无为(古读如讹é):指无劳役。“为”和“徭役”的“徭”古同字。
4、罹(古读如罗luō):忧。“百罹”是说多种忧患。
5、尚:犹“庶几”,表希望的意思。吪(俄é):动。这句是说但求长眠不醒,也就是不愿再活着的意思。下二章末句意同。
6、罦(孚fú):附设机轮的网,又叫做覆车网。
7、造:营造。“无造”也就是说没有劳役。
8、罿(童tóng,又读冲chōng):捕鸟网名。
9、庸:劳。
10、聪:闻。

【题解及原文】
这诗是小民在徭役重压之下的痛苦呻吟。诗人觉得他从生到这诗上来就落在统治者的罗网里,天天做牛马,处处是灾难,逃脱的办法唯有一死。

【余冠英今译】
兔儿自由自在,野鸡落进网来。听说我们上代,甭为官府当差;打我来到世上,到处都有迫害。睡吧永远睡吧,从此不把口开!
兔儿自在逍遥,野鸡上了圈套。听说我们上代,没有许多营造;打我来到世上,千般苦难跟牢。睡吧永远睡吧,双眼一闭拉倒!
兔儿不慌不忙,野鸡进了罗网。听说我们上代,劳动有个限量;打我来到世上,千辛万苦都尝。睡吧永远睡吧,落得耳根清爽!

【白话翻译】
兔子行动不着急,野鸡落进罗网里。当初父母生我时,没有战争无劳役。偏偏在我出生后,百种忧患都遇齐。但愿长眠身不起!
兔子行动不慌忙,野鸡不幸落进网。当初父母生我时,没有事故没灾殃。偏偏在我出生后,百种忧患都碰上。但愿长眠眼不张!
兔子行动多悠闲,野鸡落网遭了难。当初父母生我时,没有劳役无忧患。偏偏在我出生后,凶险齐生不得安。但愿长眠听不见!



葛藟•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葛藟》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每一转折,均含无限酸楚。诗人直抒情事,语句简质,却很感人,表现了飘零的凄苦和世情的冷漠。牛运震《诗志》评曰:“乞儿声,孤儿泪,不可多读。”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沉痛语,不忍卒读。”都对诗中表现出的流离之苦深为致慨,相信这也是每一位读此诗者的共同感受。

【F-071】葛藟

【题解及原文】一个流浪者埋怨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注释】
1、葛藟(蕾lěi):野生藤蔓。
2、浒:水边。
3、涘(饲sì):水边。与“漘(纯chún)” 意同。
4、有:通“友”,友爱。
5、昆:兄。

【白话翻译】
连绵不断野葡萄,蔓延生长在河滨。远离兄弟别亲人,却把他人叫父亲。就把他人叫父亲,无人对我肯关心。
连绵不断野葡萄,蔓延生长在河傍。远离兄弟别亲人,却把他人叫亲娘。就把他人叫亲娘,无人亲我无人帮。
连绵不断野葡萄,蔓延生长在岸边。远离兄弟别亲人,对着他人把哥喊。对着他人把哥喊,无人过问无人怜。



采葛•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采葛》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F-072】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1、萧:植物名,即香蒿。萧有香气,古人采它供祭祀。
2、三秋:通常以一秋为一年。谷熟为秋,谷类多一年一熟。古人说“今秋”“来秋”就是近年来年。在这首诗里“三秋”该长于“三月”,短于“三岁”,义同“三季”,就是九个月。又有以“三秋”专指秋季三月的,那是后代的用法。
3、艾:即香艾,菊科植物。烧艾叶可以灸病。

【题解及原文】
这是怀人的诗。诗人想象它所怀的人正在采葛采萧,这类的采集通常是女子的事,那被怀者似乎是女性。怀者是男是女虽然不能确知,但不妨假定为男,因为歌谣多半是歌唱两性爱情的。

【余冠英今译】
那人正在采葛藤。一天不见她,就像过了三月整。
那人正在采蒿香。一天不见她,就像三季那么长。
那人正在采苍艾。一天不见她,就像熬过三年来。

【白话翻译】
姑娘采葛在山上,一日不见心里慌,就像相隔三月长。
姑娘采蒿在山丘,一日不见心里忧,就像相隔已三秋。
姑娘采艾在山间,一日不见心不安,就像相隔已三年。



大车•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大车》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将环境气氛与人物心情相结合相衬托,把故事按情节发展而安排诗章,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结局,都有特色。千年之下,读者感受到的,主要仍然是那两颗充满忠贞爱情的年青的心。  
【F-073】大车

【题解及原文】少女热恋情人而有所顾虑,并表明自己的决心。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噭日!

【注释】
1、槛槛:车行声。
2、毳(翠cuì)衣:古代冕服。如菼(坦tǎn):如菼之绿。菼,初生之荻。
3、啍啍(吞tūn):车行重缓貌。
4、璊(门mén):赤玉。
5、榖:生长。
6、噭(佼jiǎo):同“皎”。明亮。

【白话翻译】
大车槛槛行驶急,身着青白绣毛衣。难道我不想念你,怕你不愿有顾忌。
大车驶过响啍啍,身穿毛衣色如璊。难道我不把你想,怕你不敢来私奔。
活着分离不同房,但求死后同穴葬。倘说我话无凭证,上天有此红太阳!

丘中有麻•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丘中有麻》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情绪热烈大胆,敢于把与情郎幽会的地点一一唱出,既显示姑娘的纯朴天真,又表达俩人的情深意绵。敢爱,敢于歌唱爱,这本身就是可敬的;而这一点,也正是后代理学先生们所不能正视的。


【F-074】丘中有麻

【题解及原文】一位女子盼望情人来会,担心有人把他留下。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注释】
1、留:古“刘”字。子嗟:《集传》:“子嗟,男子之字也。”
2、将:请。施施:徐行貌。
3、子国:《集传》:“子国,亦男子字也。”
4、来食:《集传》:“来食,就我而食也。”闻一多《诗经通义》:“古谓性的行为曰食。”
5、之子:《集传》:“之子,并指前二人也。”
6、贻(移yí):赠。
7、玖:比玉稍次的黑色美石。

【白话翻译】
山丘上面有大麻,谁把子嗟来留下?谁把子嗟来留下,愿他相会来我家。
小麦生长在山丘,谁人把那子国留?谁人把那子国留,快来饮食情意投。
山丘上面长有李,谁人留下小伙子?谁人留下小伙子,赠我佩玉黑宝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7: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节 郑风

缁衣•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将仲子•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将仲子》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全部由内心独白式的情语构成。但由于女主人公的抒情,联系着自家住处的里园墙树展开,并用了向对方呼告、劝慰的口吻,使诗境带有了絮絮对语的独特韵致。字面上只见女主人公的告求和疑惧,诗行中却历历可见“仲子”的神情音容:那试图逾墙来会的鲁莽,那被劝止引发的不快,以及唯恐惊动父母、兄弟、邻居的犹豫,连同女主人公既爱又怕的情态,俱可于诗中得之。  
【F-076】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
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
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
之多言亦可畏也。

【注释】
1、将(枪qiāng):请。见《卫风?氓》篇。仲子:男子的表字。
2、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外有墙。“逾里”言越过里墙。
3、无(勿wù):不要。
4、折:《毛传》:“折,言伤害也。”
5、树杞:就是杞树,就是柜柳。逾墙就不免攀缘墙边的树,树枝攀折了留下痕迹,逾墙的事也就瞒不了人。所以请仲子勿折杞也就是请他勿逾里的意思。下二章仿此。
6、爱:犹“吝惜”。之:指树杞。
7、母:古音“米mǐ”。
8、兄:古音xuāng。
9、种果木菜蔬的地方有围墙者为“园”。“逾园”就是逾墙。
10、檀:树名。

【题解及原文】
这是写男女私情的诗。女劝男别怕过墙头到她的家里来,为的是怕父兄知道了不依,又怕别人说闲话。

【余冠英今译】
求求你小二哥呀,别爬我家大门楼呀,别弄折了杞树头呀。树倒不算什么,爹妈见了可要吼呀。小二哥,你的心思我也有呀,只怕爹妈骂得丑呀。
求求你小二哥呀,别把我家墙头爬呀,别弄折了桑树桠呀。树倒不算什么,哥哥们见了要发话呀。小二哥,哪天不在心上挂呀,哥哥言语我害怕呀。
求求你小二哥呀,别向我家后园跳呀,别弄折了檀树条呀。树倒不算什么,人家见了要耻笑呀。小二哥,不是不肯和你好呀,闲言闲语受不了呀。

【白话翻译】
希望二哥听我言,不要翻过我家院,院中杞树莫压断。压断杞树岂足惜,就怕爹妈把我怨。心里常把二哥念,只是爹妈埋怨多,令人害怕心不安。
希望二哥听我讲,不要翻过我家墙,不要压断墙边桑。压断桑树岂足惜,就怕哥哥言语伤。心里常把二哥想,只是哥哥要张扬,令人害怕心发慌。
希望二哥听我言,不要翻过我家园,不要压断园中檀。压断檀树岂足惜,就怕旁人多闲言。心里常把二哥念,只是旁人闲言多,令人害怕心发颤。

叔于田•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叔于田》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在《诗经》三百篇中,《叔于田》并不是很引人注目的篇章,但若论其艺术成就,此诗当可与那些最优秀之作相颉颃。诗分三章,纯用赋法,但流畅谐美中有起伏转折,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则与假比兴曲笔描写者异曲同工,难分轩轾。它的成功之处,除了运用《诗经》中常见的章段复沓的布局外,还在于运用设问自答、对比夸张的艺术手法。  
【F-077】叔于田

【题解及原文】赞美一位青年猎手仁爱、英俊而勇武,没有人比得上。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注释】
1、叔:男子。崔述《读风偶识》:“仲与叔,皆男子之字。”
2、田:打猎。《毛传》:“田,取禽也。巷,里涂也。”
3、洵:确实。
4、狩:《毛传》:“冬猎曰狩。”《通释》:“狩又为田猎之通称。于狩,犹于田也。”
5、服:驾驭。
6、武:《集疏》:“武者,谓有武容。”

