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似曾相识

[分享] 《趣味楹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0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八二)
       钱钟书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不为名利所困,不为外物所扰,没有过多的期待,也不用担心失去,如此,最是自在。
幸遇三杯酒好;
况逢一朵花新。
       这副联告诉我们人生短短几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天天开心。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学会寻找快乐,发现美好,来的时候是哭的,走的时候,一定要笑。
       走过半生,不想刻意去讨好谁。你对我不离不弃,我对你生死相依。
       丰子恺说:“追赶不上的不追,不属于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么复杂,简单甚好。”
       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简单是最终的选择和归处,是人生丰富和幸福的所在。愿我们余生都能拥有简单通透的内心,任凭窗外风吹雨打,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5 06: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7-15 06:37 编辑

        (二八三)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答道:“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欧阳修答道:“遵命。”于是老兵念道: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一听这上联,看似随便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便接上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
       原来这下联便是: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07: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7-16 07:11 编辑

         (二八四)
       中国人讲究阴阳平衡。......................
       山与水,一刚一柔,对立统一。林则徐有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就是在赞美山和水的品质:
水宽容、灵活、纯净;
山坚定、沉稳、刚毅。
       人生在世,正需要这样的情怀和品格。做人如水,容万物;做事如山,不动摇。古语云: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人不言自能。高山从不夸耀自己的险峻,但人人都能看出它的巍峨;大海从不吹嘘自己的宽广,但人人都能看出它的壮阔。做事也应学习山、海的沉稳。事成之后,也不必要到处炫耀自己的本事,做出一番成绩来,自然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老话说的好:“高山不语,静水流深。”
       山有山的风骨,海有海的胸襟。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所以“做人如水,做事如山”内存玄机和巧妙,短短八个字,既说明了如何做人,又说出了一个人应如何做事。
做人能做到虚怀若谷,便能够汇集百河而成为汪洋;做事能做到坚定不移,便能如峭壁一般,屹立云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06: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7-17 06:25 编辑

                       (二八五)
       很认同一句话:“不懂反省的人,只会从生活的这个坑掉进另外一个坑。”空有经历,却从无经验的人,一生在原地踏步。遇事多自省,才能于失败中得教训,化不足为优势。
       正所谓:
抱怨者自困;
自省者自渡。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唯有拥有刮骨疗伤的勇气,才能收获新生的惊喜。因为那些反思后的领悟,都会变成为自己铺的路。“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习惯用双眼盯着别人,却常常忘记审视自我。 事实上,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遇事少抱怨别人,多反思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常自省,方能长清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0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7-18 06:46 编辑

             (二八五)
       很认同一句话:“不懂反省的人,只会从生活的这个坑掉进另外一个坑。”空有经历,却从无经验的人,一生在原地踏步。
      遇事多自省,才能于失败中得教训,化不足为优势。 正所谓:
抱怨者自困;
自省者自渡。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唯有拥有刮骨疗伤的勇气,才能收获新生的惊喜。因为那些反思后的领悟,都会变成为自己铺的路。“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习惯用双眼盯着别人,却常常忘记审视自我。 事实上,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遇事少抱怨别人,多反思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常自省,方能长清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6: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八六)
       毛主席挽易越村联:
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我为民国前途哭;
去年追悼杨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
       1921年8月,革命志士、湖南长沙人易越村因不满北洋军阀统治,愤而投海自杀,欲以生命唤醒民众。毛泽东为其写挽联,高度评价了易越村捐躯抗争的精神,忧国忧民之心、之情溢于言表。
       为同学刘能诗家题春联:
过乱世新年,何分贵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年好景随春到;
三亿苍生盼日升。
资水入湘江,涌入洞庭归大海;
天情怀众庶,长怀国运救中华。
       1927年冬在湖南湘阴县考察农民运动情况时,毛泽东住在他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同学刘能诗家中,并为刘能诗家题写了这三副春联。三联不仅切时,切景,切情,而且像日月星辰一样珠联璧合,均自然深刻地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心目中的伟大理想抱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6: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八七)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的日常生活非常勤俭,除去公务外皆以修身十二法按部就班,以此为戒,终成伟人。
       “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户”,是曾国藩给自己及后人定下的修身十二法,这十二条中,又有八法可供现代人借鉴。常常谨记并严格执行,必事有所成。
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静坐:静坐四刻,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恋;
读书:读书专一,十页为率;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保身:节制操劳,节制食欲;
       日知所亡:自省求知,不求他人;
        作字:习练笔墨,凡事即清。
        在现代,以毛笔作字早已脱离了大众,书法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少有人能掌握的高雅艺术,和过去对比,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悲哀?
在曾国藩看来,早饭后必定作字半个时辰,凡笔墨应酬,就当做自己的课程。凡是今日之事,一定今日毕,否则事情越积越多,终会麻烦多如乱麻。
有人说这是蜡烛煤油灯农业时代的产物,与如今的电气时代相比已脱节。其实,这恰恰是今人最需要的律己精神与情感寄托,辩证待之,定能使人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06: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八八)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1年7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在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心中激荡起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32个字,浓缩百年奋斗,揭示历史真谛。这是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史诗,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豪迈宣言。
       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在“云端”举行之际,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逾万名政党和各界代表与会。盛况的背后,是许多人心头普遍萦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树高千丈必有根;
江流万里总有源。
       读懂中国共产党,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06: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7-21 06:56 编辑

                              (二八九)
       古时候,汤某与朋友上街游玩,见酒店吊着一盏方灯,四面都写着酒字,于是出一上联曰: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此时夜已深,报更者已出,友曰,我对出下联:
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清末,皖西某地李某延师课子,允诺每年逢七夕宴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是一年七夕,三餐依然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
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
       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
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李又失约。先生再传学生作对:
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
       李某见了,又代其子对曰:
黄花如有约,重旭以后待何迟。
       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作对:
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
       李某在旁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汉记提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
李某顿时语塞,郝然。而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2 06: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7-22 06:26 编辑

                  (二九〇)
       曾国潘,中国历史上最牛的人物之一。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实都是因为一句“以勤治事”。勤有五解,曰: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这不仅是为官之道,亦是为人处世之道。
险远之路,身往验之;
艰苦之境,身亲尝之。
       “身勤”,即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6 16:46 , Processed in 0.10285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