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史上十大口水战(未完待续,每周两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4 1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7楼还是定风波于2011-08-03 21:56发表的  :

是我老公写的哦
  真想见见你家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3: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六十九 封建社会之分封篇
  
  所有的封建社会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比如世袭性,封建社会,土地一定是世袭的,你想通过自己劳动挣钱,然后买地,成为庄园主,那是千难万难的,想得到土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重新投胎。职业也是世袭的,你老豆做的神马工作,那么你一定也得做这个工作,然后是你的儿子,你的孙子。
  
  比如阶级性,封建社会,阶级一定是非常分明的,贵族的儿子永远是贵族,平民的儿子永远是平民,贵一代生出贵二代,贱三代生出贱四代。
  
  比如礼仪,封建社会一定是繁文缛节的。如果你是一个贵族的话,从生下来的第一天起,你就生活在各种礼仪之中,你一生最大的责任就是学会各种礼仪,在各种场合如何吃饭,如何穿着,如何走路,如何应答,以及各种各样的典礼上,怎么按照礼仪做好该做的事,说好该说的话。很多人看见英国的绅士风度,看见法国上流社会的繁文缛节,或看见日本的茶道花道还有其他的神马道,觉得人家真是优雅,于是自惭形愧,真是不读史之过啊。人家英国法国日本,离开封建社会才区区数百年,其遗风流韵自然还能剩下不少。而中国,早在秦朝,就离开了封建社会,其后虽然被儒家复活了一丁点,但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些了。实际上,在战国时代,就没有多少人生活在礼仪之中,而是一见面就谈利害了。很多人都觉得欧洲人或日本人都是直肠子,一根筋,而中国人则灰常灵活,所有能占便宜的法子都能想到用尽,却不知道在中国还是封建社会的时候,何尝不是直肠子,一根筋,只是后来两千多年的官僚政治加市场经济,还有多少直肠子,一根筋能够幸免呢。在一切都是世袭,在所有人都是铁饭碗的封建社会,想不直肠子一根筋也难,而在多数人都要自己找饭吃,“富不过三代”的市场经济之下,想不灵活,想不把能占便宜的法子都能想到用尽也难。如果你去挤一挤巴黎上班高峰期的地铁,如果你在职场打拼过若干年,你就知道,在市场经济中,优雅神马的真的都是浮云。
  
  好的,闲话搁过,再回头说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除了这些共同特征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制度,这些特殊的制度构成了中国宗法封建社会的三大支柱,那就是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井田制度。这三大制度,把周朝与之前的夏商区别开,所以“无奴派”学者黄现璠把夏商称为氏族封建,而周朝称为宗法封建,是有道理的。
  
  氏族封建应该是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很多个原始的氏族部落,谁也不服谁,但因为武器落后,谁也没办法把别人全灭了,所以最后形成了弱的服从强的,更弱的再服从弱的,而最最强的那一个,则成为天下共主,被称为王啊帝啊神马的。当然也有个别强人能征服到很远的地方,然后派亲信管理,但又因为交通不便,文化程度太低,最终还是变成了层层附庸的模式。比如中国的夏商,比如阿兹特克,比如西欧的中世纪早期。然后,通过婚姻,宗教或其他一些纽带,这些贵族们渐渐连成一气,然后再看不起那些没有加入共同体的,同时又闲得要命,互相拿着礼仪玩,看谁能玩得最复杂。这个纽带,中国是宗法制,西欧是基督教,而日本则据说是万世一系的天皇。通过这个纽带,周朝的贵族们都变成一家人,一家人之外的,都是夷狄。而西欧的贵族们则都是基督徒,基督世界以外的,都是异教徒。而在日本,则都是天皇的臣民。
  
  但中国的宗法制之所以能够发挥那么大的威力,还是源于分封制,没有分封制,你让东夷集团的徐夷,或祝融集团的楚人喊周天子做叔叔,他们愿意么。分封制,让自炎黄之争以来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较量,划上了句号。所以在三千年前的黄河两岸,常常能见到这样一种场景。
  
