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倚槐卧雪

散文05年贴存放处(暂时过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今夜,何处是静土(作者:醉红尘)
上午还是云淡风轻,阳光明媚,下午,天上飘了几缕云。到了傍晚时候,大片的云从西北方向涌来,布满了黄昏时分的天空。


小城的元宵夜,一改平日冬夜的冷清,街上热闹了起来。“文化市场”有灯谜晚会,“体育场”里有焰火晚会,另外还有几处街头晚会,都提前打出了广告。


吃过元宵,女儿想去看焰火,先生怂恿我一起去。我懒的动弹,灯谜晚会提不起我的兴趣,更不想看焰火。人多拥挤,那刺鼻的火药味更是呛的人喘不过气,我才不去受那份罪呢。焰火没看成,女儿的小嘴噘着,一声不响。看了一会电视,小脸上露出了笑意,等到晚会开始,小丫头的脸上乐开了花。


我看了眼电视,咿咿呀呀,又唱又跳,没我喜欢的节目,回房间去了。拿过一本书,翻开还没看,外面一声震耳的响声,窗外的车叫了起来。按了下遥控器,叫声停了。紧接着又是一声响,车又叫了。关掉灯,走到窗前,拉开窗帘朝外看去,车灯一闪一闪的,夜色中,像只眨着眼睛乱叫一气的小狗。远远近近,爆竹连成一片。我索性放下遥控器,任凭车在那里叫。附近有几辆车叫得更欢。车辆防盗器的作用似乎只是吵人,对盗车贼的到没什么作用。前不久一个朋友的本田车刚被盗,那车也是装了防盗器的。


听者那此起彼伏的叫声,忽然想起了农村夏夜的蛙鸣。我笑自己,怎么竟把车和青蛙扯到一起来了。然而,童年的元宵节却不由自主地跑了出来。


童年是在外婆的小村子渡过的。北方农村的元宵节不放鞭炮,也不吃汤圆。元宵夜是孩子们的天下。吃过饺子,孩子们纷纷跑出家门,手里拿一把细长的烟花,边放边玩。小孩子的另一项乐趣是看灯。小村庄有挂灯的风俗。灯架是木头的,外面糊上画有各种图案的灯纸,里面有个烛盘,插上大红的蜡烛,在夜里,即好看,又可照亮。挂上灯,大门敞着,任凭孩子们跑进跑出。


外婆家的灯是母亲初三回娘家时画的。一般人家的灯只画正面,母亲却连侧面都画上画。最漂亮的是“嫦娥奔月“,最严肃的是“如来金身像”,最好玩的是“胖阿福”。与别人家不同,外婆家除挂的“花灯”外,还有用萝卜刻的“萝卜灯”。房屋是老式套院,一条长长的“过道”,尽头迎面挡了一堵“影壁”,转过“影壁”,才是院子。元宵夜,灯从街门口一直挂到屋门口,“萝卜灯”也从街门口直摆到窗台上。街门口和“过道”两排列的上驮着红烛的大肥猪,取肥猪拱门之意,院子里、屋里的窗台上是背负蜡烛的“金鱼”,是连年有余的意思。“影壁”前的灯是有讲究的,“花灯”画的是“如来金身像”,灯下放一小桌,小桌上两个“萝卜灯”一个是“净瓶观音”,另一个原来是什么菩萨,由来被外公换成了“斗战胜佛”,“如来”似乎也没生气。如今,外公、外婆已经作古,父亲去世后,母亲也收起了剪刀和画笔。我只能在记忆中欣赏了。


浓浓的夜云,遮住了月亮。没有月色的元宵,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举目向远处望去,东南方向的夜空一片明亮的绯红,那是“体育场”的方向。客厅里隐隐传来父女俩的笑声。附近有人在放“烟花”,“烟花”从夜色中拔地而起,直冲夜空,一声脆响,在茫茫的夜空里绽开一朵朵或红或绿的绚丽的花后,就迅速被夜幕吞没,留给人瞬间的美丽。


合上窗帘,开了灯,随手抽出本书,翻开,是冰心的“一日的春光”,冰心笔下的春浪漫、光艳。再翻开一篇,是余平伯的“赋得早春”,结尾写到“人之一生,梦跟着梦。虽然夹书包上学堂的梦是残了,而在一脚踏到社会上这一点看,未必不是另一个梦的起头,未必不是一杯满满的酒,那就好好的喝去吧。究竟滋味怎样,冷暖自知,何待别人说。”原来读“桨声灯影里的芹淮河”,以为他只会做小儿女的低吟,却原来也如此的深沉。心里有股难言的怅然。合上书,默然地坐了一会。又翻开,是石评梅的“无穷红艳烟尘里”。她的笔下,尘沙中“夹着的不是馨香而是血腥”,颜色不是“死的惨白”就是“血的鲜红”,她笔下的春天充满了痛苦、绝望和死亡。同样的春天,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情去看,就有不同的色彩和感受。