【白话翻译】
三哥打猎出了门,巷里空空没有人。难道真的没有人?不如三哥为人好,真是英俊又仁慈。
三哥出门去猎兽,巷里没有人饮酒。难道真没人饮酒?不如三哥本事优,真是英俊好猎手。
三哥打猎到郊野,巷里没人驾车马。难道真的无人驾?不如三哥本事大,真是威武又潇洒。

大叔于田•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大叔于田》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女子。她赞美的大约是自己的恋人,一位青年猎手。古人以伯、仲、叔、季作排行,叔本指老三。《郑风•萚兮》有“叔兮伯兮,倡(唱)予和女”之句,《郑风•将仲子》中提到“仲子”,则当时郑国女子对恋人也可称“伯”、“仲”、“叔”,大约相当于今日民歌中的“大哥”、“二哥”、“三哥”之类。  
【F-078】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注释】
1、叔:一个男子的表字。田:打猎。
2、乘乘马:四马叫做乘(剩shèng)。上“乘”字是动词,就是驾。
3、执辔如组:见《邶风?简兮》篇。
4、两骖(参cān):四马驾车,外边的两匹马叫骖。如舞:是说行列不乱。
5、薮(叟sǒu):低地,多草木,禽兽聚居之处。郑国有大薮名圃田。“在薮”言已到田猎的所在。
6、烈:“迾”的借字。就是遮。猎时放火烧草,遮断群兽逃散的路叫做“火烈”。具举:齐起。火烈具举:是说几方面同时举火。
7、袒裼(坦西tǎn xī):脱去衣服露出肉体。暴虎:空手与虎搏斗。
8、狃(纽niǔ):习惯以为常的意思。
9、汝:指叔。诗人警告叔别常干这种冒险的事。
10、乘黄:四匹黄马。
11、服:驾车的马在中央夹辕者。上:犹“前”。襄(骧xiāng):驾。两服上襄:是说中央的两马在骖马之前并驾。
12、两骖雁行:两骖马比服马稍后,像飞雁的行列。
13、扬:起。
14、忌:语助词。下同。
15、抑:发语词。下同。罄控:双声连绵词,就是控止马不让它前进。
16、纵送:叠韵连绵词,就是放纵马使它奔驰。以上两句承“良御”。
17、鸨(保bǎo):黑白杂毛的马,又叫做驳。
18、如手:言两骖在旁稍后,像人的两只手,和上章“雁行”意思相同。
19、阜:盛。
20、发:发箭。罕:稀。
21、掤(冰bīng):箭筒的盖。释掤:言解开箭筒的盖,准备将箭收起。
22、鬯:读为“韔”(畅chàng),弓囊。鬯弓:言将弓放进囊中。

【题解及原文】
这诗赞美一个贵族勇猛善猎,精于射箭和御车。第一章写初猎搏虎,表现他的壮勇。第二章写驱车逐兽,表现他的善御。第三章写猎的收场,表现他的从容。

【余冠英今译】
叔到围场去打猎,四匹马儿拉车跑。一把缰绳像丝组,两匹骖马像舞蹈。叔在湖边草地,几处猎火齐烧。赤膊空拳捉虎,捉虎献给公爵。不要常常这样,防它将你伤着!
叔到围场去打猎,四马拉车毛色黄。中央两马领前奔,两旁马儿像雁行。叔在湖边草地,一片猎火高扬。叔是射箭神手,赶车他又高强。一会勒马不进,一会马蹄奔放。
叔到围场去打猎,四匹花马来拉车。中央两马头并头,两旁马似左右手。叔在湖边草地,猎火高高烧起。马蹄越跑越闲,箭杆越飞越稀。箭筩(筒tǒng)盖儿打开,弓儿装进袋里。

清人•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清人》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表面上是在称颂他们,说他们的披甲战马如何强壮,奔驰起来又如何威风;战车上装饰着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壮盛;军中的武士也好,主帅也好,武艺又是如何高强。而实际上运用了较为含蓄的讽刺的手法。  
【F-079】清人

【题解及原文】讽刺郑国将军高克,统军无方,虽战马强壮,武器精良,而嬉戏散漫,无所事事。《左传?闵公二年》:“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弃陈。郑人为之赋《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注释】
1、清:郑国城邑。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南。彭:河上地名。
2、驷:驾车的四马。介:甲。旁旁:同“彭彭”。强壮貌。
3、英:即“缨”。
4、消:河上地名。
5、麃麃(标biāo):英武貌。
6、乔:同“英”。
7、轴:河上地名。
8、陶陶(道dào):驱驰貌。
9、左旋右抽:《通释》:“左旋右抽,谓将之左右手也。旋车曰旋,旌旗之指麾亦曰旋。”《集传》:“抽,拔刀也。”
10、中军:《郑笺》:“中军,谓将也。”作好:武艺高超。

【白话翻译】
清人彭地来驻防,四马披甲真健壮。两矛上饰两层缨,逍遥自在黄河旁。
清人驻防来到消,四马披甲气势豪。两矛缀上野鸡毛,黄河岸上好逍遥。
清人驻守在轴地,四马披甲奔跑急。左手挥旗右抽刀,将军练武好神气。

羔裘•诗经•郑风|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羔裘》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作者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因为衣裳总是人穿的,从衣裳联想到人品,再自然不过了。至于一个人的品质、德性要说得很生动、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本诗作者的聪明之处,也在这里。  
【F-080】羔裘

【题解及原文】赞美郑国一位大夫,勇武、正直而有节操,是国家杰出的人才。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注释】
1、羔裘:《集传》:“羔裘,大夫服也。如濡:润泽也。洵,信。直,顺。侯,美也。”
2、舍:《郑笺》:“舍,犹处也。是子处命不变,谓死守善道、见危授命之军。”
3、渝:变。
4、豹饰:《毛传》:“豹饰,缘以豹皮也。”
5、司直:负责察人过失的官吏。闻一多《风诗类钞》:“司直,主正人过失之官。”
6、晏(燕yàn):鲜盛貌。
7、三英:羔裘上的三行缨饰。
8、粲:色彩艳丽。
9、彦:美士。《毛传》:“彦,士之美称。”

【白话翻译】
身穿羔裘润如膏,行为正直品德好。他是那样一个人,舍身忘命守善道。
羔裘袖口豹皮镶,非常勇武有力量。他是那样一个人,国家司直好名望。
羔皮袍子美无比,三行缨饰多艳丽。他是那样一个人,国家俊贤数第一。

遵大路•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遵大路》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无首无尾,诗人只是选择男子离家出走,女子拽着男子衣袖,拉紧他的手,苦苦哀求他留下的一个小镜头,以第二人称呼告的语气反覆哭诉。全诗只有两章八句,既没有点明男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也没有交代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然而诗人描绘的这幅平常而习见的画面,却是活灵活现的,给人留下的印象难以磨灭。  
【F-081】遵大路

【题解及原文】一位女子哀求情人不要遗弃她。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注释】
1、遵:同“循”,沿着。
2、掺(闪shǎn):握。袪(区qū):衣袖。
3、寁(捷jié,又读攒zǎn):速,速绝。故:故人,女子自谓。
4、魗(丑chǒu):可恶。
5、好:旧好。《集传》:“好,情好也。”

【白话翻译】
沿着大路走向前,拉住你的袖口边。千万不要讨厌我,旧情不能一时断!
沿着大路走忙忙,拉住你的手不放。千万不要嫌我丑,旧好不能一时忘!

女曰鸡鸣•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女曰鸡鸣》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赋体诗,恰似一幕生活小剧。诗人通过士女对话,展示了三个情意融融的特写镜头。这对青年夫妇和谐的家庭生活和诚笃而热烈的感情,令人羡慕,令人赞叹。  
【F-082】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注释】
1、昧旦:犹“昧爽”,天将明未明的时候。
2、兴:起。视夜:观察夜色。
3、明星:即金星。早晨金星出现在东方,称为启明星或明星。有烂:犹“烂烂”,明亮。天将明的时候众星隐蔽,独启明星显得更亮。
4、翱翔:本是鸟飞之貌,这是指人的动作,犹“遨游”或“徜徉”。比喻人自由自在地行走。
5、弋(义yì):同“鸢(冤yuān)”。用生丝做绳,系在箭上来射鸟叫做“弋”。凫(符fú):野鸭。
6、加:古读如“歌”。加之:射中它。
7、与:犹“为”。宜(古读如俄):做肴。宜之:言将凫雁加以烹调,做成肴。本章的“言”字都是语助词。
8、御:侍。在御:犹言“在侧”。
9、静好:安静和乐,指琴瑟之音。《常棣》篇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这里说琴瑟静好也是借琴瑟喻夫妇。第二章都是妻对夫所说的话。
10、来:和顺。和下文的“顺”、“好”意义相同。
11、杂佩:古人所带的佩饰,每一佩上有玉、有石、有珠、有珩(横héng)、璜、琚(居jū)、瑀(雨yǔ)冲牙,形状和材料都不属一类,所以叫做“杂佩”。
12、问:赠送。

【题解及原文】
这篇是夫妇的对话。第一章说:鸡叫了。夫说:天将亮未亮。妻说:你起来看看天吧,启明星那么亮。夫说:那我要去射凫雁了。第二章妻说:射得凫雁我为你制肴下酒。愿我们和乐偕老。第三章夫答:我知道你是和我同心,衷心爱我的,我将这杂佩送给你,表示我的报答。

【余冠英今译】
女说:“耳听鸡叫唤。”男说:“天才亮一半。”“你且下床看看天,启明星儿光闪闪。”“干起来啊起来干,射野鸭儿也射雁。”
“射鸭射雁准能着,和你煮雁做美肴。有了美肴好下酒,祝福我俩同到老。你弹琴来我鼓瑟,多么安静多美好。”
“晓得你对我真关怀,送给你杂佩答你爱。晓得你对我体贴细,送给你杂佩表谢意。晓得你爱我是真情,送给你杂佩表同心。”