  车。
  
  马车。
  
  一队马车缓缓行驶在深冬的风里。
  
  地上没有像样的路,一队穿着葛衣或麻衣的平民模样的人,在前方清除荆棘,石块,砍掉灌木,并填上泥泞。而马车后面,又是一大队穿着葛衣或麻衣的平民模样的人,载着弓矢,兵器,圭瓒,秬鬯,钟鼓,乐器,衣饰,旌旗等等。夹杂在这些人中间的,则是衣着稍好些,但神色委顿的人,这些人都背着行李,牵着或抱着小孩。
  
  到东部去,到东部去。临行前周公的话还响在耳边,周公说,东部有比宗周成周之间的邦畿千里大得多的地方,有万里之大,而那里的莱夷,徐夷,淮夷,鸟夷,九黎,群舒,都是些落后的部族,你们可以在那里随意的圈地,想要多大就有多大,只要种得过来,周人们,殷人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新世界是属于你们的。
  
  所以分封制其实也是三千年前的圈地运动,圈出一块千里或百里的地,给某个贵族。第一步先量好地皮,在四周沿着边境筑上土堆,种上树,这叫封。第二步在境内筑个城堡,这叫建。第三步平民带着钟鼓,乐器,衣饰,旌旗等等东西,以及殷人一起进去,收拾好,打扫干净。第四步才是贵族们大驾光临。住在城内的平民,被称为国人,而住在城外的殷人或原住民们,也别想走,地圈给贵族,那么地上的人,也同样圈给贵族,你们继续种你们的地,不过要记得按时进供各种衣服器物和好吃的好玩的,还要记得代耕贵族的大田,这些人被称为野人。正如后世户籍制度之下,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大不相同,周朝的国人和野人,区别也是粉大粉大滴。国人可以把国君给赶走,而野人,想进城都得开介绍信。木办法,谁叫国人好歹是贵族的同宗,往上数个十几代,也都是一家人,而“野人”,从名字就知道,谁知道哪里来的呢。
  
  贵族在境内,俨然是个土皇帝,要什么便是什么,甚至看见平民的漂亮美眉,都可以直接带回家,“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要神马王法,我便是王法。但贵族也不可能只在境内过日子,上流社会自然有上流社会的生活,否则就是自甘下流了。贵族还是得和贵族打交道,那么贵族之间,有没有地位的高低,身份的大小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1: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群舒指的就是我们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4: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2楼淡云孤雁于2011-08-08 11:13发表的  :
  这群舒指的就是我们这里

  


恰好最近读徐旭生的著作也才读到这个有关章节,其中因考证徐偃王而特别考证了群舒的位置。大约在现在淮南江北一带,今霍邱、寿县、六安、合肥、舒城、庐江、桐城、怀宁等县。提到,群舒与徐同源,群舒奉徐为宗国。楚成王时,徐人取舒,意思是其时,徐偃时好行仁义之名显著,所以,略动小师,群舒就全体归服。徐为齐在南方的盟国,虽然尚属夷族,但其时也算东方强国,齐楚争霸,导致了后来楚与徐的冲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5: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顶。细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22: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七十 诸候的特征值
  
  现在你终于成功滴穿越到了真正滴封建社会——不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上那个张冠李戴滴封建社会,而且经过一百零一次死法并重新投胎后,你终于成了一个贵族,加了冠礼之后,你就开始被人子啊子滴叫着。
  
  你当然很哈皮,你平常说的话,都叫身边的人记录下来,好让后来的人们能看看子曾经曰过些神马。你有时还会行使一下贵族的权利,视察一下自己的封地,不过你发现你的封地只有区区三十里,而且是周朝的“里”,从这头走到那头,不过小半天,如果是四匹马拉的车,一盏茶的功夫就到头了。更要命的是,身边的人告诉你,你以后也不会是诸候,你是国君的次子,长子才能继承君位,你只能做大夫,你的封地不能叫做国,只能叫做家,人们叫你“子”,并不是你真的是公候伯子男中的一个,只是尊称。你的哥哥可以直接效忠于周天子,而你只能效忠于你的哥哥。你当然很失望,虽然你也是有“家”的人了,这个“家”比二十一世纪的任何一个“家”都要大得太多,虽然这个“大夫”比起二十一世纪的任何一个“大夫”也要气派得太多,你还是很失望,毕竟你是死上一百零一次才投了个好胎的呀,在这个投胎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你容易嘛你,那一百零一次死法,谁受得了啊。为神马你的双胞胎哥哥能做国君,你就不行,就因为人家比你早投胎半个时辰?你想起在二十一世纪,有一句骂人话叫“抢着去投胎啊”,还真的是有道理的啊,看来不仅成名要趁早,投胎也要趁早啊。
  
