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青荷道人

灌水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几年,大多数时候的我是记忆模糊的。比如昨日一起登六和塔看钱潮的两位法籍友人,在之前接到电话,还在纳闷自己昨天是否交换了名片。就像刚刚特意用法籍记叙一样,一位东方脸庞的佳人只是时隔三年未见却非得操持一口笛雅口音的法语与我交谈时,我在心底默默说一个字操。我不喜欢所有持外籍的华裔,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把他们视作我的同胞,或许这份认知很显得偏颇,但某些时候我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偏颇的人类。

中午时分,在我用红烧大排的汤浇着白饭大吃时,瀑雨突然光临我的窗台。没有关窗,看雨珠有时射进来。想起昨晚看新闻,满觉陇的桂花开了,很多人去赏桂。那会微信上有人递来祝福,中秋快乐,风。最近三五年,似乎很少联系了。上一回是谈到什么,是她说有作品入选全辽展览,我在万里之遥,对着一碗蛋炒饭不胜快哚。对座的位子空空的,一如某年,举杯向远再向远,良辰久矣,怎不辜负。

今年以来很少登陆Q了,偷菜一般都直接打开空间。有兄弟说我越来越懒的说话,是不是闭关闭久了,净干一些香玉软怀的勾当。我抬头就是一个屁,本大叔光明磊落,最多是有某个三妻四妾的想法。可惜国家科技势力不够,丫丫的没给俺造个时光机穿越去唐宋,若是民国也好啊,与树人先生等偶像握个手,坐下来喝杯酒,醉了搂着肩膀在路上说胡话,岂不妙哉。


◎ 无题

起身离开座椅
一只飞鸟越过窗台
盛开的新桂
黄昏漫漫

吃饭的时候我们不说话
刀削面的味道很好
削的薄一点
不要放大蒜

也有的人在望远
东湖泱那边
亭子上空有一轮月亮
多么安静的圆


◎ 无题

黄昏
想写一首包子的诗
北面来的风
荡过层云

一个人喝一杯咖啡
总是静静的
所谓甚念
只记得细雨微茫

在书桌上
写下一个名字
淡淡的烟雾
风吹动刚好


◎ 无题

月色总是突然出现的
就像我点燃一根烟
你安静的坐在对面

细雨微茫
院子里盛开的新桂
贴着窗台飞翔

风吹正好
吹过你的风
迎面拂来吹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0: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无题

许多时候不想说话
在窗前抽烟
或是回忆,一位漂亮的妇人

窗外的月光很白
照着她恬静的脸
所有的盛大移往虚空

我不写现在的短笺
只有念远或是饮下清茗
如此罢了


◎ 无题

昨日秋分,你的薄笺细雨微茫
窗台是空的,更无月色

在新桂的花骨朵面前
避雨。凌晨的夜游人向你问安

和熙的台灯,站在窗前
踱步,有足够的时间遥念

如是你闻。向远的山河
一切静如故,安如旧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0: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无题

黄昏,读友人《循迹》
仿若看一朵微绽的骨朵

东湖也是东湖
就像此刻,雁鸟飞过屋顶

尘世一直如你写到的温暖
白日依山尽,亲伦复何求

远空寂寂时
明月还照摇虹

◎ 无题

七点左右,他独坐在屋子里
准确地说,秋风微摇,略有怀伤

其实,没什么可提的
东湖水平静如镜,他们依然互念

斜对面的超市,灯火如豆
毛豆的豆,弥漫在丰禾西路

这是个适合清聊的时光
她在吃棒棒糖,薄薄的风在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0: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无题

夜晚,饮几许梅酒
毛豆炒肉片,佐来妩媚如月

抬头望,莫名的窗台
每一寸皆是取暖的清颜

相别如寂寥,念来去如常
那淡淡的云之微喜

青山我料是,夜色暝暝
院外有路,偶尔细叶在动


◎ 无题

细风拂来。落叶听秋
想起时就微微伤感

飞雁已然起程
屋顶上空,夜色那么深

时间之外应是浮云
或许是逶迤的琴声

这样的景致极尽情衷
又寂寥如星,高台亦多醺


◎ 无题

听到你说大好光阴,不忍虚度
我醉心于落叶的影子铺到桌前

远处的永宁桥坡岸似雪
夜色这么深,清茗微苦

浅白的月光洒向湖面
又洒向我,偏爱江南窗轩

其实,我特别期待拿铁咖啡
沽来我的流年,随意秋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无题

更少的时候,我一直徘徊着她行路
小小的安静的妹妹
她像秋山一样寂寂

凡间尘事太多
喧哗中静静的妹妹
月牙白的光亮高于泡桐身影

新桂的香气是细微的
露水沁凉又清浅的妹妹
贴着她额头的刘海被风吹起

所有的念想都是从容
淙淙又羞涩的妹妹
每一个词语都在念你,低低的念


◎ 无题

云浓欲露,落叶萧萧
有人擎月色在拂秋风
人间的音响宛如琴声
万物皆是好的

大排档的炒蛋,肉片丛生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看上去亲近的你
亦是蹈步雾空,安能记我如秋影