有女同车•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有女同车》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以为是刺郑国的太子忽不婚于齐,说:“太子忽尝有功于齐,齐侯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娶,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朱熹《诗集传》以为是“淫奔之诗”。依《毛序》的观点,“有女”之女与“彼美”之女应是两个人,清钱澄之《田间诗学》说前一人为太子忽所娶陈女,后一人为齐侯之女。

【F-083】有女同车

【题解及原文】一位贵族青年赞美情人容貌漂亮而品德美好。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注释】
1、同车:男女同车归,喻女子出嫁。
2、舜华:木槿花。《集传》:“舜,木槿也。”
3、翱翔:鸟在空中回旋地飞,比喻女子步履轻盈。
4、孟姜:姜氏长女。
5、都(督dū):优美貌。《集传》:“都,闲雅也。”
6、英:《毛传》:“英犹华也。”
7、将将(枪qiāng):即“锵锵”,金石之声。

【白话翻译】
姑娘与我同车逛,脸如木槿花一样。步履轻盈像飞翔,美玉佩带在身上。那位姜家大姑娘,真是漂亮又大方。
姑娘与我同路逛,脸如木槿花一样。步履轻盈像飞翔,身上佩玉响叮当。那位姜家大姑娘,品德高尚不能忘。

山有扶苏•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山有扶苏》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与情人欢会时,怀着无限惊喜的心情对自己恋人的俏骂。就是这样一首明白易懂的情歌,却因历代说诗者的刻意求深而蒙上重重烟雾,仿佛诗中真有什么深意似的。《毛诗序》说,“刺忽也。所美非美然。”

【F-084】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注释】
1、扶苏:又作“枎苏”,就是枎木。枝叶四布的大树。一说扶苏即朴掓,朴掓是小木。这里应与下章“乔松”相称,似非小木。
2、子都:和下章的“子充”都是古代美男子名。《毛传》:“子都,世之美好者也。”
3、狂且(疽jū):狂者。《通释》:“……狂且,谓狂行拙钝之人。”
4、游龙:“龙”一作“茏”,草名,又名“荭”,红草。《集传》:“游,枝叶放纵貌。龙,红草也。”
5、子充:《集传》:“子充,犹子都也。”
6、狡童:“狡”是“狡猾多诈”的意思。本诗用来与“狂且”为一类,而与子都、子充相对,是骂辞。

【题解及原文】
这诗写一个女子对爱人的俏骂。说她没有见到美男子,却见到一个狂男孩。

【余冠英今译】
有枎木长在高山,有荷花开在浅潭。见不着子都美男,倒碰上一个疯汉。
山头上松树高高,洼地里长着红草。美子充不曾见着,浑小子倒来盯梢。

【白话翻译】
高山上面有大树,荷花长在低洼地。不见子都美男子,见个狂妄笨东西。
高山上面有青松,荭草长在洼地中。不见子充美男子,见个狡猾小顽童。

萚兮•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萚兮》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因为单纯,而又有特别令人感动的地方。在“萚兮萚兮,风其吹(漂)女”之后,诗人不再说下去,让人觉着从落叶中看到的生命的流失,根本就是无奈的事情,不说也罢。而后“叔兮伯兮,倡予和(要)女”,又让人觉着人生的寂寞归根结蒂还是无从排遣。难道真的就有人应着你的呼唤唱出心心相印的歌来?  
【F-085】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注释】
1、萚(拓tuò):草木落下的皮或叶。
2、吹:古读如“磋(错cuò)”。女:同“汝”,指萚。此章和下章头两句以风吹萚叶起兴。人在歌舞欢乐的时候常有飘飘欲起的感觉,所以和风萚联想。
3、女子呼爱人为伯或叔或叔伯。“叔兮伯兮”语气像对两人,实际是对一人说话。
4、倡:带头唱歌。女(汝)指叔伯。
5、漂:或作“飘”,吹动。
6、要(yào):会合。指唱歌的人以声音相会和,也就是和。

【题解及原文】
这诗写女子要求爱人同歌。她说风把树叶儿吹得飘起来了,你领头唱吧,我来和你。全诗的情调是欢快的。

【余冠英今译】
草皮儿,树叶儿,好风吹你飘飘起。好人儿,亲人儿,领头唱吧我和你。
草皮儿,树叶儿,好风吹你飘飘上。好人儿,亲人儿,你来起头我合唱。

【白话翻译】
树叶落地叶叶黄,风儿吹你萧萧响。我的哥哥好情郎,你来领歌我和唱。
树叶落地叶叶黄,风儿飘你飞四方。我的哥哥好情郎,你来领歌我伴唱。

狡童•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狡童》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少女的感情哀伤动人,少女的呼告也是明白如话,句句入耳。此诗的主旨,应是无须争辩的了。可是,汉代经生却以之为刺诗,《毛诗序》云:“刺忽也,不能与贤人共事,权臣擅命也。”郑笺云:“权臣擅命,祭仲专也。”谓郑昭公忽不能与贤人共图国事,致使祭仲擅权,危害国家,故诗人作此刺之。后人多从其说。一首直抒胸臆之诗,千百年来就这样久遭曲解。  
【F-086】狡童

【题解及原文】女子失态,寝食不安。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释】
1、狡童:即姣童,俊美的少年。《正义》:“言彼姣好之幼童也。”
2、维:因为。
3、息:《集传》:“息,安也。”

【白话翻译】
那个漂亮小伙子,不肯和我来说话。一切都是因为你,使我饭也吃不下。
那个漂亮小伙子,不肯和我来吃饭。一切都是因为你,使我觉也睡不安。

褰裳•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褰裳》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用的是富于个性的口语描摹,故涵咏之际,只觉女主人公泼辣、爽朗的音容笑貌,如接于眉睫之间,堪称抒情小诗中的精品。虽说女主人公并未看轻爱情,倘若她真的被心上人抛弃,也未必能做到诗中所说的那样旷达;但这种建立在自信、自强上的爱情观,以及纵遭挫折也不颓丧的意气,却是颇能令溺于情者警醒,而给天下弱女子以鼓舞的。  
【F-087】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注释】
1、子:女子称她的情人。惠:见爱。
2、褰(千qiān):撩起(衣裳)。褰裳:提起下裙。溱(针zhēn):水名,源出今河南省密县东北圣水峪,东南流与洧水会合。
3、不我思:即不思我。
4、狂:痴騃(挨ái)。狂童:犹言“痴儿”或“傻小子”。狂童之狂:就是说痴儿中之痴儿。且(居jū):语尾助词,在这里的作用犹“哉”。
5、洧(伪wěi):水名,源出今河南省登封县东阳城山,东流经密县到大隗(伪wěi)镇会合溱水为双泊河。
6、士:《集传》:“士,未娶者之称。”

【题解及原文】
这是女子戏谑情人的诗。大意说:你要是爱我想我,你就涉过溱水洧水,到我这里来;你要是不把我放在心上,还有别人呢。你这个糊涂虫里的糊涂虫呀!

【余冠英今译】
你要是心上把我爱,你就提起衣裳蹚过溱水来。要是你的心肠改,难道没有别人来?你这傻小子呀,傻瓜里头数你个儿大!
你要是心上还有我,你就提起衣裳蹚过洧水河。要是心上没有我,世上男人还不多?你这傻小子呀,傻瓜里头数你个儿大!



丰•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丰》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当初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与相爱的人结婚,感到非常悔恨。如今,她迫切希望男方来人驾车接她去,以便和心上人成婚。古代论者对此诗的解释,无论是说“刺乱也。昏姻之道缺,阳倡而阴不和,男行而女不随”(《毛诗序》),还是说“妇人所期之男子已俟乎巷,而妇人以有异志不从。  
【F-088】丰

【题解及原文】女子后悔没随未婚夫同行,希望他在来接她。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注释】
1、丰:丰满。巷:门外。
2、俟(似sì):等。
3、送:送行。伴行至某处。
4、昌:强壮,有精神。
5、将:一起走。
6、第一个“衣”:动词,穿衣。下“裳”同。褧(窘jiǒng):用麻纱做的单罩衣。
7、行:指出嫁,与“归” 同义。

【白话翻译】
你有丰润好面容,迎亲等我弄堂中。后悔我家没有送。
你的体魄多健壮,迎亲等我在堂上。后悔没有跟你往。
身穿锦缎衣和裳,麻纱罩衫披在上。情哥哥啊美男子,驾车接我一同往。
身穿锦缎裳和衣,麻纱单衫上面披。情哥哥啊美男子,驾车接我回家去。

东门之墠•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东门之墠》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对本篇的主旨古今认识较为一致,《毛诗序》虽冠上“刺乱”的字样,但也不否认写的是“男女有不待礼而相奔”的内容,郑笺更明确说此是“女欲奔男之辞”。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是“托男女之情以写君臣朋友之义”,也没有离开“男女之情”。

【F-089】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注释】
1、墠(善shàn):经过清除平整的土地。一作“坛”。“墠”犹“垣”,指堤。
2、茹藘(如绿rú lǜ):茜草,绛色染料。
3、阪(板bǎn):斜坡。头两句说东门外有堤,堤有阪,阪有茜草。
4、践:齐,指排列整齐。《集传》:“践,排列貌。”
5、家室:指诗中女主人公自家的居室。
6、即:接触。

【题解及原文】
这首是爱情诗,女子词。她和所思住屋很紧,两人却很疏远。她在向着他,怨他不来。(如作为男女赠答之词亦通。)

【余冠英今译】
东门长堤一道,坡上长着茜草。那屋子近在眼前,那人儿可真遥远。
栗树挨着东门,小屋齐齐整整。怎么不巴望你来?望你来你偏不肯。

【白话翻译】
东门之外有广场,茜草生在山坡上。两家房屋虽接近,人儿却像在远方。
东门外面一株栗,有户人家好整齐。难道我不想念你,你不找我我心急。





风雨•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风雨》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难以形容,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三章叠咏,诗境单纯。而艺术的辩证法恰恰在于愈单纯而愈丰富。从诗艺、诗旨看,《风雨》都具有丰富的艺术意蕴。  
【F-090】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1、凄凄:寒凉之意。
2、喈(接jiē):古读如“唧”。“喈喈”犹“唧唧”,鸡鸣声。
3、君子:女子对她的爱人之称,已见《君子于役》篇。
4、云:发语词。已见《卷耳》篇。胡:何。夷:平。云胡不夷:就是说还有什么不平呢?言心境由忧思起伏一变而为平静。
5、潇潇:《广韵》引作“潚潚(音修xiū)”,急骤。
6、胶:古读如“鸠”。胶胶:《广韵?五肴》引作“嘐嘐(交jiāo)”,鸡鸣声。
7、瘳(抽chōu):病愈。言原先抑郁苦闷,像患病似的,现在却霍然而愈。
8、如晦:言昏暗如夜。已:止。

【题解及原文】
这诗所写的是:在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时候,一个女子正想念她的“君子”,如饥似渴,像久病望愈似的。就在这时候,她所盼望的人来到了。这怎能不高兴呢?

