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萍水相逢

莺歌燕语?双城变奏之三(汀芷幽兰&萍水相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鲜得来排骨年糕和丰裕生煎馒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约八九年前全国搞过一次名优小吃评比,上海得金奖有两家一是鲜得来排骨年糕,一个是丰裕生煎馒头。也许是因为这次评奖延续效应,那之后这两家分号开得特别多,全上海到处开花,排骨年糕和生煎馒头两者不金贵但属于实用的吃物,能填饱肚皮,无论什么阶层都可享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排骨年糕,排骨需选新鲜热气猪排,用木榔头砸的平贴塌实,排骨砸薄骨髓里味道融进肉香浓郁,煎时候熟得快也就更嫩些。砸薄的排骨先放进调了鸡蛋的面糊里浸一下,出来时候已经上了层粉底,然后捞出进油锅去,油锅里是一色金黄的沸油,排骨上下只一翻腾,瞬间就脆黄松透,做排骨的老师傅用钳子夹出稍微蜷曲的排骨来,浇上预先备好的卤汁,直接就可以上盆,与此同时两贴雪白的糯米年糕早一旁预备好了,连着排骨一起端上桌来,食客马上可以大快朵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丰裕生煎馒头问世时间不长也就九十年代初,最早几个下岗妇女再就业一起搞了个卖生煎的小摊铺,做着做着竟做出特色来,成了上海名点。生煎馒头上海一来有之,一两四个,男人四分之一拳头大小,做生煎馒头一律用很大的平底铁锅,每一锅可容纳馒头数百个,整齐排列在内,上馒头前锅里先沥少许菜油,防止粘底,生煎馒头关键是火候,贴在锅底那片须脆而不焦,上面部分则嫩而饱满,这关乎一个卖相,瘪头瘪脑的吃客就没了食欲,有些生煎馒头还道地些,在馒头上滚层芝麻,煎熟了更多一份香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丰裕生煎馒头和一般的生煎馒头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馅的调配,生煎馒头用猪肉馅,但丰裕则多加了虾肉,砧碎混进猪肉里,还有就是一般做生煎都喜欢用肉皮,煎熟了后皮里一泡汤汁,丰裕反其道以纯精肉为馅,很快得到市民认可,于是乎用肉皮做的人家抛弃了原先做法,也学着丰裕如此这般调馅了,后来者丰裕反成了这一上海传统小吃的正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翔小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许多小吃都是外来引进,得到认可后再根据上海口味适当本土化,当然事无绝对,譬如本节中说到的南翔小笼就是不折不扣土产,且名誉海内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换在二十年前南翔小笼也是可以上得了酒席宴的吃物,蒸南翔小笼用特别制作的竹蒸笼,一叠叠垒得六七层高,每个蒸笼间以熟草隔开,揭来笼罩六个或者八个粉雕玉饰的小笼立在里面,吃小笼急性子是不成的,用筷子夹得猛了,皮子立时就破汤水流淌一手颇为狼狈,需用筷子轻柔移动底部等皮和草垫子若即若离时候,食指一捺筷根,筷尖轻炀将整只小笼托在筷上送到嘴边,然后用舌头轻轻舔破上端皮子,那皮子原就如二八少女玉肌一般吹弹得破的,早就先裂开一丝露出里面的满园春色来,这时候需快速将嘴凑上,不必担心唐突佳人,反是一番知情知趣,吃小笼讲究的都是舌头上的工夫,先舔后吮倒是可以作少男少女接吻的启蒙教学功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翔小笼初名南翔大肉馒头,始于清同治十年,当时南翔镇有位名黄明贤的糕点店老板。自作大肉馒头在江南名园古漪园一带叫卖,由因味道鲜美生意火暴很快就招致同行效仿,纷纷仿制在南翔各处兜售,黄明贤生意大受影响,于是改弦易帜,将大肉馒头做成微型小笼,这么一改竟萌芽了这一经典小吃问世,于是以名胜古漪园为号,正式定名为古漪园小笼。古漪园小笼皮薄重馅,外皮以精白面粉擀薄,以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瘦肉馅内,以得鸡之鲜美,再以芝麻磨研成粉入馅取芝麻之香,更根据不同节令以竹笋,蟹粉,虾仁等分别入味,形成独具一格味道。正宗南翔小笼形如地力呈半透明,一旺鲜汤在蝉翼般的皮下若隐若现,食客以舌尖轻舔其皮就可破,汤水倘出正满一碟,因其样式小巧玲珑,又有人给起雅号曰翡翠小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6: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有在沪南翔乡人力邀黄明贤将古漪园小笼带入市区,在西藏路和老城隍庙开始店铺,名为南翔小笼,至今老城隍庙百年老店依旧在,每天食客络绎不绝,成为沪上旅游人士必定品尝之佳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7 20:05 , Processed in 0.0888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