细雨望过了,且就登高吧
在雾气斜然的寂空
看远处的山峦
草木润国又怀秋

如是我闻,新桂一夜初开
微风吹动永宁河的坡岸
仿若我返回窗台中
把清茗再次分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0: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无题

当他登上皋亭山
早餐后,又去读了几条微信
再过一月有余
他将隐于此地

居木窗老屋,单手打字
偶有沿着梅树枝叶
迢递来的雨水,问安、祝好
仿若已不在人间

山色可以更加澄明
文章、时事,皆在身后
如果抬头见白云悠悠
说声足矣,今日好天气


◎ 无题

持茗而坐,适合看书、废话,偶尔念远
它是幽独的,幽若一个多年前的笔记本封面
泽塔琼斯在里面,像一枚月亮掉在池塘
环绕着你的整个空山
左肩仿佛有水溢出,右肩鹧鸪在叫
白云纷至沓来,又被你轻轻撩起
你在六百里之外虚空而坐
在某个无名小站,雁行飞过天空


◎ 无题

在昨日,亦是这样坐着
白云悠悠,令人困眠
恍惚间,一阵凉风吹来

书从膝盖跌落
一卷黄楹半盏茶
更宜于天和骨通、绿豆汤

之后,空中雁
三两行
只是高了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0: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饭后无聊,顺手扯过某日钱报翻读,末版的一篇文章细读后颇觉好笑。不过,所笑的不是文章作者所欲辩驳的文章主题,其所言当前这个时代文化大师们满天乱飞,人工造的文化大师处处皆是,某些明星大腕与所谓文化大师一起制造浮躁的文化产品,这些庸俗的东西实在是于社会有害的。这个主题倒是颇令我赞同并持正的,所不赞同的是其的辩论依据首先是诗经的篇章《风》,并曰是诗经中最迷人的。老实说,《风》之中的篇章确实如其所述,来源于地方的民间歌谣。但由此下出结论,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从没出现过文化大师,那么屈原是什么,李白杜甫是什么,简单的举例就是了。而且,所谓《风》其实应该是文人加工过的地方民间歌谣。这里面的不少字连当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不认识,何况先民时期几乎大字不识的先民们,这样的例子举来都是好笑的。另外,既然能称得上文化大师,他们就必然具备两个文化上的条件,即文化上的化繁为简与化简为繁,这两者也可以说是大俗大雅,或是众性与知性。众性的或是说大俗的东西姑且不谈,但大雅及知性的东西,本身就是在极少或极小的圈子里才能品味与鉴赏的,这本身就是文化史上少有的传承。就像谈李青莲的《静夜思》,我们可以承认它是一个时候的经典,但不能认为它是华夏文化史上所有的经典,它只不过古体诗那时语言上一个尝试的先手而已。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它充满文化上的意境,但也只是仅此而已。从改革开放而来,大众在文化上的品味与鉴赏越来越向速餐方向抵进。诸如被吹捧的于丹解构国学,其实很大程度上她只是在做一个普及课,这样的东西在古代只是比启蒙略强一些的功课。其他的诸如被吹捧当代一些小说散文作者,那样的文字又抵上什么。既使我经常与友人推荐的沈从文汪曾祺黄裳一流,坦白地说,亦未曾到我仰望的高度。就像前些日子写下的一篇日记,如果能穿越回民国,与树人先生之流拍肩行走饮餐小酒聊聊天,岂不妙哉。言犹如是,倒是此文中间言到,文化大师应该到民间去群众中去,这个还是能接受的。但文化应该是多样化的,知行合一才是最重要的,勉强描摹的东西在知者面前还是不足一谈的。


前晚,武汉的小妹趁采访台湾美食的机会赶来仁和送行,依稀记得02年在比兴初识她时,其还是一位大三的学生,现都是小孩是幼儿大班了。南北诗会与风云,曾经拉近我们的熟悉,一直到她从中学老师转日报记者,确实忙碌了,尤其最近几年我亦是懒得说话。前年起,更是去武昌亦没有联系她,孩子小,她和妹夫都是工作狂人。记得某一年耶诞节,顺手写下的看雪偶得,伊非得扯去,还对妹夫说是我写了送她的,搞得我和妹夫两人哭笑不得。忘了说,提她时,就喊妹和妹夫,提某人时,就喊弟和弟妹,两人还是我介绍兼证婚的,这样的妹和妹夫或弟及弟妹,我还有两对。旧体诗词写作与鉴赏本身是一个很小的群体,尤其是像我们这种与当代诗歌的写作与鉴赏兼容一起的群体,我认识的大约三四十人,两者都具备相当高度的,大约五六人,这个相当是说自成一体。

前几日看到有人注册漂亮大婶,在为手指点上烟的同时却是差点笑喷。漂亮大婶是我一个简单而又美好的向往及愿望,但时至今日,却是只能说这是一羽杳去的雁。人算总是不如天算,于我而言,推窗看风景比推门走进风景或许更恰当自然的多些。天人合一与经纬同轨,如果只存精神智抵,或许美好自在如翩飞的蝴蝶。很多时候会出现许多偶然,但偶然也许更是必然,众多的必然就是遥远的开始。相别如寂寥,念来去如常,如是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无题

细雨微笛,之后听闻你时过湖州
说不清是内心澄明或寂寂

譬如我这会在法兰克福问候你
橙子及盒子,莫名的两个名字

而雨水渐渐弥漫
念遥你的窗台亦是清茗无绪

镜子里应是两鬓微星
聊充斯文的镜片若两幅空濛的画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0: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无题

从云中归来,雁字绕锦
镜子里两鬓微星的老男人
那便是他了

还有那株万里之外的新桂
在辽阔又苍茫的窗台上
聚拢起缭绕的细雨声

在屋内独步、抽烟
恍惚间,他亦是淡忧的
眉弯月映照着空山


◎ 无题

在黄昏
我仿佛看见你
白玉般的脸庞
翩然而至

当我穿堂越厅
你却又模糊地
婷在远处
折曲的是空气

朝北的窗
微风拂动新桂
一切都在循环
明月淡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0: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A



两点多了,我还没有睡意,某兄说我在国内是格林威治时间,在西欧却又回到东八区。信誓旦旦的联通果然不出所料没有如约开通漫游,为了省钱(其实是不知道去哪打电话),发邮件单位小魏,辗转才收到信号,居然是需要接驳客服接入号的,尝试往家里拨了一个,二十几分钟居然四十多元,邻屋的某兄教我一招回拨省钱法,心底暗自叹,什么东西都需要仔细了解,之前自己就光顾吃穿方面了。



微信上看到橙子说路过湖州,突然想起她的网络好友——盒子,前几年嫁往南通,其先生萧萧亦是一位著名网络诗人。呆呆是我认识的女诗者中较为出萃的一位,橙子习惯喊她盒子。最近五六年,随着我逐渐淡出诗歌论坛,QQ上的诗人群体也不断被压缩,从高峰时的三百多位到现在的不足零数,诗歌群也从五十几个降到个位数。甚至于前些日子看到一位诗人在晒某份刊物举办的笔会合影,我都不好意思记得我曾是这份刊物的特邀编辑执行主编。



收到萍姐发来秋安的微信,才想起又是她的换季问候了。多年前,在武昌五月花酒店斜对面的网吧,我写下“尘世如此空虚,雪花圆而周密”,那会我刚载着满身雪花从一条旧途走来,念叨的斯人已远,萍姐亦是轻声问候我,伊出差在汉口,与我隔着一条长江。



B



在法兰克福参观德国图书馆,让我存有两处惊讶。一个是流浪人的阅览,另一个是德国刊物的分级编辑。如果说流浪人的阅览只是欧美文明平均民权一个小小的角落,那么分级编辑却让我意外其的执行性。刊物分级,其实在国内也有,省市到中央,初审到三审,德国刊物给我的惊讶在于分级很好的包容了不同层次阅读及写作的梯队效应。今日的德国,已不是九十年代或更早的联邦德国,因为兼并民主德国,联邦德国的国力很大程度上被消耗了,而且时至今日都未曾恢复到八十年代末的水准。这个除了缺乏如科尔这样的重量级政治家的出现,日耳曼民族自身的机械性也被放大到若干倍。具体到文学上,其当代的写作能力(这里应该说作品想象与思考格局)较低于七八十年代联邦德国的统一文学与民族德国的公社文学。

傍晚时分,坐ICE从法兰到慕尼黑,接近三个半小时,68欧元。不记得谁在国内撰文说德国的高铁时间误差极低的,真该让他来体会下这趟行程。昨晚的月亮象一个缺牙的烧饼,也可以是肉包。倒是在车站不远处的Real,很惊喜地看到韩国的纯黑爱喜,那会陡然念起晓霜。在仁和,我只在杭百超市看到纯黑长爱喜,2号那天买了两条五毫克的长白山。

慕尼黑的街道也让我感叹,瀑泉的街景用手机拍了下来,在蒙特这边,听到街头音乐队,很是喜欢他们轻松的表达,轻盈的曲子仿佛看到巴伐人的笑脸。住家是Fuenf—Strasse,很满意周围环境,哥特式的Koumlner老彼得教堂就在Maria广场这里。很惊讶炉火,很猛然的火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6 21:17 , Processed in 0.11447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