【余冠英今译】
风吹雨打冷清清,喔喔鸡儿不住声。盼得亲人来到了,心头潮水立时平。
急风吹雨雨潇潇,听得鸡儿咯咯嚎。盼得亲人来到了,心头百病一齐消。
一天风雨黑阴阴,为甚鸡儿叫不停。盼得亲人来到了,喜在眉头笑在心。

子衿•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子衿》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F-091】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1、子:诗中女子指她的情人。衿(今jīn):衣领。或读为“紟(今jīn)”,即系佩玉的带子。《颜氏家训?书证》:“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
2、悠悠:忧思貌。《集传》:“悠悠,思之长也。”
3、宁不:犹“何不”。嗣(似sì):《释文》引《韩诗》作“诒(贻yí)”,就是寄。音:谓信息。这两句是说,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这样断绝音信了吗?
4、佩:指佩玉的绶带。
5、挑达:往来貌。
6、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是男女惯常幽会的地方。闻一多《风诗类钞》:“城阙,是青年们常幽会的地方。”

【题解及原文】
这诗写一个女子在城阙等候她的情人,久等不见他来,急得她来回走个不停。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个月似的。末章写出她的烦乱情绪。

【余冠英今译】
青青的是你的长领襟,悠悠的是想念你的心。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从此断音信?
青黝黝是你的佩玉带,心悠悠是我把相思害。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自己来?
走去走来多少趟啊,在这高城望楼上啊。一天不见哥的面,好像三个月儿那么长啊!

扬之水•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扬之水》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扬之水”开篇,是一种起兴,并以此引出人物,暗示当时的形势与政局,颇为巧妙。而诗的情节与内容,也随之层层推进,到最后才点出其将有政变事件发生的真相。所以,此诗在铺叙中始终有一种悬念在吸引着人,引人人胜  

【F-116】扬之水
【题解及原文】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号恒叔。公元前738年,晋昭侯五年,大夫潘义与恒叔密谋发动政变。一位随恒叔去曲沃的贵族写了这首诗,揭发政变的情况。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注释】
1、扬之水:悠扬缓慢的流水。《通释》:“此诗‘扬之水’,盖以喻晋昭微弱不能制恒叔,而转封沃以使之强大。则有如以水之激石,不能伤石而盖使之鲜洁。故以‘白石凿凿’喻沃之强盛耳。”
2、凿凿:鲜明貌。
3、襮(博bó):绣有花纹的衣领。
4、子、君子:均指恒叔。《集传》:“子,指恒叔也。” 《郑笺》:“君子,谓恒叔。”
5、沃:地名。《集传》:“沃,曲沃也。”
6、皓皓:洁白。
7、鹄(胡hú):地名。《毛传》:“沃,曲沃邑也。”
8、云何其忧:《毛传》:“云无忧也。”
9、粼粼:明净貌。《集传》:“粼粼,水清石见之貌。”
10、末句:方玉润《诗经原始》:“闻其事已成,将有成命也。”《诗缉》:“言不敢告人者,乃所以告昭公。”

【白话翻译】
悠悠河水流不停,水中白石更鲜明。白色衣服红绣领,随你一道到沃城。恒叔已经得拜见,心中怎不乐盈盈。
悠悠河水流不息,水中白石洁无比。红色绣领白色衣,随你一道到鹄邑。恒叔已经得拜见,心中还有啥郁抑?
悠悠河水流不停,水中白石真晶莹。我已听得政变令,不敢向人说真情!

出其东门•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出其东门》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开篇,那对东门外“如云”、“如荼”美女的赞叹,其实都只是一种渲染和反衬。当诗情逆转时,那盛妆华服的众女,便全在“缟衣綦巾”心上人的对照下黯然失色了。这是主人公至深至真的爱情所投射于诗中的最动人的光彩,在它的照耀下,贫贱之恋获得了超越任何势利的价值和美感!
\\
【F-093】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注释】
1、《集疏》:“郑城西南门为溱洧二水所经,故以东门为游人所集。”
2、如云:言众多。
3、存:思念。匪我思存:言非我所思念。
4、缟(搞gǎo):未经染色的绢。缟衣:是较粗贱的衣服。綦(其qí):暗绿色。巾:佩巾,就是蔽膝。参看《召南?野有死麕》篇“帨(shuì)”字注。綦巾:是未嫁女子所服用的。
5、聊:且。员(云yún):一作“云”。语助词。以上二句是说那一位穿缟衣,佩綦巾,服饰贫陋的姑娘才是令我喜爱的。
6、闉(因yīn):曲城,又叫做“瓮城”,就是城门外的护门小城。阇(督dū):是闉的门。上章出门是出内城的门,本章出闉阇是出瓮城的门。
7、荼(徒tú):茅草的白花。如荼:亦言众多。
8、且:读为“著”,犹“存”。“思存”、“思著”和《周南?关雎》篇的“思服”同例。
9、茹藘(如绿rú lǜ):茜草,可以做绛色染料。在这里是绛色佩巾的代称。“綦巾”变为“茹藘”是因为分章换韵而改字,所指还是同一个人。
10、娱:乐。这句和上章末句意思相同。

【题解及原文】
本篇也是写爱情的诗。大意说:东门游女虽则“如云”、“如荼”,都不是我所属意的,我的心里只有那一位“缟衣綦巾”,装饰朴陋的人儿罢了。

【余冠英今译】
出东门啊出东门,东门姑娘好像一片彩云屯。好像一片彩云屯,都不是我的心上人。只有那淡绿巾子素衣裳,见着她啊心上热腾腾。
来到东门瓮城外,姑娘们好像白茅遍地开。好像白茅遍地开,我的心里都不爱。只有那缟素衣裳绛红巾,和她一块喜从心上来。

【白话翻译】
漫步走出城东门,漂亮姑娘多如云。虽然姑娘多如云,不是我的心上人。只有白衣青巾女,使我快乐又相亲。
漫步走出瓮城门,美女多如白茅花。虽然多如白茅花,不是我心所牵挂。只有白衣红巾女,和她一起乐无涯。

野有蔓草•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野有蔓草》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清丽的环境和美丽的姑娘,从小伙子的视角见出,楚楚有致,格外动人。“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春晨的郊野,春草葳蕤,枝叶蔓延,绿成一片;嫩绿的春草,缀满露珠,在初日的照耀下,明澈晶莹。在这清丽、幽静的春晨郊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顾盼流转,妩媚动人。


【F-094】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注释】
1、蔓草:蔓生的草。零:落。漙(团tuán):凝聚成水珠。
2、扬:明。“清”、“扬”都是形容目的美。婉:读为“睕(晚wǎn)”,目大貌。《毛传》:“眉目之间婉然美也。”
3、邂逅(谢后xiì hòu):爱悦。亦作“不期而遇”解。遇:相逢或配合。适我愿:就是称心满意,也就是“邂逅”的意思。
4、瀼瀼(攘ráng):露珠肥大貌。
5、如:犹“而”。
6、偕臧(藏zàng):一同藏匿。《集传》:“偕臧,言各得其所欲也。”

【题解及原文】
这首诗写的是大清早上,草露未干,田野间一对情人相遇,欢喜之情,发于歌唱。

【余冠英今译】
野地里有草蔓延,露水珠颗颗滚圆。有一个漂亮人儿,水汪汪一双大眼。欢乐地碰在一块,可真是合我心愿。
野地里有草蔓长,露水珠肥肥胖胖。有一个漂亮人儿,大眼睛清水汪汪。欢乐地碰在一块,我和你一起躲藏。

【白话翻译】
野地蔓草多又长,团团露珠落叶上。有个漂亮好姑娘,眉清目秀好模样。不期路上碰见她,合我心愿真舒畅。
野地蔓草绿成片,露落叶上湿难干。有个漂亮好姑娘,眉清目秀多娇艳。不期路上碰见她,你我两人都喜欢。

溱洧•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溱洧》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读这首诗,千万莫要忽略了其中两个小小的导具:“蕑(兰)”与“勺药”。凭借着这两种芬芳的香草,作品完成了从风俗到爱情的转换,从自然界的春天到人生的青春的转换,也完成了从略写到详写的转换,从“全镜头”到“特写镜头”的转换。要之,兰草与芍药,是支撑起全诗结构的两个支点。


【F-095】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
1、溱、洧:水名,又见《褰裳》篇。涣涣:水弥漫之貌。《集传》“涣涣,春水盛貌。”
2、士与女:泛指众游春男女。“女曰”、“士曰”的士女则有所专指。以下仿此。
3、蕳(间jiān):兰。古字同。《毛传》:“蕳,兰也。”古人所谓兰是一种香草,属菊科,和今之兰花不同。郑国风俗,每年三月上巳日男女聚在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执兰草,祓(扶fú)除不祥。
4、观:言游观。这句是说一个女子约她的爱人道:看看热闹去吧?(“观”亦可读为“灌”,灌为洗濯,洗濯所以除不祥。)
5、既:已也。《郑笺》:“既,已也。士曰已观矣。”且:读为“徂(cú)”,往。这句是男答女:我已经去过了。
6、且往观乎:是女劝男再往之辞,“且”训“复”。
7、訏(吁xū):大。这句是说洧水之外确是宽旷而可乐。
8、伊:犹“维”,语助词。谑:调笑。
9、勺药:香草名。男女以勺药相赠是结恩情的表示。《集传》:“勺药,亦香草也。三月开花,芳色可爱。”
10、浏:清貌。《说文?水部》:“浏,流清貌。”
11、殷:众。《毛传》:“殷,众也。”
12、将:相将。《集传》:“将当作相,声之误也。”

