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萍水相逢

莺歌燕语?双城变奏之三(汀芷幽兰&萍水相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而言,“谐谑”类曲艺在创演实践中,由于以幽默和滑稽为主要审美特征,极易陷入拿笑乐当目的而流入低俗的境地中。而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内容和主题的积极健康保证了艺术品位的“雅”。其一以贯之的“民生视角”形象地揭示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在提供娱乐的同时“观风俗,知薄厚”。《笑侃三十年》中,他寻找上海城市30年来的生活变迁,衣食住行、酸甜苦辣,勾起了几代上海人五味杂陈的集体记忆。纪念上海解放60周年的《笑侃大上海》,在貌似“意识流”的随意调侃中勾勒出大时代的侧影,幽默与一些精致的小思想观点信手拈来。《我为财狂》则以财经为主线,嬉笑怒骂间一一盘点“波澜壮阔的2008”。海派清口的话题贴近潮流、民生。其中蕴含的时事情结也为他的表演增添了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事是周立波海派清口的“灵魂”。周立波说:“海派清口着眼的是当下的事……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里把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人与事搬到舞台上,融入到我的节目中来。”有轰动效应的新闻都会成为他表演的素材。调侃小布什被扔鞋,对比卢武铉与陈水扁事件,评说萨科奇,他以带有浓烈海派色彩的个人化叙述触及当下的社会关注点,在幽默诙谐的调侃中思考社会,褒贬鲜明而又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节目如果要突破地域限制,地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周立波海派清口之所以能够日渐风靡全国,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在于它所蕴含的上海海派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作为近代城市的形成过程是市民社会兴起的过程,因而在这块土地上发育而成的“海派文化”,市民性是关键的元素。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以市民大众为主要对象,贴近市民生活和心态,是一种海派市民文化。《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中,几乎涵盖了上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生活的各个层面。从上海的风土人情、历史面貌谈到文化特色,“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洋溢着作为上海人的自豪感。海派文化的重要内容??海派方言,如“打桩模子”“元宵模子”等,也作为“文化密码”频频出现,在与观众的共同解码中获得情感共振。周立波说:“我是主动去探索这座城市的思想,希望与观众一起完成对这座城市的思考,帮助大家找回对这座城市和对‘海派’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立波的清口不乏针砭时弊、反讽生活,贯穿了他表面戏谑而内里严肃的通透态度,其中蕴含“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他讽刺假货,揶揄统计数据、大牌明星,开涮股市,讽刺中国足球。“笑侃”背后,是深层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是一种享受,也让人思索。海派清口丰富了上海富于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是对上海地域文化精神的精彩代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里弄石库门住宅是公认的上海居住文化象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1.石库门建筑是上海近代民居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

    (1)结构特点:石库门建筑既有江南院落民居的风格,又融合了欧洲排联式的结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结晶,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聚族而居、以合为主,分而不隔、互相照应,对外封闭、对内敞开等等特点。

    (2)装饰特点:石库门建筑的装饰性特别强,在山墙、过街楼都有重点装饰。造型和装饰多采用西式建筑风格,也以吉祥文字装饰门头,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生活特点:原以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为主,后被单身和几户小家庭共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所取代。邻里间生活关系密切,人员复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2.石库门文化对近现代上海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生活方式的影响。



    石库门孕育了近现代上海乃至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及生活方式,形成了特有的石库门文化,具体是:



    1)政治:上海的石库门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诸多重要政治机构的所在地。例如麦加里中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所、鲁迅等人创办的“中国济难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2)经济:上海的“里弄工厂”是上海工业与文化的一大特色,更是现代多家大型企业的雏形。解放后的上钢八厂便是如此。各种烟纸店的经营也是大商家的雏形。



    3)文学:上海的石库门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新流派“亭子间文学”。诸多文化界人士以石库门为栖身之所,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例如田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即后来的《国歌》),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文集》也是作于上海公共租界的亭子间内。



    4)艺术:石库门的生活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如《十字街头》、《天涯歌女》等许多电影、音乐作品,都能看到石库门生活的影子。石库门建筑的装饰艺术至今仍广为流传。



    5)生活方式:石库门这一多样性、复杂性的住宅,形成了独特的上海生活风情,奠定了近代上海特有的节令文化、服饰、饮食、生活、习惯等,成为区别其他地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如童谣、婚丧活动、社交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库门文化孕育并滋养了上海近代文明,作为一种象征,石库门文化代表了近代上海的文化特色。当然,石库门的五方杂处,也包容了三教九流的黑色文化与灰色文化,这是应当清醒认识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7 05:29 , Processed in 0.10457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