扔下书,没有心情再看下去。阵阵刺耳的鞭炮声吵得我心烦意乱。童年的乐趣永远地去了,现在,纵然那些花灯犹在,也提不起我的兴趣了。客厅里传来笑声。我向往着这样一个元宵:月光如水,一盏清茶相伴窗前,倾听夜风低吟,看月华轻笼梅花的淡影,没有鞭炮的喧嚣,没有烟花的绚烂,没有歌舞的嘈杂。现在,鞭炮响的正欢,烟花飞的正欢,电视里歌舞闹的正欢,女儿笑的正欢。


戴上耳机,放上那张我喜欢的片子,“高山流水”的清音透过耳膜、穿过大脑、传遍全身。缺乏音乐细胞的我,一向不喜欢流行歌曲,却对这些“老掉牙”的古董情有独衷。关了灯,闭上眼睛,一任那清凉、柔缓的音符在我血液里流淌。鞭炮的嘈杂、车的叫声,变得是那么遥远、飘忽。什么也不愿想,一切的烦恼、忧虑,都抛得远远的,让这颗疲惫不堪的心彻底的放松,随音符流淌。


夜幕下,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爆竹连天、烟花灿烂,难觅一隅静土。我且偷享这片刻的心灵的安宁吧。2003/02-15
2005-2-23 10:54: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纤纤雨儿:
淡淡的笔韵透着淡淡的愁绪。
是的,同样的春天,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情去看,就有不同的色彩和感受。
就像十五元宵夜,同样的月光,同样的夜色,同样的烟火,“客厅里隐隐传来父女俩的笑声”。而”我“却“难觅一隅静土”。只好“偷享片刻心灵的安宁”。
语言好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心:
喧嚣的爆竹和烟花其实一年也难得几次,借着出门看烟花的由头享受一家三口携手于街头游玩的感觉其实也挺好。
让小女儿满足她的兴致,告诉她元宵节的来历,让她从小对元宵节是如何过的有个明晰的印象其实也挺好。
正如你所言,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情去看,就有不同的感受。其实“静土”就在自己心念把握之间,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细雨楼:
红尘这一篇散文是个很复杂的结构,欣赏其中的严谨与照应融合。
现实中的喧嚣,回忆中的清澈,刻画得都很具体传神。看书一段也是很有趣的构思,看似闲笔,却进一步推波心态的紊乱,之后的结尾是放弃种种努力,诸如回忆啊,转移视线啊,采取了“逃跑”战术,方可得闲。共同烘衬起主题“在现实中,这样的心灵难寻净土”的感触。
但是红尘文中将元宵节写成了一种喧闹,这一点恐怕不容易共鸣。我更支持兰心的回帖观点,这个特殊的时刻,与家人一起欣赏快乐,是为“与众乐乐”,应该胜于“独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pre]醉红尘:以下是引用墨池常润在2005-3-3 0:01:00的发言:
元宵原是喜庆的节日,本也喜欢恬静的我倒是觉得这种节日热闹些好,现代生活毕竟太匆忙了,甚至有时是冷漠的,特别是人情,在这个社会日益淡薄了,有个热闹的节日调节一下气氛,使人们有点激情,有个交流的机会其实也是蛮好的!
现代生活毕竟太匆忙了,甚至有时是冷漠的,特别是人情,在这个社会日益淡薄了

??是啊,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可是,这种人情的淡薄,不是靠热闹的节日能改变的。:)
[/p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变味的情人节(作者:楚灵儿)
作者:楚灵儿 安子

西方的情人节有着悠久的传统,既是温馨浪漫的代名词,更是赞美人类纯洁情感的良好载体,它承载和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高尚信念。同时,西方许多年轻人还会借情人节向父母和师长表达感恩之情。但如今,国人心目中的情人节,竟成为糟蹋美好爱情的良机,去年福建泉州的情人节期间,一些歌厅的小姐便被早早地预订一空,一些男人更是肆无忌惮地叫嚣,“只有老婆怎么过情人节,当然得租一个情人了。”作为舶来品的情人节,怎么一来到国人中间就变味发馊了,甚至已成为“发情节”。玫瑰花、巧克力作为情人节传统的标志性礼物,如今终于在安全套的强攻之下悄然让位了,同时也标志着情人节的“主题”越发突出了。 毋须讳言,有些人把这个节日给歪曲了,浪漫并不是没有道德约束。