【题解及原文】
这诗写三月上巳之辰,郑国溱洧两河,春水涣涣,男女在岸边欢乐聚会的盛况。节日的气氛是很浓厚的。全诗属旁观者语气,不是诗中人物自作。

【余冠英今译】
溱水长,洧水长,溱水洧水哗哗淌。小伙子,大姑娘,人人手里兰花香。妹说“去瞧热闹怎么样?”哥说“已经去一趟。”“再去一趟也不妨。洧水边上,地方宽敞人儿喜洋洋。”女伴男来男伴女,你说我笑心花放,送你一把勺药最芬芳。
溱水流,洧水流,溱水洧水清浏浏。男也游,女也游,挤挤碰碰水边走。妹说“咱们去把热闹瞧?”哥说“已经去一遭。”“再走一遭好不好,洧水边上,地方宽敞人儿乐陶陶。”女伴男来男伴女,你有说来我有笑,送你香草名儿叫勺药。

【白话翻译】
溱水洧水向东方,三月春水正上涨。小伙姑娘来春游,手握兰草求吉祥。姑娘说道看看去,小伙回说已经逛。再去看看又何妨?瞧那洧水河滩外,实在宽大又舒畅。小伙姑娘来春游,尽情嬉笑喜洋洋,互赠勺药情意长。
溱水洧水向东方,三月春水多清凉。小伙姑娘来春游,熙熙攘攘满河傍。姑娘说道看看去,小伙回说已经逛。再去看看又何妨?瞧那洧水河滩外,实在宽大又舒畅。小伙姑娘来春游,尽情嬉笑喜洋洋,互赠勺药情意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7: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节 魏风

葛屦•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葛屦》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虽然题为《葛屦》,实际上却是写了一个缝衣女奴为主人家缝制衣服所体现出的贫富不均。缝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生不满,故作此诗而加讽刺。此诗采用对比手法,作者有意识地将缝衣女与女主人对照起来描写,两人的距离立刻拉开,一穷一富,一奴一主,马上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留下了十分强烈而又深刻的印象。  
【F-107】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注释】
1、屦(句jù):鞋。纠纠:犹“缭缭”,绳索缠结缭绕之状。形容屦上的絇(音渠qú,屦头上的装饰)或綦(音棋qí,系屦的绳)。絇是一条丝线打的带子,从屦头弯上来,成一个小纽,超出屦头三寸。絇上有孔,从后跟牵过来的綦便由这孔中通过,又绕回去,交互地系在脚上。
2、履:践踏。葛屦是夏季所用(冬用皮屦),“可以履霜”是说它不透寒气,也就是形容它的工细精致。
3、掺掺(纤xiān):一作“扦扦(千qiān)”,形容女人手指纤细。这里的“女手”有所指,就是制葛屦的手,也就是缝裳的手。
4、裳:即下裙。这里以“裳”与“霜”叶韵,举裳也包括衣。
5、要:就是衣裳的腰。襋(即jí):衣领。两字都用作动词,言一手提领一手提腰。
6、好人:犹“美人”。在这首诗里似属讥讽之词。以上二句是说缝裳之女将缝成的衣裳拿给“好人”去穿。
7、提提:《尔雅》注引作“媞媞(题tí)”,细腰貌。
8、宛然:迥转貌。辟:即“避”。“左避”犹“回避”。
9、象揥(替tì):象牙所制的发饰。女子用揥搔头,同时用来做装饰。
10、褊心:心地狭隘。
11、刺:讥刺。末二句诗人自道其作诗的用意。

【题解及原文】
这是刺“褊心”的诗。诗中“缝裳”的女子似是婢妾,“好人” 似是嫡妾。妾请嫡试新装,嫡扭转腰身,戴她的象牙搔头,故意不加理睬。这是心地褊狭的表现,诗人因此编了一首歌儿刺刺她。作者或许是众妾之一,或许就是这缝裳之女。婢妾的地位本是家庭奴隶,这诗多少反映出她们的处境。

【余冠英今译】
葛布鞋儿丝绳绑,葛鞋穿来不怕霜。巧女十指根根细,细手缝出好衣裳。一手提腰一手捏在领儿上,请那美人儿试新装。
只见美人儿腰肢细,一扭腰儿转向里,戴她的象牙发针不把人搭理。好个小心眼儿大脾气,待我编只歌儿刺刺伊。

汾沮洳•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汾沮洳》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在篇章结构上采用叠句重章、反覆吟咏的艺术形式。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却层层递进。“美无度”是对所思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写;“美如英”是对所思男子的仪表之赞美;“美如玉”是对所思男子人品的赞美。而又以“公路”、“公行”、“公族”加以具体映衬,这就更加凸现了“彼其之子”的美的形象。  
【F-108】汾沮洳

【题解及原文】赞美一个自食其力的贤者美好无比,远远超过贵族子弟。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注释】
1、汾(焚fén):汾水。在今山西省,西南流入黄河。沮洳(居茹jū rú):低湿之地。《集传》:“沮洳,水浸处下湿之地。”
2、莫(木mù):野菜名,其味酸。《正义》引陆玑疏:“莫……五方通谓之酸迷,冀州人谓之干绛,河汾之间谓之莫。”
3、之子:《集疏》:“之子,指采菜之贤者。”
4、殊异:《传疏》:“殊亦异也,乎犹于也。”
5、公路:掌管王公车驾的官吏。
6、英:花。此处意为“英华”,指神采之美。
7、公行:掌管王公军队的官吏。
8、曲:河湾。
9、藚(续xù):泽泻草,亦名水沓菜。
10、公族:掌管王公宗族事务的官吏。

【白话翻译】
在那汾河低湿地,采来酸迷装筐里。我瞧那个采菜人,潇洒漂亮没法比。潇洒漂亮没法比,他跟公路很不一。
在那汾河另一方,采来桑叶装进筐。我瞧那个采桑人,漂亮更比花儿强。漂亮更比花儿强,他跟公行不一样。
在那汾河水湾边,采来泽泻多新鲜。我瞧那个采菜人,美如琼玉光艳艳。美如琼玉光艳艳,他跟公族不一般。

园有桃•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园有桃》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从内容和情调判断,属于怀才不遇的可能性极大。”故指此为“士大夫忧时伤己的诗”。诗的两章复沓,前半六句只有八个字不同;后半六句则完全重复。两章首二句以所见园中桃树、枣树起兴,诗人有感于它们所结的果实尚可供人食用,味美又可饱腹,而自己却无所可用,不能把自己的“才”贡献出来,做一个有用之人。

【F-109】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
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我知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
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注释】
1、之:犹“是”。《集传》:“肴,食也。” 食桃和下章的食棘似是安于田园,不慕富贵的表示。
2、我:是诗人自称。谣:行歌。《毛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3、不我知者:唐石经作“不我知”,一本作“不知我者”。下章同。
4、士:旁人谓歌者。《通释》:“我士,即诗人自谓也。”
5、彼人:指“不我知者”。《郑笺》:“彼人,谓君也。”
6、子:歌者自谓。其(姬jī):语助词。《集传》:“其,语词。”
7、“彼人”二句诗人自问道:那人说得对么,你自己以为怎样呢?
8、盖:同“盍(河hé)”,就是何不。亦:语助词。这句是诗人自解之词,言不如丢开别想。
9、棘:酸枣。
10、行国:周行国中。这二句言心忧无法排遣,只得出门浪游。
11、罔极:无常。《集传》:“极,至也。罔极,言其心纵恣无所至极。”已见《卫风•氓》篇。

【题解及原文】
这是忧时的诗,和《王风?黍离》相类。本篇虚字多,句法参差,形式上有其特色。《隶释》载汉石经鲁诗残字碑“□□□之谁知之”,似乎“其谁知之,其谁知之”二句《鲁诗》作“其谁知之谁知之”一个七言句。

【余冠英今译】
园里长着桃树,我拿桃子当饱。心里塞着烦恼,嘴里哼着歌谣。不相识的人说我狂傲,他说的是吗?你自问对不对号?我心里的烦恼,有谁知道!有谁知道!别想它岂不更好!
园里长着酸枣,酸枣饱我饥肠。心里满是忧伤,我在国里游荡。不相识的人说我失常,他说的是吗?你自家说是怎样?我心里的忧伤,有谁知道!有谁知道!何不丢开别想!

