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萍水相逢

莺歌燕语?双城变奏之三(汀芷幽兰&萍水相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1 18: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间的北京,南宛北季,人人皆知。季氏的烤羊肉、宛氏的烤牛肉,各有各的立身之道。烤肉宛现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创建于1686年。最初为一名姓宛的回民在宣武门一带推车卖牛羊肉。其第二代在车上安置了烤肉炙子,卖起了烤牛肉。直到其第三代才购置了铺面,从此座店经营,专营烤牛肉和牛、羊肉包子。张大千、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均为这里的常客。烤肉宛第一块匾额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溥儒所书。1946年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亲题“清真烤肉宛”一匾。现在,饭庄里还悬挂着郭沫若亲笔所题诗句。
  烤肉宛大厅左侧的烤肉间里,一副紫铜打制的烤炉颇为瞩目。这是老板特请天桥的老艺人打制的。炉上的烤炙子系康熙年间的老古董,相传有三百年的历史,可谓烤肉宛的镇堂之宝。
  烤肉宛的肉很考究。要求四至五岁、体重三百斤以上的西口羯牛或乳牛,只取其上脑、排骨、里脊、米隆、子盖、和尚头等最嫩的部位,并剔除肉筋。精选的牛羊肉、精湛的刀工、精美的作料,再加上专选的松枝、枣木、梨木烤炙,烤出的肉肉质润滑、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烤肉宛现由宛氏第六代传人宛华福主理。他已有五十多年切肉实践经验,不论牛肉、羊肉都要剔净筋膜,切成均匀六毫米左右的薄片,配以香油、酱油、虾油、料酒、姜汁、白糖、味精、葱丝、香菜等佐料,上炙子一烤,鲜香四溢,备受中外宾客的青睐。
  文革中烤肉宛一度改称牧平烤肉店,文革后恢复老字号,烤肉宛也经营几十种的清真菜肴,与又一顺、鸿宾楼、民族宫清真餐厅并称西城清真四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8: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8: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顺饭庄是北京著名的清真风味饭庄,创建于1948年8月8日。在又一顺创建之前,北京的清真餐馆中,东来顺以涮肉为代表称“东派”,西来顺以清真小炒为代表称“西派”,各以不同的特点独树一帜。又一顺饭庄将东派菜的爆、烤、涮和西派菜的精美、华贵小炒集于一店,自成一体,成为独具北京清真风味特色的菜系。
  又一顺饭庄于2005年7月对内部环境进行了装修改造,经过装修改造之后又一顺饭庄的店堂环境焕然一新,优雅、舒适、干净、卫生。体现出了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在黄寺大街上,又一顺的店面依然是伊斯兰的绿顶白墙。里面的装修是古朴的伊斯兰风格的地毯、桌椅、壁挂、字画、鹅黄的壁纸与镶嵌着金线的窗幔,再点缀上几盆翠绿的竹子,在大厅之中就嗅到了野外的气息,人工的华丽与自然的韵味巧妙地融合为一。目前的又一顺饭庄共有雅间6个,其中高档间2个,整个餐厅可同时接待300人用餐。又一顺饭庄一楼大厅可同时容纳150人用餐,每逢节假日婚宴包桌者应接不暇。
  2006年又一顺饭庄被国家商务部重新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又一顺特色菜有风味火锅、夏果虾球、香辣羊排、醋溜木须、滑洋四宝、它似蜜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8: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8: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来顺饭庄是北京饮食业老字号中享有盛誉的一个历史名店。