  是继续一百零一次投胎以换一个更为好的出身,还是安心做你的大夫呢,你在做一个艰难滴决定。但正在这时,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你的哥哥卒了,在还没有继续君位时就卒了,你顺理成章滴有了继承权。虽然后面会有一系列的丧葬仪式,而且论礼还要守孝,但想到后来的好处,这也是值得的,单单吃饭吧,卿大夫只能吃猪肉羊肉,而诸候则可以吃牛肉,家里的歌舞表演也可以提高一个档次。
  
  不过做了诸候之后,就有诸候该做滴事情啦,你得了解一下那些诸候以及卿大夫们整天挂在嘴边的公候伯子男啦候甸卫啦千里百里啦是神马一回事。
  
  原来诸候的特征值有三种。
  
  一种是爵位高低。
  
  爵位高低有五种,公,候,伯,子,男,依次排列。被称为公的很少,一直称公的只有一个宋国,就是纣王那个早早就投降了革命党的哥哥微子启,被封做公。叫做候的有一些,都是和周王关系密切的,象齐国,晋国,卫国,鲁国,蔡国,陈国等等。其次则为伯,象曹国,郑国,还有后来的秦国等。而与周王关系很远的那些,多半都是子,比如楚国,吴国,或者男,比如许国,虽然那些国家不服,但又能怎么样捏。
  
  爵位高低是面子,是享受的待遇,是朝聘庆吊时的身份。如果你只是一个候或者伯,想过过公爵的瘾,有神马办法呢。第一种是把国号拿掉,人家只称你一声“公”,这是客套话,不过千万不要让别人哆嗦着喊,那样你就成了“公公”啦。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赶紧自杀,而且要及时下葬,因为只有葬了才有谥,有了谥才会给你加一级待遇,如果死在军中,还会加上两级,这样你就能享受公爵待遇啦。
  
  第二种特征值是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有所谓五服,也有所谓九服的。不管是五服还是九服,今天看起来都有些扯淡,因为他们都是把周天子所在地画一个方千里正方形,向外依次推五百里,每五百里一服。所以这五服或九服,有点象现在大城市的五环或九环。自然是环越小越好,住到九环之外,你还算是这个城市的人么。五服是《尚书》的“禹贡”,或《国语》的说法,九服是《周礼》或《逸周书》的说法,敢情是《周礼》较晚,所以那时城市规模更大,从五环扩建到了九环,也不想想如果扩建到了九环,那一环以内的房子该有多贵。
  
  一环以内的房子有多贵咱不知道,只知道后世的儒生们为了到底是五环还是九环争了很久很久,毕竟《尚书》和《周礼》都是经书啊。不过考察一下更靠谱的刻在器物上的金文,常见似乎只有三种,候,甸,男。离周天子最近的是候,其次为甸,再次为男。还有一种叫做“卫”的,多半只用来称呼附庸国,即向某个诸候称臣的更小的国家。
  
  地理位置是底子。为神马?有童鞋问为神马?混过机关的都知道,离领导近不是坏事,混个脸熟了,以后啥事都能想起你,哦对了,那个小神马的,给我办件事吧,哦对了,调研员的人选如果还定不好,我就提一个,我看档案处的那个小神马的就很不错嘛,年轻有为,该加加担子啦。所以离周天子近的那些小诸候,在春秋初年纷纷露了一下脸,比如郑国,甚至许国,虢国这种小国,为神马,因为周王室遇到敌人,起兵勤王的时候,他们来得比别人早,因为他们离周天子近,周朝的一些公务就会交给他们处理,他们做着自己国君,还兼任周天子的三公。
  