陟岵•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陟岵》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毛诗序》曰:“《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国迫而数侵削,役乎大国,父母兄弟离散,而作是诗也。”点明了诗旨,亦提供了背景。不过,不必“孝子行役”,才“思念父母”;行役之人,思亲思家,实人情之常。着一“孝”字,反见经生之迂执。

【F-110】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释】
1、陟(致zhì):登高。
2、岵(户hù):有草木的山。《毛传》:“山无草木曰岵。”《孔颖达疏》:“《释山》云:‘多草木,岵;无草木,屺。’传言‘无草木曰岵’,下云‘有草木曰屺’,与《尔雅》正反,当转写误也。”
3、瞻:视。以上二句叙行役者登高,遥望家人所在的方向。第二、三章仿此。
4、上:“尚”的借字。“尚”犹“庶几”。旃(毡zhān):犹“之”。
5、犹来:言还能够回家来。无止:言别永留外乡。《集传》:“犹可以来归,无止于彼而不来也。”以上四句是行役者想象他的父亲在说。下二章仿此。
6、屺(起qǐ):无草木的山。
7、季:少子。
8、弃:谓弃家不归。姚际恒《诗经通论》:“无弃,谓无弃我而不归也。”
9、偕(古读如几):犹“俱”。夙夜必偕:是说兼早与晚。《集传》:“必偕,言与侪(柴chái,同辈)同作同止,不得自如也。”

【题解及原文】
这是征人望乡的诗。当他望乡的时候想象家里的人正在惦着他,道着他,同情他的辛苦,希望他保重,盼望他回家。

【余冠英今译】
登上草木青青的山啊,登高要把爹来看啊。爹说:“咳!我儿当差啊出门远行,早沾露水晚披星。多保重啊多保重!树叶儿归根记在心。”
登上那光秃秃的山顶啊,想娘要望娘的影啊。娘说:“咳!小子当差啊奔走他乡,朝朝夜夜不挨床。多保重啊多保重!千万别丢了你的娘。”
登上那高高的山冈啊,要望我哥在哪方啊。哥说:“咳!我弟当差啊东奔西走,日日夜夜不能休。多保重啊多保重!别落得他乡埋骨头。”

十亩之间•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十亩之间》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最鲜明的审美特点是以轻松的旋律,表达愉悦的心情。首先,这与语气词的恰当运用有关。全诗六句,重章复唱。每句后面都用了语气词“兮”字,这就很自然地拖长了语调,表现出一种舒缓而轻松的心情。其次,更主要的是它与诗境表现的内容相关。诗章表现的是劳动结束后,姑娘们呼伴唤友相偕回家时的情景。

【F-111】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注释】
1、十亩:《通释》:“古者民各受公田十亩,又庐舍二亩半,环庐舍种桑麻杂菜。……凡田十二亩半,诗但言十亩者,举成数耳。”
2、桑者:采桑者。采桑的劳动通常由女子担任。
3、闲闲:犹“宽闲”,紧张忙碌的反面。《集传》:“闲闲,往来者自得之貌。”
4、行:且。《集传》:“行,犹将也。还,犹归也。”或在“行”字读断,作为动词,也可通。以上三句是说这个区域里采桑的人已经不紧张工作(将收工)了,我和你回去吧。
5、泄泄(异yì):迟缓、疏散之貌。《毛传》:“泄泄,多人之貌。”
6、逝:去。《集传》:“逝,往也。”这一章是说这区域以外的采桑者也都不再紧张。准备息了,咱们走吧。

【题解及原文】
这是采桑者劳动将结束时呼伴同归的歌唱。古时西北地方种桑很普遍,和今时不同。

【余冠英今译】
一块桑地十亩大,采桑人儿都息下。走啊,和你同回家。
桑树连桑十亩外,采桑人儿闲下来。走啊,和你在一块。

【白话翻译】
十亩青青桑树间,采桑女儿多悠闲,行吧咱们回家园。
十亩青青桑林坡,采桑女儿人数多,行吧咱们回村落。


伐檀•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伐檀》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愤怒情感,不加任何渲染,增加了真实感与揭露力量。诗的句式灵活多变,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八言都有,纵横错落,或直陈,或反讽,也使感情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抒发,称得上是杂言诗最早的典型。

【F-112】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释】
1、坎坎:伐木声。
2、寘(至zhì):即“置”,搁。见《周南?卷耳》篇。干:岸。
3、涟:即“澜”,大波。猗(医yī):托声字,犹“兮”。
4、稼穑(价瑟jià sè):稼,耕种。穑,收获。
5、廛(蝉chén):古代一家之居,即二亩半。三百:言其很多,不一定是确数。下二章仿此。《毛传》:“一家之居曰廛。”《正义》:“谓一夫之田百亩也。”
6、狩:冬猎。
7、尔:指“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人,也就是下文的“君子”。
8、貆(环huán):兽名,就是貒(湍tuān),今名猪獾。
9、素餐:言不劳而食。素就是白,就是空,就是有其名无其实。上文“不稼不穑”四句正是说那“君子” 不劳而食,这里“不素餐”是以反语为讥讽。
10、辐:车轮中的直木。伐辐:是说伐取制辐的木材,承上伐檀而言。下章“伐轮” 仿此。
11、直:方玉润《诗经原始》:“苏氏辙曰:水平则流直。”
12、亿:“繶”的假借,犹“缠”。
13、特:三岁之兽。一说兽四岁为特。
14、漘(唇chún):水边。
15、沦:水纹有伦理。即小波浪。
16、囷(群阴qūn):“稇(捆kǔn)” 的假借,捆。稇:用绳索捆束。《正义》“方者为仓,故圆者为囷。”
17、鹑:鸟名,俗名鹌鹑。
18、飧(孙sūn):熟食。

【题解及原文】
这诗反映被剥削者对于剥削者的不满。每章一、二两句写劳动者伐木。第四句以下写伐木者对于不劳而食的君子的冷嘲热骂。

【余冠英今译】
丁丁冬冬来把檀树砍,砍下檀树放河边,河水清清水上起波澜。栽秧割稻你不管,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上山打猎你不沾,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獾?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
做车幅丁冬砍木头,砍来放在河埠头,河水清清河水直溜溜。栽秧割稻你闲瞅,凭什么千捆万捆你来收?别人打猎你抄手,凭什么满院挂野兽?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无功把禄受!
做车轮儿砍树丁冬响,砍来放在大河旁,河水清清圈儿连得长。下种收割你不忙,凭什么千捆万捆下了仓?上山打猎你不帮,凭什么你家鹌鹑挂成行?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受供养!


硕鼠•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硕鼠》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多认为“刺重敛”,《毛诗序》曰:“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这首诗纯用比体,《诗经》中此类诗连同本篇只有三首,另外两首是《周南•螽斯》、《豳风•鸱鸮》。这三首的共同特点就是以物拟人,但本篇稍有不同

【F-113】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1、硕鼠:就是《尔雅》的鼫(食shí)鼠,又名田鼠,啮(涅niè)齿类动物,穴居河川沿岸,吃豆粟等物。今北方俗称地耗子。这里用来比剥削无厌的统治者。“硕鼠”解作“肥大的鼠”亦可。《郑笺》:“硕,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
2、贯:侍奉。三岁贯女:就是说侍奉你多年。三岁言其久,女:汝,指统治者。方玉润《诗经原始》:“三岁,言其久也。”
3、逝:读为“誓(《公羊传》徐彦疏引作誓)”。去女(汝):言离汝而去。杨树达《小学述林》卷一:“此诗本表示决绝之辞。三家作誓,用本字也。《毛诗》作逝,用假字也。”
4、爰:犹“乃”。所:指可以安居之处。
5、德:恩惠。
6、直:即“值”。得我直: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
7、劳:慰问。
8、之:犹“其”。永号:犹“长叹”。末二句言既到乐郊,就再不会有悲愤,谁还长吁短叹呢?

【题解及原文】
这首诗表现农民对统治者沉重剥削的怨恨与控诉。诗人骂剥削者为田鼠,指出他们受农民供养,贪得无厌。农民年年为剥削者劳动,得不到他们丝毫的恩惠,只得远寻“乐土”,另觅生路。所谓“乐土”在当时只是空想罢了。

【余冠英今译】
土耗子啊土耗子,打今儿别吃我的黄黍!整整三年把你喂足,我的死活你可不顾。老子发誓另找出路,明儿搬家去到乐土。乐土啊乐土,那才是我的安身之处。
土耗子啊土耗子,打今儿别吃我的小麦!伺候你整整三载,一个劲儿把我坑害。老子和你这就撒开,去到乐国那才痛快。乐国啊乐国,在那儿把气力公平出卖。
土耗子啊土耗子,打今儿别吃我的水稻!三年喂你长了肥膘,连句好话也落不着。你我从今就算拉倒,老子撒腿投奔乐郊。乐郊啊乐郊,谁还有不平向人号叫?

【白话翻译】
大老鼠啊大老鼠,千万莫吃我黄黍!三年小心服侍你,无人肯把我照顾。发誓就要离开你,去那遥远新乐土。新乐土啊新乐土,那儿有我好住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千万莫吃我麦子!三年小心服侍你,我的恩德谁记起?发誓就要离开你,去那遥远新乐地。新乐地啊新乐地,我的位置在哪里?
大老鼠啊大老鼠,千万莫吃我禾苗!三年小心服侍你,无人肯把我慰劳。发誓就要离开你,去那遥远新乐郊。新乐郊啊新乐郊,谁人还会长哀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3: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〇节 唐风

蟋蟀•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蟋蟀》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可是《毛诗序》偏说是“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清方玉润驳得好:“今观诗意,无所谓‘刺’,亦无所谓‘俭不中礼’,安见其必为僖公发哉?《序》好附会,而又无理,往往如是,断不可从。”

【F-114】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注释】
1、蟋蟀在堂:古人以候虫纪时。《豳风?七月》篇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宇、在户、入床下就是本篇所谓“在堂”。“在堂”是对“在野”而言。蟋蟀本在野地,由野而堂是为了避寒,所以诗人用此句表示岁将暮的光景。
2、聿(玉yù):同“曰”,语助词。莫:是“暮”的古写。“其暮”,言将尽。
3、除:过去。以上两句是说这时候如再不寻乐,可乐的日子就要过去了。
4、已:过甚。大:读“泰”。“泰康”,安乐。
5、职:当。居:谓所处的地位。以上两句是预先警戒之辞,言享乐别过分了,得想到自己的职务。
6、荒:废弛。
7、瞿瞿:惊顾貌。这里用来表示警惕之意。以上两句言良士时时警惕,所以为乐而不致荒废业务。“好乐无荒”承“无已大康”,“良士瞿瞿” 承“职思其居”。
8、迈:行。
9、外:本位以外的工作。苏辙《诗集传》:“既思其职,又思其职之外。”
10、蹶蹶:动作勤勉之貌。
11、役车:车名,方箱驾牛,农家收获时用来装载谷物。役车其休:言农事已毕。
12、忧:《郑笺》:“忧者,谓邻国侵伐之忧。”
13、慆:“滔”的借字。滔滔是行貌,这里单用一个字,词义相同。
14、休休:宽容。这句和“职思其忧”相应。惟其“思忧”,所以能心宽无忧。