  在过去的一百年,东来顺的清真菜肴作为京华菜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创立、发展和不断丰富,曾经对弘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延续、创新、发展京华菜系做出过贡献,产生过影响,一直受到前辈同行的敬重和广大顾客的青睐。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半个世纪里,东来顺的创业史、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是北京近代民族饮食业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上个世纪初,清政府实施新政,开放市场。1903年,伴随着北京开辟最早、名声最大的东安市场的出现,东来顺饭庄的创始人丁德山兄弟,手推小车、带着木案和几个板凳来到东安市场北门,摆摊叫卖清真小吃豆汁、扒糕,迈出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几年后,丁氏兄弟立铺挂牌,“东来顺”由此得名。铺名先是叫“东来顺粥铺”,规模不大,只是一间小木棚,经营品种为豆汁、杂面、馅饼、羊杂。1912年,东安市场失火,木棚被焚。市场重建后,丁德山在原处建起三间瓦房,改招牌为“东来顺羊肉馆”,开始经营涮肉。丁德山出身贫寒,摆摊创业时凭力气挣钱,兴业之后也不失勤俭本色,仍是苦心经营。由于他以诚信为本,讲求货真价实,又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经营之道和制作技艺,所以,没出几年,东来顺的涮羊肉便与当时闻名京城的“正阳楼”齐名。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东来顺改良了涮羊肉的火锅等器具,并以选料精、加工细、佐料全、火力旺的独到之外,一越而成为京城涮羊肉之冠。从此,东来顺便一发不可收,不仅盖起高楼雅间,经营品种也不断扩大发展,形成了集爆、烤、炒、涮于一体的清真系列菜肴,在川、鲁、湘、粤菜系林立的京城,独树一帜,成为北京著名的老字号。虽然,在解放前的近半个世纪里,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东来顺也是历尽艰难,几度兴衰,但其经营业绩却始终高居京城饮食业之榜首。
  东来顺涮羊肉可讲究了。羊屠宰之后,要冰镇以后,才由切肉师切成薄片。切肉,既不是切下去也不是锯下去,而是一前一后用月牙形的刀来回地拉。东来顺的切肉师傅,能做到一斤肉切出六寸长、一寸半宽的肉片四十至五十片,能切到片片薄如纸、匀若晶、齐如线、宛如花。羊肉片切成后放在青花盘中,透过肉片,都能隐隐看到盘上的花纹。
  配涮羊肉要有好的调料。东来顺的调料有芝麻酱、绍酒、酱豆腐、腌韭菜花、酱油、辣椒油、虾油、米醋、葱花、香菜末等。这些调料分别在小碗里,吃时可随各人喜好自己调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8: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8: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街一带的清真老字号,吃的是涮肉,按人头送糖蒜,鲜切的羊肉味道不错,久涮不老,很嫩,小料也不错,服务一般,上菜较慢。鲅鱼丸子也还不错,门口外卖各种熟食、小吃。地道的碳火锅,碳锅也有小酒精锅,锅底有清汤的也有麻辣的,环境一般。
  聚宝源的火锅很地道!肉质鲜嫩,走筷就熟。鲜肉4两一盘,冻肉5两一盘,价格一样。酱料很讲究,配上香菜和葱花,吃的就是那正宗味儿,加两瓣糖蒜,加上烤火烧,那才够地道。
  聚宝源的牛羊肉都是分很多种的,和牛排差不多,分上脑、通脊等。酱汁一定要麻酱的配上香菜和葱花,火烧一定要泡汤(吃剩的酱汁泡汤一起喝)。
  推荐百叶、羊肉、牛肉(切的能透亮,刀功不错)、烤火烧(有烤和炸两种)、糖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8: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地安门外大街的望德楼餐厅以地道的清真菜而在当地颇有口碑。此店经营较全面,一层便餐、小吃较多,且都用屏风作了隔段,二层较豪华,这里的菜全部为清真。