  当然,好处也是相对滴。混过机关的又都知道,离领导近也有不好的时候。如果领导出问题了,哪怕你与领导真的没什么关系,只要你走得近,也会被看成那一派,而遭到政敌的打压。所以那些被封到夷狄堆里的国家,在西周和春秋初年的几百年里,的确很憋屈,但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就是他们出头的日子啦。他们在夷狄堆里,可以尽情滴打拼,想占多大地方就占多大地方——如果还没有被夷狄灭掉的话,毕竟那是夷狄的地盘,占领了不用担心周天子或其他国家过来讨伐,道义上说得过去。而那些离周天子近的国家,四周全是诸夏的国家,哪一个都碰不得,分封时是多大地方,过了两百年,还是那么大地方。所以到了春秋中期以后,反而是那些边缘的国家纷纷强大,如齐国,晋国,秦国,朱熹说得好啊,“不意到后来相吞并得恁大了”。
  
  把第一,第二种特征者加起来,就会见到“甸候”“伯甸”“伯男”的称呼,如晋就是“甸候”,而曹则为“伯甸”。
  
  还有第三种特征值,是国土大小。
  
  国土大小却只有三种,至少分封时是三种,所谓“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公候是一个档次,方百里,伯为一个档次,方七十里,子男为一个档次,方五十里。这是封地,封地上要建的国都也有三个档次,则分别为七里,五里和三里。
  
  国土大小是日子,因为封建封建,封了邦,建了国,才叫封建,以后你就靠着这片国土过日子,在三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打拼。虽然你的领地比那农夫的百亩私田要大得太多,你的城堡也比农夫那三间草屋要阔得太多,但你有你的事业,你有你的风险。如果你被别的诸候吞并了,农夫可以继续种那百亩私田,住那三间草屋,你却可能身首异处。
  
  地方百里,七十里,五十里的确够寒酸,但别忘记了,这只是你的第一桶金,就连号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周天子,这个“普天之下”,又何尝离开了黄河中下游,到了江汉平原,就要沉到汉水里了,何况周天子当年何尝不是只有方百里的地呢。有了第一桶金,你可以象齐晋楚秦一样,成为争霸天下的千乘之国,也可以成为宋卫郑鲁这样偶尔雄起然后惨淡经营的中等国家,也可以成为许国陈国蔡国这样天天给人当球踢的小国,看你怎么发展了。穿越者们是不是都在跃跃欲试,准备开始这三千年前的太阁立志传呢。
  
  但是且慢,再来看看中国封建社会的另一大制度——宗法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0: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5: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0 21: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七十一 婚姻法决定继承法
  
  
  好,在开始这篇之前先做一个问答。
  
  我们假设你在三十岁时下海创业,拼搏商场四十余年,现在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手里有一个公司,两间商店,三幢别墅,四辆跑车,五百万存款,六百万债务,七十万股股票,八十件古董,九本日记,十个扣扣账号。你要把这些东东留给你的儿女们,你该怎么办?
  
  对了,还没交待一下你的儿女情况。现在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你看上去洁身自好,仅有一妻,膝下仅有一女。那么很简单,只能把这所有的东东交给你的女儿,除了日记和扣扣账号需要慎重外。至于是姑爷入赘,还是你女儿非要嫁过去,让你的一生经营当成嫁妆,你也是“身后是非谁管得”了。
  
  第二种,你看上去洁身自好,仅有一妻,膝下仅有一儿一女。当然也比较简单,公司留给儿子,其他东东,大部分给女儿,一小部给儿子。
  
  第三种,你哪怕看上去也不算洁身自好,岂止不洁身自好,简直就是妻妾成群,风月无边,你结了三次婚,另有二奶三奶若干,留下前前妻的子女前妻的子女现任妻子的子女以及私生子女十五个起。现在你该怎么办?是不是很头痛?是不是很后悔当年天天上起点看种马文?现在知道女人是一种麻烦了吧。结婚这种事啊,子曾经曰过,“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现在你只能把公司交给一个人,也许是现任妻子的大儿子,也许干脆,是你的弟弟。剩下的,按价值平分给其他子女,当然也不可能完全平分,比如房子和跑车就无法分割。而日记和扣扣账号虽然对你来说最为珍贵,里面有你真正珍爱的女人——你大学时代的女友和你的每一点回忆,里面有你们最初写的信,你们用一块钱快乐了一整天,你因为家里穷被女友父母棒打鸳鸯伤心欲绝,你发达之后和你前女友的每一次幽会,等等。但是这些,你知道没有哪一个儿女会要,他们盯着的只有钱,钱,钱。你明知道在你撒手人寰之后,他们会争得不可开交,你也是无可奈何。
  