【题解及原文】
这篇是感时之作。诗人因岁暮而感到时光易逝,因时光易逝的感觉而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又因乐字而想到“无已”、“无荒”,以警戒自己,因而以“思居”、“思外”、“思忧”和效法“良士”自勉。

【余冠英今译】
蟋蟀搬进屋里,一年快要到底。如今再不行乐,时光所剩无几。可别过分安逸,本分不要忘记!寻乐不荒正业,良士都能警惕。
蟋蟀搬进屋里,一年还剩几分。如今再不行乐,时光不肯等人。可别过分安逸,别忘其他责任!寻乐不荒正业,良士个个勤奋。
蟋蟀搬进屋里,往来牛车都停。如今再不行乐,时光都要溜尽。可别过分安逸,还该想着苦境!寻乐不荒正业,良士所以宽心。

山有枢•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山有枢》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主题,《毛诗序》认为是讽刺晋昭公,说晋昭公“不能修道以正其国,有财不能用,有钟鼓不能以自乐,有朝廷不能洒埽,政荒民散,将以危亡,四邻谋取其国家而不知,国人作诗以刺之也”。这一说法毫无史实根据,不足为信。我们从诗歌本身来考察,认为它该是嘲讽一个守财奴式的贵族统治者的作品。所以,此诗在铺叙中始终有一种悬念在吸引着人,引人人胜。

【F-115】山有枢
【题解及原文】讽刺贵族不能及时行乐,死后一切化为乌有。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埽。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注释】
1、枢(舒shū)、榆(余yú)、栲(考kǎo)、杻(扭niǔ):皆为树木名。
2、《集传》:“枢,荎(池chí),今刺榆也。”陈藏器《本草拾遗》:“《诗》之枢,即刺榆;《诗》之榆,即大榆,白榆。”
3、曳(叶yè):拖。娄:即“搂”,用手把衣服拢着提起来。《正义》:“曳娄俱是着衣之事。”
4、宛:通“菀”,萎死貌。
5、《毛传》:“栲,山樗(初chū,臭椿)。杻,檍(亿yì)也。”《传疏》:“山樗与樗不同。……叶如栎木,皮厚数寸,可为车幅,或谓之栲栎。”
6、廷:指宫室。
7、埽(扫sào):通“扫”。
8、考:敲。
9、保:占有。
10、永:《集传》:“永,长也。……饮食作乐,可以永长此日也。”

【白话翻译】
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间白榆长。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装。你有车子又有马,不驾不骑放一旁。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享受心舒畅。
山上长有臭椿树,菩提树在低洼处。你有庭院和房屋,不洒水来不扫除。你家有钟又有鼓,不敲不打等于无。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占有心舒服。
山坡上面有漆树,低洼地里生榛栗。你有美酒和佳肴,怎不日日奏乐器。且用它来寻欢喜,且用它来度时日。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得意进你室。

扬之水•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扬之水》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扬之水”开篇,是一种起兴,并以此引出人物,暗示当时的形势与政局,颇为巧妙。而诗的情节与内容,也随之层层推进,到最后才点出其将有政变事件发生的真相。所以,此诗在铺叙中始终有一种悬念在吸引着人,引人人胜。

【F-116】扬之水
【题解及原文】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号恒叔。公元前738年,晋昭侯五年,大夫潘义与恒叔密谋发动政变。一位随恒叔去曲沃的贵族写了这首诗,揭发政变的情况。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注释】
1、扬之水:悠扬缓慢的流水。《通释》:“此诗‘扬之水’,盖以喻晋昭微弱不能制恒叔,而转封沃以使之强大。则有如以水之激石,不能伤石而盖使之鲜洁。故以‘白石凿凿’喻沃之强盛耳。”
2、凿凿:鲜明貌。
3、襮(博bó):绣有花纹的衣领。
4、子、君子:均指恒叔。《集传》:“子,指恒叔也。” 《郑笺》:“君子,谓恒叔。”
5、沃:地名。《集传》:“沃,曲沃也。”
6、皓皓:洁白。
7、鹄(胡hú):地名。《毛传》:“沃,曲沃邑也。”
8、云何其忧:《毛传》:“云无忧也。”
9、粼粼:明净貌。《集传》:“粼粼,水清石见之貌。”
10、末句:方玉润《诗经原始》:“闻其事已成,将有成命也。”《诗缉》:“言不敢告人者,乃所以告昭公。”

【白话翻译】
悠悠河水流不停,水中白石更鲜明。白色衣服红绣领,随你一道到沃城。恒叔已经得拜见,心中怎不乐盈盈。
悠悠河水流不息,水中白石洁无比。红色绣领白色衣,随你一道到鹄邑。恒叔已经得拜见,心中还有啥郁抑?
悠悠河水流不停,水中白石真晶莹。我已听得政变令,不敢向人说真情!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诗经赏析栏目。(http://www.xigutang.com)


椒聊•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椒聊》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诗经•唐风》第四篇,诗中所表达的意思,历来说法不一。《毛诗序》和三家诗都以为是讽谏晋昭公,赞美曲沃桓叔势力盛大子孙众多的诗作;汉人应劭、第五伦则以为是赞美后妃多子的诗作。宋人朱熹以为“此诗未见其必为沃而作也”(《诗序辨说》),后人多怀疑而不信序说。今人解说此诗,因史料缺乏,诗的本事难以确考,都是更加宽泛地加以理解,不明言具体所指。

【F-117】椒聊
【题解及原文】赞美女子身高体壮,能多生孩子。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注释】
1、椒:花椒。古人用椒比喻妇人多子女。聊:助词。一说“聚”。《毛传》:“椒聊,椒也。”
2、蕃衍:即繁衍。《集传》:“椒之蕃盛,则采之盈升矣。”
3、硕:《郑笺》:“硕,谓状貌佼好也。”
4、朋:比。
5、远条:长枝条。《毛传》:“条,长也。” 《郑笺》:“椒之气日益远长。”
6、且(居jū):语气词。
7、匊(居jū):两手合捧。《毛传》:“两手曰匊。”
8、笃:忠厚诚实。《毛传》:“笃,厚也。”

【白话翻译】
花椒子儿生树上,子儿繁盛满升装。那个女子福气好,身材高大世无双。花椒子儿一串串,香气阵阵向上扬。
花椒子儿生树巅,盛满一把真繁衍。那个女子福气好,身材高大又壮健。花椒子儿一串串,香气阵阵散满天。


绸缪•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绸缪》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我曾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今按此解说。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
【F-118】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1、绸缪(绸谋chóu móu):犹“缠绵”,紧紧捆缚的意思。诗人似以束薪缠绵比喻婚姻。
2、三星:指参星。天:古音tīn。
3、今夕何夕:是惊喜庆幸之辞,言今晚是不同寻常的夜晚。
4、良人:犹言“好人”,这里是男称女。
5、子兮子兮:诗人感动自呼之辞。
6、如:犹“奈”。如此良人何:是喜不自禁之辞,言爱这“良人”爱得无可奈何。
7、刍:草。
8、隅:房角。三星在隅:言三星稍偏斜,对着房角。《集传》:“昏现之星至此,则夜久矣。”
9、邂逅:喜悦。这里为名词,谓可悦之人。
10、在户:言当面而见。《集传》:“户必南出,昏现之星至此,则夜分矣。”
11、粲:鲜明。粲者:犹言“漂亮人儿”。《通释》:“见此粲者,见其女也。”

【题解及原文】
这是乐新婚的诗。诗人觉得他的新娘子美不可言,那夜晚也是美不可言,喜不自胜,简直不晓该怎么办好。

【余冠英今译】
柴枝捆得紧紧,抬头正见三星。今晚是啥夜晚?见着我的好人。你看,你看啊!把这好人儿怎么办啊!
紧紧一把刍草,三星正对房角。今晚是啥夜晚?心爱人儿见着。你看,你看啊!把这心爱的怎么办啊!
荆树条儿紧缠,三星照在门前。今晚是啥夜晚?和这美人相见。你看,你看啊!把这美人儿怎么办啊!


杕杜•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杕杜》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或是战乱,或是饥荒。《小雅•常棣》说:“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死丧祸乱既平清,一家生活也安宁。那时虽有亲兄弟,反觉不如朋友亲)可作反证。是战争使骨肉离散,沦为难民。又《大雅•召旻》:“瘨我饥馑,民卒流亡。”(饥馑遍地灾情重,十室九空尽流亡)是灾荒使百姓失所,乞食四方。

【F-119】杕杜
【题解及原文】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得不到帮助,十分伤感。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注释】
1、有:语助词,无实义。杕(地dì):独立。杜:赤棠树。
2、湑湑(许xǔ):草木茂盛貌。
3、踽踽(举jǔ):孤独貌。《毛传》:“踽踽,无所亲也。”
4、同父:同父兄弟。《集传》:“同父,兄弟也。”
5、比:辅助,亲近。胡不比:俞樾《群经平议》:“盖言彼在涂之人,胡亲比之有。”
6、佽(次cì):助。
7、菁菁:《毛传》:“菁菁,叶盛也。”
8、睘睘(琼qióng):孤单,无所依靠。《毛传》:“睘睘,无所依也。”
9、同姓:同母兄弟。《通释》:“女生曰姓……同姓,盖谓同母生者。”

【白话翻译】
高高一棵棠梨树,树上叶儿密密布。只身行走多孤苦,岂是路上没别人?不如同胞亲手足。可叹路上来往客,为啥不肯近我处?人家无兄又无弟,为啥不肯相帮助?
一棵棠树枝干长,叶儿青青生长旺。只身行走多凄凉,岂是路上没别人?不如骨肉亲兄长。可叹路上来往客,为啥不肯近我旁?人家无兄又无弟,为啥不肯来相帮?