  镇店菜杏脯牛柳、扣烧羊肉、羊肉泡馍这几样做的都不错。杏脯牛柳肉嫩杏儿香甜色亮,扣羊肉做的很软,还不膻。另外,红烧牛蹄不仅主菜做的香软,就是配菜的菜心也做的脆嫩不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8: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壹条龙饭庄创业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是京城经营清真菜肴的著名饭庄,2006年被中国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饭庄原名“南恒顺羊肉馆”。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春末一天,南恒顺来了两位顾客,一位约20多岁像主人,另一位40多岁像仆人,吃完涮肉没钱付账。韩掌柜看这两个人不像诓吃的人,便笑着说:“没关系,您二位请便吧!什么时候方便给带来就行了。”第二天一个宫里的小太监把钱送来,大家才知道,昨天那个年轻人就是光绪皇帝。韩掌柜立即将昨天皇帝做过的凳子,用过的火锅,当作“宝物”供奉起来。用黄绸子包好,不许别人再用。于是“壹条龙”(过去把皇帝称作龙)在南恒顺吃饭的事很快在北京传开,人们便将南恒顺称为“壹条龙”。但在那时随便称龙是有罪的,所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21年8月店铺才正式挂出了“壹条龙羊肉馆”的牌匾,这块牌匾与当年光绪皇帝曾经用过的铜锅现今仍在店内珍存。
  壹条龙经营涮羊肉已有220多年的历史,因其一直延续传统的铜火锅吃法,堪称京城涮羊肉之“正宗”,至今仍传承发展着壹条龙涮肉选肉精、加工细、佐料全、主食香的四大特点。壹条龙清真涮肉炭火锅被评为“北京名火锅”。2007年一条龙清真涮肉制作技艺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8: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来顺饭庄是开业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主营清真炒菜的老字号饭庄。现址在和平门北新华街116号,有两层楼结构,一楼和二楼都设有散座大厅,二楼有3个包间。饭庄的服务员用英语、阿语两种语言每年接待上万名穆斯林国家的游客用餐,成为市旅游用餐的定点单位。
  西来顺饭庄的菜肴精烹细炒,逐渐形成了自家特色,被誉为“西派清真菜”的代表。其特点是用料广泛,选料精细,烹饪细致,造型美观,融中西之长;烹调上讲究刀工,擅长炸、熘、爆、炒、烧、焖,以清淡、鲜嫩、质纯为醇无腥膻而著称。马连良鸭子、烤全羊、烤乳羊、雀窝虾、灯笼鸡等菜肴做得十分出色。
  西来顺饭庄2006年被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四星级企业。2007年被国家商务部重新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西来顺镇店名菜“马连良鸭子”有一段历史佳话。一日,马连良先生演出归来,到当年褚祥掌灶的“又一村”用餐。饭兴正浓时,只听得门外有枪响,打听才知,原是时任北平警备司令王怀庆的小舅子,跟一个也有权势的李姓处长为争一个雅间打起来了。马连良得知后也没含糊,撂下碗筷便挺身而出,把事情平息了,保住了“又一村”。褚祥对马先生的义举很是感动。
  马先生祖籍是山东,其夫人是淮扬人,故褚祥用鲁菜的手法,淮扬的风味汤料亲自给马先生做了这道菜。除了梨园人士,这几十年吃过马连良鸭子的人不多。只因为褚祥大师走了之后,便断了档,成为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为此,北京晚报曾在头版强烈的呼吁恢复这道文化内涵极深的菜肴。西来顺在2001年为纪念马连良先生诞辰百年,在褚祥大师的再传弟子、清真大师杨国桐的指导下,恢复了这道断档几十年的菜。活动当天,马连良先生的家人、亲属,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的领导、北京京剧院、中国京剧院的领导及京剧界的艺人大腕,梅派的梅葆玖齐聚西兰顺。大家品尝着马连良鸭子,缅怀马连良先生炉火纯青的艺术才华和崇高艺德,追忆与西来顺的不解之缘,与会的近百人对马连良鸭子赞不绝口。马连良先生的后人,年近七旬的马崇禧先生当场挥墨写下了“弘扬京剧艺术,光大饮食文化”的条幅,之后以扶风社马裔后人的身份做成锦旗赠予西来顺,悬于店堂高墙之上。
  马连良鸭子的做法特别。加工洗净后,得经过腌渍、蒸、炸等几道工序。腌时讲究内膛、外皮搓抹,入味后蒸3至4小时至透,再温油炸至皮酥。精制的马连良鸭子上桌时赤黄油亮,皮酥肉软,香味透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7 14:29 , Processed in 0.10224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