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萍水相逢

莺歌燕语?双城变奏之三(汀芷幽兰&萍水相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桥松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品尝正宗高桥松饼就要移步东海之滨的高桥古镇,由于利润等各种缘故这种上海名点在市区日见式微,好在古镇高桥也是风格独具的地域,去探寻一番也别有味道,我曾经在去外高桥保税区途中假道过高桥镇,和其他江南知名古镇不同,高桥由于并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所以古镇依旧有较陈旧但却真实的风味,我是临街走马观花而行,道路不宽有些还是古朴的大青石路,在街面上可以看到江南韵味十足的二层楼房,临街一面都有阳台,外有雕花铁栏杆,栏杆锈迹斑斑更有锈蚀了的,原先铸的图案也看不真切了,大抵是些志传弹词里故事,依稀可辨当年丰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桥有四大名点,松饼、飞松糕、薄脆、一捏酥,其中高桥松饼历史最悠久也富盛名。高桥松饼又名细沙千层饼,比南翔小笼年代稍后些,大约在清光绪年间开始流传。以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为基本原料。再采摘桂花添加香味,售卖时候源源不断的香味勾留着欲走还留的食客,一不留神就成裙下之臣。川沙一代是本帮菜肴的发源地之一,讲究的是浓油赤酱,但本帮的小吃糕点却得苏式点心之真髓,糯甜脆薄具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川沙县志记载高桥地区向有制作塌饼的风俗,在清光绪年间有大户赵小其,其妻赵氏所制最佳,小巧玲珑,入口松化,坊间茶舍以为精品,久之便称其为松饼。1925年又有镇民黄金娣改进赵氏配方工艺,将这一糕点传入市区,一时饮誉沪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大成两面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式面点一直在上海广受欢迎,专攻面点店家传统的有老半斋的肴肉面,五芳斋的菜汤肉丝面,后起之秀更多知名度较高有沧浪亭,吴越人家,比如吴越人家的罗汉素斋面,醇排条面都是在全国得过知名小吃称号的招牌面,但论起在老一辈中影响他们则遥遥落后于两面黄,说到底吃两面黄吃的是种怀旧,是种对经典凭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面黄在上海滩上做的人家很多,名气大的有松云楼的虾仁两面黄,还有就是沈大成的三鲜两面黄,说到沈大成的历史得追溯到清光绪六年,时有姓沈名阿金者在福州路口(现在为青莲阁)开沈大成粥店,取名大成就是寓意集小吃点心大成,后迁移南京路宝大详布店处,未几遭祝融光顾,再次迁徙到广西路一代,几经变故后终于成名为中华小吃大王的名号,在老上海人心目中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沈大成的特色点心很多,比如蟹粉小笼,馄饨,双酿团等,但要说道名气最大的还是要提到两面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面黄顾名思义就是油炸面食,现成伊面再过油,炸得脆了香气四益直接浇上汤汁就可以端上来,有点象扬州名菜平地一声雷那样,嚼上去又象是吃着未泡过的方面面,只是要香得多,两面黄的佐料很多,有名的如三鲜两面黄,以虾仁,蘑菇,鸡胸脯肉,青豆为辅,用八种调料醅制好了,直接勾芡在炸好的两面黄上,入口香侬用句上海俚语来说是打了耳光也不舍得放的,旁边添碗虾肉小馄饨,看这厢里馄饨汤内葱花碧绿犹如翡翠流觞,,再观那厢里两面黄香气袭人入九秋桂子,当真是左右逢源其中妙处难与对君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村糟田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大概很少吃糟货,而在南方糟货可是夏日里一道美味,槽货估计是出自宁波一带,由于近百年来大量宁波裔人士不断迁移进上海,所以作为宁波一代特色的糟货也就顺理成章被带进了上海,制作糟货是件最简单的事情,几乎所有的菜都可以用来一糟,先预备好一个大的容易,然后将准备糟的食品洗净放入,在容器里倒进糟油,糟油没过食物的顶部即好,然后找个盖子将容器盖下,不过几天就可开启,略含酒香的糟味令人食指大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7 20:05 , Processed in 0.08840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