安全套在情人节热销,正常人在性健康意识突然增强的背后,却分明折射出另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人们是否曲解并偏离了性伦理和性道德运行的正常轨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何为有情人?难道那些一见面就可以行苟且之事的陪聊女能算有情人?当然,要说其间有那么一点“情分”的话,大概就是仅有的那几分钟的情欲甚或兽欲吧!可情人节的本意,是为这些发泄一时情欲的人设置的吗?某些国人却为何如此下作,竟把好端端的情人节,变得如此龌龊而浮躁。

有时候我想:把外国的情人节还是留给外国人吧,那毕竟是人家的浪漫故事,或者把情人节留给正在恋爱着的年轻人吧,他们才是情人节里指的真正情人吧。什么二奶、一夜情、红颜知已、网恋网婚,而惟独把整日与其厮守的爱人打入了“冷宫”,这些都不是中国古文明的传统。中国已婚的男女夫妻最好还是过咱们国有的七夕节,因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亦可说是纯真的爱情典范,那是患难与共历尽艰辛而不改的爱情,爱的是那样的绸缪,连喜鹊都为之所震撼,自愿为他们搭起长长的鹊桥来让他们鹊桥相会。这样的爱情故事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纪念去推崇去憧憬吗?


总觉得那种带着情人泪珠爱人血滴的玫瑰花最好还是少送或不送为好,这样是很容易歪曲情人节、变味情人节的,玫瑰花也不会失去芬香。看来,情人节还是冷点好。2005-2-23 11:16: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细雨楼:
情人节的确因此而味道变了些,情人的称呼现在听着也有些刺耳
不过与节日无关,放荡的人没这个理由没这个借口还是会去放荡 重情的人没这个节日依然重情 相思的痛楚与相知的甜蜜依旧充满在每一个日子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山红叶:
楚灵儿,你的文章充满理性的思考,我支持你。大家不该一味追求灵动、漂逸、婉约之类,一是生活本来需要各种声音,二是仔细阅读那些文笔优美、情思如潮的文章,觉得有时还有欠文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5: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雪地里的雪莲花 (作者:婉言)
当我缓缓地沿着红地毯的这端走向那一端的你时,当我向红地毯那端的你伸出我的手时,那一刻,对天起誓,我选择的是惟一。惟一的距离,惟一的行程,惟一的归属,惟一的永恒。我知道,那一刻的你跟我是一样的,从你的眼神,传递着坚定的信念还有那幸福的笑容。
    新婚之夜的我是娇羞的,当你取出那条洁白的绢手帕,铺在床单上时,我理解地对你笑笑,默认了。虽然我相信纯洁是无需去证明的。但我也想让一种虚无去见证,哪怕是种自欺欺人。可结果。我失望了,你几乎是绝望了。我们所希冀的落红点点,我们所向往的开放在雪地里的鲜花,没有了,什么也没有。我永远也忘不了你那布满血丝的眼神,我永远也忘不了你那嘲笑的口吻,我永远也忘不了你那摔门的转身距离……泪,无声地滑落。“你要解释!”这是你留下的话。可谁能向我解释呢?
    我记起我的娘,那是朵忧郁的花朵。因为与表哥逃婚不成,最终父命难违嫁给我的爹,一个大男子十足的莽汉。那朵雪地里的雪莲花当然无法预期地开放在我爹的眼前,就这样,娘是爹的出气筒,就这样,娘最终郁郁而终。
    在我的记事起,母亲就是不拘言笑的,但母亲是绝美的,我一直觉得母亲是冰山上一朵高贵的雪莲花。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走近的,我那莽汉爹也一样,他一直明白自己从不曾得到过我的母亲,这也是他变本加厉地蹂躏我母亲的原因吧。我常常看到母亲红肿的双眼,还有那蹒跚的步伐……在一个寒风呼啸之夜,那朵雪莲花枯萎了,那盏灯将息了……定格住我脑海里的是那一双久久不曾合上的凄美……倏然间的一丝笑容,是在追溯,追溯那个采摘雪地里的雪莲花之人吗? 
   母亲走了。“你那不要脸的娘。”并不曾在父亲嘴里消失。也许我长得过于像母亲的缘故,父亲看我的眼神,从不曾有丝毫的温暖。我怕这样寒冷的目光,即使是阳光普照的六月。于是,我把自己埋在书本里。母亲走了,我也缀学在家。每天有忙不完的家务,拔猪草,砍柴火,捉鱼,养猪,养鸡,养鸭,养兔子等等。可即使这些也无法抑制我的成长,我越发地高挑匀称。白天忙着做不完的家务,夜晚,我就把自己躲进书本里。可是,没钱买书怎么办?那时,书摊可以借书的。两分钱一本小人书,一角钱一本故事书。我偷偷地卖了鸡鸭蛋,然后把钱去交借书费。可我那求知的强烈欲望,常常还是令我捉襟见肘。可是对于书本的爱好,使我放弃腼腆去向书老板赊书,虽然我讨厌那双过份热情的眼睛,还有那双总是有意无意放错地方的手。可是书中的世界那样强烈地牵引着我,我眼里只有书本了。不知不觉,在三个月时间,我赊了十几块钱了,这对于我无疑是天文数字,我不敢开口向爹要。书老板提出,只要我去他家里帮他做一天活,就抵消了我所有的书费。我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我一天到晚忙着田里地里的,从不曾有过这么丰厚的收入过。我不相信地看着老板。他当场拿出我的借据把它撕掉。
    在书老板家里,我吃到了“大白兔奶糖”,那可是城里人才有的。他把我抱着坐在大腿上,给我糖吃,还对我说,只要我不吵,等下送我一箱子的书,让我看个够。这个诱惑无疑是大的,我还从来没有拥有过藏书的。特别是看到邻家的孩子那一箱一箱的小人书时,那无疑是我眼里的痛。
    那双手伸进我的衣服里,那种彻骨的冰冷让我全身颤抖,我努力地嚼着大白兔奶糖,可那甜味分明温暖不了我,相反的,我仿如跌入冰谷。我分明看到有种东西顶着我……我吓得大哭……那年我才十三岁。我只记得我使劲地喊:我不吃糖了,我也不要书了……等我跑到家,我发现我光着脚。我扑到床上大哭,那夜,我梦见母亲凄美哀怨的眼神,父亲仇视的眼神。梦里哭醒来后,我就在这样的眼神交替中看到东方鱼肚白。
    也就在那年的春天,我离开了家乡,开始了我的异乡打工之旅。最早我应聘在一家宾馆当服务员,接着,我凭借较好的容貌,还有那可亲的笑容,周到细致的服务态度,很快我成了这家宾馆的服务领班。
    认识你的那一年,我已经在这个城市里打拼了十五年,也许正是我极佳的口碑,让你这个“书香之后”才会走近我。而我也深深地被你那所俱有的儒雅风度所吸引,第一次对男人敞开了心扉。
    你还记得你第一回带着朋友下榻宾馆时看到我的眼神吗?那是纯真与亲切的。也正是这使得我多看了你一眼。在这每天穿梭的人流中,我看多了献媚与贪婪,看多了世俗与霸气。正是这纯真让我倍佳感动,正是那不经意的多一眼,让我们彼此对上了。
    走近你,让我明白着书香世家的浓郁与古香古色,让我明白着家的安静,让我明白着父母之间原来还可以相敬如宾,可以凡事有的商量着。记得有一回,你母亲出差,而正好外省有封信是寄给你母亲的,在书桌上放了好几天了。我们怕耽误了事儿,就叫你爸把信打开先看看。你爸严肃地说:“不行的!等你妈回来。信件本来就是私已的空间,哪怕是夫妻也得尊重这应有的空间。”……我喜欢这样的家!    我们的爱情也是安静的。最亲密的仅来自于车辆川流的马路中的牵手。我喜欢这样的安静。恋爱中最快乐的莫过于上你家,在你那书香味十足的书屋里畅谈书里的人生与况味。当然每回你都是把房门打开。
    经过两年的彼此了解,我们决定走近伊甸园。站在红地毯的两端,我们选择了是彼此,彼此惟一的距离。可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那小小的四方手帕,却击碎了我们的惟一。我该去哪里找寻那朵雪地里的雪莲花呢?2005-2-28 22:4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5: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庭箫竹:
一、新婚之夜不见那朵芬芳的雪莲花,击碎了两个原本恩爱的青年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梦想,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贞操观,让多少无奈的少女陷入绝望!叹!

二、一个天真无邪有如雪莲花般纯净的少女,由于对书的渴望,却被一双罪恶的黑手无情的蹂躏,恨!

三、本文既对封建社会遗留在某些男人身上的贞操观作了一种无声的控诉,也描述了多少美好少女因为人生路上无法抗拒的灾难而付出终身幸福代价的一种无奈而绝望的心境。用雪地里的雪莲花的美来诏示一切,写作手法让人叹服!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1 17:14 , Processed in 0.08329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