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倚槐卧雪

散文05年贴存放处(暂时过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电视剧《不在犯罪现场》观后感(作者:楚灵儿)
中年男子米建山与七年前的情人孔琳旧情复燃,当他们又一次面对“离婚”这一敏感话题时,孔琳突然神秘死亡,与孔琳惊人相似的孪生姐姐孔莲突然回国,与案情有关的人接连遇害,疑犯越来越多,究竟谁,不在犯罪现场?《不在犯罪现场》。以情感纠葛导入离奇的悬疑故事,将涉案剧和情感剧嫁接,使其收视率急线上升。
这是一个奇特故事,高中生米岚发现父亲米建山有了外遇,米岚不愿看到家庭离散,所以她逼父亲跟情人分手。米建山口头上敷衍,暗中仍然与情人维持关系,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离不开这个叫孔琳的女人。天有不测风云,这个有钱的女人孔琳在与有妇之夫米建山的婚外恋中突然死亡,不久后,孔琳的尸体被发现,死因是煤气中毒。而且在孔琳死亡前的一个星期,孔琳买了500万巨额保险,受益人是米建山。孔琳生前爱好收藏各种奇石,从绰号“卷毛”的刑满释放人员手里购得一枚恐龙蛋化石。孔琳死后,恐龙蛋不翼而飞。孔琳和卷毛做梦也没想到,这枚看似普通的恐龙蛋是被古生物界誉为“东方神石”的XL-01号化石,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恐龙蛋的出现使这桩谋杀案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凶手是不是为了这枚恐龙蛋化石才杀害了孔琳呢?这样就引起四个与之死亡相关的线索。一是情夫为了她的500万元人身保险而图财害命;二是惯盗强子怕偷盗国宝败露而杀人灭口;三是米建山的小舅子伙同丈母娘因嫉恨姐姐的“情敌”而斩草除根;四是修理工阿猫贪图财物而害命……故事把侦探案件和孔琳与米建山的婚外恋、犯罪分子盗窃国宝恐龙蛋以及米家的家庭伦理矛盾等交织在一起,狼狈为奸的盗窃团伙,苦涩的婚外恋情一张一弛,使故事扑朔迷离。
徐帆在《不》剧中,演的是个颇有居心、算计男人的“坏女人”。其实,徐帆在剧中扮演的是两个角色,被害人和被害人的姐姐。而傅艺伟也一改以往在历史剧、轻喜剧中的美女形象,在《不》剧中扮演某广告公司经理米建山的妻子、一个并不漂亮的中年牙科医生徐影娟。这部戏也因“她”而精彩。
这是一部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悬念纷繁,既像破案故事,又像推理故事,还像家庭婚姻故事的奇特电视剧《不在犯罪现场》。剧情扑朔迷离迂回曲折,婚外恋演绎精彩激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悬念一个接一个,疑云一层连一层,几起命案“剪不断,理还乱”,血淋淋的事实昭示着婚外恋是一种危险的游戏。米建山,孔琳和徐影娟构成了这场“矛盾的主体”,他们三人之间的“感情冲撞与搏斗”,展开了扑朔迷离的情节。故事的结局是两个家庭的毁灭,米建山自己的家庭,岳母为其自杀,小舅子为掩盖姐姐的罪行连杀数人,最后被绳之以法,米建山的爱人最后也走向法庭自首认罪。米建山的情人孔琳的姐姐孔莲被误杀,姐夫因替孔琳带恐龙蛋出境被公安拘留,孔琳是米建山告发而被捕的,两个家庭皆因米建山的婚外恋而毁灭。 而罪魁祸首米建山却与法律擦肩而过。最可怜的还是米建山的两个孩子,不知道他们长大以后,对父亲婚外恋造成的悲剧会做何感想?我想米建山虽然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他终身将受到灵魂的审判。
2005-2-27 8:2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老婆子,买菜去吧!(作者:疏星淡月)
[pre]老婆子,买菜去吧!
  前两天下雪,这两天天是晴了,可下雪不冷融雪冷,室温只有四度,冻得我穿起了羽绒大衣,在家里把帽子也戴上了,门也不敢出,就趴在电脑上看文章,东看看,媚娘来了,西看看碧野上线,怎么就不看见我们的猫点?噢,她一定上猫公那儿去啦,我们的小猫点不知道在猫窝里长大了些没有?

