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萍水相逢

莺歌燕语?双城变奏之三(汀芷幽兰&萍水相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自做糟货多是冷的,想换热的口味最佳处是又一村,以前老上海图书馆对面就有家又一村的店铺,春天一到里面一阵阵飘出糟田螺的浓香,行人不自觉驻足观望,只见他的大玻璃橱窗上一张墨迹淋漓的大字广告。说的是本店糟田螺业已上市,其他也不多言什么,完全一付酒香不怕巷子深做派,进得门去买上一份尝尝味道,热腾腾的田螺全盛在一个搪瓷小碗中,田螺都是又胖又大的,碗中四周汤水飘亮闪闪一层浮油,凑上闻间有猪肉香味,再看田螺盖却没有打开过痕迹,有点奇怪先用牙签跳出一只田螺肉来,果然是囫囵一只,并不是预料中辗碎和肉末混在一起的那种,于是怀疑先前嗅觉出了差池了,再将田螺肉放在嘴中一品,丰腴鲜美果然是上好的螺肉,只是先前闻到的猪肉味道更直接,这时候再不怀疑先前判断,找服务员一问,回答道烧时将田螺和肥肉放进一个锅里,文火慢熬着等肉滋味全入了螺壳内才上柜出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田螺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田螺的尾巴是不可食用的,挑出螺肉先耐下性子把尾巴剔除,据说那部位是螺的内脏,我不留神吃过似有沙土在内马上就吐了。上海方言有说是心急吃不到热豆腐,换在此处变更客体就是心急吃不得糟田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绍兴白斩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做羊肉出名有东来顺,上海也有专做涮羊肉的名曰洪长兴,北京烤鸭最出名自然是全聚德,相对应上海饮食业有家后起之秀名为稳得福,所谓北有东来顺,南有洪长兴,北有全聚德,南有稳得福,洪长兴和稳得福的玩意应说是不错的,但这南北的一攀挂,首先气势弱了有拾人牙慧之嫌,所以就成不了大气候。和洪长兴,稳得福并名还有家专业做肉食的,做的是鸡肉生意,名气比前两家要大上许多。上海人嗜鸡,饮食业中就属鸡肉生意易做,随便开个门面,搞点鸡粥,鸡骨酱面什么的卖卖,只要店面清爽,服务周到,生意兴隆不敢说,赔本可能似也不大。但要在上海做鸡出名那难度就大了,先天就有个强大的参照对象在那摆着,那就是沪上口碑甚好的小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绍兴的白斩鸡最出名,一律用浦东产的三黄鸡,所谓三黄就是黄皮黄毛黄爪,缺一点就是赝品,据说小绍兴有自己的养鸡场,所产三黄鸡比一般草鸡味道幼嫩鲜滑,窍门是那些鸡都是噔鸡,也就是俗称太监鸡,在鸡尚未发育前将那玩意给阉了,长成后肉味鲜美不说且没有腥气味道,故此以前有些人嗜食小绍兴的鸡屁股,又便宜又入味,回家沽点老酒下菜是极灵光的。关于阉鸡的由来,还有个说法,那还是49年前的故事,说是小绍兴的老板遭人陷害进了局子,在牢里遇到狱友,是个做鸡大行家,把这阉鸡之法门传授给他,出来后他依法炮制,于是大获成功,这说法颇为传奇,是我在小说里看来的,估计也就是作者的噱头作不得数,但小绍兴三黄鸡味道鲜美那是货真价实没有一点诓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小绍兴三黄鸡要合着特配鲜酱油入口才得三味,鸡肉切割得整齐划一,皮是嫩黄色,皮肉之间隔层冻住的油脂,正好是黄和白两种色调的过度,如此一衔接便不显得突兀,蘸上小碟子里的配料放入口中,嚼一嚼入口即化,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尚未来得及品出子丑寅卯就成胃的祭品了,缓过神来再取上一筷,这次有了经验,不急着下咽,在舌齿间噙着让香味在口腔内部游行一巡,那次第真人生至乐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凯司令栗子蛋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总总说了九种小吃点心,总觉得意尤未尽无法概括上海特色,盖上海是通商口岸,西点是上海的一大特色,缺乏了总是憾事,所以说道一下上海西式点心也算有拾遗补缺意思在了。西点应该说是天生和上海有缘分的,一个是甜一个是奶油味道,都是融合在上海人骨子的,孤岛时期上海电影界有句名言:给眼睛吃冰淇淋。我现在顺手写下这些算是给回忆抹白脱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上海的西点店多是带着咖啡室兼起做,比如凯司令就是,凯司令三十年代由三位西点厨师开办,所以取名凯司令是因为创业过程中得过一位军官援手,出于感恩带德取军官名字中间一个“凯”字。凯司令三个老板中有一位叫凌阿毛是上海滩当时数得着的西点师傅,,栗子蛋糕就是他创出的牌子,可能三个老板都为微寒伙计出身,在成本上抠得比较紧,装潢上自然不能与当时一些时尚咖啡馆如沙利文,DDS等作比较,情调氛围也就相应下来了,正如张爱玲在小说《色、戒》中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咖啡馆没起色反倒栗子蛋糕出了名,也算得无心栽柳柳成阴,解放之前上海类似凯司令这样西餐馆很多,没什么大特色经营着低端的西餐,也外国大食堂似的,真正讲究品位的不会来,也就是一些低级白领和向往时尚生活的小市民光顾。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时间推移,凯司令的韵味慢慢被岁月磨砺出,现在光顾的多是些老克勒老白领们,成为怀旧的经典。“……这家大概主要靠门市外卖,只装着寥寥几个犬位,虽然阴暗,情调毫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7 20:05 , Processed in 0.0904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