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划着月亮来

闲言碎语围炉叙【提意见,聊天,心情,侃大山,探讨联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4: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玉枕石于2012-04-01 23:55发表的  :
浅见,出句者应以律当先,不然的话,意再好,也不能称为联句...如同诗,一己之见,听不听由您,呵呵

如同打球赛跑,球打得再好,跑得再快,如违规的话, 就罚下了...呵呵
坚决支持石头的建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 19: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附议月儿石头说滴。。。
但羲之这句。。出律了么?我迷糊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21: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红弦于2012-04-02 19:54发表的  :
附议月儿石头说滴。。。
但羲之这句。。出律了么?我迷糊中。。
呵呵呵,好像石头说的不是同一件事。他指的应该是雪版出句对句联律的规范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 21: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哈哈。。我还奇怪呐。。西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6 15: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泥小火炉,来点儿烤肉,再来几坛酒,边儿上再搁俩大西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16: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4楼一寸照片于2012-04-06 15:27发表的  :
红泥小火炉,来点儿烤肉,再来几坛酒,边儿上再搁俩大西瓜............
哈哈,口水流出来了。再拍张一寸照片,弹起红弦,放歌一曲啊····玉石横,星泪萦··让大伙扑风捉影谈天说地对对联,还差很多人哈,各位补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7 21: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浅相遇,淡相知,薄相留,痴相守,最难忘!
月儿,好帖子!希望大家畅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03: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划着月亮来于2012-04-06 16:00发表的  :

哈哈,口水流出来了。再拍张一寸照片,弹起红弦,放歌一曲啊····玉石横,星泪萦··让大伙扑风捉影谈天说地对对联,还差很多人哈,各位补齐吧··········
大家划着月亮来,蹚小河,卧晴川,攀西龄 赏千堆雪,读闲猜猜梅心。。。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17: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开帖讨论联艺,是大家共同期待的大好事。

其实,成天为对而对,并不一定都有进步,而经常围绕一些主题来讨论对联,却一定对大家都有教益。支持月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19: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划着月亮来于2012-03-31 14:35发表的  :
羲之一笔龙蛇字【转】
很有争议。不知道这个龙蛇是否只能形容在一个人身上!!!哈哈


也来谈点个人浅见,为这个话题添加点饵料。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龙蛇字”的出典含义、本意,以及该典后来的引申意。

笔走龙蛇之典出自唐朝,贺知章府上宴宾,玄奘法师的弟子怀素善长草书,当众被要求作书,怀素援笔蘸墨,凝神运气挥毫,很快写就,贺知章赞叹道:“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真是笔走龙蛇”。李白作诗《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从该典的背景与内容可以看出,此“笔走龙蛇”是形容怀素草书的行笔过程。

而“龙蛇”之笔,后来被广泛引用到对书法作品中的评赏与赞美之中。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尤对草书的鉴赏最贴切。为什么捏?这就牵涉到“龙蛇之笔”的本意:行笔行云流水,如腾云之龙,有飞洒之势,运笔如委婉之蛇,转折无固定之状。

由此我们不难判断,本联之“龙蛇之笔”来形容王羲之帖切与否呢?我个人认为既可、亦不贴切。为什么捏?

如果本联只是形容王羲之的某一幅草书的书法作品,则可;如果本联是概括或评价王羲之一生书法成就或全部书法作品则并不贴切。

因为王羲之一生的书法成就是“书圣”之称,其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尤以行、楷见长,其代表作是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其实,王羲之转益多师,当他从卫夫人的书学藩篱中脱出时,他己置身于新的历史层而上。他曾自述这一历史转折:“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和用心。 在晚期作品才有草书。而如用“龙蛇”之笔来形容楷、隶则并不帖切。因此“羲之一笔龙蛇字”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来判断其恰当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8-25 10:42 , Processed in 0.0955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