  元旦前夜,儿媳妇打电话来了:“爸爸我们不回来吃啦,朋友请客呢,一定要拉我们去呀”。一听到这个电话,我们老俩口就发愁,看着这一大桌好不容易做出来的饭菜,又得我们俩个包干啦,我们两个能消化掉多少啊?他们可好,隔夜的是坚决不吃的,我们又舍不得倒掉,一定要吃完为止,我们就这么经常吃他们的隔夜饭菜,弄得大倒胃口。

  我的童年挨过饿,母亲生我时,家里没一点米,她告诉我,那时,她从二叔婆家要来一碗饭,泡开了,喂大姐一口,二姐一口,她含着眼泪望着我们……,心里比死都难过。
  
  长大后我也挨过饿,那是在西北大雪山上,零下三十度,汽车抛锚在山顶上,差点冻死,饿是小事了。60年那阵子,全国都饿死人,28斤的定量一个小伙子怎么吃得饱?那时候可是没有一点副食品下肚的呀。人饿极了就会得‘浮肿病’,腿和脸浮肿起来,不久就死了,当时这样的人很多。现在的人都不知道什么叫饿,四十岁以下的人都不知道那个饿的滋味,所以我们这一代人都是非常珍惜粮食的,饿怕了。


  真正地远离了饥饿,还是改革开放以后,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人也富了,家也发了,上个馆子不当回事了,看着那个浪费呀,真正心疼。

  他们全家一晚上没回来,第二天打电话来:我们在***宾馆开了房,欢渡元旦!中午我们回来吃饭啊……。我苦笑着,看看妻子:老婆子,买菜去吧!
2005-2-26 0:02:00
[/p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凉月如眉: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老爷子的文章,让我想到了一个公益广告“老婆婆孤独的坐在没有信号的电视机前倦倦的睡去“,很感人,也很让人心酸。只能是常回家看看,力所能及的为老人做一点事情了。

只是觉得:老爷子,看前后几段,是呼唤儿女常回家看看、体谅老人的意思;中间几段则成了对浪费的可惜与无奈,前后情感主线不太统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醉红尘:
看了题目就想笑!
文笔活泼,却读的出老爷子写这些文字时的苦笑。
年轻人固然有自己的生活,但不能忘了老人的感受。对老人来说,和他们一起吃饭、说笑,怕是比给他们钱更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细雨楼:
以下是引用疏星淡月在2005-2-26 0:02:00的发言:老婆子,买菜去吧!
这个题目已经得到大家的叫好,呵呵,有特色,保留
  前两天下雪,这两天天是晴了,可下雪不冷融雪冷,室温只有四度,冻得我穿起了羽绒大衣,在家里把帽子也戴上了,门也不敢出,就趴在电脑上看文章,东看看,媚娘来了,西看看碧野上线,怎么就不看见我们的猫点?噢,她一定上猫公那儿去啦,我们的小猫点不知道在猫窝里长大了些没有?
本段彻底全删,和后面没关系嘛
  元旦前夜,儿媳妇打电话来了:“爸爸我们不回来吃啦,朋友请客呢,一定要拉我们去呀”。一听到这个电话,我们老俩口就发愁,看着这一大桌好不容易做出来的饭菜,又得我们俩个包干啦,我们两个能消化掉多少啊?他们可好,隔夜的是坚决不吃的,我们又舍不得倒掉,一定要吃完为止,我们就这么经常吃他们的隔夜饭菜,弄得大倒胃口。
事件的发生背景交代得简单利落,金风建议把“他们可好,隔夜的是坚决不吃的”一句话转移后面,是出于结构的考虑,为结尾抖包袱预备推波而用。“我们就这么经常吃他们的隔夜饭菜,弄得大倒胃口。”这一句删。再从后面搬来一句,本段成为“元旦前夜,儿媳妇打电话来了:“爸爸我们不回来吃啦,朋友请客呢,一定要拉我们去呀”。一听到这个电话,我们老俩口就发愁,看着这一大桌好不容易做出来的饭菜,又得我们俩个包干啦,我们两个能消化掉多少啊?又舍不得倒掉,一定要吃完为止。我们这一代人都是非常珍惜粮食的,饿怕了。
  我的童年挨过饿,[从后面的叙述看,是姐姐和母亲挨饿,没说吃不到奶,这一句还应再找些细节铺垫,很重要的一环哦,感动就是由此而生的]母亲生我时,家里没一点米,她告诉我,那时,她从二叔婆家要来一碗饭,泡开了,喂大姐一口,二姐一口,她含着眼泪望着我们……,心里比死都难过。[比死都难过这个比喻怪怪的,直接删了好了,有了前面成功的细节,那个省略号可以引发许多感触的了]
  长大后我也挨过饿,那是在西北大雪山上,零下三十度,汽车抛锚在山顶上,差点冻死,饿是小事了。[这个事件本身就说明饿是小事了,呵呵,也就是说与主题配合不紧。删除。最好再找个长大挨饿的细节,实在没有,直接接后面的也可以]60年那阵子,全国都饿死人,28斤的定量一个小伙子怎么吃得饱?那时候可是没有一点副食品下肚的呀。人饿极了就会得‘浮肿病’,腿和脸浮肿起来,不久就死了。当时这样的人很多,可现在四十岁以下的人恐怕都不知道什么叫饿了。[此处做过字句的合并]所以我们这一代人都是非常珍惜粮食的,饿怕了。[上面这句已经转移到前面,此处可删]