  所以一夫一妻制度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制度,而婚姻法决定了继承法。基督教影响之下实行严格一夫一妻制度的西欧,与中国的周朝,同为封建社会,财产继承的方法,却天差地隔,也就不奇怪了。
  
  对于西欧的那些国君,以及公候伯子男各级贵族来说,继承人常常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所以他们不得不让女儿有同样的继承权,即使这样,还是常常会绝祀,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断子绝孙。
  
  神马?人口学家说,人会越生越多?是的,从总体上来看是酱子滴,但从部分来看,却有一种规律,即穷人偏于多子,而富人偏于少子。为神马?因为生物学的规律,比如很多鸟类,当种群数量很少时,生育率很高,一旦种群密度到了一定程度,生育率就会下降。穷人小孩死亡率高,生育率自然就不得不高了,一旦这穷人变成富人,一两代内生育率仍然会高,出现儿孙满堂的局面,但三五代之后,奇怪,就是生不了几个孩子,你看历代王朝到了末期,是不是皇帝经常都没小孩。由于封建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的社会,通常前后延绵会有千年,所以很多贵族都不是贵二代贵三代,而是贵十代贵二十代,他们的生育率会低到什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这就是为神马西欧封建社会,贵族的人口并没有增长得很过份,贵族之间的战争直到大革命之前,也还算得上费厄泼赖。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到了春秋后期,贵族已经多得到处找工作了,到春秋晚期,再到战国,贵族互相火并,一族一族被消灭,最后有产业的贵族只剩下了不到十家,然后是一家,唯一的一家——秦王赢政家,封建社会彻底结束。
  
  西欧封建社会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有的王朝会因为婚姻而强大,为神马?因为封地和采邑不仅可以继承,也可以做陪嫁,只有一个女儿,不做陪嫁还能怎么办?比如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其领土有今天的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法国南部,意大利南部,奥地利,阿尔萨斯,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等等地方,拥有半个西欧和半个美洲。而他之所以获得这么多的土地,就是因为其祖父马克西米连安排的两次婚姻。马克西米连安排的安排的另两次婚姻,则为日后吞并匈牙利和波希米亚打下伏笔。孙子兵法云,上战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如果听说有国家会通过结婚建立庞大帝国,不知作何感想。
  
  不过在中国,则是另外一幅情景。
  
  中国自古施行的就不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当然也不能算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制后面带了个小尾巴,叫做一夫一妻多妾制,或者叫一夫一妻多姬妾制。正妻是只有一个的,就连天子,通常也只有一个皇后(我说的是通常,娥皇女英终归传说,魏晋南北朝么,史上最混乱的朝代都在这里,夫复何言)。而妾,或姬,却可以有多个,其中妾,又叫如夫人,是夫人的候补,而姬,则是候补的候补。为神马会介末复杂?
  
  现在回到前面那个问题,你有十五个子女,只有一个可以继承你的公司,你的事业,你感到很头痛,你可能会挑最大的儿子,也可能会挑你认为最能干的儿子,但问题是你儿子假如也有这么多的子女,怎么办呢?也挑最能干的儿子,你怎么能保证那些儿子的儿子不是在他面前伪装,又怎么能保证你儿子能洞若观火,毕竟他没有和你一起扛过枪,一起销过脏,他哪里知道人心险恶。如果挑最大的儿子,又会有一个问题,当几个女人同时怀上,每一个都有机会,就可能会互相暗算,最后让你什么也得不到。所以不如只留一个正式的妻子,只有她的最大的儿子才有继承权,断了别人的想头。
  
  这就是宗法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嫡长子继承的来历。
  
  西欧的贵族,是子女太少了,所以继承法和婚姻法紧密结合,与今天的财产继承方法,几乎别无二致。中国的贵族,则是子女太多了,而封地又是不能随便分割滴(想想就知道了,一个诸候分成五个诸候,五个再分成二十五个,你让周天子情何以堪,而一个大国分成二十五个迷你小国,你是嫌邻国吃起来不方便还是怎滴),所以与其说是继承法,不如说是挑选法,如何在众多子女中,挑选合适的,才是需要考虑的。
  
  那么,中国的贵族挑选继承人,又有些什么步骤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6: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常看中央台法律讲堂,说了许多遗产分割案例子,知道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16 09:31 , Processed in 0.1038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