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萍水相逢

莺歌燕语?双城变奏之三(汀芷幽兰&萍水相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卖糖炒栗子都标榜自己的栗子正宗。但上海人唯认可新长发的栗子。新长发的栗子49年前就在了,就坐落现在成都北路延安路夹角一代,新长发的栗子特点鲜明,一是个大,比路边摊贩上出售的栗子都显得大而整齐,他们一律选用良乡产的板栗,精选出个大的,饱满的,在细砂里滚到味道都出来,向外一提颗粒颗粒都是抹了层油脂的巧克力色,且剥起来毫不费力,指甲往里稍微使劲恰,就眼见得撑开道月牙色的板痕,指间再一用力壳就破了,手掌上摊着的必然是琥珀色肉体,决不沾层红丝的果皮,光溜溜呈半透明状。不吃,只看着就讨人喜欢,再试往齿间一送,却是再也容不得送回来,早被咽在唇齿间,又香又糯又甜,直遇上个小家闺秀,嚼也舍不得,含也舍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长发装栗子都是狭长的薄牛皮指袋,半斤装的一斤装的两种,有点象是老式信封,中间竖排新长发三字行书标识,却象正式落款了。说到新长发的糖炒栗子还可以提到一个典故,最早这家新长发做栗子做出了名气,马上就来了仿制者,这家仿制者也绝干脆就用了新长发的招牌,店就开在原来的新长发贴隔壁,装饰布置犹如孪生兄弟一样照样画葫芦,那时候可能也没有商标保护的,但新长发的原主人却有品牌保护的意识,为了让慕名而来的顾客辨清真伪,赶紧在招牌上加上正宗两大字。隔壁那家也还是照旧,你怎么加也我也怎么加,也成了正宗新长发,谁正版?谁盗版?顾客还是无所适从,这样闹着闹着一直到了公私合营时候,干脆就把墙打通,两家合了一家,再也没真伪之别,直作了一家人,闹来闹去结果却是双欢喜冤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隍庙奶油五香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哪种小吃或者是零食时最能够代表上海的,100个中国人估计有五成以上会想到五香豆,在上山下乡的年代,上海知青带得最多的零食就是五香豆,塑料袋一开,一股奶油香味溢出四周,自惹得一片乡愁思绪,此时此刻当真见豆如见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香豆在以前上海遍地都是,各个弄堂口的小烟纸店都有得卖,当然想吃个正宗入味,还还是得去城隍庙,老城隍庙的五香豆是一绝,新鲜蚕豆为底料,再用桂皮,芥末,茴香,奶粉等熏配透了,咸淡调节到恰到火候才能出售。老城隍庙的五香豆又叫作奶油五香豆,确实味如其名混合着各种的香味,一颗豆拈在手上,豆皮是浅黄色的,亚光的色调,上面有层白色的粉状细末薄薄施些粉黛,放进嘴里一嚼,必须是软硬适度一分都差池不得,再辨辨口味,初始入口微咸,稍片刻就转了甜了,偏这等甜味道与众不同,却象是隔着层奶油膜透出来,绕舌间三匝,正猜度这味道是如何来时,味道又变了,此时却是一派清香,却是新鲜蚕豆的本来面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城隍庙出售奶油五香豆的商店正对着著名的九曲桥,隔水就是湖心亭是喝茶品江南丝竹的好场所,去喝茶必要带上代五香豆佐食才得韵味,掏几元钱给店里的营业员,你只见掏出四方一张黄皮纸,白铁方口勺一多不少正好勺出你要的分量,在老式秤盘上迅速让你过目了,然后将豆放在黄皮纸中央偏左上的部位,掀起黄皮纸的四个角一折一捻,一个有棱有角的三角包就在他手上了,无论生活如何繁忙这里的营业员都是做派悠闲,这也是百年老店内在的气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晓得梨膏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湖心亭吃完五香豆向豫园老街方向走,将近后门处可以看到卖梨膏糖的店面,门面不大仅两开门,店门口悬一招牌,上书天晓得三个大字,说来这个天晓得可是有来历的,我小时候听过个说法,也不知杜撰还是真事,说的就是天晓得的一番来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天晓得的老板原本是个贩卖生梨的,摆个小摊做着过往乡里的生意,他为人不错所以大家也都关照着他,虽说是辛苦些却也求得温饱,偏生某年遇上十年罕见的梅雨天气,进的梨都没卖出去,眼见着将烂在手上,也是福自心来,也不知道什么给了卖梨人的灵感,他灵机一动想到了把梨加上冰糖什么的辅料熬成膏体,原来想的只是别烂了搞个血本无归,不想厘膏糖竟然另有一番味道,问世后大受欢迎,那梨原本就有生津止咳的功效,冰糖薄荷什么的又多是化痰的,梨膏糖又带着药的功效。过了这段时间卖梨人就转行专作梨膏糖生意了,日子也越来越宽余,这样一来又人暗里嫉妒,开始向外传谣,说梨膏糖都是烂生梨做的,又有人半夜在卖梨人门上画了只大乌龟,旁边写上天晓得三字,以示讥讽。卖梨人也不生气让裱字师傅把天晓得三字直接做成了店招,旁边还把那乌龟画上,上海人都是喜欢新奇的,这样一来看的人愈加多了,天晓得梨膏糖的名气则越加大,生意也更是红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梨膏糖我小时候买了吃过,有几十种口味,对我而言过于甜了些不太符合口味,把包装我还记得长方型的塑料纸罩着,象大号的麻将牌,我看到的店招牌上还有天晓得三个字,但传说里的乌龟却没见到,想是后来觉得不雅给去了,但那个传说二十多年一直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7 20:01 , Processed in 0.09126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