  真正地远离了饥饿,还是改革开放以后,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人也富了,家也发了,上个馆子不当回事了,可要是[加个转折关联词]看着那个浪费呀,真正心疼。
  他们全家一晚上没回来,第二天打电话来:我们在***宾馆开了房,欢渡元旦!中午我们回来吃饭啊……。我苦笑着,[此处加那句他们隔夜的饭菜是坚决不吃的]看看[加上“还没动几筷子的满桌子菜,对妻子说”]:老婆子,买菜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星淡月:
剪裁得非常好,我再缝起来
  元旦前夜,儿媳妇打电话来:“爸爸我们不回来吃啦,朋友请客呢,一定要拉我们去呀!”。一听到这个电话,我们老俩口就发愁,看着这一大桌好不容易做出来的饭菜,又得我们俩个包干啦,我们两个一天能消化掉多少啊?又舍不得倒掉,一定要吃完为止,我们就这么经常地吃他们的隔夜饭菜,弄得大倒胃口。
  我们的童年挨过饿,母亲生我时,家里没一点米,她告诉我,那天,她从二叔婆家要来一碗饭,泡开了,喂大姐一口,二姐一口,她含着眼泪望着怀里的我……,心里那个绝望啊,比死都难过。我就是在这种半饥半饱的日子里长大的。
  长大后我也挨过饿,那是在西北大雪山上,汽车半夜里抛锚在山顶上,几十个小时粒米未进,零下三十度的气温,差点冻死,饿过了头,人都麻木了,这种事还不只遇上一次。
  60年那阵子,全国都饿死人,28斤的定量一个小伙子怎么吃得饱?那时候,那种不产粮食的地方可是极少有副食品下肚的,有一次忘了月底有31号,只好忍着饿了一天。人饿极了就会得‘浮肿病’,腿和脸浮肿起来,不久就死了。当时这样的事很多,现在四十以下的人恐怕都不知道什么叫饿了。
  真正地远离饥饿,还是改革开放以后,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人也富了,家也发了,他们上个馆子也不当回事了,我们这辈子;连肯得基那样的地方都舍不得去潇洒呢。他们乱点菜,味儿不对胃口就不吃,看着那个浪费呀,真正心疼。
  他们三个人一晚上没回来,第二天很晚才打电话来:“我们在***宾馆开了房,欢渡元旦啊!中午我们回来吃饭啊……。”隔夜菜他们是坚决不吃的,看看满桌子还没动几筷的菜,我苦笑着对妻子说:“老婆子,买菜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丛青野:
改过的文章在结构上倒是严谨了,但原先那种拉家常的侃味少了许多。开头一段和文章主题看似无关,我倒觉得是楼主把现在生活的富足悠闲表现出来了。这种背景下,对楼主的节约行为更觉出一份辛酸,也让人明白一些为什么两代人之间会有代沟的出现缘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落梅如雪:
文字讲究的是真诚,尤其是论坛文字,更重要的是与人沟通和交流.改与不改,认为都有理由,各人所占角度不同罢了.
不改,悠闲淡定的味道浓些,生活的甜蜜掩盖了曾经苦难岁月的酸涩,幸福的滋味悠长,回旋在末句那一声亲密的吆喝里.
改过,从行文看,结构和主题都显得突出和鲜明,做文的痕迹重些,精炼得当.
所谓见山见水,见智见仁的区别.我要说的是,大家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墨池常润:
从文中看出老爷子还蛮幽默的嘛,西西~
原文文字自然从容,带点调侃的味道,其实是很不错的。同意第一段删掉,但以下的文章还是要保持自己本来的味道好,最好老爷子自己修改,才能突显自己的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21: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山红叶:
重缝起来后,主题真的就变成了对粮食的珍惜,剪得好。不过,老爷子可能当时是有感而发,信手拈来,没考虑主线不主线的,应算事出有因。我看过一个名作家的一篇关于粮食的文章,内容是叙述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农村妇女是如何通过利用在集体粮坊里盗粮养活自己三个孩子的故事,实在令人感触良深。那母亲先用将粮装在裤腿里等方法被发现后,改用下班前将豆子等粮生吞进胃中,然后飞快跑回家吐在院场上用水冲后再拣起。这种安全的方法一直没被发现,她的三个孩子就得以活命。老爷子的儿子包括大家的儿子们,他们该看看这样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2 18:47 , Processed in 0.09024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