羔裘•诗经•唐风|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羔裘》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从结构上来看,此诗显得十分简单,艺术上也没有太多的特色,比较明显的也就是反覆吟咏、反覆唱叹、回环往复的手法。这种手法实际上在《诗经》中已相当普遍,有着民歌民谣的风味,从这也正说明了《诗经》与民歌之间的密切关系。、

【F-120】羔裘
【题解及原文】讽刺统治者不爱护体恤人民。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注释】
1、羔裘:《集传》:“羔裘,君纯羔,大夫以羔饰。”
2、祛(区qū):衣袖。《集传》:“祛,袂(妹mèi)也。”
3、居居:即“倨倨”,傲慢貌。《毛传》:“自,用也。居居,怀恶不相亲比之貌。”
4、褎(袖xiù):古体袖字。
5、究究(求qiú):借为“仇仇”,傲慢状。
6、《尔雅?释训》:“居居、究究,恶也。”郝懿行《义疏》:“此居居犹倨倨,不逊之意。……究、居声转为义。”

【白话翻译】
豹皮袖口羔皮裘,骄横待我几时休。难道就没别的人,只有你我是故旧?
羔裘袖口饰豹毛,待我恶劣气难消。难道就没别的人,非要同你相处好?


鸨羽•诗经•唐风|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鸨羽》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抗议统治者的深重压迫。

【F-121】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注释】
1、肃肃:鸨羽之声。鸨(保bǎo):是形状像雁的大鸟。属涉禽类。一名野雁。鸨羽,犹“鸨翼”。《集传》:“鸨,鸟名,似雁而大,无后趾。”
2、集:鸟类息在树上叫做“集”。苞:草木丛生为“苞”。栩:是栎树。鸨的脚上没有后趾,在树上息不稳,所以颤动羽翼,肃肃有声。这里以鸨栖树之苦,比人在劳役中的苦。
3、王事:见《邶风?北门》篇注。靡盬(古gǔ):没有停息的时候。王引之《经义述闻》:“盬者,息也。”
4、蓺(艺yì):通“艺”,种植。
5、怙(户hù):依靠。
6、所:居处。曷其有所:言何时才能安居。
7、极:止。曷其有极:言何时才是苦尽之时。
8、行:行列。一说行指鸟翮(核hé,鸟的翅膀)。《通释》:“鸨行(háng),犹雁行也。雁之飞有行列,而鸨似之。”
9、梁:《集传》:“梁,粟类,有数色。”
10、曷其有常:言何时恢复正常。《集传》:“常,复其常也。”

【题解及原文】
这诗是农民在徭役重压下的呻吟。农民因为劳于“王事”,不能兼顾耕种,使父母的生活失掉保障。而所谓王事又是永远没有完的,什么时候才能安居乐业,只能去问那“悠悠苍天”。

【余冠英今译】
野雁沙沙响一阵,栎树丛里息不稳。王差不得息,庄稼种不成!饿死爹妈谁来问?老天啊老天!那天小民得安身?
野雁沙沙翅儿颤,酸枣丛里息不安。王差不得息,庄稼完了蛋!我爹我妈准饿饭!老天啊老天!哪儿有个了啊哪儿有个完?
野雁成行响飕飕,息在一丛桑树头。王差不得息,庄稼不能收!爹妈拿什么来糊口?老天啊老天!太平年头几时有?


无衣•诗经•唐风|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无衣》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与下面《秦风》中的《无衣》题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却完全两样。从字面上看,似觉并无深意,但前人往往曲为之说,《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釐王。

【F-122】无衣
【题解及原文】曲沃武公派大夫送宝器给周厘王,请求赐给他诸侯命服,正式封他为晋侯。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注释】
1、七:七节之衣。代贵族之礼服。《毛传》:“侯伯之礼七命,冕服七章。”
2、安:妥善,合适。吉:吉利。
3、六:六节之衣。代贵族之礼服。《毛传》:“天子之卿六命,车旗衣服以六为节。”
4、燠(玉yù):温暖。《毛传》:“燠,暖也。”

【白话翻译】
难道我就少衣裳?跟你做的比不上,你的舒适又漂亮。
难道我的衣不多?跟你做的比不过,你的舒适又暖和。


有杕之杜•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有杕之杜》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取得如此出色的艺术效果,与诗的特殊结构很有关系。陈仅评曰:“此诗五章,前二章为一调,后二章为一调,中一章承上章而变之,以作转纽。‘独旦’二字,为下‘日’、‘夜’、‘百岁’之引端。篇法于诸诗中别出一格。”(陈继揆《读诗臆补》引)分析得很透辟。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

【F-123】有杕之杜
【题解及原文】一位女子爱慕一位男子,希望和他相好。一说这是一首求贤的诗。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注释】
1、有杕(第dì):相当于“杕杕”,高耸挺立的样子。
2、道左:《郑笺》:“道左,道东也。”
3、噬(是shì):发语词,无意义。适:来,到。
4、曷:何不。饮食:吃。这里比喻“相就”、“到来”。闻一多《诗选与校笺》:“饮食是性交的象征廋语。”(廋:音叟sōu,隐藏,藏匿)。
5、道周:道西,道右。《释文》:“周,《韩诗》作右。”
6、来游:来交往。

【白话翻译】
一棵棠梨上参天,独自长在路东边。那个青年美男子,可肯来和我相伴?心里实在爱恋他,啥时能与共缠绵?
一棵棠梨上参天,独自长在路右边。那个青年美男子,可肯和我去游览?心里实在爱恋他,啥时能与共缱绻?(缱绻:qiǎn quǎn,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缠绵)


葛生•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葛生》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取得如此出色的艺术效果,与诗的特殊结构很有关系。陈仅评曰:“此诗五章,前二章为一调,后二章为一调,中一章承上章而变之,以作转纽。‘独旦’二字,为下‘日’、‘夜’、‘百岁’之引端。篇法于诸诗中别出一格。”(陈继揆《读诗臆补》引)分析得很透辟。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


【F-124】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注释】
1、蒙:覆盖。首句言葛藤蔓延,覆盖荆树。上古“死则裹之以葛,投诸沟壑”(《法言?重黎篇》注),其后仍有以葛缠棺之俗(《墨子?节葬篇》)。诗人悼亡用“葛生”起兴,或许与古俗有联想。《通释》:“蒙楚、蒙棘、蒙野、蒙域,盖以喻妇人失其所依。”
2、蔹(恋liàn又脸liǎn):葡萄科植物,蔓生,草本。蔓:延。以上二句互文,葛和蔹同样生与野,同样可以言“蒙”、言“蔓”。《集传》:“蔹,草名,似括楼,叶盛而细。”
3、予美:诗人称她的亡夫,犹言“我的好人”。亡:不在。此:指人世间。
4、谁与独处:应在“与”字读断,和“不远,伊迩”句法相似。言予美不在人世而在地下,谁伴着他呢?还不是独个儿在那里住!《诗辑》:“我其谁与乎?处独而已。茕(琼qióng,孤单,孤独)然无所依矣!”
5、域:葬地。
6、角枕:用牛角制成或用角装饰的枕头。据《周礼?玉府》注,角枕是用来枕尸首的。
7、锦衾:彩丝织成的被。殓尸用单被。
8、旦:读为“坦”,就是安。“独坦”犹“独息”,都是独寝之意。《诗缉》:“独旦,独宿至旦也。”
9、以上二句言未来的日子不易熬过,每天将如夏日的迟迟,每夜都似冬夜的漫漫。
10、百岁之后:犹言“死后”。
11、其居:指死者的住处,就是坟墓。以上二句言待死后和“予美” 同穴。《郑笺》:“居,坟墓也。”
12、其室:犹“其居”。《郑笺》:“室犹冢圹(旷kuàng,墓穴)。”

【题解及原文】
这是女子悼念或哭亡夫的诗。诗人一面悲悼死者,想象他枕着角枕,盖着锦衾,在荒野蔓草之下独自长眠;一面自己伤感,想着未来漫长的岁月都是可悲的,惟有待百年之后和良人同穴,才是归宿。

【余冠英今译】
葛藤藤把荆树盖,蔹草蔓生在野外。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待!
酸枣树上葛藤披,蔹草爬满坟园地。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息!
漆亮的牛角枕啊,闪光的花锦被。我的好人儿去了,谁伴他呀?独个儿睡!
天天都是夏月的天,夜夜都是冬天的夜。百年熬到头,到他身边相会。
夜夜都是冬天的夜,天天都是夏月的天。百年熬到头,回到他的身边。


采苓•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采苓》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主题比较单一,意在劝说世人不要听信谗言。关于此诗的本事,一般论家都说是讽刺晋献公的。《毛诗序》称:“《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近人吴闿生《诗义会通》进一步申述其旨说:“献公听谗之事,莫过于杀太子申生,诗必为是而发。《序》不言者,人所共喻,无待更言也。”吴氏这一推断,虽无信史可征,但不为无据,姑录以备考。、

【F-125】采苓
【题解及原文】劝人不要听信谗言。谗言不可信,进谗言没有好下场。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注释】
1、苓:《通释》:“苓为甘草,而《尔雅》为大苦,则甘者名苦矣。”
2、首阳: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
3、为(伪wěi):“伪”的借字。为言:即伪言。《传疏》:“古为、伪、讹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
4、旃(粘zhān):之,代词。
5、苟:且。无然:不要相信真实这样。然:是,对。
6、苦:《集传》:“苦,苦菜,生山田及泽中。”
7、与:用,采用。《集传》:“与,许也。”
8、《毛传》:“葑(封feng),菜名也。”

【白话翻译】
采甘草啊采甘草,在那首阳高山顶。有人专爱说假话,千万不要胡乱听。抛弃谣言别理睬,一切假话莫答应。有人专爱说假话,到头自己陷困境!
采苦草啊采苦草,在那首阳山脚跟。有人专爱说假话,千万不要胡乱信。抛弃谣言别理睬,一切假话莫当真。有人专爱说假话,到头徒自招怨恨!
采蔓菁啊采蔓菁,一直采到首阳东。有人专爱说假话,千万不能乱听从。抛弃谣言别理睬,一切假话毫无用。有人专爱说假话,到头希望全落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2 23:08 , Processed